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隔離宅在家,「剛開始很爽、後來很憂鬱」?不妨趁機做這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此,如何學會更長時間地與自己、與家人相處,更能不間斷的自我成長,或許是這個時代人人都需要學習的新課題。

我們不妨趁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期間,開始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生活風格 生活 自主隔離宅在家,「剛開始很爽、後來很憂鬱」?不妨趁機做這6件事,成為更好的自己 馬振洲/華人文創聚焦 2020/02/24 60397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以筆者自身舉例:過去除了週一到週五,朝九晚六(或更晚)的工作外,平均每個月至少兩次往返香港、杭州、天津⋯⋯等分公司,或到中國其他城市出差。

最高記錄甚至有一天內跨越4城,從北京到廣州再到香港與台北的經歷。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改為在家遠端工作,確實是相當不習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升溫,世界各地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強防疫的力道,也有越來越多人因跨國往來或接觸史,而需接受「居家自主隔離」,多數民眾更是降低了不必要的外出。

從各類新聞報導中看到,各公司行號、由其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觀光、餐飲、旅遊行業,也因業務量銳減,出現了員工減班、輪休或甚至放無薪假的情況。

一時之間,民眾們待在家的時間大多變長了──但可能是許多人還未能適應的。

以筆者自身舉例:過去除了週一到週五,朝九晚六(或更晚)的工作外,平均每個月至少兩次往返香港、杭州、天津⋯⋯等分公司,或到中國其他城市出差。

最高記錄甚至有一天內跨越4城,從北京到廣州再到香港與台北的經歷。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改為在家遠端工作,確實是相當不習慣。

在家的時間長了,突如其來的不適應還是小事。

更多的人可能根本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有人可能覺得像是突然「放大假」,因而過度追劇、網購、打遊戲導致作息大亂,回過頭來才發現工作還是要交進度,心情頓時由天堂跌落地獄;也有人因太久沒出門,成天在家看新聞導致抑鬱消沈,甚至因相處時間變長、反與家人爭吵失和⋯⋯等負面情況產生。

其實,就算沒有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隨著科技、產業的快速變化,加上中美貿易戰帶來全球經濟局勢不穩定、人工智能大量取代現有工作⋯⋯等變局,未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因素,勢必越來越多。

當中,不論是遠端工作、網購外送取代實體店面、跨境線上商務等趨勢方興未艾,或者因職涯或創業的中斷與調整,每個人「宅在家」的時間、工作與生活不再有明顯的場域分界等情況,都可能因此增加。

因此,如何學會更長時間地與自己、與家人相處,更能不間斷的自我成長,或許是這個時代人人都需要學習的新課題。

我們不妨趁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期間,開始嘗試實踐。

根據這將近一個多月以來的反思與嘗試,筆者想與讀者們分享以下6個對自己在「隔離期」中幫助很大,同時人人應該都能試著開始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且更自在的方式: 圖/Unsplash 一、挑重點了解新聞時事,擺脫資訊焦慮 疫情當前,掌握時事是必要的,但不論在家緊盯電視新聞或在外隨時滑手機,過度追逐片段的即時資訊、甚至導致心情緊張焦慮,反而得不償失。

筆者就看到身邊許多例子,因為擔心疫情而足不出戶,並隨時緊盯電視、新聞網站、社交軟體群組的每一則訊息。

非但弄得自己焦躁不已,有人更會基於善意,積極地轉發種種網路消息,卻把別人也搞得心神不寧。

但仔細看這些標題聳動的網路訊息,多半只是「恐」、「或將」、「疑似」、「初步研判」的資訊。

更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快訊」、「新聞」,其實是特定網友捕風捉影的謠傳,或是某些媒體為了提高收視率、點擊率,用偏離事實的聳動標題吸眼球──我們真的不需要照單全收。

其實,現在不管是台灣衛福部的記者會,或中國大陸疫情統計數字的更新時間,都已經越來越固定。

關心疫情的你我,不妨每天固定幾個時間、觀看自己信賴的幾個媒體,快速瀏覽一下、掌握那些已被證實的消息就足夠了。

其餘的時間與其繼續刷「最新消息」,倒不如用來閱讀那些放在書架上已經生灰塵的書本──想想當時你購買它的初衷是什麼?最後又為什麼把它冷落到一旁? 誠心建議長時間待在家的時候,不妨閱讀一些連續性、有清晰邏輯脈絡的長篇文字,而非片段化的即時資訊──這是有助沈澱自己、重新學習或思考比較完整知識的好機會。

筆者相信,想與真正的「知識」親近,是沒有捷徑的。

不妨趁這個機會重拾起慢閱讀、長閱讀的習慣,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思考深度。

二、清理一些無意義的「朋友」關係 自從社交軟體普及後,我們的社交網絡也看似越來越龐大──但就像一棵參天的大樹,難免有一些雜亂的分支必須適度修剪一樣,試想你我在社交軟體中的「好友」們,有多少可能只是某場餐會中客套或不好意思拒絕所產生的?有多少是某段短暫的工作當下結識的前同事?又有多少只是陌生網友的隨機添加? 如今不但彼此早已沒有往來,甚至連名字或長相都記不起來了。

