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為何令人飄然微醺?淺談酒醉的腦部神經變化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酒醉期來看,初期使用會有舒服、飄飄然的「微醺」感覺,可能令感官更為敏感,開心愉悅等,統稱為欣快感(即前述的愉快感)。

這是因為飲酒之後,腦部 ... 21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210人體解析健康養生好書推薦本月選書活得科學科學傳播精神心理喝醉為何令人飄然微醺?淺談酒醉的腦部神經變化——《文豪酒癮診斷書》聯經出版・2022/01/08・2585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追蹤作者/廖泊喬酒精對於神經系統而言是外來的物質,並不是體內本來就有的,因此,神經受到外來物質的刺激,會有一套免於長期受傷、自我適應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神經自我適應(neuroadaptation)。

這是一個神經自然而然、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的反應,在神經的適應過程中,依照時程的長短,會有漸進式的生理與情緒反應。

當酒精刺激神經系統後,神經會漸進的適應,於是產生了各種感受。

圖/Pexels以酒精來說,每一次飲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酒醉期、酒退期、無酒期,若是從成癮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這三個時期歸納成酒醉的「暴飲與中毒期」(bingeandintoxication)、酒退的「戒斷與負面情緒期」(withdrawalandnegativeaffect),與無酒的「沉迷與渴求期」(preoccupationandanticipation,craving)。

三個階段分別著重在不同腦區功能的表現,算是腦部不同區位的接力賽。

飲酒的影響是環環相扣、周而復始的,而對神經的影響,同樣反覆不斷且次次加深,以下我們將分別從這三個階段討論在酒精初期、中期、長期的影響下,個人會有哪些漸進式的反應。

酒精成癮三階段。

圖/聯經出版酒醉期:暴飲與中毒期以酒醉期來看,初期使用會有舒服、飄飄然的「微醺」感覺,可能令感官更為敏感,開心愉悅等,統稱為欣快感(即前述的愉快感)。

這是因為飲酒之後,腦部分泌出多巴胺,讓人產生愉快感,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多巴胺是短時間內大量分泌,對神經來說太過度,是一種負面的刺激。

剛攝入酒精時,腦部會分泌出多巴胺使人產生愉快的感受。

圖/Pexels隨著酒精使用時間越長,神經會啟動保護機制,讓身體對酒精這樣的外在刺激較為鈍化、不敏感,以減少神經受到反覆的傷害。

因此,一段時間後,喝酒引發的欣快感越來越少,反應越來越麻木,逐漸回到還不錯、還可以的感覺(goodfeeling),當飲酒產生的欣快感降低,人們為了達到同樣效果,便只剩下一個方法,那就是再多喝一些酒,增強神經的刺激與多巴胺的分泌,勉強維持酒精一開始擁有的效果。

久而久之,喝酒感受到的正面情緒更少,連還不錯的感覺都可遇不可求,酒精這時候只剩下稍微麻痺壓力、短暫宣洩情緒的作用,喝酒僅僅成為避免讓自己不開心(dysphoriaescaping)的行動,喝完之後,酒的效果一消失,便僅能繼續獨自面對壓力與負面情緒。

更糟的是,酒精這樣的麻痺解憂效果,會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而失去效用!酒退期:戒斷與負面情緒期酒退期則是指退酒時,也就是戒斷症狀的表現。

初期退酒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到活力下降、體力減退(feelingreducedenergy),因而反應較為遲鈍或疲憊想睡覺。

我們可以想像成腦部在飲酒後大量分泌多巴胺,連儲存的那一份也都用掉了,因此退酒時的多巴胺來不及跟上,分泌量不足,而導致整體活動力下降。

進入酒退期後,人們會感覺到活力下降、遲鈍或想睡覺。

圖/Pexels飲酒一段時間後,在退酒狀態下,除了活力下降、想睡覺以外,人們對於外在刺激的興奮感(feelingreducedexcitement)也會逐漸減弱,換句話說,原本日常生活能得到的滿足與興奮感,會因為神經自我適應而減低刺激的強度,讓人因此感到「無聊」、生活的趣味減少、提不起勁,這都是興奮感減弱的表現。

