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瞭解法華經在說什麼?三個重點你一定要知道! - 達仁筆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本經第一品當然是< ... 這個時候佛就要我們開始分別功德,這個法身的功德,重點在。

達仁筆記 跳到主文 人體是正物質,看得到摸得到,意識是反物質,看不到摸不到,但二者確實存在,人體在物質世界裡,終究會死亡,意識卻能持續,意識必須透過轉世再入人體中,去完成每個意識所要達成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是什麼,就要靠我們自己,從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探尋出來,體悟與實證什麼是真實的世界,什麼是虛假的世界。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Dec30Thu202117:51 《法華經》第15篇:10分鐘瞭解法華經在說什麼?三個重點你一定要知道!   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     本經第一品當然是。

講到六種成就,講到佛陀說法的時間、處所、與會大眾等等,來取信後世。

經是怎麼發起的。

本經的發起很特別。

有一個主題叫做放光現瑞,其實本經也可以說是無問自說。

諸位!凡是不可思議的法門,一般都是無問自說。

也就是這個法門用力很少,但效果很大,大到你沒辦法想像。

《法華經》也是無問自說。

佛陀講完《無量義經》以後,老人家本來講完經是要散會的,但是老人家不走,不久以後還入定,入了無量義處三昧。

弟子們一看,佛陀沒有走,肯定有事情。

大家都不敢走。

這個時候佛陀從白毫放光,然後現出十法界、眾生法界、佛法界的因緣果報。

佛陀沒有說話,但是佛陀做了一個動作,叫做放光現瑞,現出種種瑞相。

大家就開始很奇怪,佛陀這件事是為什麼呢?大家就請彌勒菩薩去問。

本來要問佛陀,佛陀在入定,也不好干擾,於是彌勒菩薩就去問文殊菩薩。

彌勒跟文殊菩薩兩個互動了之後,最後當然還是要佛陀親自說明。

佛陀一出定以後,舍利佛請佛說法,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共五千人,屬於罪根深重及增上慢一類,隨即從座位上起來,向佛頂禮告退,佛陀不發一語也不加以阻上,讓他們離開。

之後就是佛陀“三周說法”,面對三種不同根機,而說法讓他們開悟。

第一個是“法說周”,就是。

法說一周,就是直接用法的本體來表達妙法,表達一心三觀。

這個時候利根得悟,只有舍利弗開悟,那麼佛陀為他授記。

就講到一心三觀。

第二個是“譬說周“,從。

佛陀用種種簡單的譬喻,來開顯這種玄妙的一心三觀。

這個時候有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迦旃延尊者,這四大弟子開悟。

這是中根得悟。

第三個是“因緣周“,下根得悟的從跟。

佛陀發覺,講道理有些人是聽不進去的,佛陀只能講感情。

曉之以理,不通,就動之以情。

講感情當然就要講因緣所生法了。

你只是講那些超越因緣的東西,有些鈍根人你沒辦法感動他的心。

佛陀說,我講的法你不要不相信;過去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我就帶你們學過《法華經》了,你們都忘掉了。

佛陀就把過去的情況講出來,來啟發大家的憶念。

哦,最後下根也開悟了。

所以,佛陀在宣揚妙法時是三階段:一個法說,第二個講譬喻,第三個述諸因緣。

我們今天能夠聽《法華經》,諸位!如果你稍有感覺,你就不是這一生才聽的了,絕對不是!你今生叫做複習,是把它重新地,就像印刷一樣,在這複習。

三周說法就結束了。

後面的就是流通,說明受持、弘傳本經的功德。

到此整個開顯佛陀的智慧圓滿。

中道實相不能只靠智慧,還要靠功德來鼓勵你,還有些事相的功德,所以佛陀開始把他的功德顯出來。

其實佛陀講完的時候,該講的道理都講完了,但是佛陀要鼓勵大家修佛陀的智慧。

佛陀不好自己去無緣無故地顯功德,就叫他的弟子從地湧出。

他說:你們修佛慧有什麼好處呢?這個時候突然從大地裡面湧出無量功德莊嚴的大菩薩。

這些阿羅漢一看嚇到了:這真是不可思議! 阿羅漢,雖然功德不大,諸位要知道一個,佛法的功德叫做佛佛道同。

你只要證入聖道,對於高階的功德,你會知道它是真實的,是不顛倒的,只是我做不到而已。

如果你會對初地菩薩質疑,那表示你沒有入聖位。

只要你入聖位,你看到高階的功德,一定會認同的。

所以,阿羅漢雖然沒有證得法身的功德,但是他知道這個功德跟他是一條線的。

所以他欣求好樂說,你們是怎麼來的?這些法身菩薩說,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

舍利弗尊者一想,怎麼可能!釋迦牟尼佛今生就跟著我們,同一個時代。

他老人家就是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就陪著我們四十年,然後就是跟我們一樣,人生八十歲,怎麼可能度化你們這些大菩薩呢? 佛陀就講,就跟弟子說,你看到我的身體,那是我的一小部分而已,我真實的身體那叫一個法身常住。

這個時候開顯佛陀無量功德的法報二身,所謂的開跡顯本。

這個時候佛就要我們開始分別功德,這個法身的功德,重點在。

諸位!我們修中道實相,除了智慧以外,我們的願力很重要,你要發願。

不是說有智慧就好!當然,你修小乘法就不需要發願。

小乘法觀一切法空了,空、無相、無願。

大乘佛法的特別就是,它智慧跟願力是不可以切割的,中道實相一定要發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要中道實相。

