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錢而來 強盜、詐欺及恐嚇 - 元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刑法恐嚇取財罪係以「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為要件,強盜罪則係「以強暴、脅迫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

  回元照首頁 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書名 書號 作者 課程名稱 課程品號 出版社 適用範圍 雜誌館 月旦法學雜誌 月旦法學教室 裁判時報 月旦實務選評 月旦律評 月旦民商法雜誌 月旦財經法雜誌 月旦會計財稅 月旦醫事法 圖書館 元照讀書館 元照電子書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新書閱讀 研討會新訊 時事短評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看更多2018年時事短評 發佈日期:2018/02/27 為錢而來──強盜、詐欺及恐嚇   【法領域】 刑法第328、339、346條 【關鍵詞】 強盜、恐嚇取財、詐欺、犯意提升 【背 景】   警方近期破獲一樁假碰撞真恐嚇之案件,行為人在各地火車站挑選民眾,假意自己的身體或行李被碰撞,要求受害人道歉之外,更索求不相當的金錢賠償。

其藉宣稱自己身邊有兄弟保護,使被害人誤信為真而心生畏懼,過去一年以來已得手數次。

【焦點檢視】 一、恐嚇取財罪與強盜罪之區別   我國刑法恐嚇取財罪係以「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為要件,強盜罪則係「以強暴、脅迫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

恐嚇與脅迫之區別標準向來有不同見解。

學說及早期實務認為,恐嚇係指以將來惡害通知被害人使其生畏怖心之行為,以現在危害通知者為脅迫行為。

晚近實務見解則認為,恐嚇行為不以將來惡害通知為限,改以被害人是否達不能抗拒程度為標準;而是否達不能抗拒之程度,則以通常人之心理狀態為準(客觀標準)。

  依據前述假碰撞真恐嚇之案件事實,行為人在製造碰撞後,縱使態度兇狠、揚言有兄弟保護等情,雖使被害人心有畏懼,依其要求提領財物而交付之,惟此手段依客觀一般人標準,應尚不足使人喪失意思自由而達不能抗拒之程度,故應僅論以恐嚇取財罪。

二、恐嚇取財罪與詐欺取財罪之關係   詐欺取財罪與前述強盜、恐嚇取財罪皆為定式因果犯罪。

行使詐術係指傳遞與事實不符合之資訊,若行為人基於不法所有意圖傳遞給被害人不實資訊,使被害人心生畏怖進而交付財物,如假綁架電話詐騙,或如前述案件事實之行為人宣稱附近有兄弟保護,若不聽命則恐對其不利,則該行為應如何評價?實務認為,恐嚇手段常以虛假之事實為內容,此類含有詐欺性之恐嚇取財行為,足使人心生畏懼而交付財物時,僅論以恐嚇取財罪即足,無再適用詐欺取財罪之餘地(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1993號判決參照)。

  此外,若行為人本係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著手實行財產犯罪,經被害人識破或未予理會,轉而以恐嚇行為要求被害人交付財物,例如行為人製造假車禍或蓄意碰撞被害人,要求賠償金不果,遂出言恐嚇之情形,是否屬犯意升高而僅論以恐嚇取財一罪?實務見解採否定看法,認為恐嚇取財罪與詐欺取財兩罪性質並不相同,在理論上無低度行為與高度行為之可言,亦無其他足以發生吸收關係或吸收犯之情形(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第3933號判決參照);行為人見詐欺目的無法達成,乃變更原有詐欺取財故意而另起恐嚇取財犯意,進而為恐嚇取財犯行時,其前後所犯詐欺取財未遂與恐嚇取財二罪,亦應併合處罰之,要無所謂「犯意提升」而依吸收理論僅論以恐嚇取財一罪,或認二罪間具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而從一重處斷之可言(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219號判決參照)。

  綜合上述,若行為人係以不實資訊使被害人心生畏怖而取得財物,僅得論以恐嚇取財罪;若行為人著手於施用詐術之行為取財未果後,再改以恐嚇行為出言恫嚇被害人,則屬另行起意之恐嚇,兩行為應分論併罰。

【必讀文獻】 1、陳子平,強盜罪與恐嚇取財罪之界線──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五四七二號判決的評釋,月旦裁判時報,31期,2015年1月,31-39頁。

2、王效文,擄人勒贖、恐嚇與詐欺之虛與實,月旦法學教室,161期,2016年3月,24-26頁。

3、徐育安,犯意變更與另行起意之區別──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七○二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4期,2010年8月,115-122頁。

 本文已授權收錄於月旦知識庫及月旦系列電子雜誌Ewww.lawdata.com.tw  看更多2018年時事短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