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進入「熱傷害」高峰!警示中暑不能做的三件事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連日高溫除了熱傷害以外,也可能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像是腎臟疾病,例如急性腎衰竭、腎發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呼吸系統疾病及 ... Skiptocontent 暑假氣溫節節攀升,體感溫度甚至超過40度以上,從衛福部每日統計熱傷害人數都有15-20人不等,光是去年7月就總計423人熱傷害送醫,無緊急適當治療是有致命風險,醫師也提醒:「中暑不是靠吃藥降溫,靠外在的降溫才有效。

」千萬別想藉由退燒藥達到降溫效果。

高溫也可能會導致「慢性疾病」發生往往暑假都是熱傷害高峰,除了盡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之外,以避免熱傷害威脅,平時可以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物,即使在室內也可以加裝遮光窗簾,待在通風有空調的地方。

連日高溫除了熱傷害以外,也可能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像是腎臟疾病,例如急性腎衰竭、腎發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呼吸系統疾病及糖尿病等,只是診斷中暑時必須排除感染症、神經系統等疾病,尤其現在疫情期間新冠肺炎造成的高燒也可能被誤為中暑。

怎麼區分是不是中暑?有「熱來源」是關鍵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解釋:「中暑是在濕熱的環境待一段時間,傳統型中暑像是年紀大、慢性病患者待在悶熱環境太久,一種是運動型中暑在熱的環境下工作、運動。

先決條件都是有熱的來源,不管是曬太陽、室內沒有開冷氣、工作很悶熱、外送員騎摩托車、戶外運動,都有『熱來源』讓體溫升高。

」通常高溫活動下會讓身體的水分與鹽分喪失,開始產生不適症狀,若完全沒有熱的戶外待很久時間,就不會是熱傷害。

圖片來源:freepik熱傷害不可亂吃藥推燒!三大NG行為 若親友出現疑似中暑儘早送醫,國健署提醒有三件事情是中暑時千萬不能做的事情: 患者意識不清時,不可以給予飲水:意識不清下給予飲水,患者會嗆到,反而造成危險。

不可使用酒精擦拭:會造成體溫劇降,身體無法承受。

不要使用退燒藥(例如:阿斯匹靈、普拿疼):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是因為外在環境與體內產熱所致,跟感冒發燒不同,退燒藥無助於體內散熱。

最常民眾也有疑惑熱傷害時可不可以「刮痧」,國健署回應刮痧可能對部分患者具減緩功效,但目前尚無足夠醫學證據來支持這樣的民俗療法。

  正確面對中暑急救有五大步驟 蔭涼:將患者從高熱的環境中移至蔭涼通風處。

脫衣:鬆脫衣物、足部稍微抬高、平躺休息,若有嘔吐現象則側躺保持呼吸道暢通。

 散熱:全身皮膚噴灑水,儘速通風以促進出汗與排汗,或將冰袋放置於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喝水:意識清醒者可給予稀釋之電解質飲料。

送醫:可撥打119或自行送醫。

別以為只要外面太陽沒有很大、或是待在室內就不會中暑,環境的高溫有許多影響因素,朱柏齡提到:「若空氣中溼度越高,人體皮膚表層散熱不易,會感受到較實際氣溫還要高的溫度。

」像是下雨前氣溫仍偏高的狀態下,濕度因下雨而上升,導致人體流汗不易蒸發,反而覺得更悶熱,這時熱傷害的風險可能越高。

夏季雖然是開心出遊的季節,但避免高溫造成身體危害,尤其家中有年長者、小孩都要特別注意,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1.諮詢專家: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2.參考資料:衛福部國健署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全國熱傷害比去年同期高出兩百多人!中醫師:勿天天刮痧小心肌肉纖維化6月熱傷害達515人!醫師提醒:戶外工作者、運動者需要一週「熱適應」小孩比大人更容易中暑!體溫升高速度4倍快這些要領防止幼童熱傷害 Heho熱門文章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6-142.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6-153.滿6個月接種幼兒該打BNT或莫德納?各縣市開放預約一次看2022-07-204.為什麼肚子痛?一張圖讓你秒懂!從腹痛6位置看可能疾病、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2021-07-055.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 影音健康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長新冠怎麼治療?哪些人容易長新冠?許書華醫師解析治療方式2022-07-0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標籤不節食減肥乳酸菌伸展操優格免疫力可可味噌咖啡咖啡因基礎代謝奇異果家庭主婦循環心血管懶人瘦身打掃抗發炎按摩掰掰袖核心運動淋巴深蹲清洗清潔清潔劑減肥減重瘦小腹瘦腿瘦身瘦身操發酵食品納豆肌肉鍛鍊肝病肝硬化肥胖膳食纖維膽固醇運動醋降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食慾黑巧克力 關注Heho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人體地圖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醫學健康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健康管理工具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活動特區 親子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