10多家醫院院長和科主任總結的「看病技巧」,看好病還少受罪!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掌上夥伴,伴您夕陽
「排隊兩小時,看病五分鐘」,如果你懂點就醫看病基本常識,就可以讓本來就不多的就診時間更有效率。
綜合了國內十多家知名三甲大醫院的醫院管理者、臨床醫生和門診主任的建議,總結了看病小竅門!
一、找對醫生
1
首次看病選綜合醫院
首先是選醫院,建議病情尚不明確的患者首選權威綜合性醫院,而不是專科醫院,前者覆蓋的疾病範圍更廣,如果有需要,它們會將患者轉診至專科醫院。
2
名醫不等於好醫生
所謂名醫,當然就是指有名的醫生,但有名並不等於有真本領,看病也不同於追星。
有些名醫靠自我宣傳,憑著社會上的主觀評價,名氣越滾越大;有些名醫善於和媒體、領導和各界人士打交道,最容易得到同行之外的好評;還有的醫生讀了好幾個學位,主要精力放在申請科研課題,發表論文上。
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實力型的臨床醫生——也就是說會看病的醫生。
要了解一個醫生的實際臨床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聽同行的評價。
有需要的話,不妨先到一個分科較少的小醫院就診,和醫生進行坦誠的交流。
比如一個親戚要做白內障手術,我會去向眼科醫生諮詢,如果有兩個醫生告訴我,張大夫做這類手術很在行,那基本上不會有錯。
3
小醫生不輸老醫生
選擇醫生看病的時候,不要盲目迷信「老專家」。
有些出專家門診的老專家,經驗雖然很豐富,但由於脫離臨床一線工作時間很久,對於疾病治療的觀念和方法比較陳舊,很多新治療辦法,他們不一定知道。
醫生的黃金年齡是40~60歲。
找醫生看病最好優先選擇找這個年齡段的,他們的經驗、體力都在巔峰時期。
而且每位醫生的專長都不一樣,多查查,選擇專業性強、治療經驗豐富、口碑好的醫生。
4
看醫生像「談戀愛」
看醫生跟談戀愛是一樣的,合適就處下去,不合適就換一個。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要是覺得跟這專家聊得來,治療效果也不錯,那就跟這個專家定下來,不要隨便更換醫生,要專一,別「花心」。
久而久之,醫生對你的病情也熟悉,而且醫生對老患者有了解,每次看病不用重複敘述太多。
不過如果跟醫生脾氣不對頭,溝通不愉快,或者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也不理想,這時就要換一個醫生。
二、關於挂號
1
先掛對號
如眼睛不舒服就去找眼科,牙齒出血就去找口腔科,拉肚子就找消化科醫生給瞧瞧。
第一次上醫院,如果不明確該上哪個科室挂號就診,可到門診諮詢台詢問。
2
第一次掛普通號
第一次就診,專家門診和普通門診的看病步驟是一樣的,如:詳細問診、查體,做相關的檢查、化驗等。
所以不妨將普通門診當成「導醫台」,等各種檢查結果出來後,根據需要再選擇專家。
3
上午九點人最多
門診挂號的高峰一般在7~9時,看病高峰在9時左右,可很多患者習慣一大早看病。
如果不是急症,可上午遲點或下午去,有些專家上午要查房或手術,下午反而有時間,這樣避開高峰期,看病快,取藥也快。
另外,每周一、周二患者就診比較集中,如果想輕鬆一點看上病,可考慮周四、周五來。
還有不少專家周一至周五沒有時間出診,反而會選擇在周六坐診。
三、關於就診
1
甘做最後一名患者
如果看病時發現自己是最後一名患者,千萬別懊惱,一般想得到更詳細的諮詢,除了前五名患者,最後一名患者,醫生一般會解釋得更有耐心。
2
怎麼敘述病情?
