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東方男人的身影----朱自清:背影(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背影〉一文,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所寫的白話散文,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是描述父愛親情的經典之作,是朱自清散文最知名的代表作品。

文中所寫民國六年冬天的事,當時朱自 ...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跳到主文 歡迎您的到訪。

除了為掌燈引路者致敬,也歡迎您一同悠游於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的海洋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25Fri202015:23 ▲傳統東方男人的身影----朱自清:背影(賞析) 上圖:橘子(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題解 〈背影〉一文,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所寫的白話散文,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是描述父愛親情的經典之作,是朱自清散文最知名的代表作品。

文中所寫民國六年冬天的事,當時朱自清二十歲,父親失去一生中最好的差事(徐州菸酒公賣局局長),又遭逢祖母去世,朱自清從北平到徐州,和父親一起回揚州奔喪。

父親典當家具,變賣田地,還了虧空,辦完喪事,去南京謀事;朱自清則回北京繼續唸大學。

父子從揚州同行至南京,父親於南京北岸的浦口車站送作者北上火車二代離別的情形。

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的經過,橘子在本文成為父愛的具體象徵。

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動人,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個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

民國十四年作者有感於世事(時年二十八歲),便寫下此文。

想像示意圖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

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

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

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

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

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

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

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

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

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

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

我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

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

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

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

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作品出處】 《朱自清全集》 〈背影〉 作者:朱自清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長於江蘇揚州,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是近代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其著作合編為《朱自清全集》。

上圖:橘子(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註釋賞析 (一)第一大段(現在):點題,作者說明最難忘的是父親的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開頭一句,落筆點題。

「二年餘」表明「我」清楚地記得和父親分離的日子。

副詞「已」體現出「二年餘」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當漫長,想望之情,不言而喻。

◎兩年多的分離,「我」對父親的思念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點出題目。

◎作者把描寫的焦點投放在一個普通而典型的細節──父親的「背影」上。

作者開門見山,「我最不能忘記的就是他的背影」,點題的文字把讀者的視線聚焦在「背影」上,提供全文線索。

◎「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

」以「背影」象徵父愛。

◎除了開頭第一次以「背影」點題,接下來,文章共四次提到「背影」,卻沒有平均著墨,而是濃淡有別,虛(想像)實(現實)結合。

◎背影,有雙重意義。

表面上指父親的身影,另一層深意,代表傳統東方父親在兒女面前,兒女看到的只是其威嚴崇高的一面,卻看不到其有柔軟脆弱的正面。

想像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二)第大二段(過去):回憶十年前在浦口車站父子送別的經過 那年(指民國六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工作)也交卸(交出、卸下,指失業)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緊接著,轉入對「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

◎「冬天」既是現實時間的記述,也是家運黯淡、潦倒殘敗的文學暗示。

◎交代人物、情節(敘述跟父親奔喪回家),為描寫父親的背影作好鋪墊。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兩句呈現出人事變遷、謀生艱難、世事無常之感。

◎採用寫實筆法,透過往事的回憶,以表現出父愛,採「現在、過去、現在」的倒敘手法。

◎本文首段與末段皆寫現在,中間四段寫過去,這樣的結構造成「鏡框式」的效果,將回憶中的「背影」鑲嵌其中間。

這種安排給全文以立體的感覺。

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傳說狼群常在草地上臥息,離去時常將草地弄得一片凌亂以滅跡,後用此語形容凌亂不堪。

藉,音ㄐㄧˊ)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音ㄙㄨˋ,紛紛墜下貌)地流下眼淚。

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我」從北京到了父親的住地以後,「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其潦倒殘敗之狀,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負債);又借錢辦了喪事。

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黯淡無光,辛苦。

澹,音ㄉㄢˋ),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本指罷官閒居,此指失業)。

◎因為「禍不單行」,所以回家後必須靠「變賣典質」才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

這裡所用的「禍不單行」、「虧空」、「借錢」、「喪事」等詞語,一方面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寫照,同時也使後文「家中光景很是慘澹」的抽象形容更有著落。

◎本文語言有文白夾雜的特點,例如不說「失業」,而說「賦閒」 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謀求工作),我也要回北京念書(編按:朱自清就讀北京大學),我們便同行。

◎辦完喪事後,因為父親要到南京找工作,「我」也要回北京唸書,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