日本暢銷書作家岸見一郎與谷賀史健,解讀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家阿爾佛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思想所著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曾提到:「其實人一切的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

」這個說法是:試想若世界上只剩你一個人的時候,「孤獨」這一概念就不存在了,沒有比較的前提下,甚至病痛、死亡都不能稱之為煩惱。

所以「孤獨」並不是一種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也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而產生的;也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對其進行重新的解釋,一旦沒有了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自然也就少了比較、嫉妒、爭執與煩惱了。

當然,人不可能完全不與他人往來,但在「社交爆炸」的今日,人際關係反而應該「重質不重量」:回想你我有多少次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在社交媒體上與曾經的「朋友」一言不和而吵架?因為一些不熟的「朋友」向你借錢、尋求幫助而不好意思拒絕,最後反而委屈了自己?有多少次因為看到他人炫富、炫車、炫旅行、晒美、晒娃、晒恩愛⋯⋯而感到又羨慕又嫉妒?又有多少人在你真正需要幫助或關心時主動的伸出援手?關掉臉書上的生日提醒後,有多少人會真的記得,並且在凌晨12點那一刻主動送來祝福?⋯⋯ 不如,趁機果斷地清理掉一些不必要的人際關係,把決定自己該如何生活、如何快樂的權力還給自己。

圖/Shutterstock 三、可以的話,找到一個全職以外的謀生本事 根據Upwork和FreelancersUnion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近年美國自由工作者的人數增長幅度,是美國整體勞動力的3倍;按照此趨勢,到了2027年,自由工作者的數量將超過一般受僱勞工。

知名品牌顧問保羅.賈維斯(PaulJarvis)在《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一書中也提到,「一人公司」相較於大型企業,不但有著更好的彈性、自主權與控制權、速度外,更有可能帶來更好的收入。

回看台灣,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2018年台灣從事非典型工作(例如:派遣、接案或臨時工)的「飛特族」比例大約為整體就業人口的7.1%,雖創下歷年新高,但比例上依舊是於少數。

這或許源自於我們的教育或社會環境,一般人還是傾向到機關行號尋求穩定收入的全職工作;但再看到另一份同樣由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近年台灣已有18%的上班族,開始從事兼職或副業工作,45%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想要從事兼職。

或許直接投身於自由工作者所要承擔的風險較大,因此「兼差」與「副業」(或著說近年很紅的名詞「斜槓」,就成為了我們在希望增加收入時,一個相對保守的過渡選項。

現今我們都面臨產業趨勢變化快速、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的職涯,因此筆者建議,利用這段宅在家裡的同時,不妨思考一下,除去了公司的光環後,你我是否還能找一個能夠謀生、或能創造價值的本事? 不論是做網拍、當Youtuber、寫作、翻譯文件⋯⋯等,如今共享經濟或零工經濟崛起,不管目的是為了增加額外的收入,或在無預警情況下失去原本工作的預先準備,找到自己另一項謀生本領、另一條「斜槓」,都是未來的趨勢。

四、找回或培養一個全新的興趣 近期,中國有一位「非典型」的90後網紅──李子柒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不僅在中國的新浪微博爆紅,更在Youtube頻道上擁有890萬粉絲,一躍成為「國際網紅」。

支持網友除了大讚李子柒有著好歌喉、會自己種花做胭脂黛膏、養蠶刺繡、雕刻活字版、寫得一手好書法外,甚至還會騎馬射箭、到田裡除草種稻、推著石磨碾玉米、削竹鋸木搭屋子⋯⋯等,她還會烹飪許多中國古典的食物、而且是用古法工序、古樸炊具為之,可謂活脫脫的一位「古風仙女」。

連中國官媒央視都稱讚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 當然,當今網路時代總是充滿不同意見,在中國的網路論壇上,同樣也有許多人稱李子柒做作、造假、擺拍⋯⋯等等。

關於這位「古風網紅」的評價,與她表演的真偽與否,並不在筆者的討論範圍,留給時間和公眾驗證。

筆者只是想用這個例子,強調「擁有」並「專注」於一項興趣的可貴。

看看自己買了彈沒幾次就丟在一旁的樂器、拼到一半的拼圖、或是彷彿永遠都打不完的毛衣圍巾,你我有多少個當初興致勃勃,最後卻只稱得上「初學者」的嗜好?在家的這段期間,不妨重拾起這些興趣,試著學習專注與堅持,而不要計較回報。

圖/Unsplash 五、重新修復、或好好培養與家人間的關係 前陣子網路上有一則笑話,一位網友問:「中國現在這麼多城市封城,民眾在家憋久了會不會鬧革命呀?」另一位網友則回覆:「我看不會,因為他們家裡會先鬧『家庭革命』。

」 這雖是一則笑話,但確實也點出了一些社會的現實: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過去我們或許因為工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比與同事相處的時間還要少。

