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食物銀行與「時間銀行」在南機場相遇:里民不是只有「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志工,但是就地取材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全台灣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台北市萬華區的方荷生里長成立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了300多戶里內的 ...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StaffsLive(CCBY-NC2.0) 當食物銀行與「時間銀行」在南機場相遇:里民不是只有「拿」,也能學會「給」 社區社會設計新知 2016.05.13 FacebookLike GooglePlusOne 瀏覽次數: 合作轉載 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文:Zera  當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落入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和中低收入戶人數也每年在激增,但是實際上能獲得政府社會福利照顧與補助的仍是少數,很多貧困的家庭淪為社會邊緣人,這些弱勢族群不只是低收和中低收入戶,還包括災民、街友、單親家庭、身心障礙、獨居老人、還有遭遇重大變故的急難家庭等等。

根據統計,台灣一年所浪費的食物高達兩百多噸,但是很多弱勢族群卻是連基本的溫飽都不可得,於是基於互通有無,將可用的物資有效的整合發放到有需要的人身上,有了食物銀行機制的誕生。

這幾年,從民間自發而起的食物銀行風起雲湧,很多基金會、協會、善心人士、宗教機構、還有一些里辦公室都成立時間銀行,整合運用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募集捐助物資。

運作幾年下來,政府也開始運用公權力結合民間資源,更有效率與更大規模的落實食物銀行的運作。

例如,台中市是全台灣第一個實施食物銀行自治條例的城市,透過經發局來號召企業加入捐贈的行列;新北市政府從100年開始結合公私夥伴推動實物銀行,已經媒合現金及實物總計8億8千多萬元,讓127萬個人受惠;2012年全國第一家超商式的食物銀行出現在台中市的綠川店,一改過去統一發放物資給弱勢的方式,改為由弱勢戶自己到店裡挑選所需要的東西。

針對這些來自社會各界善心人士以及企業團體的珍貴資源,發放的對象和原則以及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大都秉持救急不救窮,避免通通有獎,而是經過社工或是工作人員的訪視評估後,發放給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基本生活必需品,讓無法獲取政府社會福利救助的艱困家庭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不至於挨餓受凍。

另外要談「時間銀行」的概念,這個在1980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艾德加所推廣的時間銀行,顛覆過去我們對時間的認知,他將時間貨幣化,他給時間貨幣新的定義:「時間貨幣是金錢經濟和社區經濟的橋樑」,目前有三十多個國家,一千多個非營利組織或政府機關在推動時間銀行,鼓勵民眾加入時間銀行,參與社區服務,在鄰舍間幫助他人接送、購物、處理家事、文書電腦等等,所有的服務都可以用點數來量化計算,儲值在時間銀行裡,這些勞心勞力的付出,有朝一日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享受別人的服務,這是一種互惠利己利他的做法。

目前只有少數的單位將「食物銀行」與「時間銀行」同時落實,這種結合社會福利與愛心關懷並落實環保回收的機制,食物銀行從募集來自各方的物資同,時需要大量的人力投注,包括社工的評估訪視,物資的整理發送等等,有些單位向大學社團招募志工,但是就地取材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全台灣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台北市萬華區的方荷生里長成立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了300多戶里內的弱勢家庭,他教導里民不是只有「拿」也應該實踐「給」。

他將食物銀行的運作同時加入時間銀行的作法,每戶弱勢家庭每個月發給500點數的護照,可以去取領取實際的生活物資,同時也必須對社區做500點回饋性的服務,每一項服務都有對等的點數扣除,當巡守隊、協助社區義賣、社區的送餐服務等等,500點的點數也可以兌換衣物棉被,或是當作社區共餐的餐費扣除,這樣實施下來,讓被照顧的弱勢家庭不只享受善心人士的物質照顧,也積極踴躍的投入社區服務,整個社區祥和有愛心,這個來自基層的成功案例值得更多的推廣到食物銀行的運作,當食物銀行與時間銀行相遇就會讓整個社會到處迸出愛的火花。

