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 遇上公衛,是如虎添翼,還是充滿危機?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有權拒絕提供資料給醫療研究嗎?當精準醫療的腳步飛也似向前奔去,我們要如何推進醫學科技,又不棄守個人的隱私權利呢?
32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321社會群體科技能源精神心理電腦資訊當AI遇上公衛,是如虎添翼,還是充滿危機?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1/07/19・5788字・閱讀時間約12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黃曉君 撰文|周玉文、劉芝吟美術設計|林洵安健康大數據、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醫療研發的新聖杯,新冠肺炎(COVID-19)更將AI技術推上防疫舞臺,各國紛紛串聯大數據監控足跡或採用電子圍籬。
但當科技防疫介入公衛醫療,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個人隱私?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何之行認為,規範不完備是臺灣個資保護的一大隱憂,《個資法》問世遠早於AI時代、去識別化定義不清、缺乏獨立專責監管機構,都是當前課題。
「天網」恢恢,公衛醫療的新利器自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全世界為了因應危機展開大規模協作,從即時統計看板、預測病毒蛋白質結構、電子監控等,大數據與AI技術不約而同派上用場。
但當數位科技介入公共衛生與醫療健康體系,也引發人權隱私的兩難爭議。
2020年的最後一夜,臺灣再次出現本土案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警告,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都不應參加大型跨年活動。
而且,千萬別心存僥倖,因為「天網」恢恢,「我們能找得到您」!有天網之稱的電子圍籬2.0出手,許多人拍手叫好,但也挑起國家進行隱私監控的敏感神經。
隱私爭議不只在防疫戰場,另一個例子是近年正夯的精準醫療。
2021年1月,《經濟學人》(TheEconomist)發布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Personalised-health-index)。
臺灣勇奪亞軍,主要歸功於健全的健保、癌症資料庫及尖端資訊科技。
國際按讚,國內反應卻很兩極。
早前曾有人質疑「個人生物資料」的隱私保障,擔憂是否會成為藥廠大數據;但另一方面,部分醫療研究者卻埋怨《個人資料保護法》(簡稱《個資法》)很嚴、很卡,大大阻擋了醫學研發。
為何國內反應如此分歧?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何之行認為,原因之一是,《個資法》早在2012年就實施,跑在AI時代之前,若僅僅仰賴現行規範,對於新興科技的因應恐怕不合時宜。
健保資料庫爭議:誰能再利用我們的病歷資料?來看看曾喧騰一時的「健保資料庫訴訟案」。
2012年,臺灣人權促進會與民間團體提出行政訴訟,質疑政府沒有取得人民同意、缺少法律授權,逕自將健保資料提供給醫療研究單位。
這意味,一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病例被加值運用,侵害了資訊自主權。
案件雖在2017年敗訴,但已進入大法官釋憲。
民間團體批評,根據《個資法》,如果是原始蒐集目的之外的再利用,應該取得當事人同意。
而健保資料原初蒐集是為了稽核保費,並非是提供醫學研究。
但支持者則認為,健保資料庫是珍貴的健康大數據,若能串接提供學術與醫療研究,更符合公共利益。
此外,如果過往的數據資料都必須重新尋求全國人民再同意,相關研發恐怕得被迫踩剎車。
種種爭議,讓醫學研究和資訊隱私之間的紅線,顯得模糊而舉棋不定。
何之行指出,「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