一是主訴。
醫生實際上只想知道您看病的主要原因,醫學上稱之為主訴,即主要症狀加時間。
就是你到醫院就醫最主要痛苦或最明顯的症狀是什麼,多長時間,比如腹痛三天,發燒一天,這就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主訴。
門診的時間有限,醫生不歡迎雜亂無章的敘述,況且過於詳細,根本沒用。
醫生想知道的,他會追問您。
二是病史,就是患病後的全過程,包括怎麼起病的、啥時開始的,有什麼特點、有什麼變化、原因是什麼、有沒有誘發因素、有無伴發症狀、病後到哪裡看過、做過什麼檢查及有沒有治療等。
3
帶全病例可以少做檢查
患者要把自己以前的病曆本和資料保管好——不帶這些資料太虧了!
病曆本記載著患者的病史和重要的檢查、診斷和治療結果,如果缺少資料,患者又說不清病情,不但浪費就診時間,還要做重複的檢查,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病歷,不要看一次病買一個新病歷,每次看病的時候都要記得帶上。
4
就診時少說這幾句話!
「某醫院、某醫生給我耽誤治療了!」
這話可能給醫生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今天您抱怨了昨天的醫生,那麼明天您是不是就有可能與眼前的醫生發生衝突呀?此時,醫生除了看病,可能會多一份顧慮。
「我查過這種病,網上這麼說……」
網際網路時代,網上的評論人參差不齊,治療信息更是魚龍混雜,不乏有利益集團在招搖行騙。
既然您已經來到專業醫生面前,就坦然相信醫生吧!
「大夫,就耽誤你一分鐘,幫我看看檢查結果!」
一種症狀背後是少則數十種、多則上百種的疾病。
一分鐘給您確診?萬一漏診了呢?傷害的只有您!
「別人跟我一樣的病,人家卻治癒了。
」
如果每個人的情況都一樣,醫生的工作就不會這麼複雜啦!同種病會出現不同症狀,同一症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盡相同。
「醫生,你給我做手術不會出問題。
」
就像上路開車,自己再怎麼自律,也不能保證不會被碰。
只要開車上路,就有發生車禍的危險。
手術亦是如此。
四、關於治療
1
記住詢問醫生藥物的服用周期
具體服用方法說明書會有,但是藥物需要吃多長時間則因人、因病而異。
針對這一問題很多病人會忘記諮詢,被迫再次排隊就診。
2
跟醫生說清楚你的經濟狀況
醫生和患者是一對「合作夥伴」,是聯手「對抗」疾病的「戰友」。
在和醫生交流病情的治療方案時,要和你的主治醫師探討治療的花費,實實在在地說明你的經濟負擔能力,有了這個底,醫生才能更好地根據你的經濟情況選擇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比如,參加新藥臨床研究,不僅給患者提供了一個免費治療的機會,也增加了患者可能治癒或提高療效的機會。
3
住院後,認識你的醫生
病房裡的醫生一般分為三級:
一級是住院醫師,多是剛畢業的小大夫,經驗不是很豐富,但是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
二級是主治醫師,此人主管幾名一級住院醫師,如果是外科,很可能是手術時的第一助手,直接參與手術的核心部分;
再高一級的是三級大專家,基本都是教授(主任醫師)或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手術時一定是主刀醫生,全病區患者的日常治療都會由二級主治醫師向他匯報,聽取他的意見修改治療方案。
所以,最好知道負責患者的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是誰,治療期間有什麼問題及時跟他們聯繫。
由於病房醫生要24小時倒班,有時夜班收病人住院的醫生,不一定是今後的主管醫生,這些都可以通過病房的護士長了解清楚。
不化妝不抹香水
望診是醫生診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看病前儘量不要抹粉、塗口紅、描眼線、塗指甲,以免掩蓋病情,使醫生收集的臨床信息不準確,影響診斷。
人體的各種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活動或病理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有時可從患者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判斷疾病。
使用香水或氣味濃烈的護膚品等,會掩蓋患者自身的氣味,從而影響診斷。
初診不必掛專家號
有的患者一到醫院就直接掛專家號或特需門診。
專家也是普通人,不會看一眼就知道你的病情,也需要基於正常的檢查流程。
所以如果是普通疾病,如感冒、發燒、高血壓等,可先在普通門診做完基本的化驗檢查。
