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啟騰:潛心醫道妙手治肝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鍾啟騰在為患者分析病歷。

本報記者郭亮平攝

走進鍾啟騰的辦公室,只見裡面坐滿了等候就診的患者,其中有多年追隨鍾啟騰的老病號,也有慕名遠道而來的新病人。

從1984年畢業分配到惠州,鍾啟騰從醫已有足足30年。

如今,他的年門診量已過萬人次,其中肝病及疑難病患者占了一半以上,他也被患者親切地稱為「中醫治肝『老』字號」。

結緣中醫,矢志歧黃濟蒼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鍾啟騰袒露他對中醫這份職業的熱愛完全源於少年時期好奇心。

他說,小時候一個民間偏方治癒他病痛的經歷,使他對中醫充滿了崇敬和嚮往。

小學三年級時他腹痛難忍,去看醫生,醫生說這是膽道蛔蟲症,必須驅蟲,醫生讓他將二兩花生和半斤紅蔥頭一次性服下,服完後不久就上吐下瀉,蟲子打出來了,肚子也不痛了。

舒暢之餘,他心裡暗暗驚異,沒想到這普通的食物竟這般靈驗,他感覺中醫實在是太神奇了,從此痴迷上了中草藥的神奇魅力。

生活的經歷奠定了鍾啟騰對中醫中藥的基本認知:簡單又方便,廉價卻高效,他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對學習中醫的熱情和興趣。

於是他自己專門買了些關於中草藥、關於醫療的書來看,邊學習邊實踐。

成功的實踐使他欣喜不已,也強化了他學習中醫的念頭。

1979年,他如願進入了廣州中醫學院中醫醫療專業學習。

如果說之前的經歷只沾到中醫的皮毛,大學時期的鐘啟騰則加入了「正規軍」。

為學好方劑,他堅持天天背方歌。

從「麻黃湯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開始,鍾啟騰「橫掃」內外婦兒各科方歌,到畢業時,已經背熟了至少500首。

這些傳統的經典,使他集百家之長,融一己之身,為他進一步思考中醫「恬淡虛無」的精神內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潛心治肝,醫者當會觀天人

在鍾啟騰看來,治病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幫助病人解決問題就是一個好醫生。

有一位姓陳的女士,曾被一種叫骨蒸潮熱的疑難病症折磨達八、九年之久。

期間,她到一些大城市的醫院醫治,效果不理想。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說了鍾啟騰,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鍾啟騰求診。

沒想到這一試竟讓她大感意外,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認識鍾啟騰的人都知道,治療疑難雜症是他的強項,而治肝病更是他的專長。

多年來,他師從王子耀、鄧鐵濤、朱良春等名中醫,以自己的悟性融會貫通,摸索總結出了一套中西結合防治肝病的綜合治療方法,使無數的肝病患者受益,被譽為「中醫治肝老字號」,而他帶領的中醫科也被評為惠州市中醫重點專科。

鍾啟騰認為,肝病患者較之正常人群,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這種不良情緒會加大肝病的治療難度,甚至導致肝癌的產生。

於是,他在國內較早提出了要重視肝病患者焦慮抑鬱情緒的問題。

並在臨床實踐中,有針對性的把改善患者焦慮抑鬱情緒,作為治療病毒性肝炎的基本要點之一,總結出了「安神定志、怡悅開懷、以疑釋疑、轉移注意」四種心理療法,配合舒肝解郁、清肝瀉火、清心除煩、養心安神四類對症藥物,對患者進行綜合性干預治療,取得較好療效。

他的一系列論文無不顯示出他潛心治肝的專業追求。

從醫感言

用畢生的知識為社會大眾服務,是一種幸福;用醫者的技能給病人解決問題,是一種快樂;用高尚的醫德善待每一位病人,是一種責任;用廉潔的醫風提升自身的價值,是一種追求。

【名醫名片】

鍾啟騰:市中心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兼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藥學會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肝病學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委員、惠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惠州市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

擅長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消化病等疑難病,對中醫內科疑難雜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科時間:周一晚上周三下午

本報記者劉建平通訊員曾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世界中聯成立癌症姑息治療研究專委會

本報訊 6月3~5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癌症姑息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召開。選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麗珠教授擔任首屆會長。大會主題為「姑息治療與科學評價」。根據中醫、中西醫結...

中醫治肝老字號 潛心醫道數十載

鍾啟騰。 鍾啟騰,市中心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師、中醫教研室主任、廣東省醫學院教授、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