我們有權拒絕提供資料給醫療研究嗎?當精準醫療的腳步飛也似向前奔去,我們要如何推進醫學科技,又不棄守個人的隱私權利呢?「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是近年醫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透過健康大數據來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對症下藥。
但健康資料涉及個人隱私,如何兼顧隱私與自主權,成為另一重要議題。
圖/研之有物去識別化爭點:個資應該「馬賽克」到什麼程度?何之行認為,「健保資料庫爭議」短期可以從幾項原則著手,確立資料使用標準,包括:允許退出權(opt-out)、定義去識別化(de-identification)。
「去識別化」是一道安全防護措施。
簡單來說:讓資料不會連結、辨識出背後真正的那個人。
何之行特別分享Google旗下人工智慧研發公司 DeepMind 的慘痛教訓。
2017年,DeepMind與英國皇家醫院(RoyalFree)的協定曝光,DeepMind從後者取得160萬筆病歷資料,用來研發診斷急性腎衰竭的健康APP。
聽來立意良善的計畫,卻引發軒然大波。
原因是,資料分享不僅未取得病患同意,也完全沒有將資料去識別化,每個人的病史、用藥、就醫隱私全被看光光!這起爭議無疑是一大教訓,重創英國社會對於開放資料的信任。
回到臺灣脈絡。
去識別化指的是以代碼、匿名、隱藏部分個資或其他方式,無從辨識特定個人。
但要達到什麼樣的隱匿保護程度,才算是無從識別特定個人?何之行指出,個資法中的定義不甚清楚,混用匿名化(anonymous)、假名化(pseudonymised)、去連結(delink)等規範程度不一的概念。
臺灣也沒有明確定義去識別化標準,成為爭點。
現行法令留下了模糊空間,那麼他山之石是否能提供參考?以美國《健康照護可攜法案》(HIPAA)為例,法案訂出了去除18項個人識別碼,作為去識別化的基準;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則直接說明,假名化的個資仍然是個人資料。
退出權:保留人民sayNO的權利另一個消解爭議的方向是:允許退出權,讓個人保有退出資料庫的權利。
即使健保資料並沒有取得民眾事前(opt-in)的同意,但仍可以提供事後的退出選項,民眾便有機會決定,是否提供健康資料做學術研究或商業運用。
何之行再舉英國國民健保署NHS做法為例:英國民眾有兩階段選擇退出中央資料庫(NHSDigital)的機會,一是在一開始就拒絕家庭醫師將自己的醫病資料上傳到NHSDigital,二是資料上傳後,仍然可以在資料分享給第三方使用時說不。
畢竟有人願意為公益、學術目的提供個人健康數據,對商業用途敬謝不敏;也有人覺得只要無法辨識個人即可。
近年,英國政府很努力和大眾溝通,希望民眾認知到資料分享的共善,也說明退出所帶來的社會成本,鼓勵人們留在資料庫內,享受精準醫療帶給個人的好處。
可以看到英國政府藉由公眾溝通,努力建立社會信任。
參照英國經驗,目前選擇退出的比率約為2.6%。
保留民眾某種程度的退出權,但善盡公眾溝通,應是平衡集體利益與個人隱私的一種做法。
歐盟GDPR個資保護的四大原則健保資料庫只是案例之一,當AI成為大數據浪潮下的加速器,最周全之策仍然是針對AI時代的資料運用另立規範。
歐盟2018年實施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以下簡稱GDPR),便是大數據AI時代個資保護的重要指標。
因應AI、大數據時代的變化,歐盟在2016年通過GDPR,2018年正式上路,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資保護法」。
包括行動裝置ID、宗教、生物特徵、性傾向都列入被保護的個人資料範疇。
圖/研之有物歐盟在法令制定階段已將AI運用納入考量,設定出個資保護四大原則:目的特定原則、資料最小化、透明性與課責性原則。
其中,「目的特定」與「資料最小化」都是要求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應在特定目的的必要範圍內,也就是只提供「絕對必要」的資料。
然而,這與大數據運用需仰賴大量資料的特質,明顯衝突!大數據分析的過程,往往會大幅、甚至沒有「特定目的」的廣蒐資料;資料分析後的應用範圍,也可能超出原本設定的目標。
因此,如何具體界定「特定目的」以及後續利用的「兼容性判斷」,便相當重要。
這也突顯出「透明性」原則強調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義務。
當蒐集方成為主要的資料控制者,就有義務更進一步解釋那些仰賴純粹自動化的決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透明性原則的用意是為了建立信任感。
