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詩社出身的... 2021年11月30日星期二. 〈遠處傳來的海濤 ... 2021年12月1日星期三 評論十二月/大學詩社互評╳實驗徵稿:評論詩評 主編◎宇路 評論十二月/大學詩社互評╳實驗徵稿:評論詩評 主編◎宇路   來到了二〇二一的年尾,設計了兩個有關「評論」的企劃。

首先是大學詩社們的互評,邀請到了台大現代詩社、政大長廊詩社以及師大噴泉詩社參與這次的活動,每間詩社提供六首詩作,並由另外兩個詩社撰寫對詩的評論。

詩社出身的寫作者們,除了閱讀前輩詩人的詩集,往往也會經由練習欣賞、分析與自己同輩的寫手作品,透過他人和自己的比較,使眼光與寫作水準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設計這個互評活動,則是讓這種切磋不只侷限於個別詩社之內,更讓詩社之間有機會互相交流,此即為這次活動的目的。

  在三所學校之外,今年最後剩餘的時間,我想進行一次實驗性的讀者徵稿,作為我們與讀者之間的交流。

以往「每天為你讀一首詩」這個粉專,是一個賞析詩作的平台,雖然寫手不算少數,但畢竟觀點有限,是否漸漸地,我們也自成一個封閉的寫作社群,少了與我們的廣大讀者意見交流的機制?因此,策劃了這個線上投書活動,若你自認是個有能力分析、賞析、評論詩作的寫作者,想要有個平台發表,但覺得傳統詩刊雜誌能見度太低社群太小也好,或者單純想嘗試練習也好,都歡迎來稿,我們將擇選數篇,刊於粉專上;同時,我們將邀請內部寫手,評論各位的評論,期望使不同觀點激盪出火花。

  #大學詩社#互評#評論詩評#實驗徵稿 ── ╳╳投稿規則╳╳   類型:賞析或詩評論 字數:一千五百字以內 截稿日期:2021年12月14前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說明:賞析及評論作品對象以新詩(現代詩),並已公開發表(不限媒體類型)的作品為限,請附原詩全文、作品來源以及作者名,語言需為華文或者翻譯為華文;若為翻譯作品,需加附原文或英譯,及譯者名。

稿件一經錄用,刊於粉絲專頁視為公開發表,若投稿其他媒體需自行注意相關投稿規定。

張貼者: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於 21:3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大學詩社, 評論詩評 2021年11月30日星期二 〈遠處傳來的海濤聲〉◎錦連(陳金連)  〈遠處傳來的海濤聲〉◎錦連(陳金連)於1949年發表於《潮流》春季號,收錄於《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  熄燈躺下從臥室隱約可見十六夜的月月光隔帳射入映照在破落的小窗框上蒼茫的月色撫摸著臉頰以手遮光,在黑暗裡如夢般蒼白的浮現心情雖然寧靜,只是不知為何聽見像是從遠處傳來騷動的海濤聲我懷想方才看過的詩集在那純白的頁面跳躍般的文字冥想著詩人的姿態……我的心因深深的感動而顫抖著  月光仍高掛天際閃耀我獨自懷想著詩集我的心仍因深深的感動而顫抖著宛如聽見了從遠處傳來的海濤聲般  -  〈遠い海鳴りの音が聞えて来る〉◎錦連  燈火を消して横になれば臥所から十六夜の月が覗き帳子越しに影がさし入る破れし小窓の枠をうつし蒼白き光りは頬を撫でる手をかざせば闇の中に夢のごとく白く浮くじっと胸は静りてたゞ何故となく立ちさわぐ遠い海鳴りのやうな音が聞える僕はさっき見てゐた詩集を懐ってゐる純白のページに躍るやうな文字瞑想する詩人の姿......僕のころは深い感動にふるへてゐる  中天高く月はなほかゞやく僕は独り詩集のことを懐ってゐる僕の心は深い感動にまだふるへてゐるまるで遠い海鳴りが聞えて来るやうに  --  ◎作者簡介  錦連,本名陳金連,1928年生於彰化市西門小西,1943年於臺灣鐵道協會講習所畢業。

日治末期便持續以日文創作詩,待及戰後克服語言障礙後,開始以中文寫詩,並翻譯諸多日文詩及詩論等。

1949年參與由張彥勳等人主辦的「銀鈴會」,其後也在1956與1964年,分別參與了「現代派運動」和笠詩社的創辦。

錦連的中文詩作散見於《現代文學》、《創世紀》、《軍民報導》、《南北笛》等刊物中。

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鄉愁》,2002年蒐集了1950年代所寫的日文詩作,自譯為中文,出版成《守夜的壁虎》及《夜を守りてやもりが⋯⋯》二冊,並在2004年榮獲台灣文學獎牛津獎。

  --  ◎小編 樂達賞析    在《台灣詩人群像――錦連詩集》裡引介了錦連的詩觀:「寫詩一直停留於感傷的哀怨領域,固然不值得鼓勵,但詩中如失去了某種lyric(抒情味),那式致命的。

」而我想,錦連也在這首〈遠處傳來的海濤聲〉中,經營出某種幽微而難以言說的抒情味。

    從首句開始,詩人步步營造出一幅靜謐的月夜,以及那位深夜未眠、細膩感受著周遭與心底的自己。

今晚的月亮並非一般概念中的月亮,乃是那十五望月之後、微缺而唯一的「十六夜的月」,而無論是「熄燈」之後的幽暗,或是穿過破落小窗框之後與臉頰、雙手交會的月光,詩人皆表現出對「光」的體察與感受,由此烘托出月夜與心情的寧靜。

其後,隨著「只是」的轉折,騷動的海濤聲突破了此夜的無聲,在動與靜之間,喚醒並聯繫起那顆因詩而躍動不已的心,並將原先單純的靜景,轉寫成澎湃內心與寧謐月夜周旋共存的生動景象。

第二段裡,不變的月光和懷想著詩集的心相映,而此份深懷感動的心也再度與海濤聲繫連,相互詮釋、成為對方的注解。

  --  ◎延伸閱讀  《錦連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0月)《台灣詩人群像――錦連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9月)​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錦連#陳金連#遠處傳來的海濤聲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陳金連, 錦連 2021年11月29日星期一 〈詩三章〉◎亨人(林亨泰)  〈詩三章〉◎亨人(林亨泰)1949年4月發表於《潮流》春季號(創刊號),譯文取自《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  〈為桃色所虐的女子〉  縱然相信已完全閉上眼睛之時,她眼臉的厚的物,仍隱約地感覺到光。

