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經典:《愛情心理學三論》】 – 愛智者書窩(哲學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情心理學》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69)陸續於1908、1912、1918年分別發表的三篇同名論文。

探討主題分別為畸戀、性無能、與處女情結。

直接觀看文章 《愛情心理學》是佛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69)陸續於1908、1912、1918年分別發表的三篇同名論文。

探討主題分別為畸戀、性無能、與處女情結。

他首度發表此文時阿德勒與榮格俱在精神分析陣營內,10年後發表最後一篇論文時兩人皆已離開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圈外各自擁有一片天。

【第一篇畸戀-男人對象選擇的另類形式】 首篇要討論的,是男人在選擇對象時的特異形式。

這類形式的男人在談戀愛時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定要選擇已有對象的女性;第二,對象總是偏於浪蕩的大眾情人。

當他們陷入情海後也有幾個特徵值得注意:首先是他會要求對方對他唯一忠誠,但弔詭的是,他在愛上這個對象前就已知道對方以輕浮著名;其次,他們總是渴望能拯救對方,讓對方的性格能因為他而改變。

佛洛伊德分析道,這類特別的條件與求愛方式與正常人的愛情並無二致,其根源皆來自孩童時代對母親愛戀的固著作用(fixation)。

我們如果檢視上述畸戀所提及的特點就會發現,第一,該對象必須已從屬於他人正是母親本已從屬於父親的翻版。

因此他之所以會覺得對方獨一無二,正是源於母親也只有一個,是不能取代的。

第二,對方的浪蕩與花蝴蝶性格正與母親神格化的美德相反,然而,「兩個在意識裡互相排拒的東西,可能在潛意識內正是一體」。

要知道,在孩子心裡,母親是純潔的化身,但她竟然可以跟父親性交,這十足是不忠貞的背叛。

佛洛伊德補充,這種心情若不能撫平,母親的形象往往以各種面貌出現,成為孩子自慰時的幻想。

戀母和仇父兩種情緒的同時出現,遂使畸戀的當事人逐漸產生愛慕放蕩女性的性格。

而拯救的想法主要來自雙親情結(parentalcomplex),小孩知道自己的生命源自雙親。

但他回報雙方的方式是不同的,他可以在想像中以救了父親一命的方式回報爸爸,一如許多神話和詩中所表現的那樣。

但是母親的恩情卻難以回報,因為母親給了他生命。

因此孩童唯一能報答媽媽的方式就是回報給她一個生命,亦即讓媽媽懷上自己的小孩。

想拯救愛人的渴望,便成為這類男主角的特色之一。

【第二篇性無能-情慾生活裡最廣泛的一種墮落】 心理性無能的流行率在佛洛伊德看來,僅僅次於焦慮症。

這樣的異常肇因於「患者不能克服對媽媽或姐姐的亂倫性固置(著)」。

健康的愛情是由情與慾的兩相會合而成的,但性無能患者卻無法讓這兩股力量匯流。

摯愛之情很早就出現了,在孩童成長期間不斷吸收種種色情成分,青春期來臨後由於防止亂倫的柵欄已經建立起來,因此對母親的愛慾只能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男人離開了父母親,找到新的對象。

情與慾終於融合在一起。

欲力能不能好好發展,主要要得看兩個情況。

第一,在現實世界尋找新對象時是否遭遇挫折?第二,對嬰兒期時所愛戀的對象(也就是媽媽)究竟沈迷到何種程度?一個人若把情慾在潛意識裡依附於亂倫的對象或其亂倫的幻想上,最終的結果就是全然的性無能。

