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對媽媽和寶寶的影響有哪些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1978年第一例體外受精嬰兒Louise Brown的呱呱墜地,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約500萬的人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
近三十餘年來,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受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因此,「試管嬰兒之父」 -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家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由於其在試管嬰兒技術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而與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
數據統計顯示,世界約有10%的夫婦存在生育問題,而正是試管嬰兒技術解決了不育症的醫學難題。
但是,在給不育家庭帶來幸福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些潛在問題,除了宗教甚至科學界指責最多的,也是擔心最多的倫理問題,全社會擔心的問題還在於輔助生殖技術對媽媽和寶寶的影響,尤其是對試管寶寶有哪些影響,深深困擾大家。
1.淺析不同類別的輔助生殖技術
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也就是我們最熟知的「試管嬰兒」(IVF-ET),俗稱「第一代試管技術」。
實際上寶寶並不是真正在試管中長大,而是針對那些可能由於女性輸卵管梗阻、宮頸因素和免疫因素等所致的不孕症而實施的,將卵子和精子共同在玻璃器皿中培育至4-8個細胞的早期胚胎,然後再移植入子宮內繼續發育直至分娩。
胞質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俗稱「第二代試管技術」,即針對於男性精子問題或實施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失敗者。
主要通過顯微鏡等技術將精子直接注入到卵子的細胞質內,使其受精發育成早期胚胎,然後移植入宮內。
著床前胚胎遺傳診斷(PGD),俗稱「第三代試管技術」, 主要是針對單基因相關遺傳病、染色體病及可能生育以上患兒的高風險人群,目前技術可解決的還是比較局限。
在胚胎移植前取出胚胎的1-2個細胞,應用特定技術將診斷為無一床病的胚胎移入子宮內。
其他輔助生育技術,還包括未成熟卵培養技術,自然周期試管嬰兒技術、冷凍卵子技術、冷凍胚胎試管嬰兒技術、線粒體移植技術等,但有些涉及更大的倫理問題,在國內禁用。
這裡要要說明的是,一代、二代或三代試管的說法並不嚴謹,學術界一般並不這樣稱呼。
按照幾代的稱呼會容易產生歧義,會讓公眾包括非生殖專業的醫生誤解為這幾代之間是一個取代關係。
實際上,採取哪種移植方式要個體化綜合評估,可能採用聯合方式,幾代技術可以並存。
2.輔助生殖技術對妊娠結局的不良影響
2.1 妊娠結局
數據顯示,與自然受孕相比,輔助生殖技術並不增加早期妊娠丟失率(early loss)和自然流產率(spontaneous abortion)。
但是,該技術增加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發生率,可能與多個胚胎被移入宮腔有關;增加stillbirth率(自然受孕約為2.3‰ ,試管受孕約為16.2‰
)。
另外,輔助生殖技術顯而易見的顯著增加了多胎妊娠的發生率,據統計,約20%的多胎妊娠和試管技術有關。
再者,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該技術不僅增加了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小於孕齡兒的發生(約增加兩倍),也增加了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俗稱「妊高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症(簡稱ICP)、胎盤早剝、前置胎盤以及產後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
至於可能原因,混雜因素太多,還無法明確到底是哪一種因素或哪幾種因素對哪種不良妊娠結局產生了哪些影響。
可能的原因,更可能歸咎於不育夫婦本身存在的各種不良因素,尤其是供卵者高齡和多胎妊娠的影響不可小視。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受孕的雙胎和試管雙胎預後並沒有明顯差異,而試管單胎較自然受孕單胎預後不良。
目前認為的原因在於,約10%的試管單胎來源於消失的雙胎或多胎妊娠 (vanishing twins
or triplets)。
雙胎妊娠的風險增加是各文獻證據一致認可的,現在衛生等政府部門也在想辦法努力降低雙胎妊娠的發生率,但同時也要努力提高單胚移植的成功率。
2015年,Zhang等研究認為一些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除了應該控制多胎妊娠的同時,還應該儘量減少促性腺激素的使用,而與使用孕激素並沒有顯著關係。