  爵士樂聲告知受孕在笑聲和紫色的煙霧中桃色爬了出來朝乾枯蒼白的肉體撲了過去  隱約地發出桃色亮光的東西,在疲憊掩臉中孕育的胎兒,是眼淚。

  〈黑格爾辯證法〉   黑格爾說的正、反、合⋯⋯  我笑著咬了舌頭喜、悲、悲喜交集⋯⋯  〈影子〉  影子~~~影子躺臥著閉著眼睛  看不到影子  卻又似乎看得到影子~~~影子躺臥著閉著眼睛  --  〈桃色に虐られた女〉  眼は完全に閉ぢきった、と信じてぬるときでも彼女の瞼の厚さは、ぼんやり光を覚る  ジャズが受胎を告知した笑声と紫烟との中から桃色が爬ひ出て乾いた青白い肉めがけて突っこむだ  ぼんやりと桃色に光ってぬるものは、疲れてぬる瞼に孕んだ胎児は涙  〈ヘーゲル辯證法〉  ヘーゲルは言いた正、反、合⋯⋯  私は笑って舌噛んだ喜、悲、悲喜交々⋯⋯  〈影〉  影~~~影がネコロンデぬる目をつぶってぬる影か見えないのが見えるようで  影~~~影がネコロンデぬる目をつぶってぬる  -- ⠀ ◎作者簡介  ⠀亨人,本名林亨泰,另有筆名「桓太」等,1924年生於彰化縣北斗鎮,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曾任教於北斗中學、彰化高工、中州工專、建國工專、中山醫學院、臺中商專、東海大學等。

1947年曾加入「銀鈴會」,1956年參加紀弦主導的「現代派」,1964年成為「笠」詩社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笠》詩刊首任主編。

戰後初期仍以日文創作,稍後兼寫中文詩與日文詩,終於逐步完成語言的轉換。

在「現代派」詩運動中曾發表實驗性強的符號詩與現代詩理論,企圖將西方「現代主義」引進臺灣;而在加入笠詩社之後,提出詩的「時代性」、「真摯性」來修正現代主義詩風的不足。

其詩風也兼有本土精神與現代藝術性的特色。

  --  ◎小編 ㄆㄌ賞析⠀⠀ 這三篇詩作同時收錄在1949年《潮流》裡,但並非組詩,不過放在一起並置閱讀也有幾分抽象、擺盪的趣味性。

肉身,眼瞼,舌頭,影子(閉上眼睛)。

三篇的篇幅皆短小,但詩意形塑的想像頗為新奇。

學者蔡明諺在其論文〈戰後初期台灣新詩的重構——以銀鈴會《潮流》為考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見解,討論林亨泰(亨人)在此時的詩風:「林亨泰正是擺盪在這種浪漫與美麗的格調中,逐漸凝塑出對現實的試探和描摹(中略)⋯⋯我個人認為,在銀鈴會同人中,林亨泰是擺盪在『夢與現實』之間,最為不穩定的例子。

林亨泰如同自己在此時寫出的名篇〈黑格爾辯證法〉那樣,『正、反、合』式地擺盪在『夢、現實與詩』之間。

」詰辯,翻騰,帶著幾分苦笑之感的「咬到舌頭」曾是遭到情報人員逮捕詢問的一首詩。

  在〈桃色に虐られた女〉裡有一種綺麗的孕育與狂想:「爵士樂聲告知受孕/在笑聲和紫色的煙霧中/桃色爬了出來/朝乾枯蒼白的肉體撲了過去」敘事者所產下的東西,並非是一種能被歌頌似的新生,反而幾乎帶著幾分無所適從的悲涼、荒唐甚至攻擊性。

女子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形象,亨人僅在首節提到:「縱然相信/已完全閉上眼睛之時/她眼臉的厚度/仍隱約地感受到光」第三首〈影子〉裡也有類似異曲同工之妙的書寫,只是主體甚至不再是某個人,而是影子的「正反合」:「影子~~~/影子躺臥著/閉著眼睛/看不到影子/卻又似乎看得到/影子~~~」破浪號作為一種影子的想像與拖沓的延續,似乎也是可行的策略。

  帶著實驗性意味的產物,反覆遊走的擺盪。

林亨泰曾自言「雖然加入銀鈴會只有短短一年,但對我的人生有重大意義」。

這些「少作」的軌跡,也緩緩拼起林亨泰早期以日文詩寫作的樣貌,持續延綿到另一個時代去。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亨人#林亨泰#詩三章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亨人, 林亨泰 2021年11月28日星期日 〈喪禮〉(出山的隊伍)◎紅夢  〈喪禮〉(出山的隊伍)◎紅夢1948年5月發表於《潮流》春季號(創刊號),譯文取自《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  鼓的聲響!銅鑼的聲響!泣訴般的嗩吶的哀調!要窒息似的孝男的哀號!  走在前頭的是花環陣一天五十元的廉價日薪。

接著穿著紅衣的西宮不知所云地吟唱著走過。

  扛著色彩鮮艷的棺材的苦力前頭是大鼓、銅鑼和嗩吶的盛大交響樂——。

  有時好像想起來似地停止哭泣的孝男啊你們的聲音像馬一樣地高你們的表情並不是那麼哀愁。

  嗩吶是一直以來的擴音器吹手是出色的播音員叫喚聲傳到各個角落,從城市的窗戶 露出能看見白牙的臉、與臉、臉。

  分送表示心意的禮品,在市郊的角落孝男一哭著跪下彷彿被解放似地列席者都鬆了一口氣。

  啊 祖國中華喲皇帝之祖孫喲悠久的歷史喲為了它以虛榮與形式來鞏固的國體喲。

  只要這樣的喪禮繼續存在我就會憂愁。

終有一天——  大概會清楚地出現吧你的衰老與頹廢⋯⋯  --  〈葬式〉(出山的行列)◎紅夢  太鼓の音!銅鑼の響!訴へるやうなチャルメラの哀調!息づまるやうな孝男の哀号!  先登を行くのが花環陣で一日五十元の安日給。

