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發展遲緩的安置與教學@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安置. 發展遲緩兒童與一般學齡特殊兒童一樣,必須以最少的限制為教育安置的場所,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美國的方式(柯平順,民85;傅秀媚,民87). (一)家庭模式.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網路上分散著許多相當好的特教方面文章,我希望這網站扮演的是統合、整理的角色,讓特教工作者可以節省尋找適合的資料時間,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學生身上。

若有文章是不可以轉戴,請告知我,我一定馬上刪除。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11031330轉貼-發展遲緩的安置與教學?發展遲緩(DD)  三歲以下的孩子如能接受早期療育  則一年內的效果等於三歲以後才接受療育十年的效果。

  出生後的五、六年內嬰幼兒的大腦及神經系統快速成熟,無論是在動作、認知、語言、生活自理或溝通等方面都有重大變化與發展,可塑性最高。

最早的這幾年是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若能在這期間給予他們適當的刺激及訓練,就能促進他們良好的發展。

  早期療育能激起發展遲緩兒童的潛能,而且能節省在以後成長過程中所需的療育費用。

教育安置  發展遲緩兒童與一般學齡特殊兒童一樣,必須以最少的限制為教育安置的場所,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美國的方式(柯平順,民85;傅秀媚,民87)(一)家庭模式  以幼兒之家庭為安置場所,教育與治療是以個別幼兒為主,專業人員可以訓練家長如何教養子女。

但也可以由數個家庭聯合在某個家庭中由巡迴輔導人員定期提供教育與治療。

此種模式有下列幾項優點:  1.對家長而言,可以省卻不少接送時間,尤其在較鄉下地方,範圍大,而真正需要特殊教育的幼兒可能不多,要集中教育會有相當大之困難。

  2.對嬰兒較有利,讓應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中成長。

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不適合在中心或學前機構就讀,也可以在家庭中接受服務。

另外以孩子而言,許多指導與服務是需要母親或褓母協助,所以在家庭中進行,也有利家長充分參與。

  3.有些家庭由於文化背景因素或家長意見不同,並不贊成太小的幼兒至中心學習,那麼此種模式亦可以在此考量之下,提供所需的服務。

(二)中心模式  在社區內設立學前特殊幼兒中心或學前特殊班級,讓家長可以將有需要之幼兒送至中心或班級接受服務。

此種模式為集中提供服務方式,有下列幾項優點:  1.組織、系統較完善,設備、教學材料、玩具也較能備齊;專業人員例如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醫師、教師……也較為有組織,可以滿足家長及幼兒之需要。

  2.教師較能針對幼兒之需要,提供連續性之服務。

  3.幼兒較有機會與其他幼兒互動,有社會性發展的機會,而家長也可以透過中心,或是組織家長會與其他家長交換教養心得與資訊。

  4.部分中心可以利用半天時間以門診的方式,服務不是該中心幼兒,但有特殊需要者,並對有需要之家長提供諮詢服務。

(三)混合模式  兼採家庭本位、中心本位的優點。

家長可以選擇對他們較為有利之方式來提供服務,有時也可以向醫院、醫療機構尋求協助。

  例如:對出生至三歲之嬰幼兒提供家庭本位服務模式,而對三歲至五歲之嬰幼兒提供中心本位模式。

(四)幼稚園模式  幼稚園是美國三足歲幼兒安置型態的一種。

其中有普通幼稚園,提供特殊教育的相關服務、諮詢;不限定某種障礙的不分類幼稚園與分類的幼稚園。

台灣方面(傅秀媚,民87)(一)普通幼稚園(二)普通幼稚園+諮商輔導  嬰幼兒在某些領域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但並不十分明顯,或是單純因為成長的過程中,刺激不夠而形成的發展遲緩。

