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寫作手法上,現實主義追求像真,因此多用直接描寫,或間以比喻來達到反映現實,諷刺現實的效果。
所用的字也比較淺白,較為平實。
而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就剛好相反。
浪漫 ...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著者︰林漢傑,葉偉民
目錄:
1
引言
2
現實主義之定義與精神
2.1
現實主義之起源
2.2
現實主義之定義與精神
2.3
現實主義之特點
3
浪漫主義之定義與精神
3.1
浪漫主義的起源
3.2
浪漫主義的定義
4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之比較
5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問題
6
總結
引言
在中學時期,我們經常會聽到《詩經》、《漢樂府》、杜甫等作品是現實主義的代表,而《楚辭》、《莊子》、李白等作品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但要說出什麼是現實主義,何謂浪漫主義,可能是十分困難的事。
有時候要仔細地分析一篇作品是否屬於現實主義或是浪漫主義,又時感疑惑。
其實在一篇作品中,兩種主義是會互相排斥或是可以同時運用?
現實主義之起源:
現實主義的歷史非常悠久,在一百三十年前,德國十九世紀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馮塔諾(1819-1898),在「我們時代的現實主義」一文中寫道“在藝術中,現實主義和藝術本身一樣古老,至可以說,現實主義就是藝術。
“可見現實主義這個名字在十九世紀已經出現。
然而,在中國,現實主義之精神,早在詩經中已經出現了,如詩經中的國風是被人認為是反映現實的作品。
現實主義之定義與精神:
大致來說,現實主義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的。
廣義的現實主義可以看作為一種正視現實創作的精神或理解為一種如實反映生活的創作方法,這是指一種正確地,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
至於狹義的現實主義是一種在文章中表現其現實性,在描寫中細緻地顯露其真實性,在藝術形象中抽取其典型性。
現實主義之特點
從以上可知現實主義主要是反映現實的生活,因此現實主義便可以分為三個特點:社會性、當代性和真實性。
1.社會性:
現實主義文學必以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向和人在其中的處境與作用為出發點和對象。
以詩經為例: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春秋之際,王室衰微,井田制度崩潰,故新興貴族及大量私田因而產生,因此便出現了不少新興的耕地和稅收辦法。
其中魏國除了徵收「初稅畝」(按照土地面積徵稅)後,再推行了「履畝稅」。
「履畝稅」是指農民除了服役工田外,私田還要按照面積大小而繳納十分之一的收穫為稅。
因此魏國的農民,在魏政府的苛捐重歛下,生活困苦,於是便用這首詩歌,反映他們對統治者的不滿。
在詩中不但暗諷了當代君主的橫徵暴歛,亦反映人民生活困苦之生活。
2.
當代性:
凡是與人類在此時此地的處境和命運有關的一切都是當代的。
以為例:
「出東門,不願歸;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
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
此詩寫於東漢年間,當中反映出東漢時年間的社會現象-----
貧富懸殊,貧無立錐之地的情況。
而故事的主人公,也正好代表當時的貧苦人民。
並且,從「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
拔劍東門去」可見到他們的處境-----生活艱苦,挺而走險。
從「咄行!吾去為遲」,一句,也反映出當時人民生活困難之情況。
3.