次いで赤い着物の西公(サイコン)がわけの分らない事を唱へて行く。

  色どられた棺桶を担いだ労働者の前には太鼓と銅鑼とチャルメラの一大交響楽——  時々思ひ出したやうに泣き止む孝男よあなた方の声は馬の様には高くあなた方の顏はさほど愁へてはぬない。

  チャルメラは旧来のメガホンで吹き手は巧みな放送員。

津々浦々に喚きわたると、町中の窓からは白い歯の見える顏と顏、顏。

  心ばかりの礼品が配られて町はづれの角で孝男が泣いてひざまどくと、解放されたやうにホットする參列者  おゝ祖国中華よ。

黃帝の子孫よ。

五千年文化よ。

悠久なる歷史よ。

そのために見栄と形式とで固った国体よ  此の樣な葬式のある限りわたくしは愁ふ。

やがての日——  瞭然と現はれるであらうあなたの老衰と頹廃とを⋯。

  --  ◎作者簡介  紅夢,本名張彥勳(1925-1995)台中后里人,臺中一中畢業。

在校時於1942年與朱實、許世清等人創辦「銀鈴會」,並主編同人雜誌《緣草》(1948年更名為《潮流》)曾任台灣兒童文學協會監事,為「笠」詩刊、「臺北歌壇」、「臺灣筆會」會員。

曾獲臺灣文學獎、中國語文獎章、教育部兒童文學獎。

張彥勳寫作時間甚早,對提倡現代詩的貢獻甚鉅。

1949年中日文合刊的《潮流》雜誌因國民黨政府的政治迫害、語言劣勢而停刊。

  受到時代變遷的第一線衝擊,張彥勳為此封筆十年,也數度入獄。

後期,張彥勳重握筆桿回歸文壇,也開始寫小說與兒童文學。

從早期的詩到晚期的小說,都隱隱透露著對於時代意識的覺知與批判。

  --  ◎小編 ㄆㄌ賞析⠀⠀ 一直到2021年,身為台灣人此刻都還在對抗的某些東西,筆名紅夢的張彥勳早早便已經在1948年以一整隊的葬禮班子,在這幾本(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小型文學同人刊物)《潮流》上寫過了一遍:「啊祖國中華喲/皇帝之祖孫喲/悠久的歷史喲/為了它/以虛榮與形式來鞏固的國體喲。

/只要這樣的喪禮繼續存在/我就會憂愁」首段,紅夢寫鼓的聲響,銅鑼的聲響,嗩吶的哀調,(男)人的哭號繚繞。

身為銀鈴會的籌辦同人之一,紅夢在銀鈴會上發表詩論、創作的稿量相對多,對於當時斷層板塊的「時代」面孔也有刀刀見血的思考。

如果用此時的網路時代的語言再說一次:中華民國還沒死透。

寫下這首詩的張彥勳,或許也沒有真的意識到,隔年的自己即將被國家約談逮捕。

  不過,即使暫時擱置最政治性的一面,這首詩本身就可以看到許多文化細節,包括葬禮的「禮數」與形式:「走在前頭的是花環陣/一天五十元的廉價日薪。

/接著穿著紅衣的西公/不知所云地吟唱著走過。

」一天五十元?(已經到了1948非常後期的惡性通膨)隨著列隊的葬禮器樂隊伍,花環陣、西公、抬棺者等意象在這首詩輪番上陣,形成一種盛大而諷刺的局面。

這首詩的架構相當完整,一方面冷峻地寫現實,又不至於流於單薄的國族控訴:「嗩吶是/一直以來的擴音器/吹手是出色的播音員/叫喚聲傳到各個角落/從城市的窗戶/露出能看見白牙的臉、與臉、臉。

」空間是權力展現,在這首詩裡,聲音其實也是。

敘事者無話可說,只能哀悼,目送著這場彷彿永遠不會結束的葬禮,像是環繞在時代之上的死靈。

  或許終有一天,我們真的能為此餞行。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紅夢#喪禮#出山的隊伍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紅夢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 〈我.我.我〉◎詹冰  〈我.我.我〉◎詹冰1948年5月發表於《潮流》春季號(創刊號)  我把我裝入我的手槍。

為了瞄準自己。

  在泥濘的道路,我的鞋子努力地不想弄髒喲。

不知何時,我含著淚水。

  在我體內有座電梯。

載著我的靈魂,時升時降。

  橫躺讓大地擁抱。

有白雲當玩具。

我不再哭鬧。

  海是深藍色的布料。

船隻是滑過那上頭的銀色熨斗。

我是因鄉愁而燃燒的一塊炭火。

  連一隻小蟲都沒有抓到。

在美麗的蜘蛛網,我的詩卻被捕捉了。

  和我擦肩而過的風,將走在前頭的女人的香味傳向了我,卻假裝不知情地離去。

  高高聳立的向日葵。

思慕陽光和熱力的向日葵。

啊,我靈魂的模型。

  ⠀--  〈私.私.私〉◎緑炎(詹冰)  私のビストルへ私は私を装填する。

私を照準するために。

 ぬかるみの道で。

汚れまいとする私の靴の努力よ。

いつしか、私は涙ぐんでゐる。

 私の中にエレベエタアがある。

私の魂をのせて、昇ったり、降ったり。

 横たはって大地に抱かれる。

雲の玩具がある。

私は、もうむつかない。

 海は紺青の布地。

船はその上を滑る銀色のアイロン。

私は鄉愁に燃える一塊の炭火。

 小虫一匹かゝってゐない。

綺麗な蜘蛛の巣に、私の詩情がひっかゝってしまった。

 私とすれ違った風が、前ゆく女の香を私に渡したまゝ、知らぬ顔して行っちゃった。

 真直に伸びゆく向日葵。

光と熱とを慕ふ向日葵。

あヽ、私の魂の模型。

   - ⠀◎作者簡介  ⠀⠀詹冰(1921-2004),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綠炎」作為筆名。

刊載在銀鈴會上的筆名也多為「綠炎」。

苗栗縣卓蘭鎮人,為臺灣「跨越語言的一代」的現代詩人,早期受過完整的日本教育,1942年曾赴日就讀東京明治藥專,曾受到詩評家崛口大學賞識,在日本詩誌《若草》刊載數首詩作。

