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話經典】面具下的哀愁:〈兒子的大玩偶〉與那些在臺灣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68 年刊載在《文學季刊》上的〈兒子的大玩偶〉,是作家黃春明的著名小說之一,刊載至今已經五十多年,走過半世紀歲月,臺灣的改變何其劇烈,但這篇 ...
尚未登入
訂閱方案
看・這些人
帝王將相
革命家
王子
公主
皇后
歐洲名人
希特勒
拿破崙
伊莉莎白一世
臺灣
鄭成功
林獻堂
蔣經國
宋美齡
蔣介石
孫中山
中國
曹操
毛澤東
袁世凱
慈禧太后
唐太宗
行行出狀元
農民
文豪
攝影師
科學家
運動員
醫護人員
看全部分類
看・這些事
天災人禍
災難
戰爭
COVID-19
文青日常
藝術/設計
閱讀
音樂
影視/電影
生活大小事
移民/遷移
新聞/媒體
法律
飲食
科技
主義/思想
法西斯主義
轉型正義
資本主義
女性主義
政治/國際
共產黨
國民黨
伊斯蘭
納粹
神聖羅馬帝國
看全部分類
看・這世界
Asia。
亞洲
越南
泰國
韓國
日本
香港、澳門
中國
Europe。
歐洲
英國
荷蘭
希臘
義大利
德國
Americas。
美洲
墨西哥
古巴
加拿大
美國
Taiwan。
臺灣
高雄
臺南
嘉義
臺北
基隆
看全部分類
看・這時代
臺灣分期
戰後時期
日治時期
清治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英國王朝
都鐸王朝
金雀花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
西元世紀
20世紀
19世紀
18世紀
17世紀
16世紀
中國朝代
春秋戰國
唐
魏晉南北朝
三國
秦
世界大代誌
文藝復興
冷戰
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看全部分類
所有分類
會員專區
專題特輯
專欄作者
所有文章
活動
影音
倒數2030
帳戶資訊
閱讀紀錄
收藏清單
關於我們
月繳方案
149TWD/月
新會員首月99元優惠
訂閱此方案
季繳方案
原價NT447
350TWD/季
淺嚐方案,閱讀故事小試身手
訂閱此方案
年繳方案
原價NT1788
1280TWD/年
深入探索,精彩好文全都不漏接
訂閱此方案
首頁
【人人話經典】面具下...
【人人話經典】面具下的哀愁:〈兒子的大玩偶〉與那些在臺灣社會中掙扎父子親情
2021-02-28
戴上異化自我的面具,如同一縷在城市遊蕩的幽魂
因為失去故鄉,所以鄉愁永存於心
擺脫父慈子孝的時代之歌
同場加映:學霸陪你讀《兒子的大玩偶》
收藏
+新增分類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Line
他一個人艱困地走在街道上,打扮成十九世紀軍官的模樣,因為臉上塗抹著白粉,誇張的妝加上不斷流下的汗水讓他的臉糊成一團,顯現出一副滑稽的模樣,路邊的行人向他投來好奇與嘲諷的眼光。
然而,這一切都無所謂。
為了他的家,為了他新誕生的孩子阿龍,無論面對再多的嘲諷,再多的苦難,他都甘之如飴。
迫於生計而披戴上的小丑裝扮、身上掛著的廣告看板,全都是他的鎧甲,保護著他心愛的孩子──他寄託的所有希望,獨自一人漫遊在這一望無際的荒原上……。
1968年刊載在《文學季刊》上的〈兒子的大玩偶〉,是作家黃春明的著名小說之一,刊載至今已經五十多年,走過半世紀歲月,臺灣的改變何其劇烈,但這篇臺灣文學現在讀來仍能引起多數讀者的共鳴。
〈兒子的大玩偶〉在1980年代改編成電影,更引起臺灣電影圈的新浪潮運動,其重要性無需言喻。
戴上異化自我的面具,如同一縷在城市遊蕩的幽魂故事主角坤樹是宜蘭小鎮上的「三明治人」,穿著引人注目的小丑裝,背著樂宮戲院的電影廣告看板,在大街小巷中行走,宣傳當天上映的電影,有時還會掛上贊助單位的草藥廣告。
沒念什麼書的他,這樣的行動廣告是他所能找到最好的工作了,但滑稽的打扮與每天在太陽底下的不斷行走,都讓他痛苦不已。
然而,原本因生活困窘不得已得讓太太墮胎的他,因為這份工作,保住了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大玩偶〉並不是什麼高潮迭起的故事,整篇小說僅僅描寫坤樹在行走過程的思考過程,黃春明以意識流的方式呈現坤樹與妻子的互動,兩人如何吵架、賭氣而後若無其事和好,最後戲院經理告訴坤樹改以三輪車宣傳,不必再當三明治人的過程。
原本極其平淡的一日生活,卻因坤樹的思緒而變得波瀾壯闊,讀者因而窺見坤樹心思,深刻感受到他與妻子對兒子的愛。