」何之行補充。
她舉例,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芝麻信用,將演算法自動化決策的應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連歐盟發放申根簽證都會參考。
然而,所有被納入評分系統的人民,卻無從得知這個龐大的演算法系統如何運作,也無法知道為何自己的信用評等如此。
芝麻信用表示,系統會依照身分特質、信用歷史、人脈關係、行為偏好、履約能力等五類資料,進行每個人的信用評分,分數介於350-950。
看似為電商系統的信用評等,實則影響個人信貸、租車、訂房、簽證,甚至是求職。
圖/研之有物這同時涉及「課責性」(accountability)原則──出了問題,可以找誰負責。
以醫療場域來講,無論診斷過程中動用了多少AI工具作為輔助,最終仍須仰賴真人醫師做最後的專業判斷,這不僅是尊重醫病關係,也是避免病患求助無門的問責體現。
科技防疫:無所遁形的日常與數位足跡當新冠疫情爆發,全球人心惶惶、對未知病毒充滿恐懼不安,科技防疫一躍成為國家利器。
但公共衛生與人權隱私的論辯,也再次浮上檯面。
2020年4月,挪威的國家公共衛生機構推出一款接觸追蹤軟體,能監控足跡、提出曾接觸確診者的示警。
但兩個月後,這款挪威版的「社交距離APP」卻遭到挪威個資主管機關(NDPA)宣告禁用!挪威開發了「Smittestopp」,可透過GPS與藍牙定位來追蹤用戶足跡,提出與感染者曾接觸過的示警,定位資訊也會上傳到中央伺服器儲存。
然而,挪威資料保護主管機關(NDPA)宣告,程式對個人隱私造成不必要的侵害,政府應停止使用並刪除資料。
圖/Smittestopp為何挪威資料保護機關會做出這個決定?大體來說,仍與歐盟GDPR四大原則有關。
首先,NDPA認為挪威政府沒有善盡公眾溝通責任,目的不清。
人民不知道這款APP是為了疫調?或者為研究分析而持續蒐集資料?而且,上傳的資料包含非確診者個案,違反了特定目的與資料最小蒐集原則。
此外,即便為了防疫,政府也應該採用更小侵害的手段(如:僅從藍牙確認距離資訊),而不是直接由GPS掌控個人定位軌跡,這可能造成國家全面監控個人行蹤的風險。
最後NDPA認為,蒐集足跡資料原初是為了即時防疫,但當資料被轉作後續的研究分析,政府應主動說明為什麼資料可以被二次利用?又將如何去識別化,以確保個資安全?換言之,面對疫情的高度挑戰,挪威個資保護機關仍然認為若沒有足夠的必要性,不應輕易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國家採用「Smittestopp」這款接觸追蹤軟體,有違反比例原則之虞。
「有效的疫情控制,並不代表必然需要在隱私和個資保護上讓步。
反而當決策者以防疫之名進行科技監控,一個數位監控國家的誕生,所妥協的將會是成熟公民社會所賴以維繫的公眾信任與共善。
」何之行進一步分析:數位監控所帶來的威脅,並不僅只於表象上對於個人隱私的侵害,更深層的危機在於,掌握「數位足跡」(digitalfootprint)後對於特定當事人的描繪與剖析。
當監控者透過長時間、多方面的資訊蒐集,對於個人的「深描與剖繪」(profiling)遠遠超過想像──任何人的移動軌跡、生活習慣、興趣偏好、人脈網絡、政治傾向,都可能全面被掌握!AI時代需要新法規與管理者不論是醫藥研發或疫情防控,數位監控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新挑戰。
參照各國科技防疫的爭論、歐盟GDPR規範,何之行認為,除了一套AI時代的個資保護規範,實踐層面上歐盟也有值得學習之處。
例如,對隱私風險的脈絡化評估、將隱私預先納入產品或服務的設計理念(privacybydesign),「未來照護機器人可能走入家家戶戶,我們卻常忽略機器人24小時都在蒐集個資,隱私保護在產品設計的最初階段就要納入考量。
」另外最關鍵的是:設置獨立的個資監管機構,也就是所謂的資料保護官(dataprotectionofficer,DPO),專責監控公、私營部門是否遵循法規。
直白地說,就是「個資警察局」。
何之行比喻,如果家中遭竊,我們會向警察局報案,但現況是「個資的侵害不知道可以找誰」。
財稅資料歸財政部管,健康資料歸衛福部管,界定不清楚的就變成三不管地帶。
綜觀臺灣現狀,她一語點出問題:「我們不是沒有法規,只是現有的法令不完備,也已不合時宜。
」過往許多人擔心,「個資保護」與「科技創新」是兩難悖論,但何之行強調法令規範不是絆腳石。
路開好、交通號誌與指引完善,車才可能跑得快。
「GDPR非常嚴格,但它並沒有阻礙科學研究,仍然允許了科學例外條款的空間。
」「資料是新石油」(dataisthenewoil),臺灣擁有世界數一數二最完整的健康資料,唯有完善明確的法規範才能減少疑慮,找出資料二次利用與科技創新的平衡點,也建立對於資料二次利用的社會信任。