如果不是急症,可以採取標準化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好或是疑難雜症,則需要將普通門診的相關檢查做完後,再尋求專家或會診中心的幫助。
檢查前做好準備
-
如果第二天要抽血,前一天晚上10點以後儘量要空腹,也不要過多飲水。
-
高血壓患者第二天早晨要正常服降壓藥。
-
如果要做超聲波、CT或與消化系統相關的檢查,保持空腹。
-
如果是做全身檢查,最好先洗個澡,洗完頭後不要抹髮膠之類的東西。
如實告訴醫生病史
病史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有些患者敘述病史時怕涉及隱私,不願意告訴大夫或謊報病史,這既不利於醫生問診,也不利於患者治療。
建議患者將所有與本次發病有關的信息都提供給醫生,比如之前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藥、對什麼藥過敏、有無家族史、發病誘因、持續時間等。
感冒輸液不是最佳方法
有的人一感冒就要求醫生給自己輸液,覺得輸液好得快。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感冒、發燒都一定需要輸液,吃點口服藥、多喝水、充分休息,效果可能更好。
輸液會破壞血管,有穿刺活動,每次輸完液後,會在穿刺部位形成一個特別小的疤。
這個疤實際上是一個小的血栓,如果患者血管條件不好,它會不定期地掉下來,對血管、血管壁、內皮都會造成損害。
所以,輸液不是絕佳的治療方法。
別怕麻煩,定期複查
曾經有一位病人突發心梗,經過治療後康復,卻不按照醫生要求按時吃藥、定期複查,結果導致二次心梗住院。
通過複診,醫生可以詳細跟蹤患者的最新病情,明確目前的藥物對患者是否合適,並斟酌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定期體檢,減少盲目求醫
很多人覺得自己身體一向很好就不用體檢了。
但是所有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在沒有症狀的時候查出來進行治療效果才最好,治癒率也非常高。
但如果已經出現症狀,一般都是晚期了。
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等,通過檢查可以反映很多身體狀況,也給就醫提供參考。
找對醫生,避免重複用藥
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各項身體機能開始衰退,會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可能每種病都需要吃三四種藥。
這種情況下建議找到最後一個為你看病的醫生,把所有藥拿給他看,讓醫生幫你甄別哪些藥需要吃,吃多長時間等。
因為,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同時吃超過4種以上,就會在胃內發生反應,不但起不到藥效,還可能危及健康。
所以,建議同一時間內吃的藥不要超過4種。
人這一輩子,難免會生病
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吧
收藏:十多位資深醫院領導總結的就醫絕招,讓你今後看病不再難過
都說「進次醫院脫層皮」,今天小編就奉上健康時報聯合十多位特約記者、採訪了國內十多家知名三甲大醫院的醫院管理者、臨床醫生和門診主任總結的史上最權威看病小竅門,請收藏或轉發給你身邊需要的人~
要當一個高素質的病人!利人利己!
當今社會,隨著媒體的發達,各種信息鋪天蓋地的湧來。關於醫患護患的關係越來越尖銳,有太多人在網上說著醫護人員的所謂黑幕,在臨床也有太多自以為是的病人。今天寫這個文章希望病人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
十多家醫院院長總結的「看病技巧」,看好病還少受罪!收藏!
看病不容易,可如果你懂點就醫看病基本常識,就可以讓本來就不多的就診時間更有效率。我們綜合了國內十多家知名三甲大醫院的醫院管理者、臨床醫生和門診主任的建議,總結了看病小竅門!找對醫生1首次看病選綜...
腫瘤患者看病有技巧和套路!多位院長和科主任教你如何就醫
看病不容易,可如果你懂點就醫看病的技巧,就可以讓本來就不多的就診時間更有效率。我們綜合了國內十多家知名三甲醫院的管理者、門診主任和臨床醫生的建議,總結了幾個看病的小竅門!
牛!十多家醫院院長和科主任總結的「看病技巧」,看好病少受罪!
「排隊兩小時,看病五分鐘」,如果你懂點就醫看病基本常識,就可以讓本來就不多的就診時間更有效率。健康時報微信綜合了國內十多家知名三甲大醫院的醫院管理者、臨床醫生和門診主任的建議,總結了看病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