1960年代與林亨泰、陳千武等人共同創辦「笠詩社」,除了同一時期(1964-1969)詹冰笠詩社的文學活動以外,也直接地參與了日本詩社「詩淵」的文學活動,並共同出版《詩淵詩集》。

詹冰並未在台灣出版日文詩集,1960年代以後有改寫成華語的詩集《綠血球》、《實驗室》、《詹冰詩選集》等。

 ⠀詹冰的前期詩風偏向浪漫、現實主義,留下許多代表作,如〈五月〉、〈扶桑花〉皆為早年少作,亦有也有圖像詩〈Affair〉、〈水牛圖〉等作。

除了詩,晚年詹冰也跨足兒童文學、劇場、作詞多重創作領域。

 ⠀--  ◎小編 寰寰賞析⠀⠀ 我、我、我,對於二十幾歲且剛歷經政權轉換動盪的青年而言,正是亟需面對自身悲劇與浪漫的時刻。

  第一節的「我」既是裝填子彈、進行瞄準的主事者,也是正成為靶心、即將遭受射擊的承受者,而那對「我」造成威脅甚至殺傷力的,竟也是「我」自己。

字句描繪非常個人,並傳導出冷冰的知性感。

若回到日文原詩,第一節的三句都是以「私」開頭,不僅造就「我」的強調,也開門見山的直面詩題、或者孕育了詩題。

其中手槍(ビストル)及後面出現的電梯(エレベエタア)、熨斗(アイロン),因以片假名現身而產生視覺上的凸顯,同時它們也都是金屬製的、近現代的器械產物,更帶有詹冰的現代風格,在抒情之餘仍保有幾分冷靜。

  《潮流》是銀鈴會在1948年5月復刊的同人誌,《潮流》的兩位主要負責人張彥勳和朱實都重述著「青年」及「時代」的概念,除了被楊逵認為象徵著「夢」與「現實」,也在日後被研究者認為《潮流》上的詩作正是當時青年詩人們於「夢」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辯證。

時局動盪,身分認同等思辨不時遭遇外來的消蝕、自我內心的衝撞,有的詩人選擇直視社會現實,有的詩人則更回到自身的情感、思維,以及仍懷藏著的夢。

  不想被道路泥濘弄髒,或許是詹冰努力想在時代洪流留守住的浪漫詩心、對於詩的追求。

靈魂不可能永遠是如此昂揚著的,體外投擲而來的美好或波折,每每讓封藏在體內的靈魂彷彿乘著電梯,升升降降。

「昇ったり、降ったり」以皆是四字的句式、加以單獨成行,更呈現出升降的波動感。

然而升降跟淬鍊出的詩作好壞並無正相關,好的、壞的,終將成為詩人刻骨銘心的一部分。

  內心進行自我辯證、思緒起起伏伏的同時,詩人也接收著外在事物的影響。

第六節的第一、三句皆有「かゝって」(かかって)的蹤跡,不只像是「昇ったり、降ったり」增加類似複沓的音樂性,亦以詞語搭配的多義性表現蜘蛛網與蟲、外在事物與詩心之間,誰「被捕捉」、誰又「中計上當」的交錯趣味。

無論是第四節的仰望視角、第五節的俯瞰/遠眺視角,抑或第七節的觸覺(風的擦肩)與嗅覺(捎來女人的香味),皆化作詩人的靈感,甚至反過來說,反倒是詩心被那些事物給捕捉住了──啊,原來詩人自己的靈魂雛形就是渴盼著滋潤的向日葵。

  ⠀-- ⠀ ⠀⠀◎延伸閱讀  苗栗縣政府文化局,《詹冰詩全集》  蔡明諺,〈戰後初期台灣新詩的重構──以銀鈴會和《潮流》為考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期(2015年4月),頁41-71。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詹冰#我我我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詹冰 2021年11月26日星期五 〈考試與禮拜天〉◎亨人(林亨泰)  〈考試與禮拜天〉◎亨人(林亨泰)於1948年發表於《潮流》春季號,收錄於《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  就像咀嚼著沙子般慵懶的眼咀嚼著四方形的文字閉上眼心臟的鼓動便嘲笑我 ⠀好天氣又是難得的禮拜天我既年輕也抓住了美妙的暗示 ⠀外出吧!外出吧!朝向搆不到的葡萄心臟的狼不停地跳躍 ⠀睜開眼四方形的文字就會嘲弄我像咀嚼沙子般慵懶的眼咀嚼著四方形的文字  ⠀-⠀  〈試験と日曜〉◎亨人  砂をかむやうにもの懶い眼が四角な文字をかむ眼を閉ぢれば心臟の鼓動が私をからかふ  天気は良いしたまさかの日曜だし若いのだし素晴らしい暗示をキャッチしたのだし  出掛けやうか!出掛けやうか!届かぬ葡萄に心臟の狼がジャンプを重ねてゐる  眼を開ければ四角な文字が私をからかふ砂をかむやうにもの懶い眼が四角な文字をかむ    --  ◎作者簡介    亨人,本名林亨泰,另有筆名「桓太」等,1924年生於彰化縣北斗鎮,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曾任教於北斗中學、彰化高工、中州工專、建國工專、中山醫學院、臺中商專、東海大學等。

1947年曾加入「銀鈴會」,1956年參加紀弦主導的「現代派」,1964年成為「笠」詩社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笠》詩刊首任主編。

戰後初期仍以日文創作,稍後兼寫中文詩與日文詩,終於逐步完成語言的轉換。

在「現代派」詩運動中曾發表實驗性強的符號詩與現代詩理論,企圖將西方「現代主義」引進臺灣;而在加入笠詩社之後,提出詩的「時代性」、「真摯性」來修正現代主義詩風的不足。

其詩風也兼有本土精神與現代藝術性的特色。

 ⠀ --  ◎小編 樂達賞析    還記得那些用功讀書的時分嗎?外在的美好不斷誘引自己,青春的心也隨而鼓盪,但是,在不一會兒之後,身心又得回歸考試重重的現實。

雖然時代不同,那份青年學子的經驗卻異時而共通,上世紀的詩人也透過文字捕捉了這份內心感觸。

    全詩順著「閉上眼」開展,隨著「睜開眼」收束,而在這片刻的眼睛張闔間,學子的心也發出了陣陣嚮往外在世界與自由的呼喚。

天氣正好的假日,青年卻拘限於考試生活,彷彿辜負了美妙世界與恰逢「年輕」的自己;心底反覆宣示著外出的想望,甚至竟如一頭不安分的「狼」般不停跳躍,卻始終到達不了理想的所在,成為青春本應顯現的模樣。

