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你會鎖門嗎?空間自治,其實是孩子獨立的關鍵 - 女人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如果沒有獨立性,習慣以別人的評價和期待為動力來源,那麼他可能很難堅持自己的個人意願。

不給自己的房門上鎖,意味著私人空間可以隨時被打破,也就 ... 芝麻開門 最新文章 特色專題 關於回家吧 家裡有什麼 百家風景 先照顧自己 家的風格學 美味餐桌 親密臥室 如何養寶寶 練習當家長 想對家人說 三明治世代 家的心理學 長照生活 毛孩窩 可愛的鄰居 女人迷 WomanyShop 性別力 女人迷香港HK 臉紅紅 性別駭客松 在家裡,你會鎖門嗎?空間自治,其實是孩子獨立的關鍵 22 2021.11 Monday 宜大聲說愛 有一種幸福,是與你當夫婦 今天是「好夫婦日」,你有多久沒說「謝謝你,我愛你」了呢?趁著節日儀式感,與另一半表達感謝跟愛意吧! sponsoredbyI-PRIMO 了解更多 回家吧I’mhome 2018/04/11 親職 在家裡,你會鎖門嗎?空間自治,其實是孩子獨立的關鍵 by寶瓶文化 2018/04/11   你想過「鎖門」與孩子發展獨立自治能力間的關聯性嗎?透過鎖門拉出獨立空間與界線,跟爸媽一起練習互信互重。

記得從中學時代開始,父親經常會突然衝進房間來檢查我是否在做功課,而我又比較貪玩,所以經常會在手忙腳亂藏起漫畫書的時候被他逮個正著。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對不懂事的小孩必要的管教,可是如果作為一個成年人,依然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父母突然闖入私人空間,則另當別論。

我們從小就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為什麼隨著年紀增長,卻變得愈來愈抗拒與父母共處呢?我想從一個很小的相處細節談起:鎖門。

你在家裡的時候會鎖上自己房間的門嗎?我猜大多數人都不會鎖門。

大家可能會覺得一家人這麼親近,鎖門是一種奇怪的行為,父母會責怪,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

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細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你的心理健康和與父母的關係。

有幾位來訪者都和我談到一個典型的問題:房間不鎖門,父母隨時可能進來,於是自己在家裡時常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

圖片|來源空間與自治在探討心理健康問題時,我們很容易把人的心理活動放在真空中看待,認為一切都是來自主觀的體驗與選擇。

可是人的心理與所處的物理空間也有聯繫。

著名的人本主義諮商大師歐文‧亞隆曾經提到他的一個案例,一位來訪者喪偶之後一直無法走出心理陰影。

為了更好地瞭解這位來訪者,亞隆提出對他進行家訪的建議。

亞隆發現來訪者家裡放滿了逝去妻子的物品:書本、照片、個人用品,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客廳正中央的單人沙發椅。

來訪者的妻子就是在這張沙發椅上去世的。

整個房間都是關於妻子的物品,而關於他自己的東西卻非常少。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來訪者無法走出哀傷的原因,因為他的生活被關於妻子的回憶填滿。

生活環境通常可以映射出我們和生活伴侶的關係狀態。

這樣的映射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在日復一日的互動中逐漸形成的。

那麼自己的房門是否上鎖,又能映射出什麼呢?社會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theory),這個理論認為人們天生具有成長和向好的傾向,不過這種傾向的實現與否取決於一個人是否足夠自治,是否具有內在動力。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動力愈源自內在,人們便會愈努力地執行自己的選擇。

比如智力相當、個性相似的兩個孩子,在同樣的教育環境下努力學習,一個是因為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另一個是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好成績的獎勵,那麼前者很可能擁有更好的表現和結果,同時也會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

發自內心的、依據自己意願的行為往往能夠帶來更好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

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怕孩子吃苦,又怕孩子吃不了苦的「媽寶」現象 發自內心的意願,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保持一定的獨立自治。

人如果沒有獨立性,習慣以別人的評價和期待為動力來源,那麼他可能很難堅持自己的個人意願。

不給自己的房門上鎖,意味著私人空間可以隨時被打破,也就意味著沒有獨立自治的可能。

不上鎖的房門,象徵著個人界限的模糊和缺失。

這種沒有私密性的空間,面臨著隨時被侵入的風險,人自然會因此充滿焦慮。

缺失的獨立當我和那幾位不敢在家裡鎖門的來訪者談到不能鎖門的影響時,他們幾乎都提到了以下幾點:第一,持續焦慮。

有種被監視的恐懼感。

尤其是當家庭關係充滿衝突時,由於不能鎖門,感覺衝突會一直蔓延到自己的房間裡。

引用一位來訪者的話,「想哭都不敢哭」,雖然心情難過,但是更不願被父母發現自己在哭泣。

第二,不接納自己。

當缺少了明確的界限,沒有私密空間自由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感受時,許多人便無法面對和接納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因為即使獨自一人待在房間裡,也會強迫自己做出符合父母期待的樣子來,而這些期待和自己的真實想法往往是相衝突的。

