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視覺藝術產業: 數位模式拉近藝術社交距離新經營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舉自然引發不少爭議,當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Baltimore Museum of Art, BMA)意欲於蘇富比拍賣包括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3幅戰後繪畫作品時(估價 ... 關於本院 ABOUT 願景/使命 董監事 院長 副院長 組織架構 服務專區 SERVICE 文化金融 內容策進 策略研究 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專區 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升級轉型貸款專區 支持文化創意產業貸款利息補貼專區 演藝團體紓困貸款專區 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 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前期開發支持 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出版與影視媒合新制 TAICCA文策報 TAICCA誌試刊號 CSR文化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網 產業研究資料庫 國際事務 GLOBAL 創意內容大會TCCF 國際展會資訊 徵展資訊 海外市場推廣 最新消息 LATEST 新聞 趨勢商情 產業報導專題研究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活動資訊 人員招募 常見問題 公開資訊 INFO 行政公告 採購公告 方案公告 下載專區 法規專區 內部控制專區 年度計畫與報告 國內外資源 產業諮詢會 文策學院 TAICCASchool EN 疫情之下的視覺藝術產業:數位模式拉近藝術社交距離 新經營策略出線 2021-09-07 產業報導專題研究 Size: 2020年底,隨著COVID-19疫情滿週年,各國紛紛就疫情下的藝術環境轉變提出觀察報告。

台灣儘管在各方面都顯得相對安穩,也很難置身事外。

不同的反思與討論,讓這艱困的一年成為難得的喘息。

  2021年上半,一波疫情席捲全台,令奈良美智、田千春等觀眾期待許久的展覽軋然關閉,而迎接解封的2021年下半場,視覺藝術產業可以如何轉換經驗投出關鍵好球?   疫情衝擊實體博物館就業機會及館藏維護 在疫情衝擊下,美國是最先開始有計畫統計美術館因疫情而產生裁員的國家。

分析其裁員項目,可以發現整體呈現兩極化現象,第一批被裁撤的,大部分是面對群眾的工作,如展場人員、賣場人員,乃至於教育推廣人員。

留下的則是從事最基礎事務與具核心專業身分者,如展場清潔人員與文物修復師、研究人員。

也就是博物館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對藏品的照顧與研究。

然而隨著疫情延續,2021年年初開始進行的組織縮編與改組中,便可見策展人員與研究人員的整合,此時對知識系統整合能力較高的研究者往往更容易留下。

  除了藉由裁員撙節開支,部分美術館不得不考慮藉由轉手館藏以渡過難關。

2020年4月,美國美術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ofArtMuseumDirectors,AAMD)董事會發表了一項暫停令,AAMD將允許博物館在面臨因疫情而造成的資金短缺時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包括部分資金的用途轉移,以及可出售藝術品以支持其財務。

該暫停令為期兩年,此前博物館藝術品的銷售收益僅能用於調整館藏、購買更多藝術品,AAMD對違規的館舍也會施以懲處。

此舉自然引發不少爭議,當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BaltimoreMuseumofArt,BMA)意欲於蘇富比拍賣包括安迪.沃荷(AndyWarhol)等3幅戰後繪畫作品時(估價6,500萬美元),一群前AAMD首席去信BMA董事會表達反對意見;儘管BMA並未違背AAMD的指南,但最終還是決定在開拍前撤拍。

而面對1.5億美元的赤字,2021年2月有消息披露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MuseumofArt)正在權衡銷售其館藏品用以支付員工薪水,同樣引起廣泛反對聲浪。

  美術館無論是裁員還是販售藏品都被指責,以近期在裁員、改組討論鋒頭上的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andAlbertMuseum,V&A)的情況為例,根據其館長亨特(TristramHunt)表示,政府補助約占V&A年度營運成本的40%,而展覽、活動、商品與贊助則用於提供其它費用。

但每年平均擁有400萬遊客的V&A博物館,在2020年只有約過往20%的遊客,使得赤字不斷增加,即使預估2021年遊客約可回升達過往的25%,但要回到疫情之前的狀態,至少要到2024年。

當維護藝術品的基本開銷不變,而可見的未來依舊收入嚴重短缺,也就無怪乎英國政府雖然在2020年提供了20億美元的援助,但也敦促博物館必須做更多事來自行籌措資金。

英國文化大臣奧立佛.道頓(OliverDowden)更寫信給包括國家美術館(NationalGallery)等位居領先地位的博物館,要求其管理者「採取具商業頭腦的作法,不然將無法為該部門提供任何進一步的財政支持。