疫病恐懼讓人民會迫切期待政府雷厲風行,但何之行強調,疫情終將趨緩,重新反思法治社會的原則:法律保留、授權明確、正當程序與最小侵害,是民主社會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課題。
圖/研之有物中研院集結近20位人文社會學者參與的科研計畫,推出數位網站,從歷史、經濟、法政、社會學、文學等不同視角,對瘟疫下的社會衝擊提出深刻討論,7月將出版實體書籍。
網站中,何之行也透過人權、法律與歷史的跨向度對話,省思科技防疫下的界線權衡。
圖/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網站,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延伸閱讀何之行,〈人權?法治?防疫下如何權衡?一個哲學、歷史與科技防疫的反思〉, 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網站何之行*、廖貞,〈AI個資爭議在英國與歐盟之經驗—以GoogleDeepMind一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302期,2020Chih-hsingHo,〈ChallengesoftheEU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forBiobankingandScientificResearch〉,《JournalofLaw,InformationandScience》,2018樓一琳、何之行*,〈個人資料保護於雲端運算時代之法律爭議初探暨比較法分析:以健保資料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2期,2017何之行個人網頁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廢材大作戰!科學實驗室EP5—手作神器如虎添翼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AI個資健保防疫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3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狐禪2021/07/19回覆分散式儲藏是必要的。
如果有10個欄位,就存到少5個不同地方,需要組合時應經過核備才可組合運用。
這會比較不方便且可能出錯,但就是代價吧。
而且克服這種不方便,本來也該是技術人員的職責所在。
#2windmill2021/07/19回覆生活在中國,真的連呼吸一口空氣都能死亡呢,有一款消滅covid19病毒的空氣淨化器問世該多好!#3fierycloud2021/07/20回覆提到歐盟資料保護法規,突然覺得,會要求相關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資料研究的人員或團體,需要在地設立研究單位,不得在境外使用來自中華民國國民的資料研究嗎?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20篇文章・
1352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副作用斷片腦袋關機!鴉片類藥物的成癮真相ft.杜學淵醫師【科科聊聊EP74】聖誕老人的難言之隱:他恐怕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成人ADHD患者」理財投資不嫌「早」?學校沒教的孩童理財課在這裡ft.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布萊恩老師【科科聊聊EP72】海上救援和逃生演習——和平號順利歸航│環球科學札記(58)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聖誕老人的難言之隱:他恐怕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成人ADHD患者」13分鐘前什麼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如何推動新太空產業?110小時前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下)11天前海上救援和逃生演習——和平號順利歸航│環球科學札記(58)11天前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84天前「恆水創電」聯手比利時Turbulent研發超低落差機組——力拼「微水力發電」扎根台灣!42021/12/15腸道炎會導致憂鬱症?