2.2 對試管寶寶/媽媽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神經系統發育:2013年,一項系統綜述對80項有關研究試管受孕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情況進行分析,結果並沒有發現試管受孕和自然受孕嬰兒的區別,包括精神心理、認知、行為、運動、社會情感以及精神障礙,如智力低下、自閉症和多動症等的發生率。
現有的多數證據也支持這一觀點,只是要考慮研究的偏倚性,例如研究所隨訪的時間不夠長,達不到很多方面的評估要求。
且有些研究樣本量少,混雜因素多等,尚需要進一步大樣本的研究去證實到底試管嬰兒技術,這種目前應用如此廣泛的技術,對母兒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先天異常:輔助生殖技術似乎增加了子代先天性結構缺陷的風險,但原因依舊不明。
因為前提是不育夫婦本身可能就存在很多問題,而輔助生殖技術所帶來的風險有多大很難判斷。
但令人欣慰的是,先天畸形的絕對風險,也就是發生率還比較低。
據報導,出生缺陷率為2%-5%,其中輔助生殖技術可能增加了其中1/3的風險。
一項薈萃分析對46項研究中包含124
468例IVF/ICSI嬰兒進行研究,結論認為,子代出生結構缺陷率,包括主要臟器缺陷率,增加約2倍。
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在校正過不育夫婦的一些混雜因素後,IVF試管技術並沒有明顯增加出生缺陷率。
另一方面,與自然受孕相比,也並沒有發現IVF技術明顯增加先天性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關於體位受精-胚胎移植子代出生缺陷情況,1998-2007年間上海7家生殖中心的數據,共計6551例及其子代8507例,顯示子代出生缺陷率1.08%(92/8507),其中循環系統畸形率最高,占所有出生缺陷的34%。
結論是「IVF-ET未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發生率,不同受精方式、胚胎處理方式及精子獲取方式也與子代出生缺陷發生率無關,而高齡產婦和多胎妊娠則明顯增加子代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但有些研究得出不同結論,尤其是雙胎妊娠先天性缺陷率是單胎的三倍。
對於胞質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雖然本身是一種有創技術,但目前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對卵細胞進行顯微操作可以導致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增加。
ICSI子代染色體和結構異常發生率增加,如非整倍體、染色體結構異常、基因突變風險、微缺失和男性胎兒尿道下裂的發生率等,可能的原因更與男性生殖力低下的遺傳背景有關。
故對ICSI後妊娠者,我們還是建議羊水穿刺等進一步產前診斷技術。
可添加微信號:xa22265423,諮詢試管嬰兒醫學顧問.祝你好孕。
癌:2013年的一篇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認為各種促排卵和取卵技術以及輔助生殖技術,包括IVF和ICSI,會略微增加子代患一些癌症的發生風險,例如血液系統癌症、神經系統腫瘤等。
雖然是輕度增加了風險,但確實可能有一定相關性。
只是這種因果關係無法明確界定。
幸運的是,癌症發生的絕對風險還是比較低的,RR值約為1.3。
當然,促排卵技術會不會增加母親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還沒有定論。
無論如何,輔助生殖技術為千千萬萬個家庭帶來了無以言表的幸福!只是我們醫護人員還要和大家一起努力做好孕期和產時管理,只有了解試管媽媽和寶寶可能存在的風險,才可能有更好的母兒結局!
高齡女性不適合生孩子?建議你先看完本文
醫學理論上定義超過35歲的孕婦就是高齡。只要超過了35歲想懷孕,就要進行常規的產前診斷,以高危妊娠對待,高齡生育在事實上對母親本人和孩子都有危險,因此不提倡高齡生育。女性最佳的生育時間是23-2...
闢謠!試管嬰兒寶寶真的不如自然妊娠的寶寶健康嗎?
【試管科普 寶寶健康 出生缺陷】目前,我國不孕不育患者已超過5000萬人,平均發病率為12.5%~15%,而無法明確病因的疑難不孕不育疾病更是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試管嬰兒則成了他們唯一求子的途徑...
試管嬰兒做了試管醫生?
今天,「在試管里誕生,用試管造人」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話題主人公是一名試管嬰兒醫生羅優群。羅優群是誰?他是中國第三例試管嬰兒,30年前他在試管里誕生,因為這份「獨特的身世」,小時候的他還一度覺得...
喜訊:「試管嬰兒」這樣先進的醫學技術,伊犁醫院也能做了!
1月20日,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國家級輔助生殖技術專家組一行7人到伊犁州婦幼保健院,對該院輔助生殖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和單精子卵胞漿內顯微注射技術(以下簡稱「試管嬰兒」技術)試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