願望與世界的相違,反而讓熱切的心變成對自身處境的嘲諷,猶如一小段無力的獨角戲般,包圍於無趣如沙的四方形文字裡。

    在讀書日常裡受困的年輕心靈,也將持續依違、擺盪於考試與禮拜天之間。

  --  ◎延伸閱讀  《林亨泰全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8年9月)《台灣詩人選集――林亨泰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亨人#林亨泰#考試與禮拜天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亨人, 林亨泰 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 〈給學歷史的人〉◎帆影   〈給學歷史的人〉◎帆影於1949年發表於《潮流》春季號,收錄於《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  獨自漫步河灘,而今佇立岸邊見河畔盛開的石竹散在水面一片水面——平坦又光滑然而卻不見水底——高、低、起伏、悲、喜、苦、樂萬象千變萬化河底的喧囂,不在水面出現一片石竹,單只漂流在水面  獨自佇立月光照耀的海邊三月的月色,燦爛在遼闊的海洋上嬉戲我,隱約可見往海上划去的小舟海上的孤舟從該來的地方來,往該去的地方去  旋風一度捲起波瀾萬丈,沙塵遮蔽我的視野究竟如何呢,誰能知道海底的寧靜晨曦,逐漸劃破曉霧視野遼闊昨夜的孤舟是否沉沒於海平面下 葬身海底我,不知來者也不知其後古往今來多少扁舟沉沒多少扁舟上岸海水不語——人不相會        歷史上的歷史並非真實。

      人類是歷史的動物。

       現實的歷史讓我們,思考歷史——  -  〈歴史学ぶ人に与ふ〉◎帆影  一人河原を逍遥して今に立てり河畔に咲きし河原撫子の一片水面に散りしを見ゆ水面一平なものなめらかなもの見るを得ざる 水底一高、低、突、悲、喜、苦、楽万象すべて千変万化あり河底の騒擾、水面に表はれず撫子の一片、たゞ水面を漂ふのみ  一人月の海辺に立てり弥生の月、燦爛として森々たる洋上にたはむれたり我、髪髣として沖行く舟を認む洋上の孤舟来たるべき所より来たり、往くべき所へ往く  旋風一度捲き起りなば波瀾万丈、砂塵我が視野を蔽ふなりせん、誰ぞ知る海底の静かなるを朝暾、漸く暁霧を破って視野広く昨夜の孤舟線下に没したるか海底の藻屑たらんか我、其の前知るべからず其の後も亦知るべからず古往今来幾多の舟の沈没し幾多の舟の着陸せるに洋水語らず一人会せず        歴史上の歴史は真実なるものにあらず。

人間は歴史の動物なり。

現実の歴史は我々をして、歴史を考へせしめぬ——  --  ◎作者簡介帆影,本名張國卿。

銀鈴會同人,曾參與《潮流》1948年夏季號、《潮流》1949年春季號。

發表過數首日文詩、中文短篇小說《宗教的對話》。

由於詩人在戰後並未積極活躍於文壇,僅有少數資訊作為參照。

  --  ◎小編 樂達賞析    什麼是歷史?歷史是過往真實的記錄,抑或含有虛假的成分?歷史的意義是什麼?處在時代洪流之中的自我又當如何面對歷史本身?……歷史雖然常被視為人類的產物,但是因之而起的疑惑與提問卻也無窮無盡,而詩人也以〈給學歷史的人〉一詩來回應諸多命題,以及其他同樣共生於歷史中的人們。

    首段詩人將歷史喻作河水,水面上映照著河原撫子花(中譯為石竹)看似平坦寧靜,然而包含詩人自己在內,任一人都難以知曉那潛藏於水面下,變化多端的人世萬象,彷彿大時代的潮流淹沒了無數微小的故事,曾經鮮明存在的悲歡起伏,也終將浸入那名為歷史的大河裡。

來到第二段,原先實景的河流入大海,燦爛的月光在天上閃耀,詩人也轉而將歷史比附為海洋,將古往今來的人們喻為海上扁舟,並在「旋風」的介入下,展現出歷史的另一種面貌。

成敗相參、盛衰並存,有些人或許因旋風般的變化而消逝於歷史中,有些則持續漂流在各自的航道,無論何者,身處其中的我們都無法全然知悉歷史的走向,無法真正了解往昔的軌跡將引導向何種未來,唯一確知的是――自己的一生將與無數人相同,如海上孤舟般依隨歷史隱含的秩序,「從該來的地方來,往該去的地方去」。

    個別的人們在大歷史之中,看似渺小無力,然而,詩人卻在最後的收尾處,轉出了人類於其中的能動性與價值――我們並非完全受制於客觀歷史本身,我們可以思考,藉此與之周旋、對話,並在詩末破折號之後、永無止盡的思考中,參與整個歷史的進程並賦予其意義。

  --  美術設計_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東邊的信號#銀鈴會#帆影#給學歷史的人 張貼者: 34 於 21:00 沒有留言: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帆影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Atom)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從零到一的來讀新詩。