作者由遠及近,層次分明地敘述了祖母的喪事,父親的失業和虧空,父子同行的因由,像戲劇的念白交代了事情背景,簡潔的敘述中營造出一種濃濃的悲傷氣氛,為下文描寫父子送別的過程,作好情感上的鋪墊。

上圖:南京浦口車站今景 上圖:南京浦口車站今景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逗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編按:浦口,隔著長江的南京對岸,有津浦鐵路可通天津轉接北京),下午上車北去。

◎寫人情世事中再尋常不過的事──「離別」。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舊時茶館、餐館、旅館的僕役)陪我同去。

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

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穩妥、穩當);頗躊躇(音ㄔㄡˊㄔㄨˊ,猶豫不決)了一會。

◎到南京後,父親因為要謀事,須接交各種關係,其忙錄可想而知,所以說一定要個熟識的茶房為「我」送行。

◎「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

」這既表現父親對「我」的關懷,同時也說明他對茶房的不放心。

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

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

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當時異地謀生,正須多方奔走,又難以抽身,因此他「頗躊躇了一會」。

「躊躇」反映在父親心中謀事與送兒子之間的矛盾。

◎「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則表現父親毅然將生計暫時擱置,執意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

「終於」二字,把父親對「我」無限關切、過分憂慮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圖:南京浦口車站今景 上圖:南京浦口車站今景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

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

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其實是說自己真是太愚笨了。

「倒反」修辭),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

◎接下去寫的便是車站送行的場面。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

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

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

◎進了車站以後,父親「忙著照看行李」、「向腳夫行些小費」、「忙著向腳夫講價錢」、「送我上車」、「給我揀定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囑我路上小心」、「囑託茶房好好照應」......父親操勞忙碌的形象,一一展現在面前。

◎以鮮豔的「紫毛」大衣,象徵父愛的溫暖。

我心裏暗笑他的迂(音ㄩ,迂腐,指觀念陳舊,無法順應時代潮流);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其實是說自己真是太愚笨了。

「倒反」修辭)! ◎可是「我」當時由於太年輕,對父親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於還在「心裡暗笑他的迂」。

作者行文至此,一種近乎懺悔的感情不自覺流注於筆端──「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在自我責備之中,包含著深切的內疚與懷念。

上圖:月台老照片(示意圖) 上圖:月台老照片(示意圖)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指火車座位上),不要走動。

」 ◎在火車上坐定之後,父親又要為「我」去買橘子。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蹣跚,音ㄇㄢˊㄕㄢ,腳步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以「黑布」小帽、「黑布」大馬掛、「深青布」,象徵父親當時境遇的慘淡愁苦,以及樸實的個性。

◎買橘子「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親又胖,吃力艱難之狀可以想見。

因此父親當時去買橘子的情景,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當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蹣跚」一詞,說明父親年事已高,步履不穩,過鐵路尚需人扶持。

而今為了「我」卻在鐵道間蹣跚前往,「我」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

◎當「我」隔著車窗,在月台茫茫人海中看見父親「用兩手攀著,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的「背影」時,「我的眼淚」便「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背影」表現父親對待「我」的全部感情,這「背影」使「我」念之心酸,感愧交集。

◎全文重心聚焦在本大段,其餘各段皆是輔助補充說明。

◎作者寫出當時父親的體態、穿著打扮,更主要地以「白描」細寫買橘子時穿過鐵路的情形,並不借助其他修飾、陪襯,只把當時的情景再現於眼前。

這種白描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樸,卻情真味濃,蘊藏著一段深情,所謂於平淡中見神奇。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文中第二次寫到「背影」,是父親為「我」買橘子時的「背影」,這次作者用筆較重(詳盡),具體細緻,實中有虛。

◎望著父親那吃力的背影,「我」禁不住熱淚湧流,但為了「怕他看見」,「我」又「趕緊拭乾了淚」,互相體諒彼此的父子真情,表現得相當細膩。

想像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

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音ㄔㄢ,攙扶)他。

◎承接上文,父親終於買回來橘子。

以「朱紅」橘子,象徵父愛的溫暖。

以橘子象徵父愛,是本文重點修辭之一。

◎以「黑布」小帽、「黑布」大馬掛、「深青布」,象徵父親當時境遇的慘淡愁苦,以及樸實無華的個性;以「紫毛」大衣、「朱紅」橘子,象徵父愛的溫暖。

黑深青色恰與紫朱紅色成對比。

◎當他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這「趕緊去攙」的動作,表現「我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釋的複雜心理。

