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論文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為探討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聯性;另一 ... 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編的Satir人際溝通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及自尊量表。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8.166.176.73)您好!臺灣時間:2022/01/0103:5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盧宜蔓論文名稱: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onthecommunicationstances,self-esteem,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mongcollegestudents指導教授:卓紋君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心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9畢業學年度:9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32中文關鍵詞:Satir溝通姿態、自尊、人際關係外文關鍵詞:Satirmodelcommunicationstances、self-esteem、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相關次數:
被引用:37點閱:9306評分:下載:1786書目收藏: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為探討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聯性;另一為驗證Satir模式理論對於自尊以及溝通姿態之間的論述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台南縣市、高雄縣市之公私立大學以及技職院校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總共回收545份有效問卷。
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編的Satir人際溝通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及自尊量表。
問卷資料主要以描述統計、百分比同質性考驗、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一、大學生約有65%傾向使用一致性溝通姿態;約有35%傾向使用不一致溝通姿態。
此外,大學生有中等偏高程度的自尊與人際關係。
二、傾向使用一致性溝通姿態的大學生其人際關係顯著高於傾向使用不一致溝通姿態的大學生。
三、高自尊大學生使用一致性溝通者的人數比例明顯高於低自尊大學生,而高自尊大學生使用不一致溝通者的人數比例明顯低於低自尊大學生。
最後依據結論對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Thepurposeofthestudywastoexplorethecorrelationbetweencommunicationstances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mongthecollegestudents.Moreover,thisstudyalsoexamined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esteemandcommunicationstancesoftheSatirmodel.Theparticipantswere545collegestudentsofTainanandKaohsiung.AquestionnairesurveythatincludedSatir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cal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scale,andself-esteemscalewasadoptedinthisstudy.Datawasanalyzedbydescriptivestatistics,testofhomogeneityproportions,t-test,andone-wayANOVA.Themainfindingsareasfollows:1.Whereasabout65%collegestudentsusecongruentstances,andabout35%collegestudentsuseincongruentstances.Moreover,thecollegestudentshavemiddletohighlevelofself-esteem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2.Thecollegestudentswithcongruentstanceshavebetter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thanthosewhowithincongruentstances.3.Thecollegestudentswithhighself-esteemadoptmorecongruentstancesthanthosewhowithlowself-esteem;however,thecollegestudentswithlowself-esteemadoptmoreincongruentstancesthanthosewhowithhighself-esteem.Furthermore,thecollegestudentswithcongruentstanceshavehigherself-esteemthanthosewithincongruentstances.Accordingtotheresults,theresearchermakessomesuggestionstoeducators,counselors,andfurtherresearch.
目錄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5第三節名詞釋義…………………………………………………7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一節Satir模式理論及其相關研究…………………………9第二節自尊及其相關研究……………………………………25第三節人際關係與溝通及其相關研究………………………30第三章研究方法第一節研究架構………………………………………………44第二節研究假設………………………………………………46第三節研究對象………………………………………………47第四節研究工具………………………………………………51第五節實施程序………………………………………………63第六節資料處理………………………………………………65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現況………66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71第三節不同溝通姿態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80第四節不同自尊的大學生在溝通姿態與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82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結論……………………………………………………86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88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92二、英文部分……………………………………………………100附錄附錄一專家效度名單…………………………………………105附錄二專家效度審查意見表…………………………………106附錄三預試刪題過程…………………………………………111附錄四預試問卷………………………………………………124附錄五正式問卷………………………………………………129表次表2-1-1Satir模式的五種溝通姿態之內涵..................15表3-3-1預試樣本人數分配表.............................48表3-3-2正式樣本人數分配表……………………………………49表3-3-3正式樣本科系類別分配表………………………………50表3-4-1「人際溝通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54表3-4-2「人際溝通量表」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56表3-4-3「人際溝通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9表3-4-4「人際溝通量表」五個分量表之相關……………………59表3-4-5「人際關係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61表4-1-1大學生的性別與年級人數分配情況……………………67表4-1-2大學生的溝通姿態之現況統計分析表…………………67表4-1-