輕微的狀況則造成心理性無能。

肉慾依然活躍,但無法將它運用在喜愛的女人上。

他愛的人引不起他的性慾,引起他性慾的他卻不能去愛。

愛情生活遂一分為二。

簡言之,早期的固著作用、亂倫柵欄的建立與現實世界的屢遭挫折就是心理性無能的原因。

佛洛伊德指出,這其實正是文明人愛情生活的特徵。

當今很少人能夠妥善地把情慾合一,男人面對他所敬愛尊重的女人時很難暢快地表達出肉慾,因此他非得向他不敬重的人去發洩不可,以免引發他道德的焦慮。

嫖妓與包養的成因就是如此。

不僅是男性,女性也受到教養的毒害。

她們因為受到性觀念的限制,因此常把性的概念與犯罪的感覺連結在一起,待她們真的進入婚姻後,反常常成為精神上的性無能者,一般的性關係無法讓她們感到激情,但性關係如果具有不可告人的成分時(指偷情、外遇),她便熱情起來。

雖然文明讓我們不能好好地享受性愛,但如果完全的性解放也同樣不會有好結果。

佛洛伊德指出,情慾過於容易滿足,會降低愛情的價值。

基督教的禁欲傾向就大幅提昇了愛情的價值,但其歷史背景則是因為異教徒時代的放縱而造成集體心理的反向形成作用(reactionformation),對愛情的觀點便從某一極盪到另一極去。

他繼續補充,在愛情裡人們所能選擇的對象終究只是(母親或姐姐的)替代品。

而替代品永無法使人滿足,這就解釋了為何成人世界的感情總是缺乏穩定性。

其次,想改變肉慾太困難了,人類社會總是以犧牲肉慾的快樂來換取文明的成就。

性本能和文化永難妥協,「伴隨文明而來的種種不滿,實乃性本能在文化壓力下畸形發展的必然結果。

而性本能一旦受制於文化,沒有能力求得全盤的滿足,他那不得滿足的成分,乃大量昇華,締造文明中最莊嚴最美妙的成就。

」性本能和自保本能(egoistic)的相互抗拮鞭策著人類不斷前進,但同時也帶來威脅,使弱者因此遭受身心症狀的侵襲。

【第三篇處女之謎-一種禁忌】 佛洛伊德指出,禁忌的起源已如他在《圖騰與禁忌》裡提過的,是來自史前人類一次導致家庭制度建立的重大事件。

原始人類對他所害怕的事情設立了禁忌,那麼處女情結是怎麼來的呢?他認為所謂丈夫不過是女性心中所愛戀之原本對象(指父親)的替代品,根本上無法滿足女性。

此外,陽具妒羨則讓女人對男性有著又愛又恨的心理,因此處女在面對第一次性交時往往難以面對奪走他童貞的男人。

這種憤恨將引發女性的報復與敵意,因此男性自然想要避開這層危險。

在許多原始社會中都有待丈夫奪走女性初夜權的機制存在,在新婚之夜或新婚前,長者、僧侶或領主,總之是一個父親的替身,會幫忙丈夫來履行初夜權的職責,讓女性對丈夫的敵意能夠轉移。

在文明社會裡對這層機制已經因為嚮往處女在被破瓜後會臣服於第一個有過性經驗的男性的好處所掩蓋,因此不再害怕這種危險。

然而這個敵意並沒有真的消失,而是以性冷感的方式表現出來。

這個道理也可以用來解釋女性在第二段婚姻中往往比在第一段婚姻來得美滿。

比較特別的是有些女性的心裡同時包含了兩種態度-臣服和敵視。

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極為冷淡,但卻離不開他。

她們不願獲得自由的原因是因為她們對丈夫(也就是奪走她處女身份的人)的報復之心還沒滿足,然而她們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的心中藏著這股復仇的憤怒。

