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之研究 - 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版主: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的研究,確實在醫療史研究中屬於相對薄弱的區塊。

... 論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Vol.5 ... 關閉廣告 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 跳到主文 一個有關歷史學、舉凡醫學史、科技史、應用史學、衛生史、身體史、疾病史、環境史等方面的研究分享空間,有時版主也會哈拉一下,關心教育時事和人文動態(yahoosince2010/02,農曆新年,2013/09/12搬遷)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r27Sun201122:17 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之研究 版主: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的研究,確實在醫療史研究中屬於相對薄弱的區塊。

網上瀏覽到這本論文之寫作,應該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中醫發展的情形。

目前網路上看到的訊息指出:該文「同意授權/列印瀏覽電子全文服務,於11/29/2011起公開」,所以應該還不能下載,是不是應該跟作者討一本來閱讀啊。

之前有中醫的朋友也對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發展史很有興趣,希望他有看到這則訊息!另外,我師大的學長魏嘉弘也在吳文星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日治時期中醫的相關博論研究,臺灣中醫史的研究可算是朝氣蓬勃起來了。

另外,葉永文教授也曾有一篇論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Vol.5No.2(2007/03),頁69-81。

文中闡述「日治臺灣醫政上的論述、謀略、和權力等三面向,來分別就當時具支配性的醫療觀念、一些政策佈局、以及中西醫療間的競逐關係進行檢視與分析。

其結果發現,此時期的醫療觀念係以科學醫學為主體,以致相關的政策法規便存有對中醫發展相當不利的佈局,從而在中西醫療的競逐關係上便呈現出對中醫發展的諸多壓迫景象。

」(取自該文中文摘要)至於整個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歷史的情況,不消說,劉士永、范燕秋、陳君愷等學者都有專文專書,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了,就不消版主在此多言啦。

  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研究OntheEvolu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aiwanunderJapaneseRule作者:周珮琪名稱: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10年)指導教授:林昭庚 中文摘要: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於亞洲重要航海路徑上,因而蘊育出獨特而豐富的歷史人文文化背景。

在如此多變的地理、歷史、社會變遷的作用下是否使臺灣傳統中醫學的發展過程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臺灣人民在20世紀以前深深仰賴並藉以維護生命健康的傳統中醫學在西方醫學進入臺灣之後,在臨床上逐漸退居二線的角色,這又是如何漸漸的蔚為風潮?雖然這情境是研究中醫學,深知中醫學內涵廣博深奧對人體健康深有助益的中醫人所不樂意見到的,但是唯有真實地去面對這曾發生的過程,梳理出所有相關因子,並將這一切作為日後借鏡方能不再重蹈覆轍。

因此本論文希望藉著探尋前人所走過的足跡,從記載於官方歷史文獻的內容、民間生活的片段以及關於中醫學臨床、教育等紀錄來挖掘出臺灣中醫曾經面對的發展過程進而釐清當時的歷史事件對目前中醫發展的影響,冀望對於台灣中醫未來的發展能有些微裨益。

研究方法本研究除了搜尋整理現有的中醫學書籍文獻之外,亦將未歸類在醫書類籍之外的資料作全面搜尋與探索。

透過收集明清時期臺灣地方志、日據時期及光復後有關教育、醫療、宗教、日常生活與中醫有關研究的相關官方公報、檔案、文獻、報紙、期刊、論文等資料,加以彙整,用以建構全文論述。

針對近年新史料的整理與研究,大量使用原始史料(含已翻印的史料),及官方文書報告,以資料來源及性質分篇章整理,架構呈現此研究成果,也利用當時人的日記以做為本論文的輔佐資料,綜括研究探討臺灣中醫教育制度、醫事制度建立的過程,作為臺灣中醫(漢醫)學及建立管理與中醫教育制度永續發展之參考。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曾經在臺灣生活的人群有原住民、中國大陸的移民、西方傳教士、商人以及日本人等,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各帶著其原有的文化背景加入臺灣這塊土地。

因此隨著其加入臺灣社會的時間長短以及在這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別對臺灣中醫學的發展起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包含了有形的法律限制以及無形中所形成的社會氛圍,這一切都左右了臺灣人民對待及使用中醫學的態度,當然也影響了臺灣中醫學的研究與發展。

臺灣中醫也在1902年正式由民間一般行業轉變為專門職業,人民若欲執行中醫醫療業務者必須通過國家專業考試取得證照後方可為之,執行各項醫療業務時也必須依循各項醫療法規之規範。

