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保健室-淺談牙周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目前成年人常見的口腔疾病當中,牙周病為主要其中之一,同時也一直是全球 ... 機械式清創合併全身性投予抗生素作為輔助性治療,對於預防牙周病病程 ... 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19期   2022年3月號 回首頁 最新一期電子報 歷史電子報 訂閱(取消訂閱)電子報 三總官網 疾病保健室 淺談牙周病 牙科部牙周病科在目前成年人常見的口腔疾病當中,牙周病為主要其中之一,同時也一直是全球罹患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

該疾病臨床表徵為牙齦發炎、齒槽骨吸收及牙齒搖動度增加,嚴重程度的牙周病會進而導致牙齒脫落。

研究指出,牙周炎的發生率與嚴重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在國內,依據國民健康局2009年資料顯示,百分之九十的40歲以上成年人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並且由於初期牙周病症狀較不明顯,容易為患者所忽略,因此耽誤了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機。

而在美國,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有47.2%的30歲以上成年人患有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同時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三成比例均有缺牙的情況。

造成慢性牙周炎的成因多半是與口腔衛生不良相關,主要是細菌性牙菌斑黏附及堆積在牙齒表面,從而釋放毒素引發牙齦發炎,影響牙齦、齒槽骨、牙周韌帶等牙齒支持組織,進而產生口臭、膿腫、化膿,最後造成牙周組織破壞。

近年來醫學研究更指出牙周炎嚴重時,會進一步影響到許多重要系統疾病,如心臟冠狀動脈硬化、腦中風、糖尿病、肺感染、孕婦早產及新生兒體重不足等(Hajishengallis2015;MaddiandScannapieco2013)。

研究指出,牙周病孕婦若未進行牙周病治療,生下早產且體重過輕嬰兒的機會是無牙周病者的10倍;另外,也有研究顯示,牙周病人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紐約大學的報告中也提到,牙周病人者罹患阿茲海默氏症(老人失智症)的機率是常人的9倍之多;而糖尿病人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是正常者的2~3倍。

同時患有牙周病之糖尿病人者‚其血糖控制較正常者困難。

目前,一般認為,牙周病造成心血管疾病有兩種可能的感染路徑,一是牙周細菌毒素會隨血液進入全身,影響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另一個是牙周病造成感染容易引起過度發炎與免疫反應,血漿中的C型反應蛋白與纖維蛋白原的濃度都會增加,並誘發細胞激素產生,使得全身性的血管改變,進而造成動脈硬化及血栓。

除血管外,牙周病的細菌可經由喉嚨、氣管,進入肺臟,可加劇病情或引起肺炎,另外,也有因生活壓力,免疫失調而加重牙周疾病的程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牙周病更分外受到重視。

截至目前為止,在臨床上針對牙周病人者泰半以機械性清創,作為治療之基本原則,包含超音波洗牙及牙根整平及翻瓣手術等等。

但實際上,這些治療方式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副作用,例如有些牙周病人者在接受臨床手術治療後會有牙齦萎縮、牙根外露與牙齒對冷、熱等刺激產生敏感等症狀。

然而,民眾通常會詢問除了機械性治療之外,是否有藥物可以治療牙周病。

針對此問題,學者在2010年的研究指出,可同時採用局部和全身投予抗生素來作為輔助/維持性治療,但該文獻也同時指出,全身性抗生素容易出現腹瀉與嘔吐等副作用,而局部應用抗生素雖有效果但會有持續性不佳等問題。

另外文獻結果顯示,機械式清創合併全身性投予抗生素作為輔助性治療,對於預防牙周病病程進展與安慰劑組別差異很小。

除此以外,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抗發炎製劑雖然可能對於降低牙齦炎患者的牙齦發炎指數及牙齦探測流血指數具有潛在的效果,然而對於慢性牙周炎的治療效果仍不清楚。

因此,目前牙周病的治療除外科治療外,藥物治療的效果尚未有明確的定論。

此外,由於治療過程中包含許多療程與醫材均由健保進行給付,包括牙結石清除(洗牙),牙周病緊急處置、牙周敷料、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及牙周疾病控制基本處置等等;其他則為健保不給付項目,例如牙周組織引導再生術(骨粉、再生膜)、牙齦自體移植、結締組織移植、牙面色素去除、牙周抗生素凝膠、牙周炎凝膠、還有因美容目的而做的牙周整型手術、牙周去敏感治療(頭頸部腫瘤電療後病人除外)及雷射治療等,這些醫療費用對於逐年增加罹患牙周病的人口,不論是罹病民眾或健保支出,無啻都是一筆沉重負擔。

因此,教導民眾如何保持良好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及規律的牙周檢查,對牙周病的預防為相當重要的課題。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1/01/05 點閱次數:81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