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簡史-明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1644年, 由李自成組成的農民起義軍終於推翻明朝。

明代之醫學流派. 明代有很多名醫,並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對於中醫藥的發展貢獻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關於明朝 明代版圖 朱元璋 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曾經出家為僧,最後做了起義軍領袖成功推s翻元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利用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有利形勢,自封明太祖稱帝,改年號洪武。

明代初期,特別是永樂年間(1403-24),較注意恢復與發展,進行了一些政治及民生改革,使農產品和家庭工業品得以商品化。

明代在科技與文化方面也有許多突出成就;如遷都及建築紫禁城,編輯類書《永樂大典》及鄭和下西洋等。

文學名著《西遊記》及《金瓶梅》也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當時西方歐洲派來中國的傳教士,不但帶來另類宗教思想,還有科技文化。

明朝的知識分子在與他們交往中,受到一定的影響,譯述了一些西方科技、醫學書籍。

徐光啟(1562-1633)是最早與西洋傳教士密切交往的學者;他與意太利人利馬竇合作,介紹了西方幾何學的基本理論及公理。

明代末期,皇室、貴族、官僚、豪紳及地主等大量掠奪,賦役繁重,農民與城市貧民遭到殘酷的剝削,他們相繼揭竿而起反抗。

當時邊界的外族時常擾攘,國勢日衰。

公元1644年,由李自成組成的農民起義軍終於推翻明朝。

明代之醫學流派 明代有很多名醫,並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對於中醫藥的發展貢獻很大。

這時期醫家們仍舊沿襲先前醫學經典繼續發展,繼承金元時代醫家們提出的醫學主張,明代也出現不同學術流派,各家互相激烈爭論。

當時主要分為滋陰、溫補以及明末出現的溫病學派。

滋陰派 源自元代朱丹溪主張--滋陰並善用寒涼之藥治病。

著明代表醫家包括王履及戴思恭。

溫補派 以金代李杲的脾胃論為基礎,治療時重視溫補中氣的方法。

代表醫家首推薜己,次為張景岳及趙獻可。

薜己(1488-1558),號立齋,其父曾任太醫院院使。

他醫學造詣較深,兼通內、外、婦、兒、眼、口齒等科。

其學術思想強調真陰、真陽不足。

薜己著作甚多;《內科摘要》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本以內科命名的醫籍,《口齒類要》是中醫史上最早的口齒專書,其他著作包括《外科樞要》、《正體類要》、《薜氏醫案》、《癘瘍機要》、《女婦撮要》、《外科心法》等。

他推薦以蒼術、人參、甘草及北蓍為主的湯劑,治療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疲乏及食慾低下。

根據李杲《脾胃論》之描述,都是一些"溫補中氣"的藥物。

張介賓(約1563-1640),字景岳,浙江山陰人。

其醫學主張主要為"陽非有余"、"真陰不足"以及"人體虛多實少"等論點。

主張溫補腎陰腎陽,慎用寒涼與攻伐方藥。

張介賓創製很多補腎方劑。

於晚年編撰的《景岳全書》是一部綜合性醫籍。

他亦撰寫多部《黃帝內經》注釋,內容淺易。

明代另一位力倡溫補的醫家,趙獻可字養葵。

他對薜己的學說十分推祟,尤其發揮命門之說,認為命門是人身之主和至寶,於1687年特撰《醫貫》一書,用意是以保養"命門之火"的論點貫穿于養生與治療等一切問題。

因此他用藥也多採用八味丸、六味丸等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描述的補陽方劑。

吳有性 溫病派 溫病學說的來源久遠,是中醫多種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即是外源性病邪引起身體發熱等症狀的疾病。

明代以前,醫家們對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認識,主要局限于《傷寒論》的範圍,內容提及"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吳有性(1592-1672),名又可,姑蘇洞庭人。

他目睹當時疫病(又稱為瘟疫病)流行的慘狀,決心通過觀察研究,對疫病的病因、傳染途徑及平日所用之驗方等作詳細記錄,於1642年寫成的《溫病論》屬於傳染病的專著。

他創立"戾氣"之說,認為溫疫之病並非由風寒暑濕所為外邪引致,而是由於感染一種外在的"異氣"引起,這種"異氣"他稱作"戾氣"。

戾氣有以下要點: * 物質性可服藥治療; * 通過口鼻侵犯體內,而致病與否則決定於戾氣的量、毒力及人體的抵抗力; * 戾氣的種類不同,所引起的疾病會不同,侵犯的臟器部位也不一; * 人類的疫病和禽獸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氣所致; * 痘疹與疔瘡等外科化膿感染也是戾氣所引起的。

