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發表中英雙語國際版 - INSID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鍾子偉透露,約有60–70% 的讀者都是透過行動裝置閱讀關鍵評論網的內容,繼行動版網頁和Android app 推出之後,iOS app 也在上週問世。

除了行動之外,關鍵評論網也投入影音 ...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little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商益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士奇傳播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趨勢 每月不重複訪客500萬,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發表中英雙語國際版 2015/09/08 Titan 台灣 、新聞 、數位內容 今日國內網路媒體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舉行記者會,宣佈中英雙語國際版網站上線,並預告年底推出東南亞版關鍵評論網。

評論 評論 近年華語世界的媒體圈相當熱鬧,各種價值主張不同的新媒體相繼成立,像是風傳媒、端傳媒和年底即將上線的報導者。

然而,從中文出發並跨足英文內容的新聞媒體並不多,今日國內網路媒體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下稱關鍵評論網)舉行記者會,正式宣佈中英雙語國際版網站上線,並預告年底還要推出東南亞版關鍵評論網。

2013年由前中國三麗鷗總經理鍾子偉與前CNETTaiwan執行主編楊士範共同創辦的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下稱關鍵評論網),將自己定義為編輯導向的獨立評論媒體,並獲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MarcusBrauchli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創辦人SasaVucinic加入董事會。

每月不重複訪客500萬,三成來自海外經過兩年耕耘,每月不重複訪客數已超過500萬,來自海外的讀者超過三成,還在香港設立辦公室、發展香港版關鍵評論網。

目前關鍵評論網共有30位員工,其中11為是編輯,另外還有十幾位的實習生、500位專欄作者和15位英文作者。

年底前每天10篇英文文章▲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暨總編輯楊士範(照片提供:關鍵評論網)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指出,國際版關鍵評論網預設的讀者有三大類:想了解台灣、以英文為母語的海外華人想了解台灣的外國人想要學習英文的台灣人目前國際版關鍵評論網設有一名國際編輯,搭配兩位實習生,一天刊登三篇英文新聞和一則英文評論,以翻譯既有中文文章為主,但也會有直接以英文寫作的文章,並且隨者人員擴編,英文文章量也會增加。

楊士範表示希望年底可以將每天英文文章的數量提升到10篇,並且加入英文的影音和資料新聞等內容。

志在為社群世代打造多元觀點新媒體▲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鐘子偉(照片提供:關鍵評論網)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鍾子偉致詞時稱:「我們是一群對現今媒體不滿又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人。

」關鍵評論網員工平均年齡僅26歲,目標是為社群世代打造多元觀點新媒體。

他稱台灣是亞洲華人世界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地方,不僅有來自FreedomHouse去年的調查結果支撐,就連他問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MarcusBrauchli為何願意投資關鍵評論網,對方還反問他:「亞洲市場未來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反問你們,整個大中華區,除了台灣還有哪裡可以投資(媒體)?」社群+影音內容鍾子偉透露,約有60–70%的讀者都是透過行動裝置閱讀關鍵評論網的內容,繼行動版網頁和Androidapp推出之後,iOSapp也在上週問世。

除了行動之外,關鍵評論網也投入影音內容的產製,他表示關鍵評論網設有專職的影音團隊,其製作的影音已經佔每天關鍵評論網內容量10%。

關於影音內容的經營,楊士範也補充,關鍵評論網影音的Facebook粉絲團乘著Facebook優先推廣影片的政策,在兩週內新增了兩萬名粉絲。

其他當紅的社群和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等,關鍵評論網也都有在經營。

年底拼損益兩平,兩三年內或可公開上市鍾子偉還提到,關鍵評論網也有東南亞的新聞,雖然數量上還不夠多,但他希望年底也能推出(中文的)東南亞版關鍵評論網。

他期許關鍵評論網是一個可以持續(sustainable)的媒體,在年底成為台灣少數獨立、能達到損益兩平的媒體,成為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媒體平台。

