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授自學英文經驗談:學英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學」英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可以排除可能會導致類似情況的基因缺陷,如果天生因素不是講話有障礙的原因,那麼罪魁禍首應該是文化,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臺灣人學英文還有教英文的方法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3/12/06,教育PhotoCredit:DeniseKrebsCCBY2.0 HerbertHanreich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曾經在維也納大學和德國圖賓根大學讀哲學和歷史,在維也納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曾經擔任聯合國預防犯罪與刑事司法部的顧問,也做過海德堡大學的哲學系助理教授,及布拉格的捷克國家科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自2003年起在台灣的義守大學應用英語系當助理教授。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PhotoCredit:DeniseKrebsCCBY2.0翻譯:WendyChang臺灣還蠻重視英文教育的,從國小到大學每個階段都必須上英文課,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也開始要求英文能力,所以開始有英語認證測驗出現,有些測驗是為特別目的設計的,如果沒有檢定證書就很難找到工作,因此年輕人紛紛到語言學校上課或是補習、準備考試檢定,教導如何通過考試拿高分在臺灣已經是一個行業了,學生進入所謂的英語系就讀認為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教英文,英語系的課程也依照教英文這條路設計,他們跟高中還有補習班競爭,有時候連學術水平也跟高中、補習班差不多。

可是臺灣社會重視英文程度的狀況卻無法真正反映在跟他國比較的時候,研究顯示台灣高中生的英文程度遠落後於其他亞洲國家,最簡單印證的方法就是在路上抓一個高中生用英文問他任何東西。

所以: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大家很少講英文卻在學校裡面學英文學了好久?難道是有邪惡病毒入侵臺灣人的大腦,攻擊專門負責講英文的區域嗎?應該不是吧。

我們可以排除可能會導致類似情況的基因缺陷,如果天生因素不是講話有障礙的原因,那麼罪魁禍首應該是文化,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臺灣人學英文還有教英文的方法,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

研究第二外語學習的傑出學者StephenKrashen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投書到TaipeiTimes,他認為如果要讓英文進步,在台灣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老師帶領學生自我閱讀,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閱讀相關書籍,如此一來成效會比坐在教室裡念教科書上的東西來的大,解釋地更寬一點就是:如果想要英文進步要自己來,老師只是輔助者的角色。

這應該是對這件事最好的建議,尤其針對那些學語言已經有一段時間、想要更精進的人。

拿我自己當例子好了,我並不是一個語言學習專家,但是我學習兩個外語(包括英文)的方式都是用閱讀來精進,當然我也有向老師討教。

用這個方法進步最快的時候應該是中學,我聽披頭四、鮑伯狄倫、門戶樂團(TheDoors)的歌,然後讀歌詞並試著翻譯,因為我想要搞懂他們在唱些什麼。

那時候我也會用英文跟朋友討論怎麼拯救世界,我承認自己並沒有在這塊有所貢獻,但是它卻幫助我的英文進步神速,完全都不是我當初預期到的。

我的初衷就只是想要表達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不管是用什麼語言,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必須用英文讀寫,開始閱讀英文報紙而不是寫英文功課。

為什麼需要老師專家還要設一個學科來學習這項「專業技能」呢?明明生活中很一般的方法就可以達到。

語言學習是一樣要練習、練習、再練習的技能,它所需要的不只是相關的知識。

文法跟語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關係,某種程度上有其重要性,這是事實。

可是如果要學會所有重要的文法規則或概念,從有意義的對話裡只需要幾個月,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用那種語言溝通,而不是知道它如何運作。

更有效的練習是用想要學會的語言書寫、閱讀或是談論有興趣的主題或話題,如果想要用該語言和他人溝通,或是想要接受一些只有用該語言寫成的資訊,這兩種方法都會讓你使用該語言的能力進步飛快,相反地如果只專注在提升語言「技巧」上,學習成效不大,聽起來自相矛盾但對非初學者來說是明白的事實:最好學英文的方法就是不要「學」英文。