」此舉自然同樣引起不少討論。

    英國文化大臣OliverDowden©GettyImages   數位展覽維繫與觀眾的互動,但無法維持營運收入 嚴格說來,在疫情開始之前,人們與藝術品原就保持著一定的「社交距離」,當這件藝術品越珍貴,距離就越遙遠。

隨著因為防疫而增加的室內空間人數限制、乃至於美術館舍關閉,藝術愛好者只能從更遠的物理空間——螢幕上來親近藝術。

    隨著因為防疫而增加的室內空間人數限制、乃至於美術館舍關閉,藝術愛好者只能從更遠的物理空間——螢幕上來親近藝術。

©Shutterstock   疫情的大流行徹底動搖了我們習以為常的藝術基礎設施,歐美各家博物場館從2020年3月份開始,陸續開啟「虛擬博物館」,允許大眾免費參訪其數位資料庫與過往展覽資料。

隨著疫情持續,實體展覽的不可行與受限,讓美術館開始籌辦純粹的、適應網路平台的、真正的數位展覽。

實體展覽的斷絕帶來的第一個挑戰便是門票收入的銳減。

對大部分美術與文化場館均非公共文化事業的美國而言,可供運用的資金約莫三分之一來自門票收入,三分之一來自捐贈,三分之一來自捐贈基金的投資。

瞬間消失三分之一的收入,乃至於相對影響到的捐贈募款,使美術館面臨空前挑戰。

為了創造營收,美國與英國不乏有博物館嘗試推出各類如教育課程的付費產品,甚至包括付費的虛擬展覽,但普遍成效不彰;略有成效的只有小規模嘗試的專家在線導覽活動,或是針對專業人士的線上討論會議等,絕大多數數位內容依舊是免費的。

作為「與潛在參觀者保持聯繫」的途徑,歐洲美術館普遍傾向不收費,如巴黎羅浮宮(Louvre)或是比利時根特美術館(MuseumofFineArtsGhent)等,均明確表示不會考慮為數位展覽收費。

  面對疫情,台灣各大美術館則各自推出線上導覽因應措施,台北市立美術館透過甫獲美國博物館聯盟(AAM)2021年繆思獎(MuseAwards)的行動導覽App,開放民眾在家就可以透過App上線參觀、收聽語音導覽;高雄市立美術館也推出線上說故事、VR環景線上展及繪本教學包,要讓孩童在家防疫也能親近藝術;而台南市觀旅局也與藝人林志玲攜手合作,邀請林志玲親自獻聲擔任影片旁白,帶民眾線上導覽台南市美術館。

  在2020年12月初Google發布的「2020年度搜尋排行榜」中,儘管「虛擬博物館」(Virtualmuseumtours)成為全球(主要為歐美)搜尋熱度最高的虛擬活動,但若細究其趨勢,高點也僅止於3月中到3月底各國開始受疫情衝擊時,隨後便急劇下降,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換言之,美術館實則難以透過全然數位的方式吸引觀眾。

因此當疫情稍歇,有能力的館採用的方式多半是實體與數位並行,在區域旅遊禁令下,實體自然僅能服務在地民眾,同時限縮參觀人數以便保持社交距離。

    隨著疫情持續,實體展覽的不可行與受限,讓美術館開始籌辦純粹的、適應網路平台的、真正的數位展覽。

©Shutterstock   疫情創造革新契機,藝術家嘗試新型態佈展模式 對於藝術家而言,雖然社交平台Instagram已經成為藝術家宣傳、展露自己的重要平台,甚至成為疫情下銷售作品的主要管道之一,然若要完全倚賴網路平台作為觀展體驗途徑,就顯得沒那麼容易,尤其當其作品包含視覺以外的身體感官,如氣味、觸覺、空間移動產生的身體感與觀看角度的變化時。

藝術當下的精神性與感知,仍舊是數位觀展無法完全取代實體展覽的原因。

  美籍韓裔藝術家安妮卡.伊(AnickaYi)是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Modern)渦輪大廳(TurbineHall)2020年「現代委任」(HyundaiCommission)的年度藝術家,為了能順利佈展,安妮卡.伊組織了一個遍佈全球,至少30人的團隊進行了線上的合作。