【綜合評析】 這三篇論文分別探討了三種不同的感情現象。

貫串其中的仍是佛洛伊德信奉不渝的理念:伊底帕斯情結與閹割恐懼。

用來理解古典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是再適合不過。

此外,本文另有他處值得再提: 第一,在第一篇談畸戀的論文裡(1908),他第一次明確提到了出生經驗本身就是一種危機,而且與焦慮的源頭有關。

「出生的確是人生的第一種危機,也是後來我們所畏懼的那些危機的原型;這種經驗很可能在人心中烙印甚深,造成我們稱之為焦慮的情緒表現。

」蘭克的《出生創傷》一書出版於1924年,該書的出版刺激佛洛伊德全面檢討焦慮的機制與起源,並在1926年發表《症狀、抑制與焦慮》來回擊蘭克。

確實出生焦慮的原初概念可能來自佛洛伊德,但他並未仔細地發展它並看到它的重要意義。

蘭克很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點,明白焦慮與出生的關係將可能真正顛覆原有精神分析的基礎信念-伊底帕斯情結。

因此蘭克抓住了它,並且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理論,揚棄了佛洛伊德一直以來堅持的觀念。

第二,佛洛伊德指出,對心理現象的觀察必須從異常行為出發才能瞭解梗概。

這點是後來人本心理學所不贊同的,因此批評精神分析是傷殘心理學。

但佛洛伊德卻堅持,從正常人的身上得到的只有迷惘。

究竟心理學所研究者應該是正常人會有的心理現象,還是該從異常行為著手?這引發了不同學派的論戰。

第三,點出了文明與性本能的衝突。

佛洛伊德認為教養壓抑了性的衝動,進一步對心理不夠強健的人引發了精神官能症。

文明之弊或許如此,但心理疾病的流行或許不完全是壓抑性衝動而來。

我們已經明白心理疾病會隨著不同時代而有不同面貌,百餘年來,對愛與性的想像及容忍度已經不同,將精神官能症全歸因於性,其說服力已經不再足夠。

重點是性的象徵對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級的意涵,而不是性器官本身,如此來理解文明與心理疾病的關係或許才是恰當。

綜上所述,佛洛伊德本人對理論的不斷修正,或許正反映出時代的變化使人們關切的議題也有了不同。

所有的治療理論都必須與時俱進,重點是我們眼前的活生生的人,他是如何反映了自身獨特的生命,又是怎麼自我理解?而不只是將他簡化成抽象的內在動力或他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器官。

我之所以鍾愛心理治療,正是因為這門學科的性質緊密地與歷史和人群結合。

能從事這門工作是神聖且幸運的。

我們的報酬或許不能讓多數的心理工作者滿意(佛洛伊德在世時也常抱怨此事),但回饋卻並不少。

我們的視角因為來自不同階層的個案而開闊,對於何謂幸與不幸更是了然於胸。

因為個案,我們明白了生活。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的? 愛智者 (圖片來源:博客來)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文章分頁導航 先前的上一篇文章:【佛洛伊德經典:《抑制、症狀與焦慮》】下一步下一篇文章:【佛洛伊德經典個案06:《小漢斯-畏懼症案例的分析》】 選單 關於 本站文章分類 塔羅書目介紹 占星書目介紹 神秘學書目介紹 神話與人類學書目介紹 心理治療與諮商書目介紹 文史哲書目介紹 塔羅專文 占星專文 心理治療與諮商專文 雜記 國內外重要網站連結(塔羅、占星、神秘學) 美國塔羅協會官方網站 黃金黎明協會官方網站 塔羅智慧(tarosophy)塔羅協會 艾克雷克提克(Aeclectic)塔羅網站 聖甲蟲公司官方網站 盧埃林(Llewellyn)出版社官方網站 塔羅的奇幻旅程(臺灣) 靜止點心藝知性空間(臺灣) AstroCode占星聖碼諮商研究室(臺灣) 宇宙象徵占星學(臺灣) 占星之門(臺灣) 心理諮商與治療重要網站連結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 臺灣沙遊治療學會 臺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 木水榮格文化事業 追蹤 已追蹤 愛智者書窩(哲學‧心理‧神秘學) 加入其他172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愛智者書窩(哲學‧心理‧神秘學)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