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阿歲月15 年 專訪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華文世界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40 年後,同時擔任政大阿語系系主任與外語學院院長的鄭慧慈,早已過了會錯 ... 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者、巴拿馬大學第一位外籍榮譽客座教授,更是該校的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首頁
編輯部原創
換人說說看
「將異域視作故鄉」,旅阿歲月15年──專訪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華文世界阿拉伯研究的先行者(上)
世界看台灣《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2018/01/16
24500
PhotoCredit:
如果不是緣於強烈的熱愛,恐怕沒有人能數十年如一日,在這片相關資源付之闕如的荒蕪之地上拓墾,人們不禁要問:究竟這位華文世界中,阿拉伯研究的先行者,是如何開始她的「阿拉伯情緣」?
採訪整理、撰文/林欣蘋
40年前,來自嘉南平原的鄭慧慈,從台南北上到台北念書,進行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遠行」,同時也是第一次透過236號公車的車窗,遙望夜晚指南山上的燈火。
當時,18歲的她興奮地對身邊的室友說:「看!那是銀河。
」
40年後,同時擔任政大阿語系系主任與外語學院院長的鄭慧慈,早已過了會錯認的年紀。
元旦假期,好不容易從緊湊的課務中暫時抽身,她坐在台北家裡的電腦前,一面回憶往事,一面悠悠寫下:「在嘉南平原我們不曾有山的記憶,不了解山⋯⋯。
」
看似無端自記憶深處打撈往事,實則因接受了《換日線》專訪,新年伊始便不得不在家「加班」,以文字回應訪綱,「因為我的公務讓我白天幾乎毫無空檔,晚上因為要照顧家中病人而被牢牢綁住,無法出門。
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不忍拒絕又實在無暇應付,鄭慧慈遂如此婉轉覆信。
(以下採訪稿件,引述自鄭慧慈老師的文句,整理自老師的書面回應與著作,並經確認字面理解未背離老師原意後刊登。
)
保守的70年代,毅然踏上阿拉伯世界之旅
隨著鄭慧慈的記憶,時光的膠捲轉回70年代,台灣黨禁未除,經濟剛要起飛,奇蹟還未完成,大學錄取率遠不足50%──那是一個凡事勤懇踏實、亦步亦趨又實事求是的保守年代,社會與思想都還在建設,青年生活與今日天差地遠,不流行打工換宿、背包壯遊,就業前來個浪跡天涯的GapYear,更是天方夜譚。
然而,彼時剛從政大東語系阿語組畢業的鄭慧慈,卻憑藉著對阿拉伯語文龐大的求知慾,不惜揹起行囊,飛離小島走入大漠,開啟了生命的二度遠行,將自己「流放」到生活條件艱苦的約旦,並決心在台灣阿語學位不受當地承認(註一)的劣勢下,從零開始。
個頭嬌小、皮膚白皙,鼻樑上架著斯文的細框眼鏡,鄭慧慈恬靜好思的外表下,潛藏著一顆想像力豐裕的腦袋,流著堅忍好強、不輕易服輸的血液──旅阿歲月裡,她曾三度赴約旦與沙烏地阿拉伯求學、就業,曾替地方台商與使館工作、擔任總統出訪沙烏地阿拉伯時的隨行翻譯,更曾就近見證了以巴衝突、波灣戰爭,乃至我國政府與阿拉伯諸國斷交。
在積累大量的阿拉伯經驗與識見之餘,鄭慧慈還開創了學術界的許多「第一」:兩岸三地第一位在「阿拉伯國家」獲得「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者、巴拿馬大學第一位外籍榮譽客座教授,更是該校的公共管理學院裡,第一位來自亞洲的客座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鄭慧慈的教學品質有口皆碑,無論是畢業生或在學生,談起老師,許多人都會露出崇敬的目光,誇她學識深厚、關懷後進。
如果不是緣於強烈的熱愛,恐怕沒有人能數十年如一日,在這片相關資源付之闕如的荒蕪之地上拓墾,人們不禁要問:究竟這位華文世界中,阿拉伯研究的先行者,是如何開始她的「阿拉伯情緣」?