——淺談體內的腸腦軸線,揭露腸道菌的「腦控」機制!42021/12/15人類是96%的大猩猩嗎?——《生命之鑰: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32021/12/0501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10文明足跡社會群體精神心理醫療健康副作用斷片腦袋關機!鴉片類藥物的成癮真相ft.杜學淵醫師【科科聊聊EP74】PanSci・2021/12/24・3859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追蹤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圖/pixabay大家期待已久的「毒家話題」回來了!日前,泛科學主辦的第二屆泛泛泛科學Podcast主題票選「那些搞錯用途的毒物」,今天的重頭戲就是高票當選的「鴉片類藥物」!為何鴉片類藥物特別容易成癮?嗎啡、海洛因到底是藥還是毒?奈及利亞的感冒糖漿為何成為熱銷毒品?《天能》開場的麻醉毒氣也是鴉片類藥物嗎?本集y編將化身泛科禁藥王(誤)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成癮防治科的杜學淵醫師,揭開鴉片類藥物的真面目,提醒你不管嗑了什麼都要小心點!圖/pixabay01:46人與鴉片的愛恨情仇史鴉片是草本植物罌粟的活性成分,提煉過程並不困難,僅要割開罌粟未成熟果實的果皮後,再把滲出之白色汁液凝固,即可形成鴉片。
由於鴉片容易提煉,作為醫療用途的歷史悠久,早在西元前3400年便有蘇美人使用,而後再傳給巴比倫、埃及、古希臘等文明,其字根「Opium」也源於古希臘語。
而後,鴉片盛行於中歐、地中海等地,再因阿拉伯人傳至亞洲,由於它具有止瀉、止痛、麻醉功效,當時主要用於治療痢疾、腹瀉等疾病。
延伸閱讀:天使or惡魔:歷史上的藥物安全事件──《八卦醫學史》06:24鴉片何時引進台灣根據文獻記載,鴉片於唐朝由阿拉伯商人進貢給皇室,直到清朝中葉,中國已有大量地區種植罌粟、生產鴉片。
由於鴉片能產生欣快感(Euphoria),讓人們愉悅放鬆感,因此在中國作為「娛樂性藥物」蔚為流行,起初僅有皇室、達官貴人能享用,而後逐漸普及至民間。
自清朝開始,鴉片也大量輸入至台灣,直到日據時代發覺鴉片致使勞工生產力下降,因而改列為專賣,並發放使用證照,限制僅有成癮者才能購買,逐漸降低鴉片的成癮影響力。
08:53成癮是種「腦部疾病」人體內有類似功能的「天然鴉片」——腦內啡(Endorphin),意即「人體自然生成的嗎啡」,為人體激素的一種,當它與腦內啡受體結合,同樣會產生欣快感。
杜學淵醫師提及,1930年美國學者研究指出,成癮是種「腦部疾病」,共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大量使用」,當鴉片類的成癮物質與腦內啡受體作用時,產生強烈欣快感,甚至釋放傳遞興奮訊息的多巴胺(Dopamine),便會讓我們「過爽」,形成成癮症狀。
延伸閱讀:【科基百科】多巴胺:生存的動力,上癮的元凶14:05鴉片類藥物為何容易成癮?由於鴉片作用力比腦內啡更強,能製造更巨大的欣快感、分泌更大量多巴胺,因此更容易成癮。
而成癮「第二階段」,即是大量使用成癮藥物後,人的壓力調節反應混亂。
要使用成癮物質,才能維持正常生活,否則會情緒低落、提不起勁。
進而被成癮物質控制,產生依賴性。
17:22成癮就像「煞不了車」成癮的「第三階段」,即是心心念念都想著成癮物質。
杜學淵醫師提及,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System)是娛樂至上的「情緒中心」,只要能產生快感的事就會去做,是成癮行為的發源地。
與之相對的是前額葉的「理性中心」,能夠控制情緒。
因此,成癮的「第三階段」,即是感性大腦弱化理性大腦,就像「煞不了車」、「追劇停不下來」。
杜醫師也表示,先天基因與成癮有極大關聯,40–60%的成癮因素源自遺傳,其餘比例則與環境因素有關。
20:31明知會成癮為何還要用?可用於止痛的藥物分為:常見的乙醯胺酚(如普拿疼)、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以及鴉片類藥物。
由於鴉片類藥物止痛效果最好,因此即便容易成癮,醫療上仍普遍使用。
