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奪走她的先生和幼子⋯⋯每年三千人殞落,台灣馬路變無聲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交通部資料,2020年有三千人出門後因交通事故再也無法返家,為最近 ... 張新立特別以鄰近的韓國為例,其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十年前和台灣相當,每十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獨家 沒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 鄧振中:台美將開啟新一輪經貿談判 政治社會 政策 車禍奪走她的先生和幼子⋯⋯每年三千人殞落,台灣馬路變無聲戰場 台灣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人數,攀上五年新高,不僅許多家庭破碎,也耗損相當於三%GDP的生產力。

這場人與車的戰爭,我們該如何搶回輪下亡魂? 12006瀏覽數 每年三千人出門回不了家,酒駕、超速、爭道⋯⋯,馬路為何變無聲戰場?圖片來源:黃明堂 分享 其他 文 林倖妃 李若雯 天下雜誌725期 發布時間:2021-06-14 12006瀏覽數 鵝黃色的牆面,在陽光映照下特別璀璨顯眼,令人有種住在幸福裡的錯覺。

屋子內的媽媽貴香蹲坐在放著孫子恩恩照片的矮桌旁,雙手忙不迭地摺出一朵朵的紙蓮花,為週末即將到來的告別式做準備,不遠處的女兒根婷儀坐在嶄新的輪椅上,左腳還打著厚重的石膏。

不久前,她才從住了個把月的醫院回到家。

19歲的她,車禍中失去先生和兩個幼子 人生正待展開的年紀,19歲的根婷儀卻甫經歷人世至痛。

生了兩個兒子軒軒和恩恩,今年一月才跟先生許念主登記結婚,該是沉浸在幸福美滿的時刻,卻因一場車禍摧毀殆盡,失去了丈夫和大兒子軒軒,自己也重傷幾近癱瘓。

事發不到一個月,伯父根文貴載著根婷儀的妹妹根子棋和小兒子恩恩到醫院探視,回程時才開車上西濱快速道路,後方即遭混凝土車追撞起火,根子棋和恩恩當場死亡,伯父隔天也傷重不治。

兩場車禍造成四個家庭的破碎,四代人的蝕骨傷痛,一頭短髮的她低下頭,看著大腿上星星符號的淺色刺青,頓了半晌,「那天,出門前媽媽硬要我帶軒軒一起,我賭氣說,『出什麼事情,你就知道,』沒想到真的出了車禍。

」 廣告 根家的悲痛,幾乎是台灣每年近五十萬家庭的縮影。

根據交通部資料,2020年有三千人出門後因交通事故再也無法返家,為最近五年最高,另有超過48萬人受傷,不論死或傷,人數都比世紀災難九二一大地震還要多。

這是一場天天發生在道路上,人與車的戰爭。

平均一天有八人死亡、上千人受傷,「因為是零散發生,沒有太多人注意,」已退休的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新立每次受邀演講,第一句話都是問:「你今天出門,有沒有想過一定要安全回家?」台灣人每一次出門,都像在玩俄羅斯輪盤卻不自知。

缺乏「安全文化」,是交通事故攀升主因 「交通事故人數上升,有很多複雜的因素,」曾任台北市交警大隊長、新北交通事件裁決處長,現為立委葉毓蘭辦公室智庫執行長呂碧宗說,前交通部長林佳龍為太魯閣事件死49人下台負責,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上升,既沒有檢討原因,從統計結果採取防制措施,也沒有人負起責任。

」 廣告 事實上,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定政委吳澤成主持交通安全改革會議,今年已三度邀集教育部、內政部、交通部等跨部會進行協商,「我們要求要有明確課責機制,資訊要透明,讓全民共同檢視,」曾與會的葉毓蘭說。

即使如此,今年開春後第一季,才三個月即有777人在馬路上殞落,絲毫沒有減緩跡象,到年底可能再創新高。

我們每天都須面對的馬路,為何成為令人畏懼的無聲戰場?台灣人對道路的「安全」警覺性低,未建立安全文化或許是主因。

交通事故發生,「首要是未注意車前狀態,其次是未保持安全距離,」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說,如果行車距離夠長,駕駛還有反應時間,因為車輛以正常速度,一秒行駛16.67公尺,也就是一眨眼間,跨越紅綠燈,人就路倒傷亡。