當我們走上大乘佛法的時候,觀照力跟誓願力就沒辦法切割了。

菩提心跟正知見,這個沒辦法切割。

少了一個,另外一個就沒有意義了,另外一個也就不圓滿了。

那怎麼辦呢?我們做不到,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一念的隨喜!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來看佛陀的功德呢? 前面的一到十四品講到佛陀的智慧,一心三觀,我們還勉強可以操作;但是佛陀講到普門示現,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一念的隨喜,隨喜讚歎!他後面引用很多菩薩,什麼、,我們凡夫看得是目瞪口呆啊!那我們能做什麼事呢?所以後面的就是強調。

《法華經》的正宗主要有兩塊了:一個是三周說法,就是佛陀通過三階段的說法來開顯佛陀的智慧;後半段就講到菩薩的功德,法身的功德,讓我們信解隨喜。

這個就是整個本經的結構。

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並沒有講一心三觀的妙法,佛陀是講三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六度。

他說,你們就用凡夫的知見去修就好。

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四諦、十二因緣,就能夠成就空性;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六波羅蜜,你慢慢地就能夠走上菩薩道。

佛陀這是方便說,也就是你不一定要跟我是同一個家人,你是住在房子外也沒關係,你是一個乞丐也沒關係,你不想回家也沒事,但是你就做三件事,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就會進步,這個是方便法門。

其實,作為一個乞丐,你要快速成佛,不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要先回家,要先站在佛陀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

先回家,再來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才是對的。

到了法華會上講實因實果。

就是說,其實修行沒有那麼多的複雜,什麼三乘的果位,其實就是成佛之道。

這些是佛陀在成佛之道過程當中設立了三個休息站,如此而已。

都是一條路的。

不是說,你修二乘往左邊走,你修大乘往右邊走。

不是的。

成佛之道是一條線的,只差在是三百由旬還是五百由旬。

就是說,你就算走錯了,其實也沒白費,但是要把你拉出來,是有困難,如此而已。

所以,前面是講權因權果,最後講實因實果,講一佛乘的思想。

所以整個前面的十四品,文義雖然廣泛,講到三周說法,但是撮其樞要,其實就是成就成佛的正因,建立一心三觀的思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我們看下一段 看到了第十五品,法身菩薩一出現以後,這個時候佛陀要顯他的功德了:你們看看我,你們以為我只是像你們大阿羅漢,準備入涅槃,那可不是啊! 佛陀把他長遠成就的法身、報身現出來,到最後的,叫做開跡顯本,把一期的應化身這個面貌打開,顯出法身的功德。

廢除示現生老病死、八十歲壽命的丈六比丘相,開顯常住久遠的法身的功德。

佛陀要陪伴我們成長,他老人家如果現出法身,那麼這兩個身就落差太大了。

所以佛陀必須怎麼樣呢?他要滿足眾生的因緣,所以才現出丈六比丘相。

我們學完《法華經》以後,會知道兩件事情: 第一個,什麼是佛陀? 我們以前學佛法,那叫一個瞎子摸象。

蓮池大師說,不學《法華經》之前,叫瞎子摸象。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陀?各說各的。

讀阿含經的人說,佛陀是怎麼樣;學般若經的人說佛陀就是無相。

反正你讀以前的經典,你找十個人來說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陀的功德,十個人講十個,全部是片段的認知。

你看瞎子摸象,他摸到頭,大象是圓的;摸到腳,說大象是直的。

你學《法華經》以後,全面看到佛陀的智慧跟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瞭解什麼是佛陀?什麼是佛陀的智慧? 第二個,他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怎麼做?你怎麼踏出第一步? 所以整部《法華經》就做兩件事情:你可以全面地瞭解什麼是佛法,它有權實二法;什麼是佛陀的功德,跡本二門。

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做到。

就算我現在不能完全做到,但知道我怎麼去踏出第一步,我怎麼去隨順悟入。

我心裡面都是污泥,但沒關係,我現在先種一朵小蓮花。

如果佛陀是蓮子,叫做花落蓮成,至少我現在開始栽培蓮花。

所以說,我們學《法華經》就是真實地、全面地瞭解佛法跟佛陀的功德。

第三個,我們開始踏上第一步。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登極樂國 文章標籤 釋迦牟尼佛 佛法 感應 佛陀 功德 自性 因果 法華經 念佛 明心見性 開悟 菩薩 業障 智慧 成佛 三周說法 妙法蓮華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達仁筆記 達仁筆記 達仁筆記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宗教超自然個人分類:妙法蓮華經此分類上一篇:《法華經》第14篇:只知道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然後回向,那麼你離佛道核心,還相當相當遙遠! 此分類下一篇:《法華經》第16篇:成佛有沒有捷徑(上)我不想苦修三大阿僧祇劫!! 上一篇:《法華經》第14篇:只知道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然後回向,那麼你離佛道核心,還相當相當遙遠! 下一篇:《法華經》第16篇:成佛有沒有捷徑(上)我不想苦修三大阿僧祇劫!! 歷史上的今天 2020:《楞嚴經》第十八篇:妄想的本身就是回家的路,離開了妄想就沒有回家的路,這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9)五十陰魔(7)六祖壇經(10)印光大師嘉言錄(100)妙法蓮華經(58)楞嚴經(111)地藏經(13)畫佛話佛(15)書法筆記(21)佛陀故事(9)念佛五問(15)圖解佛話(4)感應事蹟(9)臨終切要(6) 文章搜尋 熱門文章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登極樂國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