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身體特徵-生物辨識起源與演進 - 科學月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物特徵的分類大致可區分為生理特徵(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與行為特徵(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常見的生理特徵包括指紋、人臉、虹膜、靜脈、掌紋及掌 ... Search/搜尋 分類選單 -文章分類- 封面故事 News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封面故事2018年579期-生物辨識(3月號) 文章專區 2018-03-01獨一無二的身體特徵-生物辨識起源與演進 579期 Author作者 黃炳森/銘傳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英國UniversityofSouthampton電子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IEEE)SeniorMember。

生物識別特徵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在每天所接觸的人群當中,我們可以依據五官接收到這些人的外在資訊(影像、聲音或氣味等),輕易地識別出自己的親友。

仔細想想,我們究竟是如何處理這些資訊,並做成正確的判斷?這些經由人類五官所接收到的人體外在資訊,稱為生物特徵。

生物特徵的分類大致可區分為生理特徵(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與行為特徵(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

常見的生理特徵包括指紋、人臉、虹膜、靜脈、掌紋及掌形等,又稱為靜態的特徵;行為特徵涵蓋聲紋、心跳、步態及簽名等,則屬於動態的特徵。

圖一為科學界普遍用來識別身分所使用的生物特徵。

而發展最成熟且實際運作的辨識系統則大都使用指紋、人臉與虹膜等三項特徵。

生物辨識技術(biometrics)泛指利用生物特徵之比對來達成識別身分的方法。

驗證或識別 利用獨一無二的生物特徵,我們可以辨識出個人的身分。

在實際比對時,辨識(recognition)將區分成兩種模式: 「驗證(authentication)」與「識別(identification)」。

通常在設計生物特徵辨識系統之前,必須先行決定所採取的辨識模式。

「驗證」屬於一對一的比對,先由擷取裝置(如指紋掃描器)取得使用者之生物特徵,再由系統將事先儲存之該人特徵與此資訊進行比對。

「識別」則歸類於一對多的比對,則是在使用者提供個人特徵資訊後,接著系統在龐大的生物特徵資料庫內進行搜尋比對,找出最佳的比對結果,最後確認身分。

「驗證」模式的比對速度快且準確性高,不需建立資料庫。

「識別」模式則需事先建立資料庫,比對速度較慢且準確性略差。

為了提高準確性,「識別」模式通常需結合多項生物特徵進行交叉比對以降低誤判率,例如指紋與人臉。

圖二所示為一般的「生物辨識系統架構」。

首先,系統需先藉助擷取裝置(如攝影機或麥克風等)取得受測者的生物特徵(指紋、人臉或語音等),接著再經由演算法從中萃取出利於比對的特徵(feature)。

之後的運作方式可以分成兩個階段:註冊階段(enrollmentstage)與辨識階段(recognitionstage)。

  再犯者,將會被加重刑罰。

在1896年,法國的貝迪永(AlphonseBertillon)警官(如圖三所示)進一步設計了一個方式。

他利用較精準的人工丈量法,量測與記錄犯罪者的資料(如身高、體重、臂長、頭圍與膚色特徵等),以便將來進行比對。

然而,因為此系統的記錄過程繁瑣且易出錯,很快地就被人工比對指紋的方法所取代。

指紋辨識技術的興起則要歸功於高爾頓(FrancisGalton)爵士等3位專家的貢獻,他們在1892年分析蒐集到的指紋檔案,並找出許多特定紋路的唯一性。

這些特徵也都成為爾後開發自動指紋辨識系統的重要參考。

這些珍貴資料都記錄於《指紋》(FingerPrints)一書當中。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利用生物特徵進行自動辨識身分的研究可回到1963年,由陶溫(MitchellTrauring)在國際知名的Nature期刊所發表關於自動指紋比對的論文。

其他的生物特徵,如語音、人臉及簽名等識別技術,也在1960年代開始萌芽。

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同時拜電腦軟硬體技術進步之賜,生物辨識技術現已開花結果,並衍生出不同的分枝。

同時,已有許多實際的應用,如指紋與人臉辨識系統,出現於各大國際機場,擔任海關出入境旅客身分認證的重要工作。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9期】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25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49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