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對話|懷疑癲癇,通過哪些檢查可以確診?(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些時候患者會突髮狀況,就診後考慮癲癇,那究竟需要通過哪些檢查才能正確的判斷是否是癲癇呢,這些檢查的過程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內容提要
1、如果臨床懷疑癲癇,如何做腦電圖檢查?
2、當時我們鄰居先做了普通腦電圖,後來又做了動態腦電圖,是他去的醫院想多盈利嗎?
3、除了腦電圖檢查,懷疑癲癇的患者還需要做其他檢查嗎?
情景故事
患者,男性,18歲,2周前由於飲酒過量,騎車摔倒,突發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舌咬傷、尿失禁等現象,持續3分鐘後症狀緩解。
其父帶其就診,醫生考慮癲癇,需要做腦電圖檢查確認。
如果臨床懷疑癲癇,如何做腦電圖檢查?
常規腦電圖檢查由於其記錄時間較短,陽性率較低,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好做長程腦電監測,監測時間大於4小時,至少包括一個睡眠周期。
對於一些沒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以重複進行腦電圖檢查,以期提高陽性率;對於一些發作頻率較高的患者,還可以進行視頻腦電圖(
video-EEG)檢查。
如果在視頻腦電記錄中未見到自發性發作事件,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閃光刺激、過度換氣、藥物誘發等方法,誘發臨床發作。
特殊電極,如蝶骨電極的使用,至少可在80%的患者中發現異常放電。
規範的腦電圖檢查對癲癇灶的定位、癲癇發作和癲癇綜合徵的分類、抗癲癇藥物的選擇、藥物劑量的調整、停藥的判斷、外科治療的指征、預後判斷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腦電圖檢查安全嗎?
做腦電圖的時候,頭上要連接很多電線,以反映額葉、顳葉和頂枕葉等不同腦部位的放電情況。
有人擔心有觸電的風險。
其實,腦電圖檢查是安全的,腦電記錄的電流是腦部自發的電流,並非我們日常概念中的「電流」。
我們鄰居做過腦電圖,他說醫生當時讓他使勁端氣,是不是這樣的?
如果腦電圖檢查未見異常,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相關的誘發試驗。
其中,過度換氣是一種方式,也是標準腦電圖檢查的一部分。
檢查前醫生會告知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以及其家屬和/或照料者,這樣做可能會有誘導發作的風險,但是是必要的。
腦電圖檢查有輻射嗎?對人體有刺激嗎?
腦電圖就像心電圖檢查一樣,將人體內的電生理活動放大後記錄下來,對人體並無輻射和刺激。
在檢查過程中,為了提高檢查的陽性率,可能會讓患者進行過度換氣、閃光刺激等誘發試驗,其所產生的人體變化也是一過性的,並不會對身體造成長期的損害。
當時我們鄰居先做了普通腦電圖,後來又做了動態腦電圖,是他去的醫院想多盈利嗎?
不能這樣認為。
常規腦電圖檢查由於其記錄時間較短,其陽性率較低,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於經過臨床評估與常規腦電圖檢查後,診斷仍困難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可進行長程視頻腦電圖或動態腦電圖檢查。
做腦電地形圖比做腦電圖好嗎?
腦電地形圖(BEAM)雖然比腦電圖更加直觀、敏感和量化,但是腦電地形圖並不能取代腦電圖。
BEAM只在某一時點或很短的時段採樣,不能反映腦電波形出現的方式及其全貌,對發作性疾病更易漏診。
由於它只能進行頻率和波幅的分析,不能識別波形、位相和偽差,因此,分析結果時,BEAM只能作為EEG診斷的一種補充。
除了腦電圖檢查,懷疑癲癇的患者還需要做其他檢查嗎?
癲癇是一種複雜的腦部疾病,引起癲癇的原因異常複雜,除了腦電圖檢查,可能還要對患者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如腦CT和磁共振( MRI)、單光子衍射掃描( SPECT)、正電子散射掃描(PET )等,可以發現腦內結構和代謝的異常,如腦腫瘤、大腦先天發育異常或其他致癇灶。
這些異常很可能是引起癲癇的病因。
某些情況下,患者需要做相關的血液檢查來查找病因,甚至需要腰椎穿刺進行腦脊液檢查。
考慮到與遺傳因素相關的癲癇患者,需要做相關的基因檢測。
考慮到發作可能是非癲癇性時,還可能安排行心電圖或睡眠監測檢查。
普及癲癇知識,服務癲癇患者!
備註:本文摘自中國抗癲癇協會編著《癲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