「阿朱,小孩子不要打掉了。
」
(為這事情哭泣倒是很應該的,阿朱不能不算是一個很堅強的女人吧。
我第一次看到她那麼軟弱而號啕的大哭起來。
⋯⋯)
想到這裡,坤樹禁不住也掉下淚來。
⋯⋯淚似乎受到慫恿,而不斷地滾出來。
在這大熱天底下,他的臉肌還可以感到兩行熱熱的淚水簌簌地滑落。
(這孩子這樣喜歡我。
)坤樹十分高興。
這份活兒使他有了阿龍。
有了阿龍叫他忍耐這活兒的艱苦。
⋯⋯「他喜歡你這般打扮做鬼臉,那還用說。
你是他的大玩偶。
」⋯⋯坤樹心裡暗地裡讚賞阿珠的聰明,他一再地回味著她的比喻:「大玩具娃娃,大玩具娃娃。
」這份工作起因於兒子的降生,黃春明藉由坤樹毫無掩飾的情感,展現出坤樹的喜悅,他經過妓院前被妓女調笑,在學校前被學童圍繞嬉鬧,在車站前遭遇工作完面無表情的行人,心中隨著想到的事而忽喜忽悲,卻因為他臉上塗白所形成的面具,沒有人可以理解他。
滑稽的裝扮與面具將他與其他人隔離開來,但街上行人德疏離並非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真正的悲劇來自他將妝卸下後,想抱起兒子阿龍,阿龍卻嚎啕大哭: 坤樹把小孩子還給阿珠。
心突然沉下來。
他走到阿珠的小梳妝臺,坐下來,躊躇的打開抽屜,取出粉塊,深深地望著鏡子,慢慢的把臉塗抹起來。
「你瘋了!現在你抹臉幹什麼?」阿珠真的被坤樹的這種舉動嚇壞了。
沈默了片刻。
「我,」因為抑制著什麼的原因,坤樹的話有點顫然地:「我⋯⋯」小說並未解釋坤樹的舉動就嘎然而止。
坤樹為了生活,為了孩子的奶粉錢,不得不將自己的臉粉飾起來,成為他所不是的他,這可以說是現代化社會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宿命──為了工作而擺上笑臉,武裝起自己的心靈在規定的時間打卡上班下班,下班後花更多的時間平復被異化所受的創傷。
(Source:《兒子的大玩偶》電影劇照)
每個人作為一個螺絲釘使社會繼續運轉,但為了生存,個人必須迎合社會而非社會迎合個人,就必然有扭曲自己的部分存在。
沒有這張異化自我的面具,兒子阿龍就不可能出世,這構成坤樹的兩難,他只能永遠躲在一片空白的面具背後,看守著自己的血肉,而這一切都是鄉村無力養活這麼多人,迫使坤樹到城市討生活的臺灣城鄉移動的都市化、現代化所造成的悲歌。
小說書寫的背景,正是1960年代後期,臺灣鄉村人口,大量前往城市工作,眾多從羅東鄉村來到城鎮的坤樹們,再也不復得見,他們那又愛又恨,生養眾人的大自然土地。
但另一方面,小說令人感動之處在於,坤樹的行動是他主觀所為,他為了自己的兒子奉獻、犧牲,他主動戴上面具,只要兒子希望,他就接受,成為兒子想要的模樣。
因為失去故鄉,所以鄉愁永存於心黃春明當時被視為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大量小說描寫臺灣鄉村的風光,他在〈青番公的故事〉裡描寫歪仔歪鄉村的美麗: 太陽收縮它的觸鬚,頃刻間已經爬上堤防,剛好使堤防成了一道切線,而太陽剛爬起來的那地方,堤防缺了一塊燦爛的金色大口,金色的光就從那裡一直流瀉過來。
昨天的稻穗的頭比前天的低,而今天的比昨天還要低了。
一層薄薄的輕霧像一匹很長的紗帶,又像一層不在世上的灰塵,輕飄飄地,接近靜止那樣緩慢而優美的,又更像幻覺在記憶中飄移那樣,踏著稻穗,踏著稻穗上串繫在珠絲上的露珠,而不教稻穗和露珠知道。
金色搖曳的稻穗、純樸的農民,從宜蘭來到臺北的黃春明,心中一直懷抱著故鄉的景象,如果可以,他也許是想要永遠待在故鄉,他在小說集《鑼》的自序裡想像了一個最完美的故鄉:
從此我就留在這小鎮。
⋯⋯他們善良的心地,時時感動著我。
我想。
我不再漂泊浪遊了。
這裏是一個什麼都不欠缺的完整世界。
我發現,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地方。
如果我擔心死後,其實是多餘的。
這裏也有一個可以舒適仰臥看天的墓地。
老貓阿盛也都躺在這裏哪。
從黃春明對鄉土的渴望回頭理解〈兒子的大玩偶〉,坤樹因為失去的故鄉而懷抱著永遠的鄉愁,時刻回望故鄉,也必須向著現代的城市前進,就如黃春明早期總是在廣告公司工作,坤樹所從事的,也是現代社會才會擁有的廣告形式,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鄉愁成為他內心最為堅強的信念,義無反顧的在讓他面目全非的城市裡想辦法生存下去。
我們必須在理解黃春明對鄉土的熱愛與懷念的前提下,才能夠理解坤樹對於兒子的期許,那並非是交換的性質,而是因愛而生的,他送給兒子的是毫不懷疑的希望,以及毫無保留的祝福。