台灣頒布的《管制藥品管理條例》,依據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將藥品分為四級管理,鴉片類藥物中,海洛因、鴉片、嗎啡屬管制最嚴謹的第一級,可待因、坦芬尼、奧施康定則屬第二級,說明了鴉片類藥物的危險之處。
延伸閱讀:為何醫師會繼續開藥給鴉片類藥物成癮的患者?25:01感冒糖漿變成熱銷「毒品」由於某些感冒糖漿內含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因此在2018年的奈及利亞成為年輕人間的熱銷「毒品」,致使當局禁止生產和進口。
杜學淵醫師解釋,可待因劑量低時有止咳效果,但在人體經肝臟代謝後,會有10%轉成嗎啡,因此大量服用仍可能導致成癮。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也在去年公告,含可待因成分的藥品,將全面禁用於未滿12歲兒童及哺乳婦女,以免不良副作用與成癮狀況產生。
延伸閱讀:忘憂好朋友奈及利亞人感冒糖漿成癮只是喝個止咳藥水,卻被勒令戒毒?都是基因型與法院標準惹的禍29:15《天能》也和鴉片類藥物有關?據傳電影《天能》的開場戲,取材自2002年的「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
當時,有40多名車臣共和國的綁匪,闖入莫斯科的一間劇院,狹持超過850位觀眾作為人質,最後由俄羅斯特種部隊透過通風系統,釋放類似「吩坦尼」的鴉片類藥物氣體麻醉綁匪及人質,雖然救援行動成功,但也導致部分人質而後產生不良反應、甚至死亡。
延伸閱讀: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31:10吩坦尼效力是嗎啡的100倍「吩坦尼」具止痛、麻醉功能,服用者會陷入昏睡狀態,是非常強效的鴉片類藥物,止痛效力甚至是嗎啡的100倍,並且具抑制中樞神經效果,過量使用恐令呼吸抑制而死亡。
美國因推崇安寧緩和治療,90年代後開始以便利的吩坦尼貼片,為疾病末期患者止痛,但因藥性過強,成為美國鴉片類藥物致死人數第一名的藥物。
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嚴格控管後,成癮患者又轉往由非法途徑取得,不當的使用,仍然十分危險。
37:38為何不能研發無成癮性的藥物?由於鴉片的成癮問題很早便被察覺,因此醫學界研發出嗎啡、海洛因、吩坦尼、奧施康定等鴉片類藥物,即是希望能替代鴉片或其他易成癮藥物幫助患者止痛,但事後仍證實上述藥物具成癮性。
杜學淵醫師解釋,由於藥物研發的實驗族群未必廣泛、人數不足,或無法長期追蹤,因此無法準確的在研發階段,判斷藥物的成癮性,或避免產出具成癮性的藥物。
他也舉例,奧施康定在2012年的美國達到濫用高峰,而後藥廠改變劑型,令藥品不容易磨碎、遇水變為膠狀物,藥效也改為長效型,才較有效改變濫用及成癮狀況。
台灣衛福部亦規定,僅有需長期控制疼痛的中重度癌症病患、或特定條件的中重度非癌症慢性病患,才能使用奧施康定,避免成癮或濫用。
42:29如何避免病人的藥物成癮問題杜學淵醫師說明,由於「疼痛」是患者主觀的感受,而醫生的天職即是幫助減緩患者痛楚,因此有時滿足了病人需求,卻導致患者成癮。
他也表示,臨床上很倚靠醫生的經驗,判斷開立的處方劑量是否合理、病人要求止痛藥物的頻率是否增加。
目前台灣醫院內也多設有藥品管理委員會,可協助提醒醫生某些藥品處方、或哪些病人狀況需特別留意,避免藥物成癮問題發生。
48:23台灣如何防治藥物成癮及濫用由於台灣對鴉片類藥物的規範嚴格,成癮及濫用狀況不如美國嚴重。
不過,台灣仍曾有海洛因濫用情形,再加上共用針頭而導致愛滋病、B肝、C肝等疾病傳染。
2006年起,政府採以「美沙酮治療法」,提供美沙酮讓海洛因成癮者飲用,並配合「清潔針具計畫」,有效減緩患者成癮與疾病傳染的風險。
同時,現在口服用的「舌下錠」(丁基原啡因),也做為成癮藥物的另一種替代療法,其藥效能維持更久,並且無法注射使用,降低了濫用風險。
53:00勿把成癮「污名化」杜學淵醫師表示,行政院推行的「新世代反毒策略」已邁入第二期,預計於4年內投入150億經費,醫療部分今年也提供2億400萬,為主動求診的藥物成癮患者支付醫療費。
杜醫師重申,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因此應把成癮者視為病人,提供他們需要協助,讓患者恢復生理功能,降低成癮所造成的危害,而非「污名化」他們。
56:23「成癮防治科」的守備範圍杜學淵醫師所任職的「成癮防治科」,即是提供成癮患者醫療協助,包含上述的鴉片類藥物、毒品成癮,甚至酒精、賭博、網路成癮,也是他們的守備範圍。