久而久之,體力不好、意興闌珊、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甚至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等負面感覺(feelingdepressed,anxious,restless),都是長期飲酒後典型的退酒時的表現,神經對於刺激鈍化、興奮感消失,反而更加深不舒服的感覺,最有名的就是李白所說的「舉杯銷愁愁更愁」,也就是這一段時期,他因為長期喝酒,除了提不起勁、感受不到快樂外,退酒時的心情也更為鬱悶憂煩了。

無酒期:沉迷與渴求期沒有酒精的時候,人們會想到喝酒與喝酒帶來的舒服感覺,這種感覺不只是來自於心中,也有部分來自於身體的依賴。

一開始在還沒有喝酒前,對酒往往是喜愛的,會有一股「若能喝點酒,就能放鬆、紓壓、開心」的感覺,這是一份嚮往的期待感,驅使我們尋酒、飲酒。

初期飲酒,人們還享受著酒精帶來的效果。

一段時間後,這份期待感逐漸在神經自我適應下,變成較難以控制的渴望感,這種渴望,和一開始的期待感不一樣,有種迫切性與難以替代性,也就是說,從喜歡而「想要」的喝酒狀態,成為渴望而「需要」的飲酒模式。

中期飲酒,酒精成了滿足渴望的解藥(desiringdrug),「喜歡」酒的念頭和「需要」喝酒的想法已經開始脫鉤,這時人們不一定喜歡喝酒,但似乎需要喝。

在神經自我適應下,「想要」的喝酒狀態可能漸漸轉變成「需要」喝酒的模式。

圖/Pexels久而久之,這種渴望感會逐漸變成強迫感,好像非要喝酒才能得到滿足,這時,心中時時盤踞著酒,「需要」喝酒也成了「不得不」喝酒,在這樣的長期飲酒下,人們對於酒精著迷以外,還會用盡方法取得酒,當自我控制的力量減弱時,被強迫感會越來越明顯,尤其會和原先「喜歡」酒的那份感覺越走越遠,成為「不得不」被動地喝酒。

以上分別從酒精成癮的三個階段,描述了短期、中期與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的影響,喝酒一開始是開心興奮而充滿期待的,但反覆飲酒後,神經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自動產生神經自我適應,長期下來,人們不得不喝酒,喝酒僅僅剩下解除當下憂煩、避免現在不開心的作用,而這部分的影響,是值得重新深思與重視的。

——本文摘自《文豪酒癮診斷書》/廖泊喬,2021年12月,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閱讀酒精在身體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關於酒科學的十個問與答!為什麼會喝醉、斷片和發酒瘋?黃湯下肚後的二三事──《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多巴胺成癮戒斷無酒期神經自我適應腦科學酒酒退期酒醉期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2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魚上知2022/01/09回覆喝酒飄飄然,讚!//¹¹¹⁰¹⁰⁹(日)¹⁰²⁶_ByZi#2windmill2022/01/11回覆爺爺生前每逢午餐都會小酌幾杯白酒,就著他種的、曬的、剝的、油炸的花生米下酒,滋味妙不可言。

身為孫輩的我,生活在一個優哉游哉品酒嚼花生米成為奢望的時代,不知爺爺若是知道自己的孫女被人當作下酒的食材來煎炸煮烹炒,會作何感想。

聯經出版18篇文章・ 15位粉絲+追蹤聯經出版公司創立於1974年5月4日,是一個綜合性的出版公司,為聯合報系關係企業之一。

三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六千餘種圖書, 範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科技以及小說、藝術、傳記、商業、工具書、保健、旅遊、兒童讀物等。

RELATED相關文章「老花雷射手術」前要知道,9大問題一次解答!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傷關節,還可能引發肺纖維化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深層秘密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14小時前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22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2天前「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22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2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我們的失眠和喜鵲的失眠有什麼地方不一樣?22022/05/1314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141文明足跡活得科學社會群體低生育率的主因並非不生孩子?——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2/02/21・5536字・閱讀時間約11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設計|林洵安從婚育文化看臺灣的低生育率1950年代,臺灣每位婦女平均生育數曾高達7人,但近年生育率卻呈現雪崩式下滑,一再探底。