廣告 根家的悲劇根據事後鑑定,苗栗縣議員楊文昌透露,事發的大南埔外環道,馬路既寬又直,車上載著妻兒的許念主行駛速度過快,可能超車時沒有注意路況,擦撞前方車輛,卻造成自己的車翻覆。

根本的原因是人人都求方便、快速,未意識到安全。

《天下》記者來到通往苗栗南庄的大南埔外環道,馬路筆直寬敞、放眼望去看不到盡頭,路面柏油平順齊整,烈日下發出黑色油光。

隨著南庄近年觀光熱絡,地方爭取七年得以開通外環道,已是當地人返家和外地遊客到南庄必經之路。

但道路開通後,「村民常常反映,這條路限速五十公里,開車開到快睡著,希望能提高速限,」作為民意代表,楊文昌向苗栗縣政府申請會勘,還在作業流程,竟在短短一年內,接連發生五起死亡車禍。

廣告 讓楊文昌頓時改變心意,「我在村民大會公開堅持維持速限,」他很痛心返家的路變成死亡之路,「幾次車禍都是速度問題,我還要求警方要多設測速器和警告標誌。

」 機車大國,交通法規卻未與時俱進 其次是台灣機車密度全球第一,交通法規和環境卻未與時俱進。

翻開交通部數據,去年死亡事故有六成和機車相關,而交通意外,機車所佔比例更達七成八。

「台灣有1400萬輛機車、800萬汽車,卻讓密度最高的機車擠在狹小的慢車道,」陳宏益說,慢車道有臨停、右轉汽車爭道、公車也併行,事故自然就多。

受限為汽車設計的空間規劃,「交通管理模式都沒有為摩托車設計,沒有摩托車車流理論,」張新立坦言,加上政府沒有改善公共運輸,愈往南走可選擇性愈少,駕照管理又很寬鬆,愈來愈多的摩托車就在狹縫中求生存。

廣告 65歲以上老人去年死於交通意外,佔死亡人數超過四成,和中南部大眾運輸不足,老人多只能以機車、自行車代步有關。

(黃明堂攝) 張新立曾做過研究,發現國人有三分之一從國中開始騎車,不曾接受正常指導,沒有路權法規觀念,更沒有安全風險概念,「如果先騎機車、再開車,駕駛行為會比直接開車的人不好,沒有耐心、經常閃來閃去,」他說。

先天已經不良,外送大軍加入後更形惡化。

「食物外送員從三年前到現在,迅速增加到每天有20萬輛機車在路上跑,」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語重心長,他們為爭取時間拚快,事故傷亡也急速增加。

部份平台為建立送餐快速又有效率的形象,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籌備主任陳昱安描述,一旦店家備餐較慢或是路上塞車,程式會顯現延遲分鐘數,系統也會發出類似警報聲音,增添外送員的心理壓力,不得不愈騎愈快。

社會開始關注外送員車禍事故,「平台說為外送員著想,若有事故要先回報,但一回報,不管是撞人或被撞,都先停權一個月,」陳昱安說造成沒人敢回報,「一般人騎車通勤一天可能一、兩小時,我們卻要騎十幾個小時,風險自然相對高。

」 死亡車禍肇事者負擔成本低,難有嚇阻效果 從交通法規著手施予嚴刑峻罰,雖可能有嚇阻作用,實質效果卻有限。

今年母親節前夕,媒體人黃暐瀚的母親凌晨出門,在過馬路時遭一輛疾馳的賓士車撞倒拖行而亡,經警方進行檢測,駕駛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4毫克,遠超過法定標準0.15毫克。

雖然從2013年對酒駕加嚴標準,不僅提高罰鍰也加重刑責,致人於死者最高處十年刑責,酒駕隨即呈下降趨勢,從2014年13822件落到去年為8886件,死亡人數也降八成,從534人減少到295人,但罰得再重,仍無法遏阻國人對「安全駕駛」的輕忽。