由於成癮症狀恐影響人體各部位,加上現代科技與藥物的快速演進,成癮防治對於第一線的醫師,是相當大的挑戰。
隨著醫學界研發出美沙酮、舌下錠療法,成癮防治出現了改善的曙光,醫界未來仍需發展更多治療模式,協助患者擺脫成癮。
延伸閱讀:嚴重酒精成癮與神經傳導物質GABA有關網路成癮大解密!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解決?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廢材大作戰!科學實驗室EP5—手作神器如虎添翼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podcast副作用泛泛泛科學藥物成癮鴉片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PanSci25篇文章・
6位粉絲+追蹤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RELATED相關文章副作用斷片腦袋關機!鴉片類藥物的成癮真相ft.杜學淵醫師【科科聊聊EP74】聖誕老人的難言之隱:他恐怕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成人ADHD患者」基因神剪CRISPR:當初被發現及命名的故事——《破解基因碼的人》研究資料亂到不行?你需要的是「資料管理方案」——淺談什麼是「開放科學」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聖誕老人的難言之隱:他恐怕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成人ADHD患者」13分鐘前什麼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如何推動新太空產業?110小時前跟名偵探學習推理—回溯推理與貝氏定理分析(下)11天前海上救援和逃生演習——和平號順利歸航│環球科學札記(58)11天前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84天前「恆水創電」聯手比利時Turbulent研發超低落差機組——力拼「微水力發電」扎根台灣!42021/12/15腸道炎會導致憂鬱症?——淺談體內的腸腦軸線,揭露腸道菌的「腦控」機制!42021/12/15人類是96%的大猩猩嗎?——《生命之鑰: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32021/12/05
延伸文章資訊
- 1AI發展挑戰隱私保護與法規 - 臺北產經資訊網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成為全球焦點,依據英國科學政府辦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對AI之定義,係指分...
- 2假新聞、隱私權、大規模失業,11 個你必須思考的AI 倫理困境
假新聞、隱私權、大規模失業,11 個你必須思考的AI 倫理困境. 大數據文摘 2019-09-16. Share. 現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時刻,要面對很多道德問題。
- 3人工智慧與資料隱私之探討 - TWNIC Blog
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主要是透過「歸納法」,將訓練資料中可以存在的各種關聯性予以一般化。然而歸納本身,並無法對資料關聯性提出因果解釋。 AI與隱私權 ...
- 4隱私權宣告 - 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
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以下簡稱本協會) 非常重視您的隱私權,因此本協會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如下:. 1.個人資料之機密性和安全性. 保護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是本協會 ...
- 5當AI 遇上公衛,是如虎添翼,還是充滿危機? - PanSci 泛科學
我們有權拒絕提供資料給醫療研究嗎?當精準醫療的腳步飛也似向前奔去,我們要如何推進醫學科技,又不棄守個人的隱私權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