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刻不容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際尿失禁諮詢委員會曾對產後6~8周的准媽媽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詢問媽媽們在孕前、妊娠期及產後42天尿失禁的發病情況和產後下尿路症狀。

數據顯示368例產婦中就有高達13.86%的媽媽在產後42天內至少一次出現尿失禁症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劉剛表示,產後婦女出現「漏尿」現象多是因為盆底功能障礙導致,除此之外不少婦女產後還會伴隨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小腹墜脹,尿頻、子宮脫垂等症狀。

因此建議產婦在產後42天的例行複查中對盆底功能進行檢查,及早進行干預,以提高產後的夫妻生活質量,預防更年期出現排尿異常等問題。

盆底功能障礙對身體影響明顯

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

「也就是說這張『吊床』的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了,『網』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

順產女性才需擔心出現盆底功能障礙?

順產女性,大多有產道擴張,肌纖維變形、張力減退,骨盆不穩定關節脫位等盆底肌肉鬆懈問題,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那是否盆底功能障礙只針對順產女性?剖腹產女性是否就不需要擔心了呢?

其實,「妊娠、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孕產期體重的增加等因素都是盆腔功能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故剖宮產患者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也需要做盆底康復訓練。

產後42天,是盆底修復最佳時機

目前來看,大部分產後患有盆底障礙性疾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產後42天大部分產婦的惡露已排凈,會陰裂傷及產道粘膜破壞已基本癒合,盆底肌張力恢復,身體各部分機能在逐漸恢復。

所以在產後42天進行盆底檢查和評估後,應及時開展康復訓練,減少盆底功能障礙、尿失禁及臟器脫垂疾病的發生,更好的恢復產後陰道狀態,提高性生活質量。

此外雖然盆底康復治療被稱作「產後必修課」,但事實上,早在計劃妊娠期,女性就有必要學習如何準確定位肌群、正確收縮,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恆地進行盆底訓練。

因為隨著妊娠發展,子宮慢慢增大,盆底承受的壓力和損傷也與日俱增。

那麼具體如何預防和降低盆底功能障礙的風險呢?

1電子生物反饋:

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物信息原理,憑藉高科技的治療儀,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針對不同病人採用不同頻率、不同脈寬、不同強度的電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饋模式,結合場景反射的訓練,喚醒被損傷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恢復正常,並增強陰道緊縮度,提高性生活質量,同時有利於預防、治療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鬆弛等盆底障礙性疾病。

2功能性電刺激:

治療原理是通過神經肌肉刺激增強肌肉的收縮能力,使盆底肌肉強度和彈性增強,同時反射性抑制膀胱興奮,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3運動治療:

①凱格爾訓練(Kegel):有意識的對恥骨—尾骨(即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群進行自主性的收縮鍛鍊。

反覆進行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縮不少於3s,然後放鬆,連續做15-30min為一組鍛鍊,每日進行2-3組,6-8周為一個療程。

②利用thera-band(彈力帶、彈力球、振動棒)進行鍛鍊。

4膀胱訓練:

指導患者記錄每天的飲水和排尿情況,填寫膀胱功能訓練表,有意識的延遲排尿間隔,最後達到2.5—3小時排尿1次,使病人學會通過抑制尿急而延遲排尿。

5生活方式干預:

減輕體重、生活起居規律、避免強體力勞動等。

來源:39健康網

本文為小編從網絡搜集轉載,以供更多的讀者受益分享。

對於所有的轉載,我們均將註明原作者及出處,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或版權,望請及時留言,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微信有大義,好文共賞析。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轉發分享!

微信名稱:婦幼健康網

微信號:zgfcjkw

長按二維碼或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及指紋】即可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產後康復」產後防止尿失禁的正確姿勢

根據文獻數據,產後盆底肌肉鬆弛發生率在49%~83%之間,因盆底肌鬆弛而導致尿失禁,發生率在30%-40%。原因在於產後42-90天這一黃金時段,盆底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使得妊娠、生產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