疼的是父親為「我」受累,愧的是父親為「我」買橘,欣然若釋的是父親終於安全歸來。

父親回來之後,「我」雖然沒講一句話,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這「趕緊去攙扶的動作之中。

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一股腦兒,全部,通通)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 ◎回到車上,「一股腦兒」一詞,表現父親當時高興又如釋重負的心情。

◎但父親高興的僅僅是為「我」買到了橘子,他的心頭其實並不輕鬆。

他謀生無著,而「我」又即將離他遠去,所以文章說「心裡很輕鬆似的」,「似的」二字說明父親並不真正輕鬆,之所以做出彷彿輕鬆的樣子,是為了寬慰那正心中眷戀的兒子。

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

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橘子已經買來,行李也早就安放停當,囑咐的話也已經說過,看來沒什麼事了。

但父親並沒有馬上離去,而是「過一會」才說出告別的話。

這「一會」之間,有拳拳(編按:真摯誠懇)的依戀,有惜別的惆悵。

◎最後父親終於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臨別的囑咐,又一次表現父親對「我」的牽掛與繫念。

◎直到他走了幾步之後,還回過頭來說「進去吧,裡邊沒人」,仍關心著「我」的安全。

◎但「我」並沒有馬上進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

這裡的「等」、「再」、「便」三個字,用得極有層次,它們真實地表現「我」站在車門口,追尋注視著父親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時,才進去坐下的那種悵然若失的心情。

◎文中第三次寫「背影」,是父親離開車站一剎間的「背影」,只淡淡地虛帶一句「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就將父子不忍分離的悲酸悵惘活化了。

◎除了白描,本文還運用側面烘託的手法。

如寫「我」「看見他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又寫父親買橘子回來時,「我」「趕緊去攙他」。

這些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更反襯出父子之間「愛」隱微而深情的力量。

上圖:月台老照片(示意圖) 上圖:月台老照片(示意圖) (三)第三大段(現在):寫接到父親來信,勾起十年前在浦口車站,看見父親背影的回憶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情況)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

◎作者在描寫了父親的背影之後,於深沉的懷念之中,又想起了父親的一生。

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

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

◎雖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況愈下,父親「觸目傷懷」,脾氣也變得易於暴怒,因而「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但這並非父親本來的情感,父親仍舊是父親。

兩年不見,又使他在「舉箸提筆,諸多不便」的情況下,寫了信來,仍舊「惦記著我,惦記著他的兒子」。

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死去。

忌諱說「死」,往往以其他辭語代替)之期不遠矣。

」 ◎本文語言有文白夾雜的特點,例如父親來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見真實,也表達了家庭、父親的困境和蒼涼的心情與複雜的感受。

◎「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意近於「來日無多」,哀傷之中流露出孤寂頹唐的意味。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父親在信中的這番話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親待「我」的種種好處使「我」透過晶瑩的淚光,又看見了父親那淒楚的背影。

◎第四次「背影」是結尾處,作者引用父親來信的文字,道出了父親晚年淒涼、無奈和頹唐的心境,淚眼朦朧中似乎看見了父親的「背影」。

這是幻覺,也是實情,並將全篇的感情提高到極處。

◎這裡「背影」的虛寫與開頭點題「背影」的文字遙相呼應,使得作品結構精緻完美。

其次,引用父親的信,作者不是放在開頭引起回憶,而是放到結尾,升華主題。

真是別具匠心,體現了作者「大道至簡」,「大象無形」的布局功力。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

第一次開篇點題「背影」,不相見已兩年,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車站送別,作者對父親費力去買橘子的「背影」做了具體的描繪。

第三次是父親安頓好兒子兩人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離去時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催人淚下。

第四次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文章開頭呼應,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結尾在盼望之中,蘊蓄著熱切的思念。

◎這篇散文的語言特色,非常忠實樸素,也非常典雅文質,和文章所表現的精神氣質,恰成和諧的統一。

這篇散文寫作上的主要特點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寫的,是父親在特定場合下使作者極為感動的那一個背影。