古代痘疹就是天花,是嚴重傳染病,早在漢代葛洪的《肘後方》已有記載,但一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

直到明代發明人痘接種法,為預防天花開闢有效途徑,為免疫學的早期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人痘接種法開始應用的確實日期仍不能確定,但是最晚在明朝年間(1567-1572)確實有文獻記載其應用。

外傷科的新成就 這時期,外科及創傷科有新進展;醫家們主張治療外傷疾病應內、外兼顧。

同時對癌症有了較清晰的認識,例如認為致癌原因是情緒低落或是嗜吃油煎、辛辣、燒焦食物等。

外科手術方面如止痛、消毒及止血的技術也提高了。

陳實功的《外科正宗》較突出地表現當時的成就。

《外科正宗》 陳實功(1555-1636),江蘇南通人。

他從青年時代就專門研究外科,經過四十多年不斷實踐,在外科理論和手術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於晚年1617年完成《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論及外科常見疾病一百多種,並選入了唐宋以來的許多有效方劑。

他主張治療外科疾病應該內服和手術并重,認為膿腫疾病應該盡早開刀,以免貽誤病情。

書內記載他曾經成功做過斷喉吻合術;並在茴香散局部麻醉下,用銅筋絲線圈套及摘除鼻息肉。

書內還有最早對頸部惡性腫瘤及乳癌的記錄。

另一位同期著名外科醫家,王肯堂(1549-1613),撰寫《瘍醫証治准繩》。

對外科診治有豐富的論述,主張骨傷科醫生首要必須了解骨骼結構。

書內有很多中醫外科史上早期的記載,如氣管吻合術,耳廓、唇、舌、外傷的整形術。

當時他已認識到腫瘤不能手術治療。

梅毒性病 典型的梅毒病大約在15世紀或稍前從外國經廣東傳入中國。

明代梅毒病氾濫,醫家陳可成撰《霉瘡秘錄》是較早的梅毒專書。

書內記載梅毒不同病期症狀,提出了用丹砂、雄黃等含砷的藥物治療。

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應用砷劑治療梅毒的記錄。

此外還論及預防梅毒的方法。

針灸 明代針灸繼續有所發展,公元1443年明政府特定專人仿照宋代的式樣,另行鑄造針灸銅人。

這時期出現了不少針灸著作。

反映此期成就者,有高武及楊斷洲。

高武,字梅孤,浙江鄞縣人。

16世紀中期先後完成《針灸節要》及《針灸聚英》,前者主要摘錄自《黃帝內經》及《難經》的理論編成,很適合初學者應用。

楊斷洲(1522-1620),對16世紀以前的針灸學文獻進行輯錄,並結合自己心得經驗,于1601年完成《針灸大成》。

書內論及經絡、穴位、針灸手法及適應症等,還介紹了應用針灸與藥物綜合治療之經驗。

是17至19世紀重要的有關文獻。

藥物學及方劑學的發展 明代有大量本草學及方劑學著作,其中又以個人編著者佔大多數。

刊行數量遠較先前歷代為多,內容更豐富詳細。

李時珍之《本草綱目》 中國本草學出現了一部具世界學術地位的專著,就是李時珍編輯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共撰寫過17本著作,其中以《本草綱目》最聞名,它有下列幾方面的成就: * 總結16世紀以前我國的藥物學內容;書內所載藥物增至1500余種,並附藥圖1000幅,藥方10000余個。

* 糾正了以往本草書中的某些錯誤; * 提出了當時最先進的藥物分類法;他按照"從賤至貴"的原則,即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等到高等。

將藥物分為16部,包括60類,有系統地記載了每種藥物的知識。

每藥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

這本書不僅是藥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

《本草綱目》-不同語言版本 《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

另一方面,李時珍是首位提出腦負責精神感覺、又發現膽結石病、利用冰替高熱病人降溫及發明消毒技術的醫家。

  《本草綱目》-內頁插圖 《本草綱目》的十六部: 1. 水 9. 木 2. 火 10. 器物及服裝 3. 土 11. 虫 4. 金石(金屬) 12. 水產 5. 草 13. 介殼類 6. 谷 14. 鳥 7. 菜 15. 獸(四腿動物) 8. 果 16. 源於人類物質 方劑學 這時期在方劑學發展方面,對方劑的組成、藥理、功效及用法都有所提高。

有關的專書也明顯增多。

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就是產生于明代。

明初1406年,朱橚、滕碩等編輯《普濟方》。

記錄61739首處方,有239幅插圖。

書裏廣泛輯錄歷代各家方書、民間驗方、單方。

使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方書內容得以保全,為後世研究中醫藥學提供了極豐富的資料。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