全文轉載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原文標題:讓食物銀行與時間銀行相遇 延伸閱讀: >> 「行」塑企業的價值 >> 別太愛自己的產品 >> 「米」型人才的培育 >> 這個創新團購服務,讓南非貧窮小鎮居民輕鬆購物—不只售價更便宜商品還直接送到府 >> 用「窮人經濟學」取代菁英經濟學—以科學精神檢驗失敗的扶貧政策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食物銀行時間銀行食物浪費剩食社區經濟南機場食物銀行時間貨幣 前往完整專欄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以時事、財經、文創、科技、生活新知為主的全方位新媒體平台,由一群專家學者、菁英達人發表專業、即時、新奇的睿智觀點,開啟民眾的新視野。

你可能也喜歡 全民救剩食:台灣有望立法設「實物給付」專章 這台行動餐車不賣垃圾食物,用愛心餐點填飽每個人的胃營收全歸食物銀行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吃不完的食物進了垃圾桶,卻送不到那些需要的人手中 當熱血市民碰上行動派市長,聯手促成西班牙第一個「共享冰箱」! 哪種食物最常被丟掉?荷蘭新創打造識別系統,為餐廳減少一半食物浪費 剩食變佳餚!兩大解方延續蔬果的第二生命,解決從生產到消費的浪費問題 讓醜蔬果在廚藝教室重生!「FoodShift」走入貧窮社區,以烹飪課程培育居民一技之長 攜手消費者一同惜食!7-11升級「智能標貼」有效控管保存期限,盼2030年將剩食減半 PhotoCredit:EveningStandard 一群劍橋畢業生把廢棄加油站打造為電影院,用Maker精神改造倫敦! 社區城市建築案例 2016.05.06 合作轉載 文:一心 近年,創新創業、社會企業思維盛行,利益與公益之間的取捨與平衡開始浮上檯面。

影響層面從學校的教學課程安排到就業生態,甚至連旅行都變得不一樣。

在英國,目前最紅的建築團隊無疑就是Assemble,他們強調團隊合作,與居民、志工協力、運用最少的預算完成城市空間改造。

從改造廢棄加油站開始 2010年,一群劍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看到雜誌報導倫敦竟有4,000座廢棄加油站,一方面訝異自己每天生活在倫敦,卻對於廢棄加油站的存在問題沒有察覺;另一方面他們想到:「若將廢棄加油站改造,不就是引起人們開始討論廢棄空間再利用的最好方法」。

因此,他們募集了五千英鎊,並說服一座廢棄加油站主人願意出借加油站。

他們邀集了同好與義工,用三個星期的時間,將一座廢棄加油站改造為電影院。

這座「快閃(pop-up)」電影院名為 TheCineroleum,為了節省費用,他們使用便宜與募集而來的材料,同時召集百位志工一起動手打造。

這座電影院雖然壽命僅短短一個月,但它位處倫敦交通繁忙的道路旁,其最奇妙處就在於播完電影後,當布幕拉起,觀眾才驚覺布幕後方竟是一條車水馬龍的道路。

這群年輕人運用有趣的改造,向市民展示廢棄角落空間的再生也可以如此簡單,只需一起動手,並加上一點想像力,城市就可更豐富有趣。

Cineroleum改造構想圖(來源:Assemble ) TheCineroleum完成後照片,電影播放時四周簾子可降下(來源:Assemble ) 成立Assemble,從「做(make)」中慢慢探尋都市再生 TheCineroleum之後,這群年輕人組成了工作室Assemble。

成員一共18人,年紀約在25歲左右,大部分是建築系畢業,其他包括歷史系、哲學系與英文系等等。

Assemble的重要轉捩點是從2012年開始,當時他們剛完成幾處廢棄空間改造的案子,倫敦奧運遺產開發公司(LondonLegacyDevelopmentCorporation)遂委託他們,經營一處位於東倫敦區域的廢棄工業廠房。

Assemble將空間命名為 Sugarhouse,整修後做為公共使用性質較強的共同使用空間,包括咖啡店、披薩店與展覽空間,並邀請木匠與石匠師傅進駐工作坊,成功的將廢棄廠房翻轉為39位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工作空間,其中也包括Assemble自己的辦公空間。

2014年,他們進一步在原址旁興建新的出租型共同工作室Yardhouse,提供16個工作空間,擴大引入創意設計族群的能量。

Yardhouse在建造過程中,延續Assemble一向堅持的MAKER自造精神,使用隨手可得且便宜的材料、一切自己動手打造,使建築成本極低,一平方公尺造價成本僅291歐元。

