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得癌 癌患未必都升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醫生你可要救救我啊!我才45歲!」在家人的攙扶下,余女士走進了腫瘤科的診室。

今年的體檢,余女士各項指標挺好的,就是腫瘤標誌物檢查發現EB病毒抗體陽性。

聽說EB病毒抗體陽性提示鼻咽癌,余女士茶飯不思,惶惶不可終日,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終於鼓起勇氣走進醫院……

對此,專家說:「腫瘤標誌物是判斷惡性腫瘤治療的療效、預後及選擇方案的參考依據,其臨床意義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要過於恐慌,因為在機體存在炎症或當某些慢性疾病發作時,某些腫瘤標誌物也可能會上升,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查來鑑別診斷。

別恐慌!診斷癌症不能僅看腫瘤標誌物

專家指出,所謂腫瘤標誌物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產生的、可預示腫瘤存在的一類物質,通過血液、體液、腫瘤組織或細胞可以檢測到,是診斷鑑別疾病、確定治療方案、判斷預後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但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腫瘤標誌物的升高早於臨床症狀而引起人們的警惕,一些早期病例因此得以發現,經過及時的治療獲得良好的療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癌症病人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增高,也不是每個人的腫瘤標誌物數值升高都會得腫瘤,是否得腫瘤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後才能下結論。

例如,原發性肝癌患者中也只有70%~90%AFP(甲胎蛋白)會升高,診斷原發性肝癌需要影像學CT、MR等影像學及病理學的支持。

近年來,很多研究者致力於發現更加敏感的腫瘤標誌物,但直到目前為止,即使有幾類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比較高,還沒發現有100%敏感的腫瘤標誌物。

如攝護腺癌PSA總體陽性率達70%左右,但攝護腺炎在急性發作時也可引起血清PSA值暫時性升高。

再如鼻咽癌的發病與EB病毒存在很大關係,但尚無法證明EB病毒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有許多人EB病毒是陽性,但並不患有鼻咽癌。

不輕視!單項指標升高需要進一步檢查

「對於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不用過於恐慌,可通過進一步檢查來排除是否患病。

另外,也需要定期複查,監測指標的數值變化,如果複查後數值一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平,則意義不大。

」專家指出,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如AFP(甲胎蛋白)升高,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的情況。

此外,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的出現,具體情況要結合臨床來確定。

「但對於50歲以上、有家庭腫瘤史、慢性B型肝炎患者或腫瘤高發區的高危人群來說,即使沒有症狀,也要進行腫瘤標誌物篩查及追蹤隨訪,以免貽誤病情。

」專家強調說,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

1、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於正常值的上限。

2、反覆檢查,數值持續升高。

3、有家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誌物數值增高。

前兩種情況應先查該標誌物最常見的某種疾病,如CEA升高,可以先查有無胃腸道的疾病,若胃腸道沒有異常,還需檢查肺部、食道、乳腺、肝臟、婦科等。

有家族性遺傳史者如出現標誌物升高,即便沒有症狀也必須複查和隨訪。

專家說:「曾經有一個病人,體檢時發現CEA的數值升高了一點,因為她家族有人患有腸癌,且有多發性腸道息肉家族史,我建議她做進一步檢查,她總是以工作忙推託。

三個月後她出現腹痛,一查已經是腸癌晚期了……」

腫瘤標誌物有助判斷治療效果

腫瘤標誌物的含量與腫瘤的惡性程度、轉移、復發等相關,臨床上一般會以初次治療後的標誌物水平作為其特定的「個體參考值」,根據其變化情況來判斷療效。

如果下降幅度較大,提示治療有效;如果下降幅度不明顯,則可能提示有腫瘤殘留或轉移;下降到參考值內一段時間後重新升高,則提示可能復發或轉移。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得癌,癌症患者也都未必都升高呢!所以大家在體檢中出現了這種情況,不必過於恐慌,還是繼續做進一步的檢查吧。

相關文章連結:篩查早期癌症需要做哪些防癌體檢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癌症篩查的體檢報告怎麼看

癌症篩查則是一種專業的體檢方式,是對無症狀的健康人群進行的一系列以發現早期癌症為目的的醫學檢查。癌症篩查則是一種專業的體檢方式,是對無症狀的健康人群進行的一系列以發現早期癌症為目的的醫學檢查。近...

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症嗎?

對於「腫瘤標誌物」這個詞,不少人有著這樣的困惑;體檢的時候檢查出來腫瘤標誌升高,是不是自己就患了癌症呢?專家醫生表示: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會有腫瘤;腫瘤標誌物正常,也不能保證一定沒有腫瘤。今天...

腫瘤標誌物全套體檢過了頭? 這六類人群適合

新年將至,36歲的白領劉芸(化名)最近在一家第三方檢驗機構做了個腫瘤標誌物全套體檢,收到的檢測報告顯示「一切數據良好」。本應該感到開心的她,卻被最近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破壞了心情:「腫瘤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