孩子仍適合在普通幼稚園就讀。

目前各所師範院校均有諮詢服務,可以提供輔導區內各幼稚園需要的協助與服務,使教師能瞭解幼兒的特殊性及其特別的需要而給予幫助。

(三)普通幼稚園+特殊教育人員  特殊幼兒安置在普通班級,幼稚園本身擁有受過特殊教育訓練背景的合格教師,而且幼稚園本身也會提供特別服務,並針對特殊幼兒設計教學活動,由特殊教育教師輔導。

(四)普通幼稚園+特別治療  此種模式在學齡兒童階段是屬於資源班之安置方式,而目前在一般幼稚園中並無資源班之設立。

所以幼兒本身在某一領域有嚴重發展遲緩現象,而治療工作不是幼稚園教師所能勝任時,則必須藉助治療師,如語言治療、精細動作治療、肢體動作訓練或感覺統合……等。

目前情況,多是半天在普通幼稚園就讀,半天作治療復健,或以門診方式至特定治療師處做復健。

(五)普通幼稚園附設特殊幼兒班  這種模式與目前國小設特殊班的模式相同,即全班幼兒都在某些方面有特殊之需要。

特殊班由受過專業訓練之特殊人員擔任老師,並由專業治療師提供所需的治療與服務。

優點是能較能顧及幼兒所需服務,又能有機會與一般幼兒相處,較能符合社會化之觀點。

(六)特殊幼稚園或發展中心  在多重領域有嚴重發展遲緩現象之幼兒,所需的服務較一般幼兒來的多,且各項發展皆宜由領域之專業人員負責。

因此對這些幼兒而言,特殊幼稚園或發展中心較能提供專業而一貫之服務,且設備、師資也較能符合特殊幼兒之需要。

教學學習環境的準備  發展遲緩的孩子常常因為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動作與協調較其他同齡的孩子為差,父母親也可能會感到特別辛苦。

  建議父母親在建立孩子學習及生活的環境上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及關懷。

父母親能有明確的行為標準,以孩子需求為考量的態度,鼓勵多於懲罰,溫柔的言辭、尊重、重視等均有助於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受。

明確的指示、能瞭解的字眼、適當的等待、看待孩子的優點甚於缺點的態度……等,都是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的重點。

  此外,建議在物理環境上,提供能讓孩子毫無負擔的活動空間;昂貴的玩具、美麗的裝潢不一定能提供好的生活品質,反而有時會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限制。

環境設備一定要注意到是捨得讓孩子可以任意操弄,不怕損壞,可以任意探索、安全的,讓孩子在豐富的探索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並建立基本的學習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教導孩子建議家長(一)觀察孩子和一般發展有多少的差距。

例如,初生六個月,還不能自己抬頭。

(二)徵詢醫療專業人員或特殊教師的建議。

(三)搭配自己的家庭活動作息,在生活中指導孩子。

例如,吃飯時認識各種食物。

(四)觀察孩子目前所能達到的目標,建立合理的期待於孩子能力可及的基礎上。

 (五)利用平常的生活事件就可以協助孩子的進展。

例如,過馬路,注意交通號誌、分辨燈號顏色,加強對於外界的認知。

 (六)設計孩子所能瞭解的方法。

例如,訓練穿衣服可以先觀察衣服,加強上下、左右的認知能力;從拉鍊的衣服開始,再進展到有扣子的衣服,加強手指操作的能力與穩定性。

 (七)隨時評估孩子的進展,多給予增強、鼓勵。

例如訓練上廁所,要想辦法增加成功的經驗。

 (八)逐步、反覆地練習,直到熟練為止。

早期療育早期療育,即早期介入,是為發展遲緩嬰幼兒及其家庭所提供的種種服務,如治療、特殊教育和社會福利等。

  早期療育的特色是強調及早發現、及早介入,並提供團隊式的服務。

團隊成員包括家長、小兒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專業人員、護理人員、特教老師及社工人員等人。

  專業人員從不同的觀點評估孩子及家庭的個別需求,因此可以擬定相當完整的療育辦法。

  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平常都在家中,所以家長在這個團隊裡所扮演的角色是具關鍵性的。