極低的建造費用直接反映在後續進駐者的租金上,壓低租金後將對入駐者更為友善。

Assemble表示,Sugarhouse與Yardhouse所想要實驗的是廢棄工業區的活化路徑,不同以往打掉重練的開發方式,而是重新利用既有廠房建築,以極低的費用,如細胞一般的增加所需空間,賦予舊廠房新生命,為廢墟地區帶入新活力,他們希望這樣的模式能成為周邊廢棄工業區重新發展的契機。

由Assemble打造的Sugarhouse是一個複合式的空間,提供活動與工作空間,將活力引入廢棄等待更新的廠房區。

(來源:Sugarhouse) Yardhouse正立面為色彩迷人的手作水泥瓦磚拼貼而成(來源:Assemble ) Sugarhouse邀請工匠師進駐(來源:Sugarhouse) Assemble成立五年,以社區建築項目贏得藝術大獎 工作室成立五年後,Assemble於2015年獲得英國藝術大獎「透納獎(TurnerPrize)」。

此次的獲獎打破透納獎許多的記錄,包括年紀最輕、人數最多、而且成員當中沒有一個人是藝術家等。

此外,他們以街區改造計劃「GranbyFourStreets得獎,更是激起藝術界廣泛討論。

要了解為何會得獎,就必須先了解GranbyFourStreets的發展歷程。

位於利物浦的GranbyFourStreets興建於1900年代左右,在1981年代因為房屋老舊,政府強迫百戶居民搬離,二三十年過去,因為房子無人居住而越來越衰敗。

政府一次次朝向全區開發的房產開發思維完全行不通。

因此仍居住在當地的住戶,開始思考如何讓社區再活起來。

居民先在1993年成立社區居民協會(GranbyResidentsAssociation),經過了20年,就在政府也想要放棄的時候,居民為了改善社區持續衰敗的情況,再次於2011年成立街區信託基金會(GranbyFourStreetsCommunityLandTrust)。

2007年Granby區域房子無人居住,殘破的狀況(來源:LiverpoolEcho) 信託基金會成立後,便展開「自己的社區自己救」行動,居民會自主為社區街道美化、種植植栽、油漆與佈置,同時一個月舉辦一次社區市集。

基金會也積極向議會與政府爭取經費,接觸可接受社區發展願景的投資商,並於此時開始與Assemble合作。

Assemble與街區信託基金會的合作的確展現了社區再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完全不同與以往政府主導的整體開發模式,只是依賴財團投資、訴求房產增值卻忽視原本社區居民的需求。

除了前述的社區美化活動外,信託基金會向議會爭取到十棟房屋來運用,並以募資與貸款方式,籌到100萬歐元的資金。

Assemble團隊發揮善用在地材料與自己施工的優勢,協助居民在金額不高的情況下進行房屋修繕,將房子的改造不僅只是一個殼,而是美麗且可負擔得起的房子。

我們在GranbyFourStreets的再生行動,看到的不是房產增值的慾望,而是對於社區活化的重視,是對人與生活的尊重。

GranbyFourStreets的願景為創造一個具有多元活力,大家都可居住、工作與休閒的地方 (來源:GranbyFourStreetsCLT )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舉辦的社區市集,販售的攤位包括古玩、二手衣物、二手藝 術品、手作工藝品、塔羅牌與腳踏車修理。

(來源:GranbyFourStreetsCLT ) 他們之中沒有一人是建築師,沒有完成一棟完整的建物,對他們而言『做』比『蓋』重要 很難定義Assemble是間什麼樣的公司,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具備完整的建築師資歷,也沒有完成任何一棟完整的建物。

但從他們的操作中可看出他們的核心理念:「動手做、融入社區、從地方出發」。

雖然GranbyFourStreets未來發展仍是未定數,但從Assemble的獲獎我們可以觀察到幾件事情。

第一是,社會急迫需要不同於傳統更新開發的創新實踐。

以往財團為主的都市更新,易導致對原本在地社會紋理的忽視,未將基本居住權益與社區生活需求納入考量。

第二,「協力」的重要性。

Assemble在獲得提名後不斷的強調社區在地組織的重要性,以及沒有社區組織他們將無法獲獎;同時他們也認為這種模式不代表政府可以完全退出社區營造,應該是多方一起協力合作,所以展開社區、居民、專業者、政府、第三方組織、開發商等多方角色的協力,將是未來都市再生重要的基礎。