因為死亡車禍的肇事者個人須負擔成本低,傷者的成本又外部化。

「在台灣發生死亡車禍的內在成本,比其他國家還要低,」張新立直指,自從實施汽機車強制責任險,事故死亡者家屬雖可獲理賠補償,肇事者的賠償責任卻也因此降低,加上法院訴訟對車禍致死案,若雙方民事和解,「法官也多判緩刑,只有不到5%的肇事者被送進大牢。

」 事實上,要矯正行為,費用是關鍵。

賀陳旦認為,因交通事故而衍生的醫療費用都由健保支付,「當你自己不用付這麼多錢,就不會當心,加上汽機車保險費用也不會因發生事故而拉大保費級距,對行為矯正沒有太大約束力。

」 交通事故看似歸因個人,卻造成家庭和社會的鉅額損失。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曾以2010年發生的交通事故死傷推估,耗費成本近4319億元,約佔我國GDP的3.17%,相當於一條高鐵造價,以受傷導致生產力損失最高。

這也意味著,當政府傾全國之力拚經濟,老是在1%至3%的經濟成長率斤斤計較,卻任由馬路殺手磨耗掉生產力,以及原本唾手可得的成長曲線,更不用說2010年死傷總數不到30萬人,不過十年時間已竄升到近50萬人。

背後還有近50萬個家庭所付出的血與淚,那是在數字上無法呈現的真實。

但政府每年投注交通安全的經費卻少之又少。

呂碧宗翻遍交通部的預算,一年700多億元,交通安全約佔0.4%,「連零頭都不到,」他忍不住批評,做智慧交通也著重在停車資訊、車牌辨識等,「一切都是為了效率和服務,放在安全的部份乏善可陳。

」 改善交安,必須從教育、考照制度下手 要改善交通無非從三E策略著手,包括交通教育(Education)、交通工程(Engineering)及交通執法(Enforcement),當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工程可以改善的比例約佔10%,執法約貢獻20%,教育的功效卻可以達到70%。

張新立特別以鄰近的韓國為例,其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十年前和台灣相當,每十萬人約14人,當年韓國開始推動全民交通安全教育,由國家訂定標準,強迫小學到高中必學,老師要編教材、受教育,學區附近發生事故則加重處罰肇事者。

韓國更在2011年推出動畫《波力救援小英雄》(Poli),透過具有教育寓意的故事,教導兒童學習正確安全常識與注意事項。

經過十年的努力,交通事故死亡率在2019年降到每十萬人6.5人,而台灣同年為12.1人。

交通安全教育不必然只仰賴學校體系,更應從考照制度落實。

「我們對安全這件事,沒有內化到行為,」高雄市交通局長張淑娟語重心長,「不論英國或日本考駕照,都是要確認你會是一個合格駕駛人,相形之下,台灣通過駕照實在太容易。

」 日本的駕駛訓練強調學科要上滿26小時才得考照,同時要學習駕車禮儀。

台灣雖要求上24小時學科、32小時術科,但學科多回家自己讀,未符合上滿三分之二才得報考的規定,以致多對法規和道路規則不夠熟悉。

考照制度應是培養駕駛人的用路基本模式,以及對交通規則的熟悉度,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但台灣考照從筆試到路考都是考技術,「尤其考汽機車的場地分開,和現實狀況完全不同,汽車不用擔心機車干擾,機車也不用擔心汽車突然右轉,無法測出用路觀念,更沒有交通禮儀可言。

」 台灣要打贏這場交通戰爭,並不容易。

不僅需要政府痛定思痛,跨部會擬定政策進行全面救援,為人父母也該思考,要確保孩子每天都能安全回家,或許該從教他們正確過馬路開始。

單是去年,6到17歲的兒童青少年,有逾2萬人因交通事故而死傷,交通成為孩子安全的最大殺手。

(黃明堂攝) (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40週年特刊永續幸福:給下一代安心的未來】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台灣交通有多奪命?連最友好的日本,都警告來台遊客小心恐怖馬路 日本媒體人:臺灣駕駛人的傲慢,讓道路像「戰場」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永續幸福 #生活者大國 #天下幸福生活指數 #公共生活 #公共安全 #交通安全 #酒駕 你可能有興趣 企業永續發展,康舒科技40週年迎接新里程碑|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車禍奪走她的先生和幼子⋯⋯每年三千人殞落,台灣馬路變無聲戰場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