真實性:
所謂文學的真實性,是指作品的內容、情節是否與客觀真實相符合,以及作品的價值取向是否與時代進步的需要相一致。
以杜甫為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杜甫用了一句簡單的句子,便反映出唐代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亦反映出唐代貧苦人民的悲慘生活。
以白居易為例:
賣炭翁(苦宮市也)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煙火色,兩鬚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重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
此詩作於唐代中葉間,當時宮市盛行,所謂「宮市」,原本是在宮中擺設成市肆的樣子,陳列貨品,讓宮中人遊逛選購,以作遊戲。
到唐德宗時,更派出宦官為「宮市使」,到長安市集上購買宮中所需的物品,亦稱「宮市」。
宦官置「白望」數百人,到長安城南的東、西兩市中,左、右張望,看到合意貨品,就由宮市使人稱「宮市」。
白居易希望透過一詩,以揭露了唐代「宮市」的弊病------以最低的價值交易,百姓沒有抗辯的餘地,實在是等同搶掠的情況,並反映出他們給人民的苦難。
故此這詩正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社會上的不平現象—「宮市」官員的冷酷無情和貧苦大眾的艱辛。
以上的例子多是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而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也有不少反映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特別在二十年代時,文學研究會更提出為人生的藝術,在藝術方面更主張寫實主義。
當中的著名作家有鄭振鐸、葉聖陶、許地山、冰沁、周作人、沈雁冰、朱自清、老舍等人。
由於他們主張為人生的藝術,故內容具有現實主義的色彩。
以葉聖陶遺腹子為例:
遺腹子內容是寫一個家庭,極希望得一男嬰,最後雖索得一男孩,但這男孩活了不久便夭折。
此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投河而死,女主人公則患上了精神病。
在這故事中真實地反映出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上,有一種重男輕女的觀念和女性地位低的狀況。
除了以上的作家外,當代中國文壇上也有不少的現實主義作家,王蒙先生更是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如:《本報內部消息》、《馬端的墮落》、《被圍困的農民主席》等作品,也是導循寫現實的原則,反映在官僚主義下的社會黑暗面。
並且,在文化大革命後,中國更出現了一些統稱傷痕文學的現實主義作品,當中作品如:《丹心譜》、《啊》等描寫知識份子在文革中的悲慘遭遇。
此外亦有揭示出幹部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到的殘酷逼害,
如:《重逢》、《神聖的使命》等。
也有如:《楓》、《代價》等表演出文革中出現的愛情家庭悲劇,這正真實地反映在文革給人民,特別是社會上的知識份子和幹部子弟所帶來的災難和造成的外傷與內傷。
浪漫主義
什麼是浪漫主義?這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
因為不同國別,不同民族,乃至不同作家,對於浪漫主義也有不同理解。
且浪漫主義一詞被廣泛運用,變得越來越混亂。
故洛夫喬伊在《論浪漫主義的分野》中指出浪漫主義“已停止履行一個詞語符號的功能”。
然而,浪漫主義的含義雖是如此複雜,但它既是一強大的思潮,就有必要找出它的基本精神。
浪漫主義的起源
在我們探討浪漫主義之先,先了解它的產生背景,有助我們掌握它的精神。
浪漫主義約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首先在德國,繼而在英、法、美以至全歐洲出現的一股強大的思潮。
西方自文藝復興以後,就進入了工業文明。
自然科學隨之不繼發展,引致人們都有一種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衝動。
於是物理學得以發展,使人形成了一種數理式的思維方式,推動了唯理主義。
唯理主義強調知識的標準是「理性」,只有合乎數學模式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
同時,機械不斷發展,於是數學式、機械式的思維成為人們看待自然問題,甚至社會問題的方法。
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很難替人解決倫理問題、價值問題等關係人生的問題。