如果家長從專業人員獲得知識、學得技巧並努力執行他們的指示和建議,孩子的進步將會相當顯著。

早期療育的成員早期療育需要的成員  在早期療育的工作當中並不是由任何單一個專業領域的工作人員就可以獨立完成。

對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服務,最重要的就是跨專業領域的合作。

因此以下對早期療育小組幾位共同合作的人員做一個介紹:家長:家長通常是最早發現孩子好像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在診斷孩子的發展是否遲緩時,專業人員多半還要借重家長的觀察與說明來進行診斷參考,在未來提供療育服務時,家長也是主要的執行角色;這也是因為專業人員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遠遠少於父母。

因此家長對早期療育服務的認識、瞭解及協助孩子成長改變的動機是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小兒科或小兒精神科醫師:小兒科及小兒精神科醫師在診斷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神經系統的發展開始於孩子生命的最初時期,而影響最為深遠,特別是動作、認知未來的發展,所以在診斷工作中,小兒神經科的醫師不僅進行診斷,他的建議也將影響未來早期療育服務提供的重點。

兒童心智科醫師:對於孩子發展的整體評估,如智能發展、情緒、社會性等等發展的診斷,兒童心智科醫師扮演完整評估發展遲緩兒童的角色,並透過其他專業人員的評估結果,進行臨床診斷,對於過動、睡眠、行為障礙等也可以透過處方進行治療。

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熟悉、了解人類行為及學習歷程,了解孩子認知、行為、社會性、情緒各層面的發展過程。

他們可以透過標準化的發展測驗或智力測驗,客觀的評估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同時透過觀察,知道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人際互動、挫折忍受等影響未來學習重要的因素,了解孩子可以在哪種情境和透過哪種方式得到最有效的學習。

此外,他們也可以提供行為障礙的矯治和透過遊戲的治療讓孩子的學習得到改善。

復健治療師:復健治療師包括物理治療師和職能治療師,他們可以針對孩子的粗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提供肌力、肌肉平衡協調、關節運動、姿勢穩定、手眼協調、日常生活動作技能,如穿脫衣物、餵食等評估,同時也可以根據發展的狀況,設計各種不同的活動來促進發展,或增強原有的功能表現。

聽語治療師:專精於溝通技巧的發展,可以提供口腔感覺、動作發展的評估、語意理解、語彙運用、聽指令動作、語言接受、表達能力及社交溝通能力的評估,並可依完整評估的結果瞭解孩子語言發展的情形,依發展順序給予孩子合宜的教導練習。

另外,對於發音困難的孩子也可透過遊戲來訓練,使孩子在語言上的發展得到全面性的進步。

特殊教育教師:熟悉特殊教育知能,能透過教育診斷,安排適合孩子發展及學習需要的教材,透過彈性、多元的教學策略,協助孩子在各領域上的學習。

同時,提供父母親職教養技巧上的建議。

社會工作師:了解社會資源,並可進行家庭生態評估、協助家庭瞭解自己在孩子發展促進上的長、短處,協助家長增強處理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並透過個案管理方法,結合其他專業,協調各項社會資源,將一切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有助益的服務,遞送給他們使得家庭功能獲得支持,孩子的成長發展得到協助。

出處:www.dale.nhcue.edu.tw/se/low/del5.htm瓊慧/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關鍵字 topnet32's新文章轉貼-無所不知先生什麼?過動兒的症狀竟是這些轉貼-亞斯伯格症孩子喜歡獨處、比較被動?轉貼-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怎麼教?轉貼-我的嗝嗝老師網站介紹-雙螺旋轉貼-基因所致 研究證實自閉兒愛看「東西」不看「人臉」轉貼-延緩失智症!建構懷舊環境+職能治療助改善轉貼-過動和亞斯是病嗎?轉貼-ADHD大腦的奧秘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