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以色列國防觀:和平是打出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色列國土面積只有2.2萬平方公裡,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二;人口只有800萬,僅有台灣三分之一。
國土地形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周圍又滿佈敵意環伺的阿拉伯 ...
移至主內容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中東想想】以色列國防觀:和平是打出來的
友善列印版本林琮盛發佈於12月29,2013以色列國土面積只有2.2萬平方公裡,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二;人口只有800萬,僅有台灣三分之一。
國土地形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周圍又滿佈敵意環伺的阿拉伯強國。
受空間所迫,以色列人對國家安全的認知是:「只要失敗一次,就會亡國」,謹慎程度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
歷史上,德國、法國、日本等很多國家都被擊敗過,卻能生存下來。
以色列則不同,若戰敗,唯一選擇恐是滅亡。
因此,以色列的生存邏輯是「展現強大力量,遏止敵人侵略意圖」。
若顯露一絲軟弱,強敵馬上將其消滅。
「寧可打出安全的和平,也不要忍辱偷生的和平」,隨時可能被亡國的安全觀,造就出以色列獨樹一幟的國防理念。
以色列前國防學院院長雅德林少將曾說:「以色列必須奉行安全第一、和平第二的方針。
安全重於和平。
先有安全,後有和平」。
盡管以色列人充滿個人主義,在安全至上的國防觀下,以色列國防軍(IDF)和多數國民具有高度統一的國防危機意識。
以色列國防軍從未有「承平時期」概念,始終保持高效運作的「實戰」和「戰備」兩種嚴謹狀態中。
正因如此,以色列國防軍養成了著眼實戰、注重實效的作風,戰鬥力必然成為其衡量工作效能的唯一標準。
因此,其練兵哲學是:實際戰爭怎麼打,兵就怎麼練。
士兵甚至能直接否決上層軍官的決定。
在部隊,一切都以個人的實際表現為主,而非軍階地位。
部隊具備這種文化,是因該國常面臨危機四伏的挑戰,快速反應成為搶奪戰場先機的要件。
以色列不僅要對付敵國武裝侵略,還要應對國內的巴勒斯坦各派別的武裝襲擊,和保衛以色列所佔領的戈蘭高地,以確保加利利湖這個最大淡水水源。
歷經多次大小戰役,為了應對複雜且嚴重的國安局勢,以色列必須保留充足的軍力。
現任常規軍大約18萬人左右,與周邊阿拉伯國家軍隊相比,看似寡不敵眾。
但以色列軍隊的主要優勢是精良的人員訓練及完善的制度,而非人數多寡。
尤其其軍事科技能力,更非任何一個周邊阿拉伯國家足以匹敵;同時,以色列軍隊也發展出一整套既高效又獨特的軍事動員制度。
以色列軍隊後備部隊的戰鬥力絕不遜於常規部隊。
這些後備部隊人員每年都要回營集訓1到4周(類似台灣點教召)。
一旦戰事爆發,這些被點教召的士兵在接到戰爭動員令後24小時內即可投入戰鬥。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只耗費20小時便完成後備部隊集結、投入戰鬥,扭轉戰局,反敗為勝,免於亡國的下場。
一位從傘兵部隊退伍10年、曾參與02年伯利恆「聖誕教堂」圍攻之役的以色列年輕人Nadav告訴我,他每年都要回營接受2、3周的集訓。
點教召前,國防部會在2個月前通知他;回到社會上,一旦接獲軍事動員令,他們必須要在3、4小時內快速返抵所屬部隊。
所有軍需物資已在軍營準備好,整裝待發。
此外,著眼實戰的以色列軍隊更強調從戰爭中汲取教訓。
贖罪日戰爭初期,以色列國防軍曾被打得狼狽不堪,差點被敘利亞軍在戈蘭高地「侵門踏戶」。
盡管以色列最終反敗為勝,但仍在戰後設立以最高法院院長為主任的五人委員會,對戰爭過程進行調查,並建請解除總長、軍情局長和南方軍區司令的職務。
2006年7月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的「第二次以黎戰爭」,卻被以國認為是失敗戰爭。
一位參與過該場戰役的以色列砲兵士兵史洛米說,以軍往往佔領了黎巴嫩的一處後,又退回去;不久,真主黨游擊隊又開始騷擾,逼得以軍又得再次佔領。
同樣動作重複多次。
且只要真主黨游擊隊發動攻擊的原始地是學校或居民區,以軍就不能進行砲轟。
該年9月,以色列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評估這場戰爭,並於2007年1月頒布長達250頁的總結報告。
