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百科為「教育雲」下專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之跨知識庫檢索平臺,是線上字典,提供多元成語、字詞、同義詞、注音、解釋、造句、發音等各類型知識檢索. 跳到主要內容 ::: 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大陸地區)-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培 養 少 數 民 族 幹 部 ( 大 陸 地 區 ) 字體放大 切換辭典 ToggleDropdown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舒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中國大陸當局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一項重要政策,以實現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了第一所民族學院,培養了一批蒙古、回、苗、彝、藏等民族的領導骨幹。

到一九四九年,全大陸地區有蒙古、回、壯、苗、藏、滿、彝、土家、朝鮮、羌、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烏孜別克等民族的幹部約一萬人。

此後,除在工作中選拔、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外,先後建立了十三所民族學院和中央民族管理幹部學院,並通過各大專院校設立民族班,專門培養少數民族各級幹部和各種專業人才。

一九五八年統計,全國少數民族幹部達到四十八萬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受到干擾和破壞。

一九七八年,恢復民族學院,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工作又得以迅速發展。

到一九九二年底,全國已培養了少數民族幹部二百二十八萬四千人,占全國幹部總數的百分之八點零一,基本上與人口比例相當。

全國五個自治區、三十個自治州、一百二十二個自治縣(旗)的自治機關主要負責人,都是少數民族幹部。

形成了一支包括黨政、工農、財貿、科技、文教、衛生等各類專業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成為民族地區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新疆為例,一九九三年,全自治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二十六萬四千,占全疆幹部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七八。

  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中國大陸當局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一項重要政策,以實現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了第一所民族學院,培養了一批蒙古、回、苗、彝、藏等民族的領導骨幹。

到一九四九年,全大陸地區有蒙古、回、壯、苗、藏、滿、彝、土家、朝鮮、羌、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烏孜別克等民族的幹部約一萬人。

此後,除在工作中選拔、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外,先後建立了十三所民族學院和中央民族管理幹部學院,並通過各大專院校設立民族班,專門培養少數民族各級幹部和各種專業人才。

一九五八年統計,全國少數民族幹部達到四十八萬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受到干擾和破壞。

一九七八年,恢復民族學院,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工作又得以迅速發展。

到一九九二年底,全國已培養了少數民族幹部二百二十八萬四千人,占全國幹部總數的百分之八點零一,基本上與人口比例相當。

全國五個自治區、三十個自治州、一百二十二個自治縣(旗)的自治機關主要負責人,都是少數民族幹部。

形成了一支包括黨政、工農、財貿、科技、文教、衛生等各類專業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成為民族地區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新疆為例,一九九三年,全自治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二十六萬四千,占全疆幹部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七八。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