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首例本地「試管嬰兒」誕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衡水新聞網—衡水晚報訊(記者牛軍凱)8月28日上午10時,市四院手術室內傳來響亮的哭聲,一名健康的男嬰呱呱墜地。

與普通生育不同的是,這是衡水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實施「試管嬰兒」技術的結果,也是在我市本地醫院首次有「試管嬰兒」誕生,是我市醫療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這個喜訊在市民中不脛而走,讓很多不孕患者看到了「好孕」的希望。

「試管嬰兒」成功誕生

這名幸運的產婦今年29歲,一年前在其他醫院被診斷雙側輸卵管梗阻、多囊卵巢綜合徵。

她丈夫也患有畸形精子症。

諮詢多家醫院的專家,均被建議以「試管嬰兒」助孕。

去外地做「試管嬰兒」,不僅旅途奔波,就診困難,而且費用昂貴,聽說衛校附屬醫院不孕不育科在這方面非常權威,抱著碰運氣的心理,2015年10月,她前往就診。

試管組負責人趙主任親切地接待了她,給她做了詳細的常規檢查後,與合作單位——久負盛名的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專家反覆研究,共同制定了「試管嬰兒」治療方案。

人山人海的接診量和醫生的熱情,徹底打消了患者的顧慮,她決定配合醫生,將圓夢進行到底。

2015年12月10日,專家成功取卵12枚,獲胚胎8枚,移植2枚新鮮胚胎。

移植後14天,常規檢查顯示,患者成功受孕,她和家屬欣喜的心情都溢於言表。

在懷孕期間,醫院隨訪人員密切關注,並隨時接受患者諮詢。

醫護人員親人般的鼓勵和指導,更是讓患者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39周的辛苦妊娠,對這位母親來說是另一番滋味。

她帶著甜蜜的笑容說:「每天都會咬咬手指,提醒自己這不是做夢!我真的要做母親了!」8月28日,一名6斤8兩的健康男嬰順利降生,母子平安,一家人激動萬分!隨後,衛校附屬醫院工作人員又告訴了他們一個好消息——考慮到患者今後可能會有生二胎的打算,還專門為其保存著幾個未來的「小寶寶」,提前幫她做好了生二胎的準備。

一家人得知這一消息後,連連鞠躬致謝,稱讚他們是真正的「送子觀音」。

衛校附屬醫院工作人員介紹,胚胎在特定的冷凍條件下,可以存活多年。

現在國家二胎政策放開,幾年後如果有生育二胎的打算,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移植。

也就是說,此次診療,同時留下了二胎的「種子」。

創造我市醫學歷史

以前不孕不育患者要想做「試管嬰兒」,要奔波外地去求醫,非常不便,既耗時間又耗精力。

因為做「試管嬰兒」的周期一般很長,從檢查到手術要40天到6個月不等。

而衡水衛校附屬醫院「試管嬰兒」的成功,無疑給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在家門口就可以圓父母夢。

這是我市醫學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標誌著我市輔助生殖技術已經邁上了更高一層台階。

2014年,衛校附屬醫院先後選派16名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到國家衛計委規定的輔助生殖技術專業培訓基地,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重慶市婦產醫院、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處進修學習,為「試管嬰兒」技術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衛校附屬醫院按照衛生部規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場地標準要求,建成了使用面積600平方米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中心實驗室、約500平方米的IVF層流區域、200平方米左右的候診室,就診環境溫馨。

並按照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儀器設備要求,購置了開展IVF—ET所需的倒置顯微鏡、顯微作業系統等30多台套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生殖技術專用設備,為「試管嬰兒」技術的實施奠定了硬體基礎。

2015年6月,經過國家級生殖專家組的嚴格審核,衡水衛生學校附屬醫院成為了我市第一家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的專業醫療機構。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2015年10月,赫赫有名的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與衛校附屬醫院開展技術合作,提高了醫院的整體診療水平,使更多的疑難不孕不育患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國家級生殖專家的診治。

衛校附屬醫院院長李玲說,第一例「試管嬰兒」從采精、取卵、胚胎培養、胚胎移植、成功懷孕,都在該院順利完成,說明他們在這一方面已居於全衡水的龍頭地位,並逐漸進入省內先進行列。

今後,將更好地為廣大育齡婦女尤其是不孕不育患者,根據不同需求提供更為專業的個性化診療,使她們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專家級的醫療技術服務。

16年精心打造「送子醫院」

衛校附屬醫院是一所公立非營利性綜合醫院,與衛校互為依託,資源共享,人員互動,不斷改革創新,注重開拓特色醫療——不孕不育診治,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我市廣大不孕不育患者解決生育困擾。

不孕不育科成立於2000年6月,一直秉承「誠實守信、患者至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憑藉先進的設備,領先的技術,組建了一支業務精湛、團結協作的團隊。

門診就診量逐年上升,至今共建病歷3萬餘例,病人口口相傳,就診範圍由衡水周邊縣市擴大到石家莊、山東、天津、北京等地。

大家親切地稱衛校附屬醫院為「送子醫院」。

2007年4月,衛校附屬醫院通過了省衛生廳的驗收,成為了衡水首家開展夫精人工授精的醫院,在倫理委員會的監督指導下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每年接受人工授精病例數及周期數、臨床妊娠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2015年4月,經省衛計委組織專家審核,衛校附屬醫院開始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由此結束了本地區不孕不育患者需要舟車勞頓、耗時耗錢的外地「試管」之路。

2015年10月,衛校附屬醫院與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開展技術合作。

面對位居全國先列的山大生殖醫院,他們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醫療模式,根據患者的診療需求,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專家長期坐診,提供技術支持。

這樣,提高了醫院的整體診療水平,讓患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今日的成績,離不開衛校附屬醫院16年的堅持、16年的積累、16年的付出……相信他們會以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更加明確的發展目標,以患者為中心,以服務為根本,科技辦院,不斷進取,與時俱進,打造成為我市生殖技術的「航空母艦」。

衛校附屬醫院生殖中心實驗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