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

【文章出處】 《百度百科》 〈背影.作品鑑賞〉 (編按:內容經過增補及改寫整理) 網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3%8C%E5%BD%B1/2663983 作者:不詳 想像示意圖 想像示意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樵客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親情此分類上一篇:▲朱自清〈背影〉與詹宏志〈夜市〉的比較 此分類下一篇:▲周芬伶:百朵曇花盛開的夜晚 上一篇:▲朱自清〈背影〉與詹宏志〈夜市〉的比較 下一篇:▲高中課文〈劉姥姥〉人物對話動作的背後涵義(學生版) 歷史上的今天 2021:賴和〈一桿稱仔〉學生微電影 2020:▲朱自清〈背影〉與詹宏志〈夜市〉的比較 2020:△好心有好報----賈誼.新書:孫叔敖埋蛇(翻譯) 2020:▲電商龍頭傳奇----曾任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的監製,他是新浪潮電影推手 2019:走了一個流氓,來了一個強盜----柳宗元:羆說(全文翻譯) 2019:▲由樂轉悲的旅程----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翻譯) 2019:斷頭的怪物----山海經:刑天舞干戚(全文翻譯) 2019:※人面蛇身之神----山海經:燭陰、燭龍(全文翻譯) 2018:呂不韋「綠色陷阱」的翻版----《史記》:春申君列傳(翻譯) 2017:△白先勇:永遠的尹雪豔(小說全文) 2017:白先勇談紅樓夢:小說要帶三分俗氣 2017:◎紀伯侖《先知》:愛 2017:吳晟:時,夏將至 2017:王靜蓉:真摯的告別(節錄)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喜愛的音樂連結 巴哈.聖母頌(馬友友大提琴)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巴哈.G弦上的詠嘆調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英國民謠.綠袖子凱文柯恩.綠鋼琴凱文柯恩.日晷之夢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電影配樂大師EnnioMorricone唐麥克林.Vincent(英文)席琳狄翁.MyHeartWillGoOn(英文)蔡琴.被遺忘的時光蔡琴.不了情萬芳.新不了情潘越雲.浮生千山路蔡藍欽.這個世界五月天.乾杯周杰倫.青花瓷范逸臣.IBelieve(國語)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臺語)江蕙.多明哥.雨夜花(臺語)江蕙.家後(臺語)林志炫.家後(臺語)齊豫.奇異恩典(國語)基督教聖歌.慈光歌(英文管風琴)佛教梵唄.叩鐘偈(晨鐘偈)佛教梵唄.叩鐘偈(暮鐘偈) 題目內容關鍵字搜尋 文章分類 網站導覽(2) 網站管理(1)網站導覽(7) 主編的窩(7) 育我師友(7)塗鴉寫作(20)發言隨筆(4)自我省思(5)教學點滴(19)國文學科中心(4)工作計畫(0) 國文教學(18) 國文教室(28)寫作教室(29)文學意象(10)文法修辭(9)應用文(3)國語文競賽(21)國文題庫(31)大考國文(81)大考國寫(28)大考趨勢(6)國中會考(2)統測國文(14)教甄國文(0)文白之爭(語文改革派)(74)文白之爭(經典傳統派)(32)文白之爭(持平中立派)(15)國文教學省思(36)中國文學系(7) 閱讀書房(8) 藏書家(4)圖書館(1)閱讀之旅:經典書單(14)閱讀悅讀(18)研究方法(2)學問人生(4)治學地圖:參考工具書(0)藏書目錄(151) 人物生平(5) 古代作家(49)古代女性(13)現代作家(70)當代學人(28)名人傳記(5) 文學史(4) 文學史方法(1)中國現代文學史(3)中國文學史(1)台灣文學史(1) 神話概論、中國神話傳說(4) 神話概論(3)四靈神獸(7)神話傳說(4)山海經(3) 