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危害遠比你想像中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孕檢「灌糖水」糖耐量是重要檢查。
很多人認為,孕期血糖高生產後會恢復。
但其實,妊娠期糖尿病對母親和孩子的危害都非常大。
文/記者 白竟楠 圖文編輯/陳永傑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採訪專家>>>
高 珊(北京朝陽醫院西院內分泌科主任)
王先令(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邢小燕(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中心副主任、教授)
太長先看版
1、越來越多的妊娠糖尿病高危患者沒有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即時篩查,我國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9%;
2、如果在孕期出現妊娠期糖尿病,胎兒自然流產、急性、發育異常,或者生出一個巨大胎兒(十多斤),而生出來的嬰兒也可能會患呼吸窘迫綜合徵、低血糖、低鈣血症,嚴重者可造成死亡;
3、有些媽媽在得了妊娠糖尿病後,只盲目通過運動和減少飲食的方式控制血糖,擔心傷害寶寶拒絕胰島素,其實這樣做有可能弊大於利;
4、在妊娠結束後,依然要監測糖尿病及併發症視進展情況,有的病人疏於監測導致生產後發生視網膜併發症後失明;
許多新媽媽都記得自己在懷孕時被大夫「灌糖水」,沒想到甜的東西也難喝到極致。
這罐糖水就是對母體的75克葡萄糖耐量實驗(75gOGTT),看身體對葡萄糖的耐糖功能如何,如果在喝完的30-60分鐘血糖峰值過後,在2小時左右能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就說明身體的耐糖功能良好。
但是,並不是所有地區和醫院都會適時監測孕婦的糖耐量,對於一些在孕期糖耐量異常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狀況,常常被人忽視,以為這是孕期激素和生理調整的正常狀況。
其實不然,如果發生這樣的狀況,說明孕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對於母體和胎兒來說,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控制是十分危險的。
▼▼▼
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18.9%
妊娠期間的糖尿病分為兩種:妊娠糖尿病(GDM)和妊娠合併糖尿病(PGDM)。
這兩個詞看起來很像,但實質上並不是一回事。
根據2014年我國發布的《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所有尚未被診斷為孕前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在妊娠24—28周以及28周後首次就診時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試驗(75g
OGTT)結果超標。
也就是,孕前沒有糖尿病,剛懷孕不久的時候也沒有出現糖代量異常,但是在24至28周的時候首次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時,如果空腹血糖大於等於5.1;或者餐後1小時大於等於10.0;或者餐後2小時大於等於8.5,就說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而妊娠合併糖尿病指的是,在懷孕之前就已經是糖尿病病人,或者在妊娠前未進行過血糖檢查的孕婦,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產前檢査時需明確是否存在糖尿病,很有可能在妊娠前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一名糖尿病患者。
北京朝陽醫院西院內分泌科主任高珊說,「越來越多的妊娠糖尿病高危患者沒有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即時篩查,這些婦女要在計劃妊娠、首次產檢和懷孕的前三個月進行糖尿病篩查,及早發現是否有糖尿病,或者儘早診斷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
」
據研究,1996年至2010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從2.7%上升到了5.6%,我國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18.9%。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統計表明,全球20—49歲妊娠婦女中,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比例為14.2%,且東南亞地區妊娠糖尿病發生率最高,為20.9%,超過90%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
[1]
▼▼▼
妊娠期糖尿病,寶寶可能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療,對母嬰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血糖過高或者過度控制血糖造成血糖過低都會產生各自不良影響,最終都有可能導致畸形、難產、流產等不良妊娠結局。
那麼,哪類人最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馬良坤在她的自媒體中詳細列出:
-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媽媽,尤其是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的;
-
超重、肥胖的孕媽媽;
-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徵的孕媽媽;
-
有不明原因流產、死產史的孕媽媽;
-
有巨大兒或畸形兒分娩史的孕媽媽;
-
胎寶寶過大,羊水過多病史的孕媽媽。
具備以上特徵的孕媽媽在第一次就診的時候就應該進行75克葡萄糖耐量實驗或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來鑑定是否有糖尿病或人身糖尿病。
如果在孕期出現妊娠期糖尿病,而且不及時治療,母親就可能會出現子癇、早產、羊水過多等危險情況。
這聽起來不是什麼要命的大病,但是卻可以造成胎兒自然流產、急性、發育異常,或者生出一個巨大胎兒(十多斤),而生出來的嬰兒也可能會患呼吸窘迫綜合徵、低血糖、低鈣血症,嚴重者可造成死亡。
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先令說:「我在講課的時候用過一個例子,媽媽是妊娠糖尿病,在生完孩子之後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多醫療關照,最後因為新生兒低血糖而夭折。
」那麼,為什麼嬰兒會得低血糖?得了低血糖又為什麼會夭折?