3大學生的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現況統計分析表…………68表4-2-1大學生不同性別與溝通姿態之細格人數與百分比……72表4-2-2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溝通姿態的卡方考驗………………73表4-2-3大學生不同年級與溝通姿態之細格人數與百分比……74表4-2-4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溝通姿態的卡方考驗………………74表4-2-5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自尊之t檢定統計量的摘要表……75表4-2-6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自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分析…75表4-2-7不同年級大學生在自尊上之差異摘要表………………76表4-2-8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之t檢定統計量的摘要表…76表4-2-9不同年級大學生的人際關係之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分析77表4-2-10不同年級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上之差異摘要表…………77表4-3-1不同溝通姿態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之t檢定統計量的摘要表………………………………………………………81表4-4-1大學生不同自尊與溝通姿態之細格人數與百分比……83表4-4-2不同自尊的大學生在溝通姿態的卡方考驗……………83表4-4-3不同自尊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之t檢定統計量的摘要表84圖次圖3-1-1變項關係圖………………………………………………44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王以仁(2007)。
人際關係與溝通。
台北:心理。
王沂釗(1995)。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
學生輔導,36,108-118。
王勝賢(1984)。
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7,151-176。
王慶福(1995)。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宛凌(2005)。
以塔羅牌為媒介諮商中低自尊大學生所知覺重要事件與晤談感受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江福貞(2006)。
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巽傑(2004)。
國小親子參加薩提爾溝通方案的改變經驗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麗文(譯)(1993)。
V.Satir(著)。
尊重自己(Selfesteem)。
台北:張老師。
(原著出版於1970年)沈慧聲(譯)(1998)。
J.A.Devito(著)。
人際傳播(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book)。
台北:揚智。
(原著出版於1995年)汪珊妃(2001)。
具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之生活型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2004)。
D.Schultz和S.E.Schultz(著)。
人格理論(Theoriesofpersonality)。
台北:揚智。
(原著出版於1998年)李佩怡(1999)。
人際關係理論。
測驗與輔導,152,3153-3156。
李美枝(1989)。
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
台北:大洋。
李茂政(2007)。
人際溝通新論──原理與溝通技巧。
台北:風雲論壇。
李秋英(2006)。
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冠興(2007)。
將婚情侶參加薩提爾取向婚前諮商之改變經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瑞玲、黃繡、龔嫻紅(譯)(2001)。
V.Satir和M.Baldwin(著)。
薩提爾治療實錄──逐步示範與解析(Satirstepbystep:Aguidetocreatingchangeinfamily)。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0年)吳元蓉(2006)。
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吳其臻(2003)。
家庭衝突、人際因應與兒童社會性心理困擾之關係。
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5)。
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涂金堂(2005)。
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台北:五南。
吳怡欣、張景媛(2000a)。
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
教育心理學報,31(2),105-127。
吳怡欣、張景媛(2000b)。
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32(1),15-39。
吳就君(譯)(2006)。
V.Satir(著)。
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familytherapy)。
台北:張老師。
(原著第三版出版於1989年)吳就君、鄭玉英(1993)。
家庭與婚姻諮商。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文瑛、王震武(1995)。
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
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沈明瑩(譯)(1999)。
J.Banmen(著)。
薩提爾系統短期治療諮商訓練課程實務研習手冊(修訂版)(Satir’ssystemicbrieftherapytrainingprogram:Counsellingpracticumworkbook〔therevisededition〕)。
台北: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原著出版於1999年)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
V.Satir、J.Banmen、J.Gerber和M.Gomori(著)。
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Satirmodel:Familytherapyandbeyond)。
台北:張老師。
(原著出版於1991年)林杏足(1997)。
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林杏足(2003)。
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
林宗鴻(譯)(2003)。
J.M.Burger(著)。
人格心理學(第二版)(Personality)。
台北:揚智。
(原著第四版出版於1997年)林清山(1992)。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台北:台灣東華。
林欽榮(2001)。
人際關係與溝通。
台北:楊智。
林麗華(2003)。
具人際困擾護專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紋君、簡文英(2003)。
薩提爾模式親職成長團體對國中生家長輔導效果之研究。
高雄師大學報,15,163-188。
卓紋君、黃創華(2003)。
薩提爾模式家族探源團體療效研究──參與者觀點的分析。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3),31-60。
邱溫(譯)(2000)。
I.Stewart(著)。
伯恩──溝通分析學派創始人(EricBerne)。
台北:生命潛能。
(原著出版於1992年)邱德才(2000)。
TA的諮商歷程與技術。
台北:張老師。
姜錢珠(1993)。
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崇文(2001)。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涂文秀(1998)。
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心理。
徐舜彥(2005)。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社會侷限—社會道德規範。
哲學與文化,32(6),53-67。
孫瑜雯(1992)。
大學生溝通策略與溝通滿意之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秋蓮(2006)。