  隨機精選(F5更新) 找一首詩(站內搜尋) #Tags 663 (1) 丁威仁 (1) 七等生 (1) 十蘭 (1)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 (1) 三毛 (1) 上官宇 (1) 也斯 (10) 于堅 (1) 大學詩社 (1) 小令 (2) 小春 (1) 小風 (1) 不離蕉 (1) 中國當代詩 (1) 尹玲 (1) 尹贄 (1) 尹麗川 (1) 戶田房子 (2) 文學小屋 (4) 方斐 (1) 方群 (2) 方路 (2) 方旗 (2) 月曲了 (1) 木心 (5) 水蔭萍 (1) 王一穎‬ (1) 王小妮 (2) 王丹 (1) 王文青 (1) 王志元 (8) 王沛芬 (1) 王良和 (2) 王信文 (1) 王信益 (1) 王姿雯 (4) 王柄富 (4) 王家新 (1) 王浩翔 (3) 王添源 (1) 王嵐萱 (1) 王雄 (1) 王離 (2) 主編文 (1) 代橘 (1) 北島 (10) 卡特朱魯/灰姑娘 (1) 四貓貓 (1) 布勒 (2) 布勞提根 (1) 瓦烈赫(CésarVallejo) (1) 甘子建 (1) 田煥均 (2) 白萩 (2) 白樵 (1) 白靈 (2) 交工樂隊 (1) 任明信 (23) 伊沙 (1) 伊格言 (1) 伊莉莎白・碧許 (1) 伍悅 (1) 印卡 (1) 吉皮烏斯 (1) 向陽 (5) 多多 (1) 宇向 (1) 宇路 (3) 安哲羅普洛斯(Angelopoulos) (1) 安娜阿赫瑪托娃 (1) 帆影 (1) 成碧 (1) 朱宥勳 (1) 朱實 (1) 江文瑜 (2) 江自得 (2) 江凌青 (1) 江森 (1) 江襄陵 (1) 米蘭.裡赫特 (1) 羊子喬 (1) 艾青 (1) 艾思 (1) 西川 (1) 西西 (1) 亨人 (2) 佐藤春夫 (1) 何亭慧 (1) 何俊穆 (2) 何貞儀 (1) 何雅雯 (3) 余光中 (4) 余秀華 (6) 余怒 (2) 初安民 (1) 利文祺 (10) 利玉芳 (2) 吳永華 (1) 吳坤煌 (1) 吳奇叡 (1) 吳宜軒 (1) 吳岱穎 (3) 吳明益 (1) 吳俊賢 (1) 吳俊霖 (1) 吳俞萱 (1) 吳奕璇 (5) 吳音寧 (4) 吳晟 (12) 吳浩瑋 (1) 吳新榮 (4) 吳緯婷 (1) 吳錫和 (1) 吳隱 (1) 吳懷晨 (1) 呂永佳 (1) 呂育陶 (3) 呂珮綾 (1) 宋尚緯 (14) 巫永福 (1) 巫時 (1) 希尼 (1) 彤雅立 (1) 投票前夕 (1) 李元貞 (1) 李元勝 (2) 李有成 (1) 李亞偉 (1) 李孟泉 (1) 李宜靜 (1) 李承恩 (1) 李昌憲 (3) 李泠秭 (1) 李長青 (1) 李冠緯 (4) 李冠霆 (1) 李宣頤 (1) 李宥賢 (1) 李恆誼 (1) 李柚子 (3) 李癸雲 (1) 李修慧 (3) 李家棟 (1) 李格弟 (1) 李桂媚 (1) 李國威 (1) 李張瑞 (1) 李敏勇 (2) 李進文 (4) 李雲顥 (9) 李奧納柯恩(LeonardCohen) (1) 李豪 (1) 李魁賢 (1) 李歐納柯恩(LeonardCohen) (1) 李蘋芬 (8) 杜十三 (3) 杜芸璞NikalKabala’an (1) 杜潘芳格 (1) 汪汪汪 (1) 汪啟疆 (2) 沃爾科特 (1) 沈意卿 (1) 沈嘉悅 (6) 沙穗 (1) 狄蘭•托馬斯 (1) 肖水 (2) 谷川俊太郎 (6) 辛波絲卡 (11) 辛笛 (1) 里爾克 (1) 阮氏花 (1) 佩索亞 (1) 冼文光 (1) 卓純華 (1) 周予寧 (1) 周天派 (1) 周志明 (1) 周俊成 (2) 周盈秀 (1) 周若濤 (1) 周若鵬 (1) 周倫佑 (2) 周雲蓬 (1) 周夢蝶 (4) 周漢輝 (1) 周駿安 (1) 夜無 (2) 孤星子 (1) 帕斯 (1) 帕斯捷爾納克 (1) 帕麗夏 (5) 拉金 (1) 明迪 (2) 林于玄 (3) 林世仁 (1) 林央敏 (1) 林宇軒 (9) 林亨泰 (8) 林佑霖 (5) 林劭璚 (1) 林希澄 (1) 林亞若 (2) 林季鋼 (6) 林怡翠 (1) 林泠 (1) 林育德 (1) 林芳年 (1) 林則良 (1) 林建隆 (1) 林思彤 (1) 林思儀 (1) 林洛 (1) 林禹瑄 (10) 林彧 (1) 林婉瑜 (1) 林淵智 (1) 林煥彰‬ (1) 林群盛 (1) 林達陽 (12) 林維甫 (2) 林儀 (2) 林蔚昀 (2) 林餘佐 (11) 林燿德 (6) 波戈拉 (11) 波特萊爾 (1) 邱伊辰 (1) 邱剛健 (4) 金光林 (1) 金尚浩 (1) 阿巴斯 (1) 阿布 (6) 阿多尼斯 (2) 阿米 (3) 阿芒 (1) 阿流 (1) 阿森 (1) 雨煙 (1) 非馬 (3) 侯馨婷 (1) 保羅•策蘭 (1) 哈金 (5) 奎澤石頭 (1) 姚風 (1) 姜濤 (1) 施善繼 (1) 春樹 (1) 柏樺 (2) 柒參 (1) 柯蘿緹 (1) 段戎 (1) 洛夫 (7) 洛謀 (2) 洪丹 (3) 洪春峰 (1) 洪書勤 (1) 洪素麗 (1) 洪崇德 (5) 洪逸辰 (2) 洪萬達 (3) 洪儀庭 (1) 洪曉嫻 (1) 珂拉琪 (1) 紀弦 (3) 紀姵妏 (1) 約瑟夫‧布羅茨基 (1) 紅夢 (1) 耶胡達·阿米亥(YehudaAmichai) (1) 胡長松 (1) 胡家榮 (6) 若斯諾・孟 (1) 若爾.