安妮卡.伊表示,儘管遠距佈展在知識和技術上如此複雜的作品不是她慣常的工作方式,但她也發現,不帶一支完整的團隊前往倫敦卻有環境與經濟的利益,因而相信在解除封鎖後這樣的工作型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或許,疫情下無可避免的「妥協」,卻可能成為未來「革新」的契機。

    美籍韓裔藝術家AnickaYi ©GettyImages   線上展覽應運而生,實體展覽仍有其不可取代價值 同樣持續受疫情衝擊的,還有商業模式同樣仰賴人群匯集的藝術博覽會。

其中最具指標性的,莫過於原預計盛大慶祝50週年,卻在2020年被迫取消全數展會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Basel)。

2021年率先登場的香港巴塞爾從過往的3月延期到5月,參展商則以在香港、中國有分部的畫廊為主,其餘畫廊則多採用「作品至而人不至」的方式作為因應之道。

而2020年順利舉辦並大有斬獲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21年受限於國外畫廊無法來台而被迫從延期改為取消。

相較之下,疫情期間能順利舉辦並有不錯成績的展會,大部分是疫情相對穩定且原先即有不錯在地市場的城市,如2020年底舉辦的台北藝術博覽會以及上海ART021藝博會。

  2021年5月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仍受制於疫情影響,展會規模減半,僅有104間、來自23個國家的畫廊參展,無法親自前往的畫廊,主辦單位特別規劃「衛星展」的形式協助呈現,同時推出線上展覽「巴塞爾藝術展:香港現場」(ArtBaselLive:HongKong)。

自2020年開始,巴塞爾藝術展開啟線上模式,經過一年的嘗試,線上展廳的建置在技術上相比以往已經進步許多,2021年除了持續推廣線上展覽,讓全世界的收藏家都能夠欣賞到作品,還推出了多樣化的線上服務,包含一對一的收藏家預約遠端導覽。

    在疫情期間參與實體展覽、特別是國際展覽,的確具有風險,且還可能需要負擔來回隔離的時間與成本。

©ArtBasel   線上展覽OVR(OnlineViewingRooms,OVR)是疫情下迅速發展而生的展覽及商業模式。

相較於2020年3月份香港巴塞爾OVR的沉寂,邁阿密巴塞爾的OVR則在VIP預展期間便創造了不少交易。

儘管交易金額無法與實體博覽會相較,但顯著的成長則令線上銷售從假設與實驗性的狀態,轉變為畫廊可接受、真實的營運策略之一。

然而根據藝術數據庫Artnet針對最大市場、紐約藏家的研究則顯示,雖然高達90%的受訪者曾瀏覽過線上平台,但只有22%的受訪者使用它們來完成購買,換言之,他們僅是「出席」了OVR,最常使用的交易管道仍是透過熟悉的畫廊與經銷商。

也因此,雖然線上交易模式可行,畫廊業者依舊表示,在維護關係與介紹年輕藝術家時,面對面的接觸仍舊無法取代。

  超過三成台灣消費者減少了展覽參與   根據2020年文化內容策進院《疫情期間台灣文化消費整合調查計畫》,在疫情期間,有34.8%的台灣民眾表示減少了觀看靜態展覽、更有40.7%的民眾表示減少了參與動態展演。

與到實體戲院看電影的行為類似,保持社交距離的宣導與避免群聚進而延後或取消大型展演,使得民眾主動與被動參與展演的可能性都降低。

        在疫情期間參與實體展覽、特別是國際展覽,的確具有風險,且還可能需要負擔來回隔離的時間與成本,因此線上展覽是解決方案的選項之一;同時,線上展覽不像實體展覽及拍賣會,往往給予大眾一種高門檻、高價位的印象,相對可以提供新進藝術家及入門收藏家一個迅速又便捷的溝通介面。

不過在藝術領域,現場的感官體驗仍然是作品傳達創作思維的關鍵,觀眾及收藏家對於實際感受作品的需求仍在,包含和畫廊專業人員的互動、透過解說了解藝術家,進而促進藝術收藏市場的流動。

在疫情趨緩之後,實體展覽與線上並行的方式或將成為未來產業常態。

  資料來源: 1.朱貽安,〈疫情塑造的藝術世界〉(hps://artouch.com/market/content-39018.html) 2.《疫情期間台灣文化消費整合調查計畫》 Shar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我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