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消防局嗎?他們是怎麼滅火的?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上日語課老師講到了日本古代的消防局。
他說日本古時候發生了大火災就是拆房子順便把周圍的房子一起拆掉來滅火。
吃瓜群眾覺得很有意思遂想到我們上下五...
標籤:中國古代歷史歷史歷史知識歷史謎團歷史趣味
古代有消防局嗎?他們是怎麼滅火的?
12-04
昨天上日語課老師講到了日本古代的消防局。
他說日本古時候發生了大火災就是拆房子順便把周圍的房子一起拆掉來滅火。
吃瓜群眾覺得很有意思遂想到我們上下五千年肯定發生過大火所以我們古代有消防局這個部門嗎?他們又是怎麼滅火的?總不能真是電視劇里那樣接力洒水吧……謝謝
雖然是一個近現代的救火會,但古代基本也就是這樣。
一張「年過半百」的老照片,重現了113年消防歷史。
日前,福建省三明市消防支隊在本市沙縣城關周正東先生家發現了這張珍藏57年的消防老照片,翻啟了一段塵封的消防史。
這張老照片拍攝於1949年月12月16日,照片紀錄了當時沙縣救火會在防火節舉行遊行大會時的情景,照片上寫著「沙縣救火會慶祝五十六周年紀念攝影」字樣。
按照片上記錄的時間推算,沙縣救火會成立於1893年,距今已有113年的歷史。
照片收藏者,周正東先生現年63歲,是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喜歡收藏老照片。
當年他6歲左右,跟著父親周宗法在防火節遊行時拍了這張照。
照片前排右邊手拿「紅十字」小旗的小孩就是他。
他父親是沙縣衛理醫院的創建者之一,當時在救火會擔任救護隊負責人。
據沙縣縣誌記載,沙縣歷來重視防火,清朝年間尤甚,這在當地清朝年間老建築高大的防火牆中可見一斑。
防火節舉行遊行大會是當地民間一件盛事,每年舉行一次。
在周正東的記憶里,每到這一天,救火會有關的負責人就會在救火會總部(當時在沙縣電廠位置)敲響銅鑼,聽到鑼聲,救火會成員就各自從家裡跑到總部集中,各司其職,水槍手拿水槍、水龍隊員推出水龍……隨著水龍的鐵輪壓過路面發出的隆隆聲響,救火會會員們一路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前往城關各主要街道遊行,提醒群眾提高防火意識,那陣勢,好不威風! 沙縣救火會是純義務的民間組織。
據周正東介紹,負責人主要是當地一些有名望和威信的熱心人,救火會自籌經費,義務救火,組織機構健全,分工明確,分第一、第二、第三水龍隊,有會長、副會長、督導、督龍、督水等職位。
當年的消防器材主要是水龍(四個鐵輪子,水箱內有銅製的水泵)、水槍、藤製的防火盾、鐵叉叉、鐵鉤鉤、竹竿鉤鉤、麻繩、鐵桶等,平時,這些傢伙存放在救火會總部,有專門的人負責看護和保養。
遇到火災時,鑼聲就是警報,救火員都會丟下自己手中的事,向救火會總部跑去,拿起自己的傢伙衝去救火。
「1948年,沙縣城關中山路發生火災,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火災發生後,就聽到鑼聲大響,有人大喊:『起火啦,快救火!』我那時才5歲,拿起自製的玩具水槍趕緊跑去看熱鬧,到了那裡,我看見大人們奔跑著去河裡挑水,排成長龍把挑來的水灌進水龍的水箱里,每架水龍後面各有兩三個壯漢在拚命壓水泵,就像現在使用人力打氣筒一樣上下來回壓,一注注水從水槍射出。
還有一些救火員手舉擋火用的像一個大斗笠的盾牌,可能就相當於現在的防護服吧,有的拿著鉤鉤叉叉,衝進火里撲火、搶救東西,那場面很是緊張驚險!」憶及往昔,周正東感慨當年民間消防工作者的團結和艱辛,也感嘆現在消防裝備的改進。
如今,作為發展民間消防組織試點的沙縣夏茂鎮和高砂鎮,還保留有群眾消防組織。
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局編的《新中國消防50年》記載,新中國成立後,各地消防業務開始由各級公安機關的治安科、股和派出所管理,1974年,三明公安局設消防大隊。
在該書里,還未見年代如此久遠的消防老照片。
來源:http://www.hn119.gov.cn/html/xfwh/kphd/158212.html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房一所,鋪兵五人」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夜間巡警」,督促居民按時熄燈,消除火災隱患。
為及時發現火警,軍巡鋪還在「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卓望」。
鋪兵輪流更替,晝夜值班,風雨寒暑不避。
發現火警,及時報告,並奔赴失火地點撲救。
謝邀!