因此不少文學家,如盧梭,不滿這種唯理、機械化的思維方法。
於是反抗數學和智性的浪漫主義就產生了。
當了解到這背景,我們就不難了解浪漫主義了。
浪漫主義的定義
那麼浪漫主義是什麼呢?有人嘗試從眾多的作品中挑選出一個據信是浪漫主義的本質特點作為代表。
史達爾夫人說是騎士精神,雨果看來是文學中的自由主義,海涅則認為是對於中世紀的思索。
他們所指出的都是浪漫主義的特點,但由於浪漫主義的含意太複雜了,用這種方法未免各持一端。
因此在這裡我們嘗試參考浪漫主義的發展背景,用描述的方法,找出它最重要的特點來為它下定義。
現概括出浪漫主義的三大特點,即主觀性、個人性和自然性。
首先是主觀性。
主觀性是浪漫主義最突出而且也是最本質的特徵。
正如黑格爾認為:“浪漫型藝術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
因此,浪漫主義美學強調情感、想像、天才和靈感等主觀心理因素,把它們提到藝術圴首要位置,浪漫主義文學則表達人們濃烈的情感,刻劃人物內心複雜、矛盾的思緒,按照理想、願望和幻想的邏輯來映現生活。
這正是對唯理主義的反叛。
因唯理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人的主觀心靈,妨礙了人性的自由發展。
故浪漫主義起來反抗,強調感情、精神先於理性,物質的重要地位。
其次是個人性。
與主觀性密切相關的是個人性,浪漫主義推崇的是個人的主觀情感,表現的是個人的內在空間,追求個性解放、自我擴張和自我發展,把個人理想、願望和要求置於客觀現實社會之上。
因此個性意識、自我意識可說是浪漫主義的重點,亦於浪漫主義中得到了從未有過的突出。
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社會結構的解體,使個人從中解放出來。
現在,人不像以往把自己交給上帝,而是把自己交托給自己;另一方面又因人感到物質、理性的壓抑,而要求解放。
於是浪漫主義便宣揚人的個性、自我,旨在拯救淹沒的人性。
故個人性可說是浪漫主義的一顯見特點。
為方便說明,現舉一簡單例子:
我是一條天狗呀!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女神․天狗》郭沬若
《女神》是郭沬若從一九一七到一九二一年間作品的選集,被譽為中國浪漫主義的奠基之作。
這是其中一篇作品。
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含有浪漫主義的色彩。
全首詩只得短短的六句,卻有七個「我」字,足見這首詩全是作者的個人空間,充分反映出作品的個人性。
且詩中的這個「我」是吞日月,吃宇宙的「我」,作者的那種自我情感,在這短短的詩中,熱烈地爆發出來;作者的主觀感受,亦濃濃地溢於詩中。
這正是浪漫主義精神的體現。
從這首詩中,我們亦可見浪漫主義的主觀性和個人性的具體表現。
浪漫主義的第三個特點是自然性。
在工業機械的文明下,人們的個性被淹沒。
為了使人性得以復歸,浪漫主義設想了一個途徑,即「回到自然」。
這包括兩方面。
一是回到未被現代文明所玷污的人的自然本性,二是回到質樸的大自然。
盧梭最早提出「回到自然」的口號,他讚美原始人的生活,祟拜沒有留下人工痕跡的大自然,認為在其中人才能保留自然的天性。
浪漫主義承接這個口號,否定十八世紀理性主義的機械宇宙觀,把自然設想為與人相似的有機整體。
這並非要回到原始自然中,而是表現了浪漫主義對人性自由的渴望。
因此浪漫主義作家常讚揚具有自然人性的嬰孩、兒童、農人,而自然景物的描寫也就成為浪漫主義作品的一個重要現象。
如郭沬若的《梅花樹下的醉歌》:
梅花呀!梅花呀!
我讚美你!
我讚美我自己!
我讚美這自我表現的全宇宙的本體!
還有什麼你!
還有什麼我!
還有什麼古人!
還有什麼異邦的名所!
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毀破!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和個人空間,而作者同時是在大自然裡活動,又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梅花的讚美。
作者對自我的認識、自我的個性也是在大自然中被釋放出來。
作者所渴望的,就是自然的人性。
這首詩正正是浪漫主義精神的呈現。
以上三個特徵只是浪漫主義的一部份,但是它們是最主要的,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獲得跨時空的意義,適應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別、不同民族的浪漫主義。
故我們可從這三點替浪漫主義下定義,指出浪漫主義是追求個人解放,尋找個人精神的一種主義。
而當我們看一些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時,如屈原的《涉江》,我們又可否把它看成是具有浪漫主義的作品呢?
