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 年浪費200 多噸食物,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減少浪費與不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台中市報導2015 年2 月2 日】如果你打開冰箱,看到快要腐壞的食物,或是你一整櫃的零食吃不下怎麼辦?很多時候,你會選擇丟掉。
NPOst公益交流站
TopMenu
MainMenu
share
新聞
台灣1年浪費200多噸食物,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減少浪費與不均
Poston:
2月5,2015
生命力新聞
0
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特別助理石愛薇。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台中市報導2015年2月2日】如果你打開冰箱,看到快要腐壞的食物,或是你一整櫃的零食吃不下怎麼辦?很多時候,你會選擇丟掉。
你知道嗎,台灣去年一整年浪費的食物高達兩百多噸,相當於可以供應,數以千計弱勢家庭一整年的食物需求量。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看到了食物浪費和供給不均的問題,起而向企業單位、學生社團募集多餘的食物與運作的資金,將募捐而來的食物,送至有需要的社福機構或家庭。
全民不浪費全台無飢餓
協會成立於二0O一一年五月,倡導民眾將吃不完的食物,或企業團體在包裝出錯和快過期而下架的商品,捐贈至食物銀行,分送給全台各地,因飢餓而無法好好念書的孩童,或因重新踏入社會,生活上有困難的更生人。
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特別助理石愛薇表示,食物銀行成立的宗旨,希望向社會大眾,宣傳不浪費食物的理念,將身邊多餘、生產過剩的食物,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當一年製造的食物垃圾量高達百噸時,把這些看似垃圾的食物捐出去,一定能達到全民無飢餓的理念。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的發起,源自於為弱勢兒童開設的課後輔導基金會。
理事長劉宜中原本為一名律師,但因為注意到有些孩童,父母長年於外地工作,三餐不繼,或家庭有困難,而導致學業低落,在課輔班為他們補習之餘,決定成立回收食物再利用的食物銀行,將募集而來的零食、餅乾送給課輔班的小朋友,讓他們能有基本的溫飽。
囤放食物的儲藏空間。
擴大捐贈網絡以團體募集為首
小至慈善單位,大至私人企業團體,都是協會合作的對象。
中國人壽高勇齡經理表示,能號召同事,和客戶一起捐手邊多餘的食物,「不浪費,而且幫助到人是一件好事。
」
全台的社福機構,或慈善團體,只要附上立案證明,和食物受贈者的名單,提出申請,協會評估需求的實際人數和物資數量後,由物流公司,或捐贈食物尚未出貨的企業,直接送到該單位的所在地。
去年度服務的社福單位達三百二十五家,被服務的人數達三萬一百O五人。
為何不將食物,直接一對一的募集送給個人呢?全台處於飢餓的人數,不斷飆升,如果協會直接將食物募給個人,會讓捐贈沒有效率,也因為協會人力不足以處理個人為單位捐贈的專案,這並不是食物銀行成立的本意。
向下紮根讓飢餓消失
協會除了對企業行號進行宣導、合作舉辦活動,鼓勵員工個人將不要的食物捐出之外,也向和國立政治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等五所大專院校合作。
透過舉辦講座、一日社團志工包裝食物,親自和受捐贈者見面的機會,實際體會捐贈的意義,和親身接觸被服務的團體。
輔大臨床心理四的黃允則表示,協會來系上舉辦講座後,他了解食物銀行的運作,也讓他更加珍惜資源。
成立這三年以來,協會營運的資金,都靠企業還有合作單位的善心來支持協會的運作,「其實我們每捐出一筆物資,都是在消耗協會的資源,但只要全台灣有飢餓的人,我們就有存在的一天」。
石愛薇認為,如果台灣處於飢餓的人口歸零,協會面臨轉換跑道,或消失的問題,那也沒有關係,「這是我們樂見發生的事」。
效法國外經驗送一碗熱湯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是全台唯一加入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的會員,每年定期到總部休士頓,進行檢核、再認證的機制,主要是向美國學習關於募款、行銷和推廣的方式。
參照美國成功的經驗,向國內推廣愛惜食物、捐贈的理念,落實零飢餓的目標。
美國移動式捐贈餐車,在車子出發時加熱食物,抵達目的地後便可以分送熱食,是石愛薇想引進台灣的一種模式,「我們希望在未來,能運用美國這種模式,前往偏鄉,在贈送餅乾、生米等物資的同時,也能為長輩送一碗熱騰騰的湯,陪伴他們。
」
關心他人由自己做起
石愛薇認為台灣,看似是一個均富的國家,我們的生活看似美好,但社會還是呈現一種食物、經濟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態,兩百噸的食物垃圾從何而來,而為何有人處於飢餓,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深思的問題。
「社會大眾應從關心身旁的人開始,了解社會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慢慢觀察、體會,社會的角落有一群人,需要溫飽的食物,和陪伴。
」
環宇國際文教基金會的社工黃柄銓認為,如果大眾能將物資平均的捐贈給公益單位,交由平台來統一處理,而不是媒體報導個案,資源就全部集中捐贈,才能發揮真正幫助弱勢的作用。
在未來,除了達成為以餐車為服務對象,贈送熱食的想法之外,今年八月底,協會也與全台其他五大家食物銀行,結盟而成「食物銀行馨聯盟」網絡,藉由開發手機的App及時軟體,整合食物捐贈的網絡,「希望達到全民不浪費,全民無飢餓的終極目標。
」
本文獲生命力新聞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按讚,接受更多公益新資訊!