家庭氣氛、親子關係及同儕關係之研究──以苗栗市高中、職學生為例。
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許龍君(2003)。
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
張秋蘭(2000)。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婷、陳秉華(2006)。
大學生情侶參加「薩提爾模式」溝通方案的改變經驗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7(3),297-317。
陳文玲(譯)(2006)。
V.Satir、M.Balwin、J.Gerber、M.Gomori和J.Schwab(著)。
跟薩提爾學溝通(TheSatirapproachtocommunication:Aworkshopmanual)。
台北:張老師。
(原著出版於1989年)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嚴炯(2004)。
社會心理學。
台北:新文京開發。
陳坤虎(2001)。
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華(2006)。
家庭結構與學生知覺之家庭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的影響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
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陳奕良(2001)。
薩提爾模式團體方案對青年情侶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美(2007)。
高中職學生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莉芹(2008)。
以藝術治療介入一位低自尊大學生之歷程研究。
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皎眉(1995)。
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
台北:教育部編印。
陳皎眉(1997)。
人際關係。
台北:空大。
陳皎眉、鍾思嘉(1996)。
人際關係。
台北:幼獅。
陳喜水(2003)。
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
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梓翔、劉文英、廖婉如(譯)(2003)。
J.T.Wood(著)。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Everydayencounters)。
台北:雙葉。
(原著第二版出版於1999年)黃光國(2001)。
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
教育與社會研究,2,1-33。
黃堅厚(1999)。
人格心理學。
台北:心理。
黃琪皎(2008)。
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德祥、薛秀宜、謝龍卿、洪佩圓、黃惠鈴、朱麗勳等(譯)(2006)。
R.M.Lerner(著)。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Adolescence:Development,diversity,context,andapplication)。
台北:心理。
(原著出版於2002年)陽琬(譯)(1997)。
M.Mckay、M.Davis和P.Fanning(著)。
人際溝通(Messages:Thecommunicationskillsbook)。
台北:桂冠。
(原著出版於1983年)傅清雪(2005)。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楊中芳(2001)。
一個中國人人際交往的釋義系統。
載於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87-102頁)。
台北:遠流。
楊國樞(1994)。
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
載於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65-119頁)。
台北:桂冠。
楊朝旭(2005)。
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1998)。
情緒管理方案對大學生的自尊因應方式及情緒穩定性之影響。
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2007)。
J.D.DeLamater和D.J.Myers(著)。
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
台北:心理。
(原著第六版出版於2007年)廖宏啟(1999)。
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桓翠(2003)。
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主編)(2000)。
人際關係。
高雄:復文。
劉孟珊(2004)。
人際溝通能力量表之發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修全(1997)。
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駱淑華(2005)。
薩提爾模式親職成長團體對國小學童父母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念華(2001)。
薩提爾模式-治療師探索案主冰山的引導模式。
輔導季刊,37(1),46-50。
盧俊傑(2007)。
人際關係對情緒與學習生活品質之影響──以義守大學學生為例。
私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謝玉麗、王引子(譯)(1986)。
E.Berne(著)。
語意與心理分析(Whatdoyousayafteryousayhello?)。
台北:國際文化。
(原著出版於1972年)謝麗紅(1990)。
多重模式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家庭關係信念、自我觀念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世慧(2006)。
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舒云(1996)。
台北市單親家庭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與雙親家庭作比較。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映馨(1999)。
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逸珊(2002)。
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Banmen,J.(2002).TheSatirModel:Yesterdayandtoday.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AnInternationalJournal,24(1),7-16.Baym,N.K.,YanBing,Z.,Kunkel,A.,Ledbetter,A.,&Mei-Chen,L.(2007).Relationalqualityandmediausei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NewMedia&Society,9(5),735-752.Bitter,J.R.(1993).Communicationstyles,personalitypriorities,andsocialinterest:Strategiesforhelpingcouplesbuildalifetogether.IndividualPsychology,49(3/4),330-350.Bozeman,J.C.(1984).AninvestigationofVirginiaSatir’sconceptofcommunicationtodeterminepossibleimplicationsforeducationinmaritalcommunication.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46(3),663.(UniversityMicrofilmsNo.AAC85-09627)Chen,X.,Rubin,K.H.,&Li,B.(1995).DepressedMoodinChineseChildren:RelationswithSchoolPerformanceandFamilyEnvironment.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63(6),938-947.Cheung,G.,&Chan,C.(2002).TheSatirModelandculturalsensitivity:AHongKongreflection.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AnInternationalJournal,24(1),199.Darling,C.A.,McWey,L.M.,Howard,S.N.,&Olmstead,S.B.