他還提到,等到兩、三年後關鍵評論網各版本站穩腳步,也可能會走向公開上市。

從中文內容跨足英文內容,除了蘋果日報近期喊出進軍美國,1關鍵評論網這次的嘗試可說是走得相當前面,未來表現如何,相信會是同業觀察的對象。

蘋果日報|招聘 ↩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Titan 徘徊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口,喜歡藝術、閱讀和網路,急著認識這個世界,老是捨不得睡覺:p 品牌 資料怎麼自己動?公部門的數位轉型,「數位治理」讓報稅、補助申請更簡單! 2022/09/23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資訊安全 、數位政府 、數位發展部 、智慧國家 、智慧國家觀測站 、智慧化政府 、數位治理 、資料治理 、OpenData 、MyData 、BigData 、公共服務 隨著數位發展部的正式成立,臺灣公部門的數位轉型也邁入全新階段。

我們透過專訪數位發展部數位政府司的王誠明司長,帶大家認識臺灣「數位治理」發展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應用「MyData」串聯、應用既有資料,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評論 SPONSORED PhotoCredit:TheNewsLensBrandStudio 評論 資通訊科技的日新月異驅動社會飛速發展,無論日常購物、娛樂消遣甚至是人際互動,網路與各式數位服務幾乎滿足了現代人生活過半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只企業緊緊跟隨數位轉型浪潮,積極開展創新技術與服務,政府部門也開始導入資料及數據分析技術,善用「數位治理」驅動公共服務模式的變革,重塑民眾對於政府服務的想像。

未來數位治理不只是要讓民眾申請資料更簡便,更希望能透過資料讓企業創新,同時也做到提供客製化個人服務的目標。

從資料應用發展創新服務,結合數位科技打造公私協力的智慧政府我們一定都能有感數位治理帶來的改變,在2021年面對新冠疫情時推出的口罩供需資訊平台、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等的整合應用服務,我們多多少少都有用過。

前者透過釋出口罩庫存量及特約藥局等開放資料,促成公部門與民間社群的協力合作,將「資料」轉化成簡易使用、更新即時的便民服務,讓大家知道可以到哪裡去買口罩;後者則整合臺灣健保系統,透過數位技術將資料公開及串聯,打造創新健康平台,不只個人就醫、查詢更加方便,也奠定了後續數位醫療服務的發展基礎。

不只是民眾有感,從國際評比的角度來看,在2021年早稻田大學與國際資訊長協會(InternationalAcademyofCIO,IAC)合作辦理的世界各國政府數位評比中,臺灣在全球64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10名,較2020年進步1名,在整體國際中表現也算前段班。

數位發展部數位政府司司長王誠明。

PhotoCredit:TheNewsLensBrandStudio那政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位化的呢?源頭可以追溯到1998年時推動的「電子化政府計畫」。

長期投身電子化政府計畫的規劃與推動的數位發展部數位政府司司長王誠明回憶道:「那時政府發展許多大型網路、服務資訊上網等基礎建設,並將戶政、地政等民生領域的人工服務流程優化為電子化的線上服務,過程累積了不少可應用的資料庫及大型資訊系統;到了2017年,安全傳輸、資訊分析整合等技術也漸漸成熟,國內外都意識到『資料』是提供服務的重要元素,於是政府便開始更著重於資料的分析與應用。

」從那時起,政府秉持著讓民眾參與政府運作的開放精神,展開「服務型智慧政府推動計畫」,以民眾關切議題的數位服務為優先項目,透過開放高應用價值資料與即時分析技術,提供民間資料應用的空間,或是由機關主動開發相關服務,不只對外增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對內也改善民主治理的運作機制,回應整體社會的數位化需求。

資料運用思維轉變:「資料治理」作為政策發展方針王誠明司長特別強調,雖然電子化政府與智慧化政府乍看都是透過電子產品及數位技術加速政府服務,但在執行思維上卻有根本性的差別。

傳統的政府服務多半從「公共事務管理」的角度思考,例如報稅、戶政、地政等,都朝向便於管理者管理的角度去開發;但在智慧化政府的發展觀念中,政府反而會站在民眾的角度思考,利用資料開放與分析技術等方式,鼓勵公私單位開發更多數位服務。

