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1901 - 臺灣生命大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巴氏小雨蛙的皮膚粗糙,散佈許多小顆粒,所以又稱為粗皮姬蛙。
體長約2到3公分,背部灰色,有大塊深色鑲淺色邊的花斑。
體側各有一行黑色斑點,和背部大塊花斑平行。
JumptoNavigation
JumptoMaincontent
首頁>物種頁面
MicrohylabutleriBoulenger,1901
中文名
巴氏小雨蛙
其他別名
粗皮姬蛙
IUCN指標
無危(LC)
分類階層
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兩生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狹口蛙科Microhylidae»姬蛙屬Microhyla
姬蛙屬Microhyla
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兩生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狹口蛙科Microhylidae姬蛙屬Microhyla
MicrohylabutleriBoulenger,1901巴氏小雨蛙
作者:游崇瑋
CCBY-NC4.0International
MicrohylabutleriBoulenger,1901巴氏小雨蛙
作者:汪仁傑
CCBY-NC4.0International
MicrohylabutleriBoulenger,1901巴氏小雨蛙
作者:汪仁傑
CCBY-NC4.0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巴氏小雨蛙的皮膚粗糙,散佈許多小顆粒,所以又稱為粗皮姬蛙。
體長約2到3公分,背部灰色,有大塊深色鑲淺色邊的花斑。
體側各有一行黑色斑點,和背部大塊花斑平行。
四肢背面有黑色橫紋,指間具微蹼,趾端有吸盤。
繁殖期以春夏兩季為主,在雨天的時候比較活躍,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歪、歪、歪」如同鴨子叫聲,整齊而且有節奏,非常吵雜聒噪。
卵成片漂浮在水面,動物極深紅褐色,植物極白色。
蝌蚪頭及背部平扁,草綠色。
眼睛位於頭兩側,尾鰭上有細紅點,邊緣略帶黑色,尾端尖細成絲狀。
因在台灣的分佈侷限,棲地容易受破壞,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
|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上次更新2014-08-07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MicrohylabutleriBoulenger,1901 巴氏小雨蛙 臺灣分布紀錄
關閉
延伸文章資訊
- 1巴氏小雨蛙 - 生態感測展示平台
巴氏小雨蛙Microhyla butleri ... 僅侷限分布於西南部低海拔的山區,以嘉義地區、墾丁國家公園有較大量族群。 外觀:與小雨蛙有幾分神似,但不同於小雨蛙和黑蒙西氏小雨蛙, ...
- 2巴氏小雨蛙Microhyla butleri - 台灣地區兩棲類物種描述資料
巴氏小雨蛙的皮膚粗糙,散佈許多小顆粒,所以又稱為粗皮姬蛙。體長約2到3公分,背部灰色,有大塊深色鑲淺色邊的花斑。體側各有一行黑色斑點,和背部大塊花斑平行。四肢背面 ...
- 3巴氏小雨蛙Microhyla butleri
- 4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1901 - 臺灣生命大百科
巴氏小雨蛙的皮膚粗糙,散佈許多小顆粒,所以又稱為粗皮姬蛙。體長約2到3公分,背部灰色,有大塊深色鑲淺色邊的花斑。體側各有一行黑色斑點,和背部大塊花斑平行。
- 5巴氏小雨蛙 - 青蛙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