長此以往會導致我們逐漸失去自我接納的能力。

第三,猶豫不決。

因為心理上缺少安全感,時刻面對著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期待之間的矛盾,內心的感受會不斷被質疑和否定,所以徘徊糾結,無法在自己的渴望和父母的期望之間做出抉擇。

簡言之,不鎖房門這個小小的舉動,可能會讓人在家庭關係中缺少合理的界限和獨立性,進而失去足夠私密和自治的空間來獲得自我成長。

圖片|來源讓親子關係不斷進化從現實意義上來說,鎖上房門能夠讓人獲得一個足夠安全的、相對獨立的空間,有利於自我意識、自治性和獨立人格的發展。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鎖門也是一種對親子關係的重新定義和調整,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進化到成年人與成年人的關係。

你需要明白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靜態的,雖然父母希望你永遠是孩子,這樣可以讓他們一直呵護或者掌控,但我們和父母都在經歷不同的生命階段,親子關係的不斷進化是一種必然的規律。

自治性,是擁有獨立人格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屬性,鎖門的象徵意義在於,它開啟了對自治性的培養,也是在告訴父母「我在自己的空間裡,可以獨立處理好自己的選擇與行為」。

自治不是疏遠他人或切斷關係,而是設定一個健康的界限,以雙方的獨立自主為前提維持親密的關係。

拒絕或者忽視自治性,反而是形成糟糕關係的重要成因。

鎖門還有一層意義,可以體現在更廣義的社會關係上。

我們的家庭文化向來都是重集體、輕個體的,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界限意識非常模糊。

這種文化的形成,可能源於傳統的以家族為單位的大集體更容易獲得社會資源,進而維繫整個家族的生存。

如今的社會關係中,親戚、家族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以父母、子女為核心的家庭成為主要單位,相對於傳統大家族,這種以小家庭為單位的關係形態,更需要發展明確的獨立性和個人界限。

如何鎖門如果你希望透過鎖門來調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建立起新的界限,有可能會遇到阻力。

關於如何鎖門,我給你以下這些建議:第一,你可以偶爾鎖門,試探一下他們的反應。

有的父母可能壓根兒不會有太大反應,這可能令你意外,但你也是幸運的。

多數情況下,他們可能會有一些疑問,你要向他們解釋清楚你的意圖,讓他們知道這並不是某種帶有敵意或者攻擊性的行為。

你可以說:「我這樣做是希望在家裡有一些自己的私密空間,因為我是成年人,需要獨處的時間。

雖然我很希望得到你們的關注和支持,但你們並不能為我承擔一切,我還是應該獨自去面對一些問題。

鎖門就是為了激發我的責任感,讓我學會獨立面對問題,然後和你們愉快地相處。

」 推薦閱讀:孩子的房間是誰的?從心理學看界限與安全感養成第二,父母隨意進出你的房間或許是出於對你的照顧和關心,你鎖門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好意被誤解。

這時你可以告訴他們,你已經成年,如果他們能夠多給你一些隱私空間,將會對你更有幫助,也可以讓你們的關係更加平衡。

透過這樣的語言表述,你可以啟發他們學會並使用更為合適的方式來表達關愛。

第三,明確關於鎖門的界限。

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是隨時都會鎖門,某些時候你也會打開房門,歡迎他們進入。

你只有在需要獨處的時候才會鎖門,在這個時間段內他們需要事先徵得你的同意才能進入。

如果你能夠和父母理性地探討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同時問問他們,希望以怎樣的方式來適應這種變化。

第四,你要明白在重新調整和建立界限的過程中,一定程度的強制性是必要的。

事實上,鎖門是一個很小的舉動,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對家庭關係帶來大的衝擊,如果上述情況均不適用於你的父母,你可以堅持鎖門,強制性地讓他們習慣這種行為。

《假性親密關係:為什麼我們看似親近,卻貌合神離?》 親子教育習題 【丁菱娟專欄】每個家庭都該有爸爸親子日,給父親機會親近孩子 一家人的環島旅行:親子關係,其實就像交朋友 爸媽寫給孩子的一封信:一起學著當人生玩咖 親愛的爸媽,我們必須教孩子什麼是BDSM 親職 情感教育 家庭 孩子 影響 人格 國中 在家 執行編輯 孟倫 核稿編輯 女人迷編輯Yuting 吾思傳媒致力提供公開平台,提供多元與共融視角,本文代表作者觀點,幫助更多人成為自己,歡迎你投稿。

作者 寶瓶文化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href="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target="_blank">寶瓶文化粉絲專頁 看更多留言 如果你也相信文字的力量,邀請你以知識為支點,撐起世界。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女人迷womany.net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womany貼心客服 02-2377-5999 [email protected] 文章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