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哪」之別| 陳凱文 - 獨立媒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或許會問,繼續沿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又會有何歧義問題?鄙人舉一個例子便可看到:「那個同學上課時吃東西?」,究竟是指「同學中有誰課時吃 ... 立即捐款 獨媒報導所有文章 #熱話 社運政經社區國際保育媒體生活動物文藝體育社區報 社運政經社區國際保育媒體生活動物文藝體育社區報 獨媒報導 2021年立法會選舉 港區國安法 初選47人案 立法會 區議會 社區報 法庭 專訪 作者登入 想贊助支持獨媒工作? 關於我們|加入我們|廣告查詢 作者登入 首頁 生活 週二2016-01-12 陳凱文 「那」和「哪」之別 A A A 分享 圖:《儒林外傳》中,「那」字用作疑問代名詞使用 在網上曾經參與過一場討論,是關於「那」與「哪」字的使用問題。

有人指出,小時候讀書時,「那」字本來便可作疑問代名詞使用,現在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會被人覺得有錯,而要用上「哪」字。

更有人質疑,將「哪」字用作疑問代名詞,是受到「北方話」影響。

究竟繼續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有沒有問題? 圖:「那」字在《玉篇》開始有「何也」一解,縣名是指朝那縣,秦代在寧夏固原市,後來東遷至甘肅省平涼市。

誠然,在古代典籍中,「那」字確實可作疑問代名詞使用。

如南朝《玉篇》便有「何也」一解,宋代《廣韻》和《集韻》也載有「何也」一解。

在清代吳敬梓白話小說《儒林外傳》第一回中,那句「快快說在那裏,我好去傳!」,更是非常貼近現代白話文的寫法。

圖:「哪」在宋代《集韻》的解釋,當時未有「何也」一解 至於「哪」字,在宋代《集韻》中只有三種解釋:(一)跳儺舞驅驅鬼逐疫時發出的聲音,粵音讀若「挪」;(二)用作近乎「啦」的語助詞,粵音讀若「啦」;(三)用作人名,粵音讀若「挪」,倒沒有「何也」一解。

在文獻記載方面,「哪」字當作疑問代名詞使用,要到了清末《于公案》第八十六回:「老夫人母子餬口尚且艱難,哪有畢婚之力?」 由此可見,「那」字確曾可當作疑問代名詞使用,「哪」字則是後來才有此義。

問題的關鍵是,何解會出現二字通用,乃至演變成以「哪」代「那」呢?這便牽涉到消除歧義的問題。

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不少本字有了引伸義時,為免產生歧義,便會衍生出另一個字。

「那」與「哪」字的情況,則是借用了一個同音生僻字以消歧義。

大家或許會問,繼續沿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又會有何歧義問題?鄙人舉一個例子便可看到:「那個同學上課時吃東西?」,究竟是指「同學中有誰課時吃東西」?還是在確認「那個同學」是否上課時吃東西?如果用「哪」字代表第一個意思,便不會出現歧義了。

至於是否受到「北方話」影響的問題,其實現在大家慣用的書面語,即官話白話文,語法上當然會受到「北方話」影響,正如粵語口語不會用「誰」,只會用「邊個」一樣。

問題的重點,是採用這一方法能否便於溝通。

以「哪」代「那」,的確能夠消除歧義,若我們因「那」字是本字,而拒絕採納現在這套文字分工,便屬詞源謬誤(Etymologicalfallacy)矣。

原文刊於澳門《華僑報》 《華僑報》網站 文字語言 分享文章 已複製 想贊助支持獨媒工作? 小小地$100.00HKD 俾多點$300.00HKD 再多點$500.00HKD 全力撐$1,000.00HKD 熱話 關注獨媒 作者的其他文章 2021-06-11 陳凱文 民主黨參不參選,何解要等到9月? 2021-04-12 陳凱文 吓?非建制派參選「沒尊嚴」? 2021-03-27 陳凱文 泛民應如何在311決定後走下去? 2020-10-20 陳凱文 買完股票無投票權,咁痴線? 2020-01-16 陳凱文 人人都可提議減單程證,郭基煇例外 2019-08-08 陳凱文 抗爭必須顧及公義 2019-07-21 陳凱文 淺談澳門特首選舉 2019-06-04 陳凱文 本土派會騎劫6‧9遊行嗎? 2018-10-13 陳凱文 李卓人會否也被DQ? 2018-09-23 陳凱文 劉小麗的「自決一路係講社會自強」不? 相關文章 2016-01-13 陳凱文 「丼」字是和製漢字乎? 2015-01-26 陳凱文 錯字?別字?白字? 2015-01-20 陳凱文 「裏」與「裡」之別 2015-05-25 陳凱文 屈穎妍vs「屈頴妍」 2015-04-13 陳凱文 《說文解字》也能有誤 2015-03-04 陳凱文 再論繁簡問題 2015-02-27 陳凱文 「与」字不是簡體字 獨媒影像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