THEATREONTHEFLY是木頭打造的表演場地,是由16歲至68歲的志工一同參與興建。

(來源:Assemble ) 第三,我們看到空間設計專業角色的轉變(包括都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

空間設計專業,不再是關在辦公室,在圖板上鑽研設計美醜的工作,它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一道工具,是一個「代理人」的角色;為了解決問題,專業者必須長時間於社區中,了解居民聲音與議題關鍵,再運用設計能力,嘗試為問題找出可能的出入或推進步驟。

Assemble成員之一Paloma在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即說: 在Granby,我們和居民是合作伙伴(collaborators),大家平等參與,我們在街坊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不是准許他們參與或為他們賦權(empowerment)。

Granby的關鍵是由居民主導,由他們發起實踐一個有意義、可持續的參與模式。

我們以藝術技能跟大家溝通,當地有些事情本來就有價值,卻一直受人忽視,我們就以專業令這些價值被人看見。

Assemble這樣的理念,與40年前提出建築模式語彙的知名教授亞歷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不謀而合。

亞歷山大在他的《奧勒岡實驗》(TheOregonExperiment),提出完美的設計是由空間使用者,將心中的藍圖告知設計師,設計師聽了之後,再藉由技能將藍圖繪製出來,其中必須經過多次來回溝通,最終才會完成一個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空間。

Assemble秉持著這樣的理念,運用透納獎為得獎者舉辦展覽的經費,在Granby社區中成立具有社會企業精神的社區工作坊(GRANBYWORKSHOP)。

此工作坊成為訓練社區居民工藝技能的場所,並提供工作機會,所獲得的營收也將挹注於社區重建上。

在Assemble這群年輕人身上所看到的不是炫技的建築作品,也不是短暫鼓動人心的未來願景勾勒,而是將專業技術作為都市再生發展的後盾,漸漸摸索一條社區建築的方向。

牆上的作品都由Granby社區工作坊所生產,其營收將作為社區再生基金(來源:Assemble ) Granby社區工作坊是由Assemble所獲得的透納獎贊助下成立的空間, 主要目的為幫助社區再生(來源:Assemble ) Granby社區工作坊內部空間(來源:Assemble ) 這個影片記錄Granby社區狀況與社區居民如何參與社區工作坊的工作,以及社區工作坊所創作出的美麗作品。

作者簡介:一心,從法學院轉到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天真無邪學生族。

時間開始有彈性,想在敲敲鍵盤中,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全文轉載自眼底城事 延伸閱讀: >> 顛覆未來的十種空間:維也納藝術雙年展「2051」系列 >> 小學廢校危機大學生社企救命 >> 台鐵舊宿舍重生串聯小農文創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MakerAssemble倫敦城市社區英國劍橋 你可能也喜歡 最重視火災的國家——在惡火連燒4夜之後,英國消防教育成全民共識 拒絕制式水泥公園!民生社區居民聯手改變公部門,讓綠地回歸鄰里 左鄰右舍一起來造公園!這款好上手的工具包,助居民輕鬆開闢綠色空間 「呼吸乾淨空氣是基本的人權」倫敦街頭出現一隻不一樣的泰迪熊,號召大眾共同打擊空汙 未來的城市必須自給自足!6大要素打造跨界共創的「FabCity」 全球社區貨幣風潮:「自己的貨幣自己印」,擺脫被資本主義蠶食鯨吞的命運 這間海上旅館從荷蘭漂向英國,雇用逾百位在地失業者給他們「再試一次」的機會 英國首間「藝術旅館」:讓世界各地的藝術旅人有負擔得起的住宿選擇 眼底城事 【眼底城事】由一群對城市空間與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熱愛城市生活,關心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透過共同書寫的方式,從城市規劃專業走進真實社會中。

網站;臉書。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新知 1 捐不了的破損舊衣只能丟棄?!6個取代送入垃圾場的處理方式 環保 2 實行這十個好習慣不再發生食物浪費 環保 3 聖誕禮物怎麼送?7個永續送禮提案,讓你的禮物別具意義 環保 4 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5分鐘了解SDG6,讓人人享有乾淨、可負擔的水資源 科技 5 笑淚交織的老後人生!6部經典好片,看百種退休後的大齡生活 銀髮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循環工作 永續素養大調查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