(2007).Collegestudentstress:Theinflue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onsenseofcoherence.Stress&Health: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InvestigationofStress,23(4),215-229.Englander-Golden,P.(1984a,August).SAYITSTRAIGHT:Adolescentsubstanceabusepreventiontraining.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Toronto,Ontario,Canada.(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No.ED250588)Englander-Golden,P.(1984b,August).Assertive/LevelingCommunicationandEmpathyinAdolescentDrugAbusePrevention.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convention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Toronto,Ontario,Canada.(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No.ED259242)Englander-Golden,P.,Elconin,J.,Miller,K.J.&SchwarzkopfA.B.(1986).BriefSAYITSTRAIGHTtrainingandfollow-upinadolescentsubstanceabuseprevention.JournalofPrimaryPrevention,6(4),219-230.Englander-Golden,P.,&Golden,E.D.(1996).TheimpactofVirginiaSatironpreventionofdestructivebehaviorsandpromotionofwellness.JournalofCouplesTherapy,6(3/4),69-93.Kao,E.M.,Nagata,D.K.,&Peterson,C.(1997).Explanatorystyle,familyexpressiveness,andself-esteemamongAsianAmericanandEuropeanAmericancollegestudents.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37(4),435-444.Katz,J.,&Nelson,R.A.(2007).Familyexperiencesandself-criticismincollegestudents:TestingamodeloffamilyStress,pastunfairness,andself-esteem.AmericanJournalofFamilyTherapy:Routledge.Kernis,M.H.,Brown,A.C.,&Brody,G.H.(2000).Fragileself-esteeminchildrenanditsassociationswithperceivedpatternsofparent-childcommunic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BlackwellPublishingLimited.Knox,D.,Zusman,M.,&DeCuzzi,A.(2004).Theeffectofparentaldivorceonrelationshipswithparentsandromanticpartnersofcollegestudents.CollegeStudentJournal:ProjectInnovation,Inc.Lee,B.K.(2002).DevelopmentofacongruencescalebasedontheSatirModel.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AnInternationalJournal,24(1),217.Lee,P.-L.,Hamman,D.,&Lee,C.C.(2007).Therelationshipoffamilyclosenesswithcollegestudents'self-regulatedlearningandschooladjustment.CollegeStudentJournal,41(4),779-788.Lopez,F.G.,&Thurman,C.W.(1993).High-traitandlow-traitangrycollegestudents:Acomparisonoffamilyenvironments.JournalofCounseling&Development:AmericanCounselingAssociation.Lum,W.,Smith,J.,&Ferris,J.(2002).YouthsuicideinterventionusingtheSatirModel.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AnInternationalJournal,24(1),139.Pan,P.J.D.(2000).TheeffectivenessofstructuredandsemistructuredSatirModelgroupsonfamilyrelationshipswithcollegestudentsinTaiwan.JournalforSpecialistsinGroupWork,25(3),305-318.Rhee,S.,Chang,J.,&Rhee,J.(2003).Acculturation,communicationpatterns,andself-esteemamongAsiaandCaucasianAmericanadolescents.Adolescence:LibraPublishersInc.Riahinejad,A.R.,&Hood,A.B.(1984).Thedevelopment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incollege.JournalofCollegeStudentPersonnel,25(6),498.Rosenberg,M.(1965).Societyandtheadolescentself-image.Princeton,NJ:PricentonUniversityPress.Rosenberg,M.(1979).Conceivingtheself.NewYork:BasicBooks.Sacco,W.P.,Johnson,S.A.,&Tenzer,S.A.(1993).Parentperceptions,affectivereactions,anddepressioninchildren.(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NO.ED377424)Sayles,C.(2002).Transformationalchange:BasedontheModelofVirginiaSatir.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AnInternationalJournal,24(1),93-109.Seligman,L.(1981).AnapplicationofSatir'smodeltofamilycounseling.SchoolCounselor,29(2),133-139.Sullivan,H.S.(1953).Theinterpersonaltheoryofpsychiatry.NewYork:Norton.Sumi,K.(2008).Furtherevidenceforconstructvalidityof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inventory:Japaneseversion.PsychologicalReports,102(2),595-596.Wach,K.H.(1992).Earlymarriage(couplecommunication).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53(3),841.UniversityMicrofilmsNo.AAT9930611.Waggenspack,B.M.,&Hensley,W.E.(1989).Perceptionoftheargumentativenesstraiti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ituations.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17(1),111.Willett,L.C.(1996).Usinginstructionalvideotapetoteachcouplescommunication,conflictresolution,andproblem-solving.AnnArbor,Michigan:ABell&HowellCompany.Yeung,K.C.(1998).Thedynamicsofinterparentalconflictandadolescent’sbehaviorproblems.Ph.D.Thesis,UniversityofHongKong,HongKong.(UnpublishedPh.D.Thesi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2.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3.