Tags: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環宇國際文教基金會食物銀行馨聯盟
作者介紹
生命力新聞《生命力新聞》創立於一九九七年,由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師生經營,致力報導生命傳奇、多元社會、教育/新知、網路/媒體、社會關懷、生態保育、文化產業、世界脈動,希望用一個個動人故事,傳達能夠帶動個人成長、社會進步的知識。
(http://www.vita.tw/)
延伸閱讀
替衣櫥動一場手術:衣櫥醫生賴庭荷的療癒之業/【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文/余思賢 慕哲人社「...
文化建構實驗室
1月22,2018
這是動蕩的時代,也是說故事的時代(上):「好故事」成為一盞明燈,指引改革之路
作者/EllaSaltm...
國際
5月23,2018
0comments
 
Get
Livefyre
FAQ
Signin
+Follow
Postcomment
Link
Newest|Oldest
搜尋站上文章
支持NPOst訂閱電子報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Σ教育=?】小島嶼國家沒有未來?馬爾地夫用永續教育展開自救
12月3,2021
【群眾智造】創造永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社會企業與通路商都「有責」的ESG策略
12月3,2021
捐款人個資外洩之後呢?重啟公益團體與系統服務商的互信關係
11月30,2021
【群眾智造】成為影響力的給予者:社會創新打造集體智慧樞紐,展現台灣韌性
11月27,2021
走入台灣各鄉鎮,封藏百味就此拆封──7個餐桌上的故事帶你環島
11月24,2021
被「雙重枷鎖」禁錮的情慾──身障女性追尋「性福」有多難?
11月23,2021
【Σ教育=?】資深「眼動老師」談身障教育平權:除了二擇一,他們值得擁有更多選擇
11月19,2021
【Σ教育=?】給特教不再失語的未來:「目目非營利」用科技翻轉重度身障者的話語權
11月19,2021
資安風暴──中小型非營利團體數位轉型的現形記/專訪沐風關懷協會
11月17,2021
【Σ教育=?】「勇敢迷失」──在尼泊爾走出長期教育之路,漂向更遠的土壤重新扎根/專訪遠山呼喚林子鈞(下)
11月12,2021
熱門文章
「我第一次感覺這麼爽!」手天使首位使用者的體驗心得
你的Gmail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5大技巧!
SDGs專欄/臺灣,性別平等了嗎?從重視兩性受害者開始
不包尿布、不臥床、不約束,「自立支援照顧」成為一場挑戰傳統的社會運動
被「雙重枷鎖」禁錮的情慾──身障女性追尋「性福」有多難?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舊鞋救命救非洲?東非國協:盼立法禁止二手衣鞋捐贈
搖滾一生、充實又狼狽的樹木希林:「人都會死,至少要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
SDGs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慈濟不是以服裝分階級、靜思堂用的是銅瓦,慈濟人澄清網路謠言
七成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你真的了解街友嗎?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我要投稿
延伸文章資訊
- 1何謂食物銀行? | Go.Asia
何謂食物銀行? 食物銀行是一個慈善組織,負責收集、分類、儲存及分配捐贈的食物到社區中。傳統來說,食物銀行不會直接把食物分配給有需要的人士。
- 2虛擬食物銀行是什麼?專家報你知!
「虛擬食物銀行」便是其中一種「食物銀行」。透過媒合將捐贈者直接與需求者聯繫,達到縮短捐贈流程及物流成本的效果,好讓傳統食物銀行較無法受理的 ...
- 3食物銀行的作用@ 財富的本質
現代的食物銀行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號召熱心公益的廠商,來接濟三餐不濟的人們,提供緊急及短暫的食物援助。 另一方面,食物銀行亦將公益物資分送給育 ...
- 4社團法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關於我們
收集到各界資源後,我們秉持宗旨「資源不浪費」,全民食物銀行不再是以傳統的公益形式,一味不分需求地發放相同物資,而是透過志工親身或合作的社福機構實地考核,針對不同 ...
- 5台灣1 年浪費200 多噸食物,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減少浪費與不均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台中市報導2015 年2 月2 日】如果你打開冰箱,看到快要腐壞的食物,或是你一整櫃的零食吃不下怎麼辦?很多時候,你會選擇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