外國神話傳說(2) 希臘神話(3)印度神話(3) 中國古典小說概論(2) 古典小說(6)魯迅:《中國小說史略》(2)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3) 六朝志怪(9)列仙傳(3)世說新語(8) 唐代傳奇小說(2) 唐人傳奇(36)太平廣記(1) 宋明筆記小說及話本小說(2) 夷堅志(1)三言二拍(4) 元明清章回小說(9) 水滸傳(7)西遊記(6)三國演義(5)金瓶梅(8)儒林外史(4)紅樓夢(74)蔣勳說紅樓夢(21)老殘遊記(9)章回小說(2) 清代筆記小說(2) 聊齋志異(25)閱微草堂筆記(1) 武俠小說(3) 武俠評論(8)俠的文化(8)武俠小說(3) 小說概論、現代小說(9) 現代小說(18)台灣早期小說(5)小說概論(13)魯迅小說(19)張愛玲小說(14)白先勇小說(23)鍾肇政小說(3)黃春明小說(4)台灣鄉土小說(2) 外國小說(7) 英國小說(1)法國小說(15)美國小說(1)愛爾蘭小說(2)德國小說(2)拉丁美洲小說(8)日本小說(5) 音樂.電影.多媒體教學(17) 古典音樂(1)英文老歌(3)大音希聲(古代樂曲)(3)民族音樂(2)國語老歌(5)台語老歌(4)影視配樂(9)古典詩詞譜曲(6)現代詩譜曲(5)古典風流行歌曲(8)流行音樂(6)卡通動畫(5)認識電影(1)電影劇本(23)現代舞蹈(1)多媒體教學(44)遠距線上教學(8) 中國古典詩概論、詩經、樂府詩、古詩、近體詩、詩話(20) 古典詩概論(15)詩經(30)歷代詩論詩話(3)樂府民歌(16)文人擬樂府、新樂府(37)漢魏六朝古詩(17)近體詩格律(5)唐代詩歌綜論(6)唐代古詩(22)唐代絕句(17)唐代律詩(20)唐宋詩比較(2)宋代古詩(3)宋代絕句(8)宋代律詩(9)宋代詩歌(9)元明清代詩歌(3)論詩絕句(1)其他詩歌(1)閨怨愛情(3) 外國詩歌及地方詩歌(4) 倉央嘉措(5)紀伯侖(6)泰戈爾(2)西洋詩歌(6) 現代詩學、現代詩(30) 現代詩概論(23)現代詩.陳黎(3)現代詩.林泠(2)現代詩.胡適(1)現代詩.余光中(25)現代詩:白萩(4)現代詩.向陽(1)現代詩.吳晟(1)現代詩.蕭蕭(3)現代詩.卞之琳(2)現代詩.杜十三(1)現代詩.非馬(5)現代詩.紀弦(8)現代詩.周夢蝶(14)現代詩.洛夫(13)現代詩.徐志摩(1)現代詩.席慕蓉(7)現代詩.商禽(11)現代詩.張錯(1)現代詩.張默(0)現代詩.覃子豪(1)現代詩.焦桐(1)現代詩.瘂弦(9)現代詩.楊牧(14)現代詩.鄭愁予(11)現代詩.夐虹(2)現代詩.蔣勳(3)現代詩.羅青(1)其他現代詩人(5)新詩賞析(1) 詞、詞話(9) 「詞」綜論(9)晚唐詞(2)五代詞(4)北宋詞(27)南宋詞(10)金元詞(1)明清詞(8)現代詞(2)王國維.人間詞話(8) 曲、曲論(1) 元代散曲(12) 講唱文學(2) 彈詞(1)諸宮調(1) 中國古典戲曲、元雜劇、明清傳奇(4) 京劇(7)雜劇(13)傳奇(戲曲)(23)傳統戲曲概說(5) 戲劇概說、電影劇本、現代戲劇、外國戲劇(3) 外國戲劇(4)希臘悲劇(6)戲劇概說(7) 古文(10) 古文概說(5)先秦古文(30)漢魏古文(14)六朝古文(27)北朝古文(3)唐代古文(39)宋代古文(50)元代古文(4)明代古文(28)清代古文(23) 駢文(1) 歷代駢文(8) 現代散文(24) 親情(21)環保(17)懷舊(3)生活(5)愛情(7)人性(3)散文評論(6)友情(1)性別(1)光陰(3)生老病死(5)自我存在(3)生活隨筆(2)原住民(12)台灣鄉土(2)社會寫實(2)教育(3)飲食(20)青春(3)流浪(3)自然(19)旅行(35)傳記(5)佛教(6) 楚辭(離騷、九歌、天問......)(3) 屈原楚辭(8)楚辭綜論(2)屈原以外楚辭(2) 短賦、漢賦、駢賦、散文賦(3) 漢代大賦(1)六朝駢賦(5)唐宋散文賦(7) 寓言(韓非子、柳宗元、郁離子......)