因此可能少了親情的溫暖,但也可能因此「逃離」了那些與家人間積累的矛盾與心結──筆者就看過不少對夫妻,反而是在兩人都退休後,相處的時間變長,又少了子女居中潤滑,反而開始起衝突、分房睡,甚至老年離婚的案例。

疫情期間,也聽過許多家庭,全家人雖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卻每天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既不交談也不互動,真的非常可惜。

筆者建議,雖然我們的家庭文化多半傾向內向、含蓄,但可以循序漸進,先從「與家人交換一件自己從未做過的家事」開始,例如:平常你洗碗、另一半打掃,不妨試著進行對調,不但可以體會另一半的辛苦,學會感恩外,也可以重新認識家裡的每一個角落,產生新鮮感。

再來,不妨試著每個星期與家人來一場「家庭會議」,把家裡最近發生的事情、即將做出的決策,還有該怎麼有效的「抗疫」,讓全家人一起參與共同討論,具體的方法筆者建議讀者們可以參考美國教育學專家簡.尼爾森(JaneNelsen)所寫的《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一系列著作,相當值得一讀。

六、重拾對自己所在地的好奇與關懷 最後,不論你目前人在家鄉或海外,常常時間一久,人們就會將身邊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既不好奇也不關心了。

但趁這個時機,不妨重新看看自己身處的地方,並從中找到新的體會與關懷。

筆者的親身經歷:過去4、5年間,每每到了一座新的城市,前幾個月都會感到特別興奮,一有空檔就會走遍周邊的所有商店或公共設施,對任何事物也感到特別新鮮。

但大約超過半年後,就會漸漸開始無感,或自視甚高地覺得自己已經了解得夠多了──可每每與在地人交談時,卻又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那怕只是一間家附近新開的餐廳,或幾句道地的諺語。

其實這種現象蠻普遍的:筆者曾看過一篇出自「AWE情感工作室」的文章,建議大家應該養成一個小習慣:「隨時隨地,把自己當成正在旅行的人,⋯⋯即使是再普通、平凡的事當中,也能發現新世界,領悟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 這段時間不論人在哪裡,筆者建議大家,不妨先放下自己習以為常的成見,重新讀讀當地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或者避開人潮聚集的時間、地點,在居住地附近重新探索一番。

最後,了解身邊是否有什麼切身相關的人或事需要被關心、被協助,並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協助。

相信上述這些小小的實踐,都會比成日無所事事地放空、或時時盯著遠在天邊的國家又有幾例確診、多少死亡,並且搞得自己惶惶終日要來得更有意義許多,您說是嗎?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Shutterstock、Unsplash 自主隔離 肺炎 疫情 提升自己 關聯閱讀 武漢疫情的反思:「後人文主義」能否成為人類構建未來良善世界的思想突破點? 【萬變新經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貿易戰、肺炎與全球供應鏈及市場的重組 作品推薦 「你沒窮過所以不懂」──每天上百萬人持續返回中國第二大疫區,他們為何要錢不要命? 從中國人資對「80後」的刻板印象,談那些比「戰世代」、「貼標籤」更重要的事 參考資料 TOP 馬振洲/華人文創聚焦 馬振洲,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社會及產業觀察者、廣州市台灣青年之家創業導師。

熱愛研究商業空間規劃、模式創新,往來於兩岸三地,喜歡分享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觀點。

曾任職於台灣宜家家居、誠品生活,目前任職香港高德置地集團品牌發展部副總經理,為集團打造共享辦公、文創、藝術等數個自有品牌及其經營管理工作,目前已在廣州、杭州、天津等多處開設結合新零售概念的文化體驗空間。

看更多 上一篇 我們需要怎樣的動物園?──凝視動物園的意義與精神 下一篇 靈感需要「積累」:若無之前的枯竭窮盡,哪來當下的豁然清朗?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評論Opinion 在新型病毒造訪地球的此刻,我們學會尊重醫療人員了嗎?──從香港與台灣說起 評論Opinion 解封後就能「歌舞昇平」嗎?連紓困都無法申請的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評論Opinion 「你沒窮過所以不懂」──每天上百萬人持續返回中國第二大疫區,他們為何要錢不要命? 生活Life 探索深海的經典腕錶:RolexOysterPerpetualSubmariner與OysterPerpetualSubmarinerDate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為什麼你退給亞馬遜的貨很可能被扔了?──丟掉都比送你省錢,但一切並非「免費」 2 戰勝瘟疫的代價,是百萬美元的帳單──美國趁火打劫的醫療系統vs.台灣全民健保的震撼 3 【海產流言終結者】龍蝦篇:「非洲人再窮也不吃、台灣買爆南非近9成龍蝦」是真是假? 4 義大利將開放「數位遊牧」簽證──在米蘭邊看教堂邊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5 從洗碗機看文化差異:在紐約公寓,它比洗衣機更常見! 6 《解鎖跨文化婚姻》:英國男人「恐婚」的3個理由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