報告指出,以軍的主要失誤在於「過度重視空中打擊,地面攻擊遲遲未能跟上」。
報告還對時任總理歐默特和總參謀長哈盧茨提出尖銳批評,導致總參謀長引咎辭職。
即便以色列國防軍作風彪悍,但街上的以色列士兵卻看似十分隨性,尤其不看重東方國家極為重視的軍容風紀和外交禮儀。
按東方國家軍隊的邏輯,士兵在公共場所應著裝整齊,言談舉止都要講究軍容風紀。
但這群20歲不到的以色列士兵其「打扮」和舉止卻很另類。
不管哪裡、不論男女,多數士兵都拎著行軍包,斜背著一支綁著彈匣的自動步槍;貝雷帽則別在肩章下或用帽繩拴著。
他們在大街上、在商店裡、巴士站附近到處亂晃;三個一群、兩個一夥,既無站相又無坐相,不是勾肩搭背、嘻笑抽煙,就是手裡拿著零食或冰淇淋邊走邊吃。
若在台灣,這群「毫無軍人樣」的士兵應會被社會大眾舉起放大鏡、大肆檢討。
但在以色列街上比比皆是。
這群年輕士兵總是不愛受規訓、不習慣服從呆板的指令,每個人從小就被鼓勵獨立判斷。
但要成為短小精悍的「戰鬥民族」,代價不小。
2014年度的以色列國防預算約140多億美金,約佔GDP近6%,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
相較之下,2014年的台灣國防預算大約106億美金,只佔GDP比重2.54%。
在「安全至上」的生存理念下,以色列被迫成為重稅的「搶錢」國家。
光商品增值稅就17%以上;多數上班族的所得稅介在12%至30%間;企業所得稅也在25%以上。
若要仿效這種「戰鬥民族」,台灣人恐怕也要惦惦「和平代價」的荷包斤兩。
友善列印版本
友善列印版本
關鍵字:國防、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平、軍事、後備部隊
作者
林琮盛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同作者其他文章
【中東想想】以巴衝突背後,各自的茶壺風暴
【中東想想】新疆棉風暴凸顯中西方市場體制的根本矛盾
【中東想想】提高生育率,以色列這麼做
相關文章
【中東想想】以巴衝突背後,各自的茶壺風暴
【南洋想想】泰國軍事現代化:峰迴路轉的歷程
【南洋想想】VFA:菲律賓的國防困境
【南洋想想】台灣有世界密度最高的防空飛彈嗎?
國防部最值得學習的公關:日劇《飛翔公關室》
政策想想分類
中國問題
主權兩岸
休閒育樂
全球脈動
司法人權
國防外交
媒體觀察
政黨政治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社會安全
財政金融
想想副刊
更多副刊文章
【戰地眺望】不畏砲火的研究精神:...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語諜戰...
【新書推薦】美麗島事件與大鬍子家...
【被遺忘的歷史】遭刑求卻頑強不悔...
【聽那些女孩唱歌】那條閃爍著七彩...
延伸文章資訊
- 1以色列空軍—國防最佳守護 - 博客來
書名:以色列空軍—國防最佳守護,原文名稱:Israel's best defense : the first full story of the Israeli Air Force,語言:繁體中...
- 2先進國家全民國防教育成功案例比較研究:以瑞士
但以色列兵力卻從不足3萬發展為60萬,由單一陸軍發展成為軍兵種齊全的現代化軍隊,成為中東地區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究其原因,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長期以來,以色列注重兵役 ...
- 3【中東想想】以色列國防觀:和平是打出來的
以色列國土面積只有2.2萬平方公裡,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二;人口只有800萬,僅有台灣三分之一。國土地形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周圍又滿佈敵意環伺的阿拉伯 ...
- 4建構全民國防 確保國家安全
瑞士與以色列與我國一樣,都是土地面積不大的國家,雖然這兩個國家的國防安全環境異於我國,但其面對外來威脅所採取的防衛措施,特別是在國防意識的強化方面,卻足供 ...
- 5以色列國防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色列國防軍創立於1948年,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作為世界上最有戰爭經驗的武裝部隊,在建國半個世紀以來參與了五場主要的大型戰爭和其他無數的小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