(13) 寓言啟示(7)晏子春秋寓言(2)戰國策寓言(0)列子寓言(3)韓非子寓言(16)說苑新序寓言(3)韓詩外傳寓言(2)柳宗元寓言(6)郁離子寓言(13)其他寓言(3)現代寓言(9)西方寓言(1)幽默小品(2) 生活哲學(6) 生命領悟(32)唐君毅《人生之體驗》(10)格言語錄(18)EQ管理(6)勵志奮進(10)談情說愛(0) 文學理論(4) 文學創作(5)文學批評(8)文學桂冠(4)中國文學概論(1) 藝術、美學(12) 蔣勳談美(17)流商刻羽(10)舞出雲門(2)中國藝術史(7)古蹟風華(2)故宮國寶(10)當代藝術(1)西洋藝術史(1)流行樂壇(1)美的沉思(3)書法之美(28)博物館學(9) 非文學類古代文本(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3) 夢溪筆談(7)天工開物(4)本草綱目(1) 文字意義(1) 文字意義(5) 史記、二十五史、歷史、史學(14) 史記(107)漢書(6)三國志(5)晉書(2)南史(1)新舊唐書(1)新舊五代史(1)資治通鑑(3)宋史(2)中國歷史(27)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35)史學史識(4)歷史教學(9)實用歷史(12) 中國思想史(1) 中國思想史(8) 儒家思想、論語、禮記、易經(8) 易經(5)論語(4)生活論語(30)禮記(9)中庸(4)孔門氣象(12)孝道(2)幼學蒙書(3) 孟子(8) 孟子概說(4)孟子.梁惠王(8)孟子.公孫丑(14)孟子.滕文公(3)孟子.離婁(9)孟子.萬章(1)孟子.告子(1)孟子.盡心(1) 道家思想、老子、莊子、列子(4) 道家思想(6)老子(5)莊子(34)列子(3) 先秦諸子、墨家思想、法家思想(4) 先秦諸子(2)墨家思想(7)法家思想(4)呂氏春秋(1) 佛家哲學、禪宗思想(1) 禪宗思想(3) 宋明理學(1) 宋明理學(4) 傳統文化、比較文化學(8) 古人食衣住行生活(15)傳統技藝(6)文化傳統(17)觀人於微(2)晚清民初思潮(5)新儒家(7)比較文化(6)比較文化(1) 鯤島尋源(台灣相關)(9) 台灣歷史(17)近代台灣(3)台灣古文(40)台灣古詩(5)台灣文學(3)台灣新文學(2)民俗信仰(7)地方風土(5)兩岸交流(1) 教育省思(23) 教育省思(52)成長掙扎(1)翻轉教學(17)高等教育(20)兩岸教育(8)教師之路(5)教師甄選(2)教專試題(0)親子教育(27)外國教育(15)教專發展評鑑(9)學子心聲(13)偏鄉教育(5)教師成長(6)學習留白(4)處罰管教(21)教育政策(15)班級經營(6)大學考招(5)性平教育(7)學習熱情(2)教材課本(4)技職教育(3) 哲學概論、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西洋哲學史(10) 思考練功房(19)倫理學(3)知識論(1)西洋哲學史(3)科學哲學(1)印度哲學(1)形上學(5)比較哲學(1)古希臘哲學(1)人生哲學(1) 當代思潮(11) 後現代主義(0)社會主義(1)意識流(1)魔幻寫實主義(1)象徵主義(2)韋伯社會學(3)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5)女權運動(2)人權價值(2)法律公義(1)自由主義(2) 科學、科普閱讀(6) 數學(1)科普教育(6)天文學(1)科普文學(4)心理學(2)生物學(7) 生涯規劃、自傳、面試(6) 面試技巧(3)校系迷思(1)高中生活(1)自傳書寫(5)生涯規劃(5)大學生活(1) 社會觀察、人際職場、組織管理、媒體傳播(8) 性別平等(8)社會評論(9)生活新知(4)職場歷練(16)未來趨勢(13)溝通互動(10)媒體傳播(5)組織管理(3) 宗教、比較宗教學(6) 佛經法句(16)基督宗教(7)佛法如海(8)宗教哲學(2)梵音佛曲(4)佛教史(4) 生死學(3) 死亡省思(3)遺囑墓誌銘(8)敬悼逝者(2) 網海摭拾(2) 網路暫存(8)網站連結(1) 隱藏草稿(0) 西洋文學典故(1)未分類文章(2)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月曆 « 十二月2021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每月文章統計 每月文章統計 所有文章列表 相簿幻燈片 QRCode 最新留言 POWEREDBY (登入) 新聞交換(RSS)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