「如果在孕期,血糖控制不好,葡萄糖就會通過胎盤運送到胎兒體內,所以胎兒就會持續處於高血糖狀態,胎兒機體為了調節降低血糖,就會刺激他自身胰島細胞增殖。
而分娩之後,母體的營養供應解除,但是新生兒體內胰島細胞增殖現象依舊明顯存在,導致高胰島血症,如果不能及時餵奶和補充葡萄糖,就會發生嚴重低血糖,如果救助不及時,就會發生這種悲劇。
」
▼▼▼
孕期拒絕使用胰島素可能弊大於利
治療糖尿病有五駕馬車:糖尿病健康宣傳教育、飲食治療、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和糖尿病的自我監測。
所以,很多懷孕中的媽媽在得了妊娠糖尿病後,只自己盲目通過運動和減少飲食的方式控制血糖,甚至醫生要求用胰島素自己也悄悄拒絕用藥,擔心對胎兒有害。
事實上,如果病情真的需要用胰島素,病人反而不用,造成的危害很可能無可挽回。
研究顯示,單純飲食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後代發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風險為正常妊娠生產胎兒的7.67倍,而且發生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增加4倍,其後代超重風險增加2倍,8歲時體重較正常水平增加30%。
而且,如果過度限制孕媽媽的飲食來控制血糖,就會導致孕婦的能量供應不足。
胰島素是大分子物質,它不會穿過胎盤進入嬰兒體內只會慧在母體里調節血糖,但是,母體由於能量不足而產生的酮體則會進入胎盤,威脅到嬰兒的健康。
王先令表示,如果減少能量攝入,孕婦體內的脂肪就會分解,血酮體會顯著增高,就會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的體內,到了孕晚期,孕婦體內酮體的水平和未來孩子2歲到5歲嬰幼兒的智力水平是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孕期血酮體水平越高,孩子將來智商發育受限狀況就會越明顯。
孕婦的血糖標準不能用成人標準,要依照《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中的數據進行判斷,因為在妊娠期間,孕婦的胰島功能活躍,血中胰島素含量高,孕婦空腹血糖值稍低,所以比普通人血糖標準要低一些。
當然,胰島素不能隨便用,要取決於控制效果,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干預要貫穿整個妊娠過程,如果准媽媽在懷孕前培養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孕期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在孕期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有利於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中心副主任邢小燕教授介紹,對於正在用藥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糖尿病患者要懷孕,必須停掉口服降糖藥、預混胰島素(早晚各一針),然後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每日多針胰島素注射或胰島素泵治療,這更有利於達到並且維持正常血糖目標,而且用胰島素泵調整更為靈活和精細。
比如,早晚各一針就會劑量太固定,如果餐後血糖升高後加量,空腹血糖就會偏低,如果不加量,餐後血糖得不到控制,所以用胰島素泵是個較好的選擇。
「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應用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對胰島素抵抗非常重,血糖也不容易達標,這類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使用二甲雙胍,一直到懷孕為止。
美國FDA批准二甲雙胍在妊娠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中國CFDA沒有批准任何口服降糖藥在妊娠期間的使用。
」
所以,在醫生決定是否要讓患者在妊娠期使用胰島素時,會先讓患者進行3天的飲食運動治療再來測血糖,觀察尿酮體,如果一旦空腹糖目標達到,說明飲食控制和運動能達到效果。
但是這種飲食控制使得孕婦因飢餓出現酮症,但是增加熱量就會血糖增高,這時只能啟用胰島素治療。
▼▼▼
實時監測血糖,血糖是可控的
對於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能實時監控血糖數值對於控制糖尿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一般來說,糖尿病人會在早晨用試紙檢測空腹血糖,這雖然能掌握血糖狀態,但是卻不能實時掌握血糖的變化。
如果能實現動態血糖監測,會為病人節省許多後續的治療,王先令推薦有妊娠糖尿病或妊娠合併糖尿病的病人使用動態血糖監測儀。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是通過助針器像肌肉注射一樣將頭髮絲樣的金屬感受器送到人體的組織間隙,24 小時不間斷地測定組織間隙葡萄糖濃度。
為什麼動態血糖監測是必要而且可靠性更高的?王先令說:「比如早晨空腹血糖高,這只是一種表現,有可能是因為糖尿病人前一天晚上用的降糖藥、胰島素不夠造成的高血糖沒有控制住?還是夜裡血糖控制的非常好,只是早晨出現血糖高的臨時現象?還是患者在夜間發生了無症狀的低血糖,但是患者自己不知道,導致早晨出現應激性高血糖?這三種情況都會表現為早晨的空腹高血糖,但是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
」
動態血糖監測儀可以讓血糖像攝像一樣被記錄下來:每10秒收1個數據,每5分鐘取1個平均值並記錄下來,佩戴三天,每天記錄288個血糖值,超過800個監測值。
而且用動態血糖檢測儀會得到更準確的數據,比如在測指血血糖時數據顯示血糖正常,但是其他時間的血糖未必達標。
「根據研究結果,妊娠合併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就可以顯著改善妊娠結局,包括嬰兒先天性畸形發生風險率可以降低30%—50%,可以讓巨大新生兒的體重降低0.7公斤,讓巨大兒發生風險從原先的60%降低到35%。
」王先令說。
而且,即使生育完畢,也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妊娠糖尿病會隨著激素的自動調整恢復正常,一部分妊娠糖尿病病人會在孕後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
所以強烈呼籲妊娠糖尿病患者在4-12周進行重新審定,看是否好轉,使用75gOGTT成人診斷標準來確定,只篩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是不行的。
即便是產後恢復正常的病人也要每三年進行一次糖代謝篩查,及早發現是否轉化成糖尿病。
而對於有糖尿病合併妊娠的患者來說,在妊娠結束後,依然要監測糖尿病及併發症視進展情況,有的病人疏於監測導致生產後發生視網膜併發症後失明。
高珊說:「還有一個問題是腎病,蛋白尿、高血壓、心衰,腎功能減退,妊娠的過程就能使輕度的糖尿病、腎病導致加重病情,出現腎功能不全,不僅對母親構成影響,還會影響胚胎髮育,重度病人還會導致胚胎死亡,因此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要事先監測糖尿病腎病,監測尿蛋白排泄。
其他併發症等同樣要監測和穩定控制。
」
妊娠糖尿病不是可以忽視的小毛病,為了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必須重視,一旦發生血糖指標異常,就要及時去醫院處理,一面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注釋:
[1]、關懷,尚麗新. 妊娠期糖尿病流行現狀[J]. 中國實用婦產科與產科雜誌. 2015年1月第31卷第1期. 第91頁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采編製作。
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
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