諾爾 (1) 虹影 (1) 飛鵬子 (1) 食指 (2) 凌性傑 (4) 唐捐 (3) 夏天 (1) 夏宇 (24) 夏夏 (4) 孫得欽 (6) 孫梓評 (16) 孫維民 (13) 宮澤賢治 (1) 家郡 (1) 席慕蓉 (10) 徐子權 (1) 徐志摩 (1) 徐珮芬 (21) 徐培晃 (1) 恣睢麻利 (3) 柴柏松 (1) 栩栩 (2) 桓夫 (1) 泰戈爾 (1) 浪目 (1) 海子 (7) 海豚刑警 (1) 海詩選 (1) 烏青 (3) 特朗斯特羅姆 (1) 神神 (2) 秦佐 (2) 翁書璿 (5) 袁紹珊 (1) 馬尼尼為 (5) 馬永波 (1) 馬翊航 (3) 馬雁 (1) 馬爾登 (1) 高軒 (1) 高銀 (1) 高橋睦郎 (1) 假牙 (4) 商禽 (2) 密斯特拉兒 (2) 崎雲 (1) 崔舜華 (10) 康書恩 (1) 康蘇埃拉 (1) 張日郡 (2) 張光仁 (1) 張良典 (1) 張定浩 (2) 張芳慈 (1) 張晏銘 (1) 張執浩 (2) 張梅芳 (1) 張棗 (1) 張華安 (1) 張雅芳 (1) 張瑋栩 (2) 張詩勤 (1) 張錯 (1) 張寶云 (3) 張懸(焦安溥) (1) ‪‎張繼琳‬ (2) 曹尼 (1) 曹疏影 (1) 曹開 (1) 曹馭博 (10) 梁小斌 (1) 梁匡哲 (1) 梁秉鈞 (1) 梁海彬 (1) 梁雲坡 (1) 淮遠 (2) 畢贛 (2) 莊子軒 (2) 莊仁傑 (2) 莊元生 (1) 莊東橋 (3) 莊瑞琳 (1) 莎士比亞 (1) 莎弗 (1) 莎拉.蒂斯黛爾 (1) 莫那能 (1) 莫里斯卡雷姆 (1) 莫宣 (1) 莫偉 (1) 莫渝 (2) 許玄妮 (2) 許立志 (8) 許宸碩 (1) 許悔之 (17) 許皓甯 (1) 許皓寗 (1) 許嘉瑋 (6) 許赫 (3) 連俞涵 (3) 郭水潭 (1) 郭申睿 (8) 郭品潔 (3) 郭哲佑 (9) 郭珩 (1) 都市文學 (1) 都市詩 (1) 陳千武 (5) 陳大為 (1) 陳子謙 (1) 陳允元 (2) 陳少 (5) 陳日瑒 (1) 陳水扁 (1) 陳令洋 (1) 陳玉玲 (1) 陳年喜 (2) 陳汐 (1) 陳佑嘉 (1) 陳克華 (8) 陳秀喜 (1) 陳依文 (5) 陳宗賢 (1) 陳延禎 (4) 陳怡安 (1) 陳昌遠 (2) 陳易聰 (1) 陳東東 (2) 陳牧宏 (5) 陳育虹 (8) 陳育萱 (1) 陳金連 (1) 陳冠宏 (1) 陳品婕 (1) 陳彥妏 (1) 陳昭淵 (6) 陳昱文 (1) 陳柏伶 (1) 陳柏言 (1) 陳強華 (1) 陳斐雯 (1) 陳義芝 (3) 陳雋弘 (7) 陳潤明 (2) 陳黎 (17) 陳黎、張芬齡 (4) 陳繁齊 (6) 陳駿逸 (1) 陳顥仁 (1) 陸穎魚 (6) ‪魚果 (1) 鹿苹 (2) 鹿影 (1) 傅承得‬ (1) 傅浩 (1) 凱洛.安.達菲 (2) 喬林 (1) 喵球 (2) 寒鴉 (1) 彭依仁 (1) 彭礪青 (1) 復生 (1) 普希金 (2) 普里莫·萊維 (1) 普拉絲 (1) 曾元耀 (1) 曾立宇 (1) 曾淑美 (2) 曾翎龍 (2) 曾琮琇 (5) 曾詠聰 (1) 曾貴麟 (9) 曾魂 (1) 朝顏 (1) 渝草 (1) 渡也 (2) 游川 (1) 游悅聲 (1) 游書珣 (1) 游善鈞 (1) 湖南蟲 (11) 湯舒雯 (3) 焦安溥 (1) 焦桐 (3) 煮雪的人 (3) 程歆淳 (1) 紫葉 (1) 絳魚 (1) 舒婷 (2) 菊田守 (1) 萍凡人 (1) 覃子豪 (1) 評論詩評 (1) 跛豪 (2) 鄉土文學 (1) 鄉土詩 (1) 須文蔚 (1) 飲江 (1) 馮至 (1) 馮青 (1) 馮逸華 (1) 黃千芮 (1) 黃子揚 (1) 黃文俊 (1) 黃同弘 (1) 黃羊川 (3) 黃宜君 (1) 黃岡 (2) 黃明峯 (2) 黃俊彰 (1) 黃冠維 (1) 黃春明 (1) 黃柏軒 (1) 黃盈瑩 (1) 黃致中 (4) 黃裕邦 (2) 黃遠雄 (4) 黃潤宇 (1) 黃錦城 (2) 黃龍坤 (1) 黃燦然 (3) 黃翾 (2) 黃競緯 (1) 楊廷浩 (1) 楊沛容 (2) 楊佳嫻 (15) 楊牧 (99) 楊婕 (2) 楊淑芬 (1) 楊智傑 (8) 楊渡 (1) 楊華 (1) 楊逵 (1) 楊煉 (1) 楊慶祥 (1) 楊澤 (11) 楊熾昌,水蔭萍 (1) 楊靜得 (1) 楊瀅靜 (4) 楚影 (1) 當代電影大師 (1) 瘂弦 (4) 萬亦含‬ (2) 葉汐帆 (1) 葉青 (28) 葉紅 (1) 葉覓覓 (5) 葉慈 (1) 葉語婷 (3) 葉蓬玲 (1) 解昆樺 (1) 詹冰 (3) 詹佳鑫 (2) 詹明杰 (2) 詹澈 (1) 路克肯納‬ (1) 路寒袖 (1) 鄒文律 (1) 鄒佑昇 (2) 零雨 (12) 雷光夏 (1) 對岸共和國 (1) 廖人 (1) 廖大期‬ (1) 廖宏霖 (1) 廖偉棠 (6) 廖啟余 (3) 廖莫白 (1) 廖瞇 (3) 漉漉 (2) 熒惑 (4) 瑪格麗特•艾特伍 (1) 瑪格麗特‧艾特伍(MargaretAtwood) (3) ‪瑪莉奧利佛 (1) 管管 (2) 翟永明 (1) 臧棣 (1) 蓉子 (2) 褚岳霖 (2) 趙天儀 (1) 趙文豪 (1) 趙振江 (1) 劉克襄 (12) 劉玠旻 (1) 劉亮延 (1) 劉慶鴻 (1) 德蔚 (1) 敻虹 (3) 歐陽江河 (1) 潘之韻 (1) 潘柏霖 (6) 潘家欣 (2) 熱寫生 (1) 璇筠 (2) 瞇 (3) 蔡仁偉 (1) 蔡仁儀 (1) 蔡宛璇 (2) 蔡雨揚 (1) 蔡淳祐 (2) 蔡琳森 (9) 蔣勳 (1) 蔣闊宇 (5) 鄧小樺 (2) 鄭羽倫 (1) 鄭聿 (15) 鄭炯明 (1) 鄭哲涵 (1) 鄭琬融 (6) 鄭愁予 (10) 鄭聖勳 (6) 魯米 (1) 魯蛟 (1) 魯熱維奇 (2) 黎俊成 (3) 黎煥雄 (2) 曉方未生 (1) 翰翰 (2) 蕭上晏 (1) 蕭亦翔 (1) 蕭宇翔 (3) 蕭皓瑋 (2) 蕭詒徽 (5) 賴和‬ (1) 賴奕瑋 (3) 錦連 (1) 駱一禾 (1) 駱以軍 (5) 龍瑛宗 (1) 戴望舒 (1) 謝三進 (8) 謝予騰 (5) 謝旭昇 (4) 謝明成 (1) 謝凱特 (1) 謝瑜真 (1) 鍾永豐 (2) 鍾國強 (1) 鍾曉陽‬ (2) 隱地 (1) 隱匿 (7) 韓成禮 (1) 韓東 (2) 韓祺疇 (2) 餵飽豬 (1) 鴻鴻 (9) 簡妙如 (2) 簡妤安 (10) 簡玲 (1) 聶魯達 (3) 闕舒河 (1) 顏艾琳 (9) 顏忠賢 (1) 顏嘉琪 (2) 魏安邑 (5) 羅任玲 (1) 羅門 (1) 羅青 (1) 羅智成 (24) 羅毓嘉 (9) 羅聖閔 (1) 羅葉 (1) 羅樂敏 (2) 鯨向海 (36) 嚴忠政 (1) 嚴毅昇 (1) 嚴瀚欽 (1) 籃閔釋 (1) 蘇禹丞 (1) 蘇禹安 (1) 蘇淺 (2) 蘇紹連 (1) 蘇運瑩 (1) 騷夏 (6) 顧城 (1) 驀地 (1) ㄩㄐ (2) amumugank (1) annie6207 (1) AntonioAntonio (1) arkino (1) Begonia (1) bjiao (1) BobDylan (1) BorisA.Novak (1) CarlomarArcangelDaoana (1) CarolAnnDuffy (3) chinatown (1) DD (1) devmask (1) Eagles (1) EdcelRegalarioBenosa (1) eL (6) EllenPanaligan (1) fallcolor (1) ikilyk (1) JacquesPrévert (1) JaneHirshfield (1) JoséLuisPerales (1) JosephChristianP.Aranas (1) kaifrankwind (1) Kaminasih (1) KateTempest (1) KobeBryant (1) KristenAnderson-Lopez (1) kurohitomi (1) LaksmiPamuntjak (1) Laura-BlaiseMcDowell (1) lialia (1) Lorca (1) LouiseGlück (1) lovesthenry (1) LukasGraham (1) patmuffin (1) PaulValéry (1) philoserenus (1) poem4life (1) RichardBrautigan (1) rinari (1) RobertLopez (1) Rootless (1) Rumi (2) Salizan沙力浪 (3) sea35 (1) seraphwing (1) Simon&Garfunkel (1) spaceman (4) specialp0130 (1) SteffenPopp (1) sunla (1) Susiati (1) SylviaPlath (1) TedKooser (1) TemuSuyan黃璽 (1) thankmilk (1) Tranströmer (2) W.B.Yeats (1) FollowUsonFacebook! 管理員小編 12 123TEST 34 Bao-yun R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角落 網誌存檔 ▼  2021 (287) ▼  十二月 (1) 評論十二月/大學詩社互評╳實驗徵稿:評論詩評 主編◎宇路 ►  十一月 (11) ►  十月 (8) ►  九月 (23) ►  八月 (31) ►  七月 (29) ►  六月 (30) ►  五月 (31) ►  四月 (31) ►  三月 (32) ►  二月 (29) ►  一月 (31) ►  2020 (366) ►  十二月 (32) ►  十一月 (31) ►  十月 (31) ►  九月 (30) ►  八月 (30) ►  七月 (31) ►  六月 (31) ►  五月 (32) ►  四月 (30) ►  三月 (32) ►  二月 (30) ►  一月 (26) ►  2019 (316) ►  十二月 (30) ►  十一月 (30) ►  十月 (32) ►  九月 (33) ►  八月 (34) ►  七月 (30) ►  六月 (31) ►  五月 (31) ►  四月 (31) ►  三月 (33) ►  二月 (1) ►  2017 (227) ►  十一月 (17) ►  十月 (23) ►  九月 (12) ►  八月 (26) ►  七月 (22) ►  六月 (21) ►  五月 (23) ►  四月 (20) ►  三月 (23) ►  二月 (17) ►  一月 (23) ►  2016 (345) ►  十二月 (22) ►  十一月 (19) ►  十月 (25) ►  九月 (31) ►  八月 (29) ►  七月 (33) ►  六月 (32) ►  五月 (32) ►  四月 (32) ►  三月 (31) ►  二月 (28) ►  一月 (31) ►  2015 (363) ►  十二月 (31) ►  十一月 (29) ►  十月 (30) ►  九月 (30) ►  八月 (31) ►  七月 (31) ►  六月 (30) ►  五月 (31) ►  四月 (30) ►  三月 (31) ►  二月 (28) ►  一月 (31) ►  2014 (41) ►  十二月 (29) ►  十一月 (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