臺灣中醫的臨床自此開始走上專業道路,也因此臺灣中醫師有了法律的保障,在社會文化的地位上也有所提升。

從臺灣民間生活記錄中可以發現中醫使用歷史久遠而應用廣泛,然而其教育與傳承方式多半依靠師徒相傳或是父業子傳的方式流傳,除了以中醫學傳世典籍作為教育基礎外,多半的中醫醫療者是以臨床使用技巧為出發點。

因此,在這時期所創作的中醫醫書多是以紀錄臨症治療方法為主,對於醫理之論述與研究則幾無所見。

長期以來經過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不乏有少數鳳毛麟角之醫術高明的中醫師,但是的確也出現為數不少不知醫理但僅知醫術使用的行醫者,更深的傷害是許多珍貴的經驗並未保留下來。

又因著缺乏中醫學理論作為基礎,故此時期學習中醫者能在前人的基礎作更進一步發揮的不多。

這樣的結果呈現更令人深刻體會所謂教育乃百年大計,不可不慎!長期以來臺灣民間生活早已將中醫學的內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回顧臺灣歷史中官方、民間,專業、非專業的各項紀錄後,發現這些都是對中醫發展有影響的面向,由此即可知今日中醫的樣貌是如何成形。

同樣地,今日中醫的教育、研究及臨床方式都將會默默卻深長久遠地影響著臺灣中醫未來的去向! 英文摘要:OntheEvolu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aiwanunderJapaneseRulePei-ChiChouAdvisor:Jaung-GengLinSchoolofChineseMedicine,ChinaMedicalUniversityAbstractTaiwanhasbeenknownforheruniqueyetabundanthistoricalandculturalbackgroundsasbeinglocatedontheimportantnavigatingrouteofAsia.Was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inTaiwanbefore1945somehowinfluencedbythegreatdiversityofgeographical,historicalandsocialperspectives?TCM,whichhadbeenthemainstreamoftheproviderofhealthcaresysteminTaiwanbeforethe20thcentury,wasgraduallyreplacedbythenewcomingWesternmedicinesystem.Howdidthisevolve?AsresearchersandclinicalpractitionersofTCMwhoholddefinitebeliefinitsvalues,itisstillnecessaryandimportantforustofacethefactsandprocessesduringthatperiodthushindcastingcouldbeobtainedbyorganizingalltheassociatedfactors.Asaresult,theobjectivesofthisdissertationaretounderstandthedevelopmentofTCMandtheinfluencesfrommajorhistoricaleventsbysearchingallofficialdocuments,fragmentsofcivillivesandanyrecordsregardingTCMeducationandclinicalpracticing.Hopefully,thisdissertationwillbenefitthefuturedevelopmentofTCMinTaiwan.Accordingtotheresearches,thereweremanypopulationslivinginTaiwanincludingaborigine,immigrantsfrommainlandchina,westernmissionariesandmerchantsandJapanese.Withvarioustimelengthandsocialroles,theiroriginalculturesandlifestylesdeeplyaffectedthedevelopmentofTCMinTaiwanwithdifferentgrades.Forexample,thesolidlawrestrictionsandtheintangiblesocialatmosphere.FolkattitudetoutilizeandjudgeTCMwasalsodirectedundertheabovecondition.Consequently,ithadimpactedthedevelopmentandresearchofTCMinTaiwan.ClinicalpractitionersofTCMinTaiwanhadchangedtheirrolesfromfolktechnicianstoprofessionalssince1902.TCMpracticinghadbeenunderthesupervisionofnationalexaminationandlicensesystemandregulatedbymedicallawsaswell.ThisprofessionalizedtheclinicalTCMpracticingandthesocioeconomicstatusofTCMclinicianswaslifted.TCMpracticingbegantohavelawfulprotection.Fromthecivildocumentations,welearnedthattheemploymentofTCMhasbeenwideandcanbetracedfarbackinTaiwan.Yettheknowledgepassedonmerelythroughmastertoapprenticeorfathertosonmode.InadditiontoTCMclassics,mostoftheTCMpractitionersfocusedontheclinicalskillsratherthanbasictheoriesandresearches.Hence,thewritingsduringthisperiodweremainlydescriptionofclinicalexperienceofvarioussymptomsordiseases.AlthoughfewTCMclinicianswithgreatskillsaswellasknowledgeofprofoundmedicaltheoriesemergedfromthatsituationbutthereweremoreoneswithonlyordinarylevelofclinicalskillswithoutbasicunderstandingofTCMtheories.Whatwasfurtherharmfulwasthatsomuchvaluableclinicalexperiencegotlost.Furthermore,writingsregardingtheelaborationofbasicTCMtheorieswereevenfewerduetothelackofbasicTCMtheoryunderstanding.Weprofoundlyrealizetheimportanceoftheestablishmentoflong-termeducationsystemofTCMfromhistoricalretrospects.TheessenceofTCMhasbeenintegratedintothedailylivesinTaiwan.WefoundhowvariousaspectsdescribedinthisdissertationhadinfluencedthedevelopmentofTCMbyreviewingconsiderablequantitiesofofficial/civil,professional/non-professionaldocumentationsduringthatperiodandwehaveaclearpictureofhowmodernTCMhasbeenshaped.Similarly,thewaywepracticeTCM;themannerweconductTCMresearchesandthemodeweeducatemedicalstudentsnowadayswouldhaveaquietyetlong-termeffectonthefuturedevelopmentofTCMinTaiwan. 關鍵字:臺灣;中醫;漢醫;中醫發展;中醫歷史;中醫師證照考試;Taiw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developmentofTCM;history;licensesystemofTCM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U0013-2311201010332900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老皮 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 老皮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醫療史研究訊息此分類上一篇:兩場研討會和一本新書 此分類下一篇: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 上一篇:從流行疫情看危機與轉機--牛津大學馬克哈裡森訪台座談 下一篇:轉貼:梁其姿院士主講「疾病為甚麼有歷史?」活動側記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大眾史學(2)桃園學與地方史、地方學(3)史學讀書與寫作法(5)大學教授與教職酸甜苦辣(叫獸來了)(6)高中歷史科教學(3)數位資料與文獻資料庫介紹(2)研究動態指引(1)研究中心事務(1)研究中心事務(2)醫史教學(13)未分類資料夾(11)醫學發展(1)課程資訊介紹(17)醫史讀書會(18)版主二三事(12)相關期刊資訊(15)展覽與博物(8)史學與史家類(12)性別、醫療與科技史專區(1)研究者臉譜(5)國際學術研討會(29)醫療史研究訊息(61)科學技術史、STS類書(22)申請事項、徵人、徵文(71)學術研討會(72)演講訊息(195)學術文章(15)每日醫療社會史(7)散文、隨筆、新聞(131)史書資訊(193)未分類文章(54)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我的好友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1十月(1) 2021九月(5) 2021八月(8) 2021七月(4) 2021六月(7) 2021五月(13) 2021四月(17) 2021三月(20) 2021二月(21) 2021一月(24) 2020十二月(16) 2020十一月(20) 2020十月(6) 2020八月(1) 2018五月(1) 2017五月(1) 2017四月(2) 2017二月(7) 2017一月(2) 2016十二月(2) 2016四月(1) 2016三月(2) 2015十一月(5) 2015八月(2) 2015六月(5) 2015五月(5) 2015三月(2) 2015二月(5) 2015一月(3) 2014十二月(1) 2014十一月(2) 2014十月(5) 2014九月(3) 2014八月(8) 2014七月(3) 2014六月(7) 2014五月(4) 2014四月(18) 2014三月(12) 2014二月(3) 2014一月(10) 2013十二月(8) 2013十一月(12) 2013十月(8) 2013九月(4) 2013八月(6) 2013七月(8) 2013六月(3) 2013五月(8) 2013四月(6) 2013三月(15) 2013二月(6) 2013一月(8) 2012十二月(10) 2012十一月(8) 2012十月(14) 2012九月(10) 2012八月(14) 2012七月(16) 2012六月(13) 2012五月(19) 2012四月(18) 2012三月(15) 2012二月(15) 2012一月(21) 2011十二月(18) 2011十一月(19) 2011十月(15) 2011九月(10) 2011八月(8) 2011七月(11) 2011六月(12) 2011五月(29) 2011四月(16) 2011三月(13) 2011二月(13) 2011一月(11) 2010十二月(20) 2010十一月(15) 2010十月(12) 2010九月(19) 2010八月(19) 2010七月(25) 2010六月(40) 2010五月(29) 2010四月(49) 2010三月(25) 2010二月(1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article.user_name}} {{article.timestamp*1000|date:'MMM.dd.y.hh.mm'}} {{article.title}} {{article.content}} 我要留言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