一切都要從一場意外說起。
因意外而開啟的學術職涯——「阿語世界,並不冷僻」
當年,鄭慧慈因為喜愛文學,立志要念中文系,從事創作;但大學聯考時填錯志願,竟陰錯陽差地被分配到全然陌生的政大東語系阿語組。
本來,她還積極讀書,準備以高分的成績爭取轉系的資格,想不到卻在苦讀中讀出樂趣,意外愛上阿語:
「我發現阿拉伯語言和文化給我另一個視野,一種與當時社會的認知非常不一樣的新奇世界。
雖然年少,但也強烈感受到這是一個比考古學更令人忽視的領域。
阿拉伯語言本身的困難度,便能佔據一個學生所有的時間,文化與文學的接觸完全得靠自己的努力。
我每天所有時間幾乎都在念阿拉伯文。
從大二開始我就喜歡背誦紀伯倫的阿文散文詩,那時候感覺他會觸動我的心靈。
我念阿文的堅持,純粹基於年輕人對知識的渴求與好奇心。
」
然而,即使在觀念相對開放的今日,「阿語系」仍常被認為是「冷門」、「不實用」、「缺乏相應出路」的專業,鄭慧慈難道沒有考量過現實出路嗎?
「我自幼就較同齡的人單純,不會想太多,喜歡任何事物都會一頭栽進去,從未想過念這種在台灣稀有的語文,前途堪憂。
此外,我始終認為台灣有朝一日會甦醒過來,不獨偏歐美──阿拉伯語作為佔世界說話人口第四位的語言,無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足以左右世界,怎可能永遠如此不受重視?沒有一個有遠見的國家,會以一根管子觀天下。
」
話雖如此,鄭慧慈就學期間,仍深刻體會科系發展未臻成熟的難處──當時阿語系尚未升格,而僅僅是東方語文學系五個語言組別(韓語、俄語、土語、阿語、馬來語)裡的其中一組,沒有相應的師資支援,全系只有一位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阿語母語教師,其餘的老師都是到大敘利亞國家或埃及語言訓練兩、三年便回國教書,部分兼任老師則是外交部亞西司的官員。
她直言:「教阿拉伯語的老師都僅擁有學士學位,只有一位老師在美國取得碩士學位,但其實是無法教語言的。
許多腦中的疑問都得靠自己不斷努力閱讀、領會來解決。
當時政大圖書館的阿文書籍非常少,都是阿拉伯國家贈送的童話書以及極少數的阿拉伯文學書籍,相關主題的中文書籍更是稀少。
有關阿拉伯世界的知識,我們都得透過西方的書籍來攝取。
」
幾經波折的留學路,與難民為鄰
有感於阿拉伯文化深似大海,僅僅四年所學,微乎其微,畢業後,她毅然決然負笈約旦,「追尋每一個年輕人都期待擁抱的夢」。
鄭慧慈沒料到的是,她的留學路將明顯與眾不同,甚至多所周折。
70年代,台灣每兩年舉辦赴約旦留學的考試,1975年畢業的鄭慧慈剛好錯過考試(註二),本應隔年再戰,她卻決定聽從內心渴望,迫不及待的提前出發,造成約旦教育部不知如何安置她的窘境。
最後,她被暫且安排到安曼胡笙山腳下的「鐵匠窪地」社區,與一群1948年以阿戰爭中,逃到約旦的巴勒斯坦難民為鄰。
儘管住所有院子有會開花的桑樹,鐵匠窪地的硬體條件不佳,房舍無法禦寒,偏偏那年風雪特別大,作為「窮留學生」,總在飢寒交迫間入眠。
而在一個融雪的午後,她甚至從破爛的水泥階梯上滑下,跌出滿頭鮮血──當下除了咬牙站起,似也無計可施。
反觀當時臺灣留學生多選擇赴英、美等「第一世界、英語系國家」讀書──「沒幾年他們通常能光鮮亮麗,衣錦還鄉」,鄭慧慈又何須執著的留在阿拉伯,忍受嚴酷的生活條件?