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
4.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5.
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6.
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
7.
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
8.
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
9.
台北市單親家庭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與雙親家
10.
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
11.
多重模式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家庭關係信念、自我觀念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
12.
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
13.
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
14.
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
15.
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
1.
王沂釗(1995)。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
學生輔導,36,108-118。
2.
王沂釗(1995)。
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
學生輔導,36,108-118。
3.
王勝賢(1984)。
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7,151-176。
4.
王勝賢(1984)。
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7,151-176。
5.
李佩怡(1999)。
人際關係理論。
測驗與輔導,152,3153-3156。
6.
李佩怡(1999)。
人際關係理論。
測驗與輔導,152,3153-3156。
7.
吳怡欣、張景媛(2000a)。
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
教育心理學報,31(2),105-127。
8.
吳怡欣、張景媛(2000a)。
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
教育心理學報,31(2),105-127。
9.
吳怡欣、張景媛(2000b)。
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32(1),15-39。
10.
吳怡欣、張景媛(2000b)。
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32(1),15-39。
11.
林文瑛、王震武(1995)。
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
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12.
林文瑛、王震武(1995)。
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
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13.
林杏足(2003)。
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
14.
林杏足(2003)。
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
15.
卓紋君、簡文英(2003)。
薩提爾模式親職成長團體對國中生家長輔導效果之研究。
高雄師大學報,15,163-188。
1.
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
2.
大學生現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現實人際滿意度、網路人際滿意度與寂寞感、自尊之關係研究
3.
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
4.
大學生人際關係、人格特質、線上社會支持與臉書(Facebook)成癮之關係研究
5.
大學生學習表現、人際關係與課堂焦慮之研究
6.
大學生家庭規則、溝通姿態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
7.
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能力與愛情態度的相關研究
8.
大學生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快樂感之探究
9.
大學生情侶的愛情風格、溝通姿態與關係滿意度及關係承諾度之對偶分析研究
10.
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11.
害羞與人際行為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影響
12.
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
13.
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
14.
高中女學生參與薩提爾模式人際溝通工作坊之經驗探究
15.
大學生自尊、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解答你的「溝通姿態」! - 且讀且走
- 2圖解薩提爾的溝通姿態:溝通時,你是哪一型? - 親子天下
在和孩子和另一半溝通時、面對不如意或是不想面對的難題時,通常你的身體是用什麼樣的姿態溝通?為什麼身體的姿態和溝通有關?薩提爾模式中的五種溝通 ...
- 3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論文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為探討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聯性;另一 ... 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編的Satir人際溝通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及自尊量表。
- 4溝通姿態有4種,你是哪一種? | 親子天下| LINE TODAY
溝通姿態有4種,你是哪一種? 維吉尼亞.薩提爾女士,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大師之一,被譽為家族治療的哥倫布,1972年她出版《家庭如何塑造 ...
- 5第二主題軸教學與評量作業
在家庭圖中寫下與家人相處以及溝通的感受。 【活動二:「心」情過濾器】. 二、「心」情過濾器. 1. 介紹Satir 溝通模式理論及內涵並使用量表檢驗自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