教一個新的語言一定要把重點放在溝通:一旦開始跟其他人對話,就會開始了解語言真正運作的方式,完全投入過程,如果跟你對話的人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那麼對話就成功了,他們的反應能夠幫助你了解自己使用語言的方式對錯,從他們的回答中去學到自己哪方面還需要加強、哪些用法錯了、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這才是學習語言的方法。

要真的應用在生活中,可能會需要時間,也只有自己可以做到。

這是每個學習外語的人都有的常識。

傳統上教英文就是把英文認為是一種學科知識、或是具體的內容,而不是溝通的技巧,背誦記憶文法、單字也就成了學習語言的不二法門。

台灣教英文的方法主要就是叫學生背誦還有記憶,這種方法只對檢定考試有用,程度沒那麼好的老師可以簡單地測出學生的程度,但對講英文就沒什麼用,看看結果就知道了。

教學生怎麼通過考試的老師與其站在講台上教書,還不如去打掃教室環境。

我一直很納悶所謂的師範大學是怎麼運作的,裡面有教授教導未來的老師們怎麼教英文,但是這些教授也是教學生用上面背誦、記憶的方法來學習,有什麼還可以來解釋台灣學生英文程度落後的原因?那些「教授」(我相信應該只是少數)也應該幫他們之前的學生打掃教室還差不多。

我也很納悶政府、組織的資金到底投入在相關研究多久了,這些研究將語言學習當作是應用技能,衡量成功與否的依據只是數據資料還有數字。

鼓勵學生自己學習英文的點子令人耳目一新,自主學習,或者說幾十年前由HenriHolect定義的「自我主導管理學習的能力」確實是學習一種語言的最佳方法。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明明這個方法的成效大家都看得見,為什麼教育圈裡還沒有實際的結論來支持它?如果大家都當作它不存在,要讓英文提升到更高一個層次是不可能的。

教室裡真實的狀況反映著現代教育的兩項缺失:第一,教英文跟學英文都還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教導很多的單字卻沒有實際的溝通,上英文會話課就像是聽一場約翰凱吉的音樂會,只有一個聲音(老師)還有一團沉默的合唱團(學生們),聲音單調沒有變化。

第二個問題是大部份的學生在找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時會遇到困難,他們找不到一個可以驅使他們用英文去學習的東西,接踵而來的考試也讓他們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所以要將對知識的興趣還有好奇轉換成學習動機及態度根本不可能。

兩個問題中傳統文化思維是主要的學習態度,一個認真的老師它的工作應該是對抗傳統學習思維,將自我學習、思考帶入課程中。

每次我在公眾場合討論這些事情時,大家都拍拍我的肩祝我好運,我很想知道為什麼。

最新發展:感覺像神一樣的口譯員,其實有六種不同的工作型態1年前別讓心態害慘你:用「考試」的思維學英文,再辛苦都沒用2年前Tags:教學溝通義守大學作者英文英文教育語言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台灣社會對女性從政的歧視,表現在男性名嘴批評「黃珊珊不知道什麼是制服店」上1則觀點《茶金》「四萬換一元」爭議為什麼不能輕輕放下?因為這不是史觀差異,而是徹頭徹尾的造假1則觀點瑞典「超級星期三」: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午當選、下午就辭職,極右派崛起造成政治僵局1則觀點知識藍的「寧漢分裂」:朱立倫有多需要傅崐萁,馬英九就有多生氣1則觀點【2021金馬獎前哨戰】《美國女孩》連收兩項大獎,導演阮鳳儀:「拍攝過程心中一直有觀眾」1則觀點《幽靈公主》:從野豬之死開始,尋找森林和城市共存之法?1則觀點世界第一美食「仁當」:印尼五大國菜之一,還曾在《廚神當道》因「是否酥脆」引起國際熱議2則觀點土耳其里拉已暴跌超過30%,艾爾多安堅持「降息抗通膨」,反常識的貨幣政策是否造成災難?1則觀點拾回散落的百年記憶:檔案修護「化腐朽為神奇」,再現鐵道記憶風華2則觀點白羅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灰帶衝突」如何落幕?北約或許是唯一解方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