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避孕藥有助防癌 但不可濫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英國一項歷時近40年的研究全面考察了服用避孕藥與癌症發病率之間的關係,發現避孕藥確實有助於長期防癌,服用利大於弊。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自口服避孕藥1961年問世以來,關於其安全性的研究已經有數百項。
這項由英國阿伯丁大學展開的研究對英國皇家醫師會保存的4.6萬名女性的診療記錄進行了分析,堪稱迄今最大規模的此類研究。
研究中考察的女性平均年齡為29歲,其中一半從未服用避孕藥,另外一半服過藥,平均服藥期為44個月。
診療記錄由1400名醫生提供,時間從1968年持續到2004年。
該報告稱,服用避孕藥不超過8年的婦女患癌的風險降低了12%,其中腸癌、直腸癌、子宮癌等主要的婦科癌症的發病率大幅下降,患卵巢癌的幾率甚至降低了29%。
單就乳癌而言,沒有跡象表明短期服用避孕藥會增加或降低其發病率。
報告指出,大多數女性都是在20歲左右開始服用避孕藥,並在接近30歲的時候停止服藥,而避孕藥保護作用在停藥後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尤為明顯,這時她們的年齡多半在50歲左右,正是女性癌症的高發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服藥時間超過8年,避孕藥又會走向致癌的反方向。
研究顯示,在研究中有1/4的女性是8年以上的長期服用者,她們患各種癌症的風險比未服藥者增加了22%。
報告作者表示:「許多女性,特別是那些在多年前服用避孕藥的第一代使用者,將會對我們的結論感到寬慰。
口服避孕藥在防癌方面的積極作用超過了致癌風險。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億婦女使用口服避孕藥,其中英國有350萬人左右。
不過研究的負責人、阿伯丁大學教授菲利普·漢納福爾德也提醒說,他並不建議女性單純地為了降低患癌風險而去服用避孕藥,他說:「如果建議每個人都去服用避孕藥,這就太輕率了。
」
以牛津大學教授伯羅爾為首的團隊分析先前數十份研究報告數據,調查對象包括全球20多個國家超過2.7萬名患子宮癌的女性,最終得出上述結論。
他們發現,過去50年,高收入國家有大約40萬避孕藥防止子宮癌的案例,其中過去10年就有20萬例。
不過,研究人員並未建議把避孕藥作為抗癌藥服用,因為現階段不清楚服用避孕藥是否有「全面健康效用」。
他們援引先前研究結果,指出避孕藥中的雌激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比如中風和心臟病。
另外,避孕藥還可能輕微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很多人誤會避孕藥,認為裡面的激素有副作用,為此,寧可冒意外懷孕後流產的風險,也不願意吃避孕藥。
其實,只要不是頻繁地服用「緊急避孕藥」,那些短效的避孕藥甚至有防癌效果,特別是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避孕藥主要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組成,它們是女性不可缺少的激素。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不能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為此她們要額外地補充這兩種激素,現在的避孕藥雖然是人工合成的,但作用與身體里的激素一樣的。
避孕藥之所以能避孕,藉助的是女性懷孕的原理。
女性懷孕後,雌激素和孕激素維持在一定的濃度,就此提醒卵巢:已經懷孕了,不要再排卵了。
因此,懷孕後卵巢開始休息,不再排卵。
服用避孕藥之後,身體就產生了懷孕的效果,卵巢也因此不再排卵,直到避孕藥停用之後,排卵才會繼續。
正常情況下, 女性每月都要產生卵子出來,每次排卵後都有一個破口,都要修復。
修復過程中如果碰到一些有害的東西,就會容易發生腫瘤。
避孕藥之所以能抗癌,就是它給了卵巢休息的機會,排卵的機會少了,惡變的機會也就少了,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卵巢癌。
避孕藥還能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需要一個長期的雌激素環境,而孕激素可以促進內膜的脫落,抵抗雌激素的這一副作用。
避孕藥中是雌激素、孕激素同時含有的,在服用避孕藥期間,包括停藥之後,這兩種激素的作用還會延續一陣,也就因此降低了雌激素過高誘發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服藥需謹慎,不管怎樣西藥的副作用還是蠻大的!
你現在是癌症患者,可以添加微信(1932877871)直接說出您的問題,我們會為您做專業的中醫建議!
口服避孕藥究竟是致癌還是防癌?
口服避孕藥有三類較常見:短效避孕藥、長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其中,短效避孕藥除了能避孕外,還可降低卵巢癌發生率。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避孕藥的好處可能並不限於此。研究表明,長期服用避...
《JAMA Oncology》: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女性40%卵巢癌風險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安全套,避孕環,避孕藥等等,然而中國人總是在相關的問題上顯得難以啟齒,相關知識的誤區也有很多,形成了很多事前不了解事後補救的誤區之中。
口服避孕藥 究竟是致癌還是防癌
口服避孕藥有三類較常見:短效避孕藥、長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而最近引起熱議的,是短效口服避孕藥。短效避孕藥除了能避孕外,還可降低卵巢癌發生率。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避孕藥的好處可能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