從黃春明對鄉土的渴望回頭理解〈兒子的大玩偶〉,鄉愁成為他內心最為堅強的信念(Source:athenakuo/CCBY-NC-ND2.0)
擺脫父慈子孝的時代之歌黃春明的愛、希望與祝福,放在當時其他描寫父子關係的小說中,更顯出其珍貴與特異。
同樣著重在鄉土描寫的小說家鍾肇政名作〈魯冰花〉,故事描繪著具有美術天份的小學生古阿明,被美術老師發掘,但父親古石松卻認為畫畫沒有出路,不斷阻撓古阿明發展,最後古阿明罹患肺炎,更因古石松的疏忽最後送命的悲劇。
父親在〈魯冰花〉裡,扮演著擁有傳統觀念的貧窮佃農,視孩子為勞動力,因保守與固執封殺了孩子未來的可能性。
1966年開始撰寫,1973年出版的王文興《家變》,以父子關係為核心,展現的卻是與幾乎同時期的〈兒子的大玩偶〉完全相反的價值觀。
主角范曄從兒時對父親的崇拜,到長大後轉變成對父親的鄙夷,在父親悄然離家後,卻與母親過著幸福的生活,這樣飽含「弒父」衝動的書寫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傳統──父權在1970年代急速發展的臺灣成為必須被打倒的對象。
這部被視為臺灣現代主義經典的小說,在文字使用的層面,也使用了詰屈聱牙的構句,展現了顛覆傳統文學的決心。
相較於能夠幸運降生的阿龍,在七等生的小說〈精神病患〉、〈結婚〉中,主角總是因為家族的梅毒遺傳,或是傳統價值觀的反對,導致了主角親手扼死了懷孕的妻子,或是懷孕的女主角喝農藥自殺,變成一胎兩命的悲劇。
黃春明比起現代主義小說家更加樂觀,以及小說中他對於下一代的希望,都可看出他懷抱對臺灣傳統農村社會的信仰,即使他故事中的坤樹必須像是尤里西斯在異鄉永恆的漫遊下去,但還是可以義無反顧的成為兒子的大玩偶,永遠勇往直前。
同場加映:學霸陪你讀《兒子的大玩偶》
文章資訊
作者
張純昌
刊登專欄
人人話經典
刊登日期
2021-02-28
文章分類
說書
標籤
20世紀
臺灣
文豪
家庭
閱讀
相關故事
#20世紀
#臺灣
#文豪
#家庭
#閱讀
2021-10-23
故事
「由沉昏的夢裡覺醒起來!」反抗行動遍地開花,臺灣的下一步該走向何方?|文協1920最終章
涂豐恩
新思想不斷迸發,《臺灣民報》隨著國際潮流持續奔跑,它的讀者跟著作者群一同睜大了眼,張望著世界動向,這也讓運動走向了眾聲喧嘩、百花齊放的年代⋯⋯
2021-02-18
故事
是當權者的教化工具,也是反抗者的武器──收音機中的二二八事件(上)
張尹嚴
起初購買收音機時,吳新榮經過一番掙扎,還是把這臺高級品安放在家中。
此後,吳新榮也宣告展開「文明生活」
2021-03-10
故事
「不完整就是我的本質。
」保守年代的自由之聲,離經叛道的臺灣作家七等生
1960到1970年之際,正值臺灣的文學風氣從現代主義轉向鄉土文學的時刻,從無法發聲的白色恐怖氣息中,轉向知識份子大力疾呼關注臺灣土地與現實的時代。
此刻的...
延伸文章資訊
- 1兒子的大玩偶(數位修復版) - 深度品味- 電影線上看 - myVideo
本片係改編自傑出作家黃春明的三個短篇小說----「蘋果的滋味」、「兒子的大玩偶」及「小琪的那頂帽子」。 內容描繪的是在一個慘澹的年代裏,幾個卑微的小人物在生活的 ...
- 2兒子的大玩偶(電影)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兒子的大玩偶》(英語:The Sandwich Man)為依據臺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 ...
- 3兒子的大玩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兒子的大玩偶》為台灣作家黃春明創作的一部小說,描寫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的寫實主義作品之一。 概述[編輯]. 敘述一位父親坤樹,因為工作關係,必須藉著作為小丑扮 ...
- 4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全文) @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 ...
- 5《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 - 認識電影
《兒子大玩偶》是中央電影公司在台灣電影80年代初的低潮時期,為求降低風險,在1983年以三部短片合集的低成本形式所推出的電影。影片由小野與吳念真共同策劃,由侯孝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