由於火災的強大破壞性,中國自古以來就相當重視消防工作(似乎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稱為「火政」)。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有了比較成熟的防火理論。
古人對《易經·既濟》有這樣的理解「水在火上,既濟。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這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防火思想。
戰國韓非子的觀點「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
」也展現了古人對消防的重視。
周朝設有不同的「火政」官員:1、司烜:負責在城中用木槌敲鈴,提醒人們注意防火。
2、司爟:負責對造成火災者追究其責任並給予處罰。
《周禮·夏官·司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
」
這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消防法」。
3、宮正:負責監督宮中火禁。
漢朝也設置「火政」官員:1、別火:負責宮廷內用火。
2、夜士:負責宮外巡夜、管控燈火,禁止百姓隨意動火。
此外,漢朝已經有專門的稱為「都亭」的消防機構。
唐代消防機構稱作「武候鋪」,分布在各個城市,並根據城市規模確定人員數量,開始形成比較完善的消防網路。
唐朝開始出現專門的消防器具,
《通典》「敵若縱火焚樓堞,以粗竹長一丈,鎪去節,以生薄皮合縫為袋,貯水三四石,將筒置於袋內,急縛如濺筒」,「令壯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
這裡的「皮袋、濺筒」就是消防專用設施了。
宋代同樣有「火政」官:1、廂使:負責開封一帶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員。
2、防隅官:負責夜間巡邏,敦促居民按時熄滅燈燭,消除火災隱患。
南宋時期設立了名為水鋪、水社、冷鋪的民間救火組織。
到宋仁宗時,已經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更為專業的消防器材。
《武經總要前集》「水袋,以馬、牛雜畜皮渾脫為袋,貯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節)縛於袋口。
若火焚樓棚,則以壯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水囊「如囊,以豬牛胞盛水」,「唧筒,用長竹下開竅,以絮裹水桿,自竅唧水」,
「麻搭,以八尺桿系散麻二斤,醮泥漿皆以蹙火」。
到了明代,皇宮的消防由禁衛軍兼管,五城兵馬指揮司負責京城火盜事宜。
明朝開始出現了名為「火兵」或者「火丁」的專門消防組織,負責防禦敵軍火攻引起的火災和防範其他火患,配備有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鋸等更完善的消防設備。
到了清朝,消防措施更為細緻,眾所周知,故宮裡現存的大銅缸就是用來儲水防火的。
乾隆年間,負責撲救火災的「救火義役」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消防員」。
救火義役需要登記造冊,上報官府,由官府分發「工資」。
除去官方組織,民間也有救火會、救火社、水會、水局、水龍局、撓鉤會等消防組織。
至於消防器材,被稱為」火龍」的救火器具在當時已經相當先進,被視為現代消防車的雛形。
至清朝光緒年間,消防器材裝備發展為用人力扛拉的木製抬龍,以及吊桶、銅鑼、大纛旗和各小旗、竹梯、警鈴、撓鉤、刀鋸、斧鑿、杠索、燈籠、號衣、號帽、防火背心等。
一千年前宋朝的城市滅火就已經非常成熟(當然,主要是開封這種大城市),不僅有日夜運行的望火樓、專職的消防員、各種消防車等器具,而且還制定了完備的防、滅火的規章,這些規章的監督執行不走形式、不講情面、非常嚴格。
具體可見《宋代市民生活》這本書,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推薦閱讀:
TAG:歷史|歷史謎團|中國古代歷史|歷史知識|歷史趣味|
一點新知
GetIt01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本古代消防世子漫画全集在线阅读
日本古代消防世子漫画在线阅读,古装漫画网拥有最新漫画更新,这里收藏了海量的日本漫画,国产漫画,韩国漫画等资源内容,是你看漫画的不二选择网站。
- 2这是澡堂失火了吗?日本古代就有消防队! - 腾讯新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本的救火过程。这是日本江户时期完整的消防体系的图谱《镇火安心图卷》,将火灾发生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 ... 日本古代就有消防队!
- 3古代有消防局嗎?他們是怎麼滅火的? - GetIt01
昨天上日語課老師講到了日本古代的消防局。他說日本古時候發生了大火災就是拆房子順便把周圍的房子一起拆掉來滅火。吃瓜群眾覺得很有意思遂想到我們上下五...
- 4萬萬沒想到,古代竟有這樣的消防神器! - 每日頭條
消防從無到有,從原始到高能,今天,消防蜀黍跟你一起窺見它的「前世今生」...... 「消防」一詞,系日本語,在江戶時代開始出現這個詞。
- 5现代有英勇的消防员,古代有消防员吗?有何依据?
起源“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