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帝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俗稱羅漢腳雉、海雉、烏雉,是臺灣本島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分布於臺灣的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3850公 ... 帝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帝雉化石時期:上新世後期至今,3.47–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 (由分子生物學分析推得[1]) 雄鳥(上)與雌鳥(下) 保護狀況 近危(IUCN3.1)[2]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鳥綱Aves 目: 雞形目Galliformes 科: 雉科Phasianidae 屬: 長尾雉屬Syrmaticus 種: 帝雉S.mikado 二名法 Syrmaticusmikado(Ogilvie-Grant,1906) 異名 CalophasismikadoOgilvie-Grant,1906 PhasianusmikadoRothschild,1907 帝雉(學名:Syrmaticusmikado)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俗稱羅漢腳雉、海雉、烏雉,是臺灣本島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分布於臺灣的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3850公尺附近,是臺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

帝雉被列為世界近危鳥類,與藍腹鷴同為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臺灣特有雉科鳥類。

帝雉的形象還被用在1000元新臺幣紙鈔的背面,以及中華航空於2016年所引進新型客機空中巴士A350的機身彩繪,更曾為2007年臺灣永續生態協會、臺灣國際觀鳥協會與立委推動的非官方「國鳥選拔」中被提名的鳥種之一。

目次 1研究簡史 2分布 3外形特徵 4習性 5繁殖 6保育 7註釋 8參考出處 9相關條目 10外部連結 研究簡史[編輯] 攝於日治時期的阿里山鄒族青年,裝飾其頭部的鳥羽,很有可能就是帝雉的羽毛。

英國鳥類學家華特‧古費洛(英語:WalterGoodfellow)[3]於1906年在阿里山採集鳥類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裝飾在原住民頭上、他從未曾見過之兩片漂亮的雉類長尾羽。

因其恰好回國在即,故只帶回這兩片尾羽回英國。

經過一番研究以後,這兩片羽毛的主人被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屬於雉科Calophasis屬(現已併入長尾雉屬Syrmaticus),並由同為英國鳥類學家的威廉·奧吉維-格蘭特(英語:WilliamRobertOgilvie-Grant),於是年命名為Calophasismikado[4]。

「Mikado」源於日語的「ミカド」,漢字寫作「帝」或「御門」,為天皇的尊稱。

如今在日本,帝雉的和名亦為「帝雉子(ミカドキジ)」。

通常學術界發表生物新種,必須根據完整的模式標本,但對於帝雉,卻破例只根據兩片尾羽而已,因為研究人員很明顯可確定牠是未曾發表過的新種。

1906年11月,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標本採集人菊池米太郎亦在阿里山塔山附近採集到20隻帝雉,一部份經由當時住於日本橫濱的貿易商AlanOwston送至歐洲,於1907年經Rothschild將帝雉的正確長相,經過一番敘述後發表於學界。

至於活的帝雉,則是在1912年首次到達歐洲。

2018年,帝雉的基因體完成解碼,為臺灣特有種鳥類首次,此次研究結果推測帝雉約於7002347000000000000♠347+69−124萬年前首次出現,約相當於上新世贊克爾期中期至皮亞琴期中後期之間[1]。

分布[編輯] 帝雉的蛋(法國土魯斯博物館) 帝雉僅見於台灣的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分佈於海拔1600公尺至3300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

外形特徵[編輯] 黑長尾雉具有長尾雉屬鳥類的特徵。

雄鳥全長87公分(含尾羽52公分)。

全身呈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唯尾羽有顯明白色橫帶紋。

喙角黑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

雌鳥特徵:全長52公分(含尾羽20公分)。

大都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

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膚呈紅色。

習性[編輯] 帝雉生活在高海拔山區坡度較陡峭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亦曾見於箭竹林等濃密樹叢中。

帝雉的食性和雞相似,常見邊走邊用強健彎曲的喙啄食。

春、夏植物更新茂密時,曲頸低頭不停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葉,秋冬綠色地表植物欠缺,主要啄食草籽、漿果、地衣等,火炭母草、玉山懸鉤子、五節芒、車前草、早和苗等也都是牠的食物。

另外,繁殖期或嚴冬時,也會改吃葷,螞蟻、蚯蚓、甲蟲,就變成牠的美食。

主要以蕨類嫩芽、球根、漿果及昆蟲為食。

帝雉個性嫻靜,但領域性強,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時,否則很少有二隻以上同時出現的情形。