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寶璐,世溷濁而莫餘知兮。
吾方高馳而不顧,青虯兮驂白螭。
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
步餘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
乘舲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
朝發枉陼兮,夕宿辰陽。
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入漵浦餘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接輿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幹菹醢。
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並禦,芳不得薄兮。
陰陽易位,時不當兮。
懷信侘傺,忽乎吾將行兮。
詩中作者多處描寫自身的高尚品格,發出自己的理想、願望。
借一些神話傳說,寄託出自己的強烈感情。
詩中亦多處以自然景物自比崇高的個性,可說是具有浪漫主義的特性。
但在屈原的時代尚未有浪漫主義的出現,那我們該如何定奪呢?這要看我們站於那一個立場。
若我們將浪漫主義看作是一文藝思潮,自然不可把屈原的作品看為具有浪漫主義。
因我們若從文藝思潮的角度出發,則不可忽略浪漫主義的歷史性。
但我們若從創作原理的角度看來,因屈原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故我們可說它具有浪漫主義。
因此,當我們審閱文章時,我們可從多個角度看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比較
以上主要介紹了兩種主義的精神定義,現就它們所包含的內容,所用的寫作手法及所表現出的風格來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首先從內容上看。
現實主義作品所寫的多是現實的生活情節,如受苦的賣炭翁。
而作者的出發點往往由所描述的事物出發,作品中的所想所思,多不是作者的自身感想,而是作者站於作品中人物的一方,替他們說話。
作家自己常隱藏於作品之中。
縱然有作家的思想感情,也是委婉地說出來。
而浪漫主義作品的主要題材,卻往往是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片段,又或是作者自己的感情,他想發表的思想。
作者的感情豐富地表現於作品中,這與現實主義有很大的不同。
在寫作手法上,現實主義追求像真,因此多用直接描寫,或間以比喻來達到反映現實,諷刺現實的效果。
所用的字也比較淺白,較為平實。
而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就剛好相反。
浪漫主義多用想像,運用誇張的手法,以求突出個性;又常用神話來渲染感情。
用字也求鮮艷,講求精巧。
由此可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不同。
而在風格上說,現實主義多具有社會性,客觀地看事物是其特徵。
相反是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以個人性作風格,直接熱烈,主觀地看事物。
這樣看來,兩者存在很大的矛盾。
既然兩種主義有著這麼深的矛盾,那是否可以同時使用於創作中呢?接下來我們就嘗試探討這個問題。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問題
文學作品是取材源於生活的,所以在一篇文學作品之中,多時是反映生活的,這不是說出在任何一篇文學作品中,採用現實主義是必然的事?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在文學作品中,會產生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不同的創作主義呢?而兩者可否在一篇文章中共同使用?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雖然在精神和定義上好像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其實兩者可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章中,就如屈原的,也有反彈出當時楚國的政治情況,在關漢
延伸文章資訊
- 1寫實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寫實主義是與浪漫主義並駕齊驅兩大思潮,其注重事實或現實;不受理想主義、臆測或感傷主義影響的客觀過程;客觀地而不憑感情地去處理思想和行動, ...
- 2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在寫作手法上,現實主義追求像真,因此多用直接描寫,或間以比喻來達到反映現實,諷刺現實的效果。所用的字也比較淺白,較為平實。而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就剛好相反。浪漫 ...
- 3浪漫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浪漫主義是顛覆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以藝術和文學反抗人為理性化自然。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環境來解釋 ...
- 4請問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區別是什麼 - 迪克知識網
現實主義是一種以寫實性的形象和形態,通過典型化的藝術概括來表現社會現實和人生經驗的文學型別.而浪漫主義是一種以充滿激情的藝術形象來表現理想追求、 ...
- 5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各有什麼特點 - 貝塔百科網
現實主義是一種以寫實性的形象和形態,通過典型化的藝術概括來表現社會現實和人生經驗的文學型別.而浪漫主義是一種以充滿激情的藝術形象來表現理想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