為何生育率好似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她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出,臺灣生育困境並非來自年輕夫妻只生一胎,而是因為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

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

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

她發現過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

「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

我們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題。

」鄭雁馨在美國主修人口學,她指出臺灣有許多棘手而迫切的人口學議題,但缺少專門獨立的人口學訓練系統,政府和國家機構也沒有投入大型研究,是目前亟待補強的研究領域。

圖/研之有物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PTFR、CTFR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

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TotalFertilityRate,PTFR)。

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

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35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15-30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PTFR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PTFR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鉅觀的圖像。

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成因,世代生育率(CTFR)是比較可靠的指標。

」「世代生育率」(CohortTotalFertilityRate,CTFR)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49歲(或至少滿45歲),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

例如,20世紀瑞典生育率從3.6到世紀末腰斬至1.5。

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CTFR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雖然看似下降,CTFR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2000年初以來,PTFR已近二十年低於1.5,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

進一步觀察1950-1979年出生者的CTFR,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主要原因是:15–30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30–45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PTFR和CTFR雙雙下跌。

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單看時期生育率,臺灣1985年已跌至2以下;但世代生育率一直到1965年世代才低於2人。

PTFR呈現的只是單一時點的生育概況,必須同時檢視真實世代的CTFR,才能分析低生育率的形成主因。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

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

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

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

以六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

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1980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

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45-49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

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臺灣40-49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30%、女性超過25%。

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

「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未來數十年,東亞單身人口預估會持續攀升,翻倍增加。

臺灣和韓國幾乎是一路走高;日本因為工業化更早,女性婚育延遲、未婚的現象,比其他國家更早出現,因此數據預估較持平。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

根據2013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45-49歲仍有兩成考慮成家。

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

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

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

學歷越高,越不想結婚?實證調查結果恰恰相反。

女性以高學歷者的結婚意願最高,但她們也是遇不到適婚對象的最大未婚族群。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象。

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

」鄭雁馨分析。

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長,躋身先進國家。

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

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越嚴重。

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對照 2006年與2016年東亞社會調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始終有堅定不移的44%。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

時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事、小孩一肩扛。

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

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灣,2017年統計76%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僅8%。

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力。

「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表現很高。

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的共性。

」鄭雁馨分析。

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有高度影響。

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

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

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待落差。

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35-39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

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

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

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

35歲以上才晉升新手媽媽的比例快速竄升,2016年已突破25%。

當晚婚、晚育成為常態,35-45的女性勢必將成為臺灣的生育主力,這也考驗公衛與醫學體系是否能因應變遷,提供足夠的檢測照護與論述支持。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

」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

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

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

」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更是根本。

「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

」鄭雁馨這麼說,「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延伸閱讀: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想多生一個?研究顯示:爸爸先當「神隊友」,研之有物Yen-hsinAliceCheng,2020,“Ultra-lowFertilityinEastAsia:Confucianismanditsdiscontents”,ViennaYearbookofPopulationResearch,18AlbertEsteve,RidhiKashyap,JoanGarcía-Román,Yen-hsinAliceCheng,SetsuyaFukuda,WanliNie,andHyunOkLee,2020,“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DEMOGRAPHICRESEARCH,43鄭雁馨、許宸豪,2019,〈臺灣超低生育率的迷思與現實〉,巷子口社會學鄭雁馨,2019〈關於女性生育的二三事:高教﹑遲育與外配〉,巷子口社會學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傳統單身家庭少子化未婚生育率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1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fierycloud2022/02/21回覆人口密度高的狀況,其實,日常生活工作可能隔牆就是一堆小孩?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12篇文章・ 5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守護飛安沒他們不行!認識航空安全檢查員「如果我們有能力製造疫苗,為什麼要等待其他人?」——《光速計畫》「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14小時前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22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2天前「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22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2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我們的失眠和喜鵲的失眠有什麼地方不一樣?22022/05/1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