她的回答,依舊是「單純的思想」:「雖然我認識的學長姐以及同班同學很多人到歐美去念書,但我不曾想過跟他們走同樣的路,自然也不會羨慕他們,唯一讓我為此事傷感的是我大學最要好的同學去了美國,此後甚少聯絡。
當時思想很單純,我似乎知道要深研阿文唯有在阿拉伯母語國家才能達致,就像深研中文要在華人世界是一樣的。
我很喜歡阿拉伯古典語言和文學,唯一學習這領域的地方也是在阿拉伯國家。
」
「回不去的離散」,將異域視為故鄉
而之所以能夠忍人所不能忍,鄭慧慈歸功於大學的鍛鍊:「其實對於一個40年前的南部孩子來說,從台南到台北念書,對我已經是很大的衝擊。
」
大學四年,她每年僅在寒暑假回家,平時一個人在山中與學思獨處,鍛鍊出面對艱難仍能獨立自持的堅強性格。
儘管如此,從台灣到約旦,仍為她帶來了全新強度的衝擊,被她形容為生命中「回不去的離散」──既與親人的分離,也與舊有的自我決裂。
「當時的我經歷四年的歷練,較從前更堅強。
我自認生性享受孤獨,異鄉的挑戰原本就是複雜的,其中有人性對新奇事物的探索慾望,有挑戰困難的決心和毅力,但無疑的也有許多脆弱人性的妥協。
記得初到約旦,我的生活五味雜陳,故鄉人的陌生和冷漠、異鄉人的熱情和溫暖、冷酷的現實和茫然的未來。
那時候的我把異域視為故鄉,把故鄉視為異域,錯置的空間與時間,聽似矛盾卻是經驗的感悟。
」
在阿拉伯的日子,她一面建立自我內在世界的秩序,一面由忍受外在的磨練轉為接受並超越,「至今我仍跟學生說,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選擇,當你在十字路口抉擇時,就是在為自己鋪陳未來的道路。
當時的我,將這個機會視為常春藤學校的入學許可,」(註三)因而可以走得長遠。
接著看:
「胸懷更寬闊的世界,年輕的你請別輕言放棄」——專訪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不當「學術貴族」的教育者(下)
註一:當時的阿拉伯國家不承認非阿拉伯國家授予的阿拉伯語文相關學位。
註二:中華民國與約旦於1957年建交,與政大東語系阿語組成立同年,直到七零年代,兩國仍維持著密切的交往,即使在1977年斷交,兩國仍維持經貿關係。
註三:鄭慧慈,《阿拉伯的奇想千年》(台北:天下文化,2016),頁32。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鄭慧慈 提供
政大
阿拉伯
文化
語文
關聯閱讀
【一千零一夜】「我要成為戰地記者」──18歲的夢想,改變了她的人生
【一千零一夜】她在突尼西亞,遙望英國好友的留學生活,懷疑自己是否做錯選擇?
作品推薦
標籤下的學術魂:台灣研究如何接軌國際?──專訪NATSA會長湯舒雯,與她的團隊夥伴們(上)
動畫導演趙安玲:「無論旁人的眼光如何銳利,這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戰爭」
參考資料
TOP
世界看台灣《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
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不限於企業家、或權威學者,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他/她們也可以是廚師、設計師、運動員、工程師⋯⋯,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讓麥克風交棒,《換》他/她們說說看。
看更多
上一篇
募款、傳承與轉型,為臺灣研究尋找新生命──專訪NATSA會長湯舒雯,與她的團隊夥伴們(下)
下一篇
「胸懷更寬闊的世界,年輕的你請別輕言放棄」──專訪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不當「學術貴族」的教育者(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學習Learning
在全台唯一的「東亞語文學系越語組」學越南文,改變了我的人生
換人說說看ExclusiveInterview
首位榮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的台灣人──SOAS教授歐陽文津:希望把亞非文學帶進世界
專訪Feature
【一千零一夜】「我要成為戰地記者」──18歲的夢想,改變了她的人生
時事CurrentAffairs
從台中出發,《換日線》響應號召青年領袖放眼世界、發光發聲
華人首席威士忌收藏家專訪N+1收藏心法創造超乎期待的價值|廣編企劃
熱門文章
1
拜登和習近平終於「見面」了!開場友好,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分歧──雙方的底線在哪裡?(BBCNews中文)
2
為什麼加拿大政府即將調漲時薪,仍然換來民眾怨聲連連?
3
疫苗護照+復甦福利金,為何仍難拯救加國餐飲業、甚至造成「地下經濟」盛行?
4
通行多國的「求救手勢」不可不知:美國16歲女孩遭歹徒綁票,正是靠它幸運獲救
5
《內向心理學》:內向性格無關社交能力,別再問「你為什麼這麼安靜?」
6
白天是經濟學碩士生,夜晚在脫衣酒吧兼職──她顛覆我的想像:「我當舞孃是因為我喜歡」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1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旅阿歲月15 年 專訪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華文世界 ...
40 年後,同時擔任政大阿語系系主任與外語學院院長的鄭慧慈,早已過了會錯 ... 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者、巴拿馬大學第一位外籍榮譽客座教授,更是該校的 ...
- 2利傳田- 主持人|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利傳田教授曾任教於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有豐富的阿拉伯語文教學經驗,同時在教育電台主持初級阿拉伯語多年。配合電台的重複播音教學,方便讀者能對照讀本聽講, ...
- 3【歡樂聚會】106年第六次同學會--「 政大中阿論壇研討會
第一場由前總統府資政趙守博先生主持。第一篇論文為「伊斯蘭文化的基本概念:五個需求模式」,由政治大學阿語系的阿裔助理教授馬穆 ...
- 4師資人員 - 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 5系所成員 - 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張景安助理教授. 職稱, 助理教授. 校內分機, 88116.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類別, 專任. 研究專長, 中東研究(專注於大敘利亞地區)、難民、移民、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