營巢於樹上窟窿裡或地上,以草莖等做粗糙的巢座。

繁殖[編輯] 丹麥畫家HenrikGrönvold繪製的帝雉雄鳥與雌鳥,最初是作為Ogilvie-Grant於1908年刊載的文章《福爾摩沙鳥類附記》(AdditionalNotesontheBirdsofFormosa)的附圖。

3至7月為其繁殖期,此時雄鳥會占區、毆鬥,發出ke、ke、ke的叫聲。

求愛時抬頭挺胸,頻頻振翅炫耀,逼近雌鳥後迅速啄頭踩背進行交配。

保育[編輯] 帝雉在過去面臨林業砍伐森林的壓力,數量逐漸減少,但目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玉山國家公園近年來野生的帝雉族群有增加的現象[5]。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從1994年版將其定為近危(LowerRisk/nearthreatened)物種。

註釋[編輯] ^1.01.1Lee,C.-Y.;Hsieh,P.-H.;Chiang,L.-M.;Chattopadhyay,A;Li,K.-Y.;Lee,Y.-F.;Lu,T.-P.;Lai,L.-C.;Lin,E.-C.;Lee,H. ;Ding,S.-T.;Tsai,M.-H.;Chen,C.-Y.;Chuang,E.-Y.Whole-genomedenovosequencingrevealsuniquegenesthatcontributedtotheadaptiveevolutionoftheMikadopheasant.Gigascience.2018,7(5):giy044.ISSN 2047-217X.PMC 5941149 .PMID 29722814.doi:10.1093/gigascience/giy044.  ^BirdLifeInternational.Syrmaticusmikado.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2016.[1October2016].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近危級別的原因 ^周鎮(nd)將該鳥類採集家的名字寫成W.GoodFellow,這裡係根據TheAuk(1912,555)的記載。

^關於Ogilvie-Grant對帝雉命名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Peterson(2004a)。

至於對Ogilvie-Grant生平的簡介,可以參考Peterson(2004b)。

^MikadoPheasant-BirdLifeSpeciesFactsheet 參考出處[編輯] TheAuk.1912.TheAuk(Issue29,No.4;p0554-p0558).InSORASearchableOrnithologicalResearchArchive[online].Albuquerque,N.Mex.:TheUniversityofNewMexico,[cited12November2004].AvailablefromWorldWideWeb:[1]. 國立鳳凰谷鳥園,nd,帝雉[online]。

南投縣鹿谷鄉:國立鳳凰谷鳥園。

[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2]。

Peterson,AlanP.2004a.Galliformes.[online].WallaWalla,W.Va.:Zoonomen:ZoologicalNomenclatureResource,11November[cited12November2004].AvailablefromWorldWideWeb:[3]. Peterson,AlanP.2004b.Ogilvie-Grant,WilliamRobert1863-1924.[online].WallaWalla,W.Va.:Zoonomen:ZoologicalNomenclatureResource,2July[cited12November2004].AvailablefromWorldWideWeb:[4]. 王家祥、劉還月,nd,台灣十二生肖:台灣帝雉[online]。

台北:開拓基金會。

[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5]。

吳永華,1996,被遺忘的日籍台灣動物學者。

台北:晨星。

周幸叡,2003,名鳥尋芳:台灣帝雉錦衣騎士英雄之美[online]。

台北:自由新聞網。

2月16日[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6]。

周鎮,nd,海雉,見鳥與史料[online]。

南投縣鹿谷鄉:國立鳳凰谷鳥園。

[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7]。

BirdLifeInternational.Syrmaticusmikado.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2004.[2007年3月10日].  Syrmaticusmikado.ITIS.  相關條目[編輯] 臺灣保育物種列表 台灣特有種列表 臺灣特有動物列表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帝雉 國立鳳凰谷鳥園:帝雉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黑長尾雉 MikadoPheasant(英文):有5張極清晰之帝雉的照片 延陵鳥類志 RedDataBook:ThreatenedBirdsofAsia(英文) 分類單元識別碼 維基數據:Q715266 維基物種:Syrmaticusmikado ARKive:syrmaticus-mikado Avibase:8DE171499A53178D BirdLife:22679336 臺灣物種名錄:380291 eBird:mikphe1 ECOS:2969 GBIF:2473482 iNaturalist:1158 IRMNG:10927490 ITIS:176095 IUCN:22679336 NCBI:9065 Species+:6085 Xeno-canto:Syrmaticus-mikado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帝雉&oldid=67985461」 分類:IUCN近危物種台灣鳥類台灣特有種長尾雉屬台灣之最國鳥隱藏分類:物種微格式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物種 其他語言 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CatalàCebuanoCymraeg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FrançaisעבריתMagyar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PolskiپنجابیРусскийSvenskaTiếngViệtWinaray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