例如過去政府開放實價登錄、公車路線、空氣品質等即時資料,衍生出實價登錄地圖、台北等公車等多元應用的APP,這些都是透過資料治理來滿足民眾生活需求的最佳範例。

隨著資料治理概念的深化,臺灣OpenData的服務也逐漸成熟,甚至在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KFN)的開放資料國際評比中獲得世界第一的殊榮。

於是2015年,國發會從「賦權」概念出發、強調資料作為精準數位服務的基礎,打造「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資料自主服務,以「民眾自主決定資料如何使用、給誰用」的核心精神,打開政府服務的里程碑。

PhotoCredit:數位發展部「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網頁MyData服務平台。

在過去,若民眾要到銀行辦理開戶或貸款等業務時,會因需要出示相關證明,所以得耗費許多時間往返機關與銀行辦理。

如今透過MyData平台,辦理者經過不同等級的身分驗證後,就能即時將指定資料傳輸給指定機關,而且過程中民眾也可以隨時追蹤,知道資料傳到什麼地方、被誰使用;倘若資料不慎被盜用,民眾也能第一時間收到簡訊和Email通知來即時處理。

MyData平台的服務不只強化食醫住行育樂等民生領域的數位服務,王誠明司長也說,當中央與地方整合成熟之後,也希望跨足私部門,從監管力道強的金融產業開始,漸漸延伸至監管力道較弱,卻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如醫療),甚至期待在最終階段引入AI服務,落實資料智慧應用。

舉例來說,未來民眾失業時只要告訴政府「我失業了」,MyData平台就能主動查詢、分析民眾同意開放的資料,藉由資料彙整及AI分析的智慧服務,主動回饋民眾如何申請補助、提供就業輔導等個人化建議。

由內而外深化數位治理,組織再造迎擊轉型挑戰當政府則從「資料」的角度出發,打造新型態的公共服務模式時,「資料」不只化身為政府或企業組織間最珍貴的資產,也成為一切數位服務發展根基。

不過,成千上萬的資料該如何妥善的管理、安全的傳輸、合法的應用,也成為智慧化政府發展過程的關鍵課題。

對此,王誠明司長也坦言,這正是政府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三大挑戰:機關本身思維與行事風格的轉變、跨機關間資料傳輸的法律規範適用性,以及資料本身的個資保護問題。

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政府數位治理的三大挑戰:機關思維的轉變、資料傳輸的交換、隱私與方便的平衡。

所以如今政府透過組織再造,成立位階更高、權責更集中的「數位發展部」,把過去可能分別是通傳會、經濟部、國發會資管處、行政院資安處在做的事情重新整合,回應這些轉型過程中跨機關、跨領域的複雜問題,讓轉型過程中無論公私部門都有可以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夥伴。

「數位轉型其實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不是像轉骨一樣瞬間。

它是一個持續的滾動調整,根據社會需要和當下技術,讓服務做得更好。

」王誠明司長也說,正因轉型是漫長的過程,所以數位發展部的角色就是在調整過程中能靈活運作、協調合作的機關,讓無論技術、制度、法律等層面的政府服務都能與資安會緊密結合,正確導入數位治理制度,落實資安與個資保護。

 持續落實、不斷提升:數位治理永無止境最後,王誠明司長也強調,深化數位治理不只該思考如何運用數位服務提升機關效能,也包含怎麼找出社會中沒能力使用數位服務的人,並給予幫助。

若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倚靠的就不只是技術成長,還包含整體數位環境的建置。

仔細觀察臺灣社會近年的轉變,就能發現不少相似的痕跡──越來越多的數位服務不只作為應用的工具,深化公共服務效率及公民參與的可能性,還能打破傳統框架,成為新興的溝通媒介,建立公私部門之間不同的協力模式;更甚至我們還能從視訊看診、健康存摺等疫情應對措施中學習,也相信未來國家再度面臨困難或風險時,在數位治理的增能之下,可以更快速的恢復,並透過完善的數位工具解決難題,從中學習並不斷的強化精進。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廣告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