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姓望族——潁川陳氏_台灣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次,西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 ... 以陳實為始祖的穎川派陳氏,在福建有三大支派,即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始祖 ...  台灣網首頁   族譜首頁 新聞|評論|文化|經貿|旅遊|臺商|機構|法律|文獻|臺島|娛樂|時尚|體育|專題 您的位置:台灣網-姓氏大觀 巨姓望族——潁川陳氏 2012-01-0416:42     來源:義門陳文化研究會     編輯:徐維彬 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南遷福建之舉。

第一次,西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

667年四月,陳政卒,由其20歲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九年戰爭,局勢平定後,于686年報請朝廷批准,設置了漳州郡。

陳元光致力於發展漳州一帶的農工商各業,使當地得到了繁榮發展。

他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子孫後代被稱作"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臺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

當地百姓為了表達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許多地方建有陳聖王廟,福建有一百多座,臺灣有53座,南洋諸島也有20多座。

閩南的幾座“開漳聖王廟”,如燕翼宮、威惠廟等,其規模之大,香火之盛,不亞於內地一些大型的佛、道教寺觀。

第二次是潁川陳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太子太傅陳邕與其父陳忠、從京兆萬年縣被謫入閩,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漳州南廂山。

初居興化,後移漳州,其子孫散居福建各地。

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

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始祖。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陳實長子元芳(紀)的21代孫陳雍,從吳興來閩,在沙縣固發衝定居(今永安貢川),子孫繁衍于貢水,人文鼎盛,裔孫稱他為貢川始祖。

其長子陳蘇遷寧化石壁,後遷居羅源縣中房曹灣為開基始祖。

次子陳野居固發衝,三子陳運遷閩縣(今福州,含長樂、閩清縣)。

唐僖宗中和年間(西元八八一年——八八四年)陳聞偕長子陳顯、次子陳動入閩,居福州城南石井巷,為福州陳氏之祖。

陳動的長子陳檄及孫令鎔、令圖、令猷分別遷居閩侯大義、古靈和長樂岱峰、金沙、鳳山開基。

後來陳聞的三子陳黯尋親也入閩,居同安開基。

唐德宗貞光年間,陳淵入閩居金門島開基。

唐僖宗乾符年間,福建觀察使陳岩入閩,遂家居建寧縣開基。

唐僖宗中和年間,(西元88l—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鄙,偕兄弟數人從王審知入閩,于惠潮漳泉等處各擇所居,陳鄙初居泉州,後卜居仙遊東鄉馬鞍山前光埔村,是飛錢世系入仙之始祖。

後其子孫遷往晉江開基。

唐末中原大亂,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隨王緒率光州、壽州士兵、扶老攜幼,舉家長途跋涉、輾轉入閩。

固始縣是陳姓聚居地,許多陳姓隨軍入閩,這是潁川陳氏入閩的高潮。

  第三次南遷入注八閩,是在唐末五代時期。

當時唐王朝腐敗,連年戰爭,民不聊生,暴發多起農民起義。

如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農民起義隊伍數萬人經江西入閩。

史稱“十八姓從王入閩”。

其中固始縣陳氏族人隨王審知入閩的人很多。

有陳鄙隨王審知入閩後,初居泉州,後居仙遊,其七世孫陳汝器為“飛錢世系”始祖。

唐末陳四翁隨王審知入閩,居同安開基。

陳檄隨王審知入閩,寓居閩侯古靈,為古靈世系始祖。

陳蘇入閩,居羅源開基。

在五代時期還有陳啟端兄弟自河南固始入閩,寓居建陽縣開基。

陳千郎由河南固始縣南遷入閩,仕閩王官三司左丞,初居福州大義,後卜居閩侯小溪源,其長子庭樞仍居大義,次子庭機居閩清十九都安仁,三子庭炳遷閩清二都漈上宣政裏,四子庭棟居沙縣馬坑大陂口,五子庭柱居尤溪十九都高才坡,六子庭梁居永太梧桐鄉,七子庭相居尤溪水南崗開基。

五代年間,陳啟端、陳肇端兄弟自河南固始縣入閩,寓居建陽開基。

五代南唐時,陳邕的裔孫陳洪進任南唐閩清源郡王、東海南康郡王,遷回仙遊楓亭開基,為侯攬世系之始祖,建[德星堂],開發圍墾陳埭,促進泉州經濟發展。

陳洪進後代,也成為泉州陳姓望族。

其後子孫分佈在仙遊、泉州、漳州及廣東一帶開基。

  第四次入注八閩,是在宋、元之際。

宋朝——宋朝民族矛盾尖銳,北宋末年康王南渡,皇室南遷臨安(杭州),引起全國性動亂。

隨後在元兵追逼下,南宋皇帝南逃福建,導致前後兩次北方人口大批南遷的浪潮。

其中陳氏族人南遷入閩很多。

如陳高士從河南固始南遷入閩,寓居福州臺嶼開基。

陳魁、陳璋入閩,後裔分別居閩西長汀、寧化、永定、上杭、武平及閩南漳州、廈門翔安、莆田仙遊等地開基。

陳舜仁經江西南遷入閩,居福清江陰等地開基。

宋靖康年間,陳高士從河南入閩、寓居福州臺嶼開基。

等等。

宋代以後,全國的政治、經濟重心南移,福建迅速開發,北方人士遷移入閩越來越多,陳姓入閩也不在少數。

其中宋嘉祜十一年(1063年)江西德安十世聚族而居,江州義門陳姓奉旨大分析。

宋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江西義門家族奉旨分成334莊,分別遷往全國18個省市所轄144個縣市。

其中遷入福建的有30支脈:①陳宗和遷居福建侯官縣開基。

②陳學誠遷居福建浦城縣開基。

③陳顕先遷居福建邵武縣開基。

④陳璋遷居福建泉州開基。

 ⑤陳魁遷居福建汀州開基。

⑥陳希琉遷居福建莆田縣開基。

⑦陳汝經遷居福建清流縣開基。

⑧陳彥光遷居福建同安縣開基。

⑨陳明通遷居福建南平開基。

⑩陳彥德遷居福建漳州開基。

⑾陳知致遷居福建長樂縣開基。

 ⑿陳守昌遷居福建將樂縣開基。

⒀陳延盛遷居福建建寧縣開基。

⒁陳延英遷居福建興化開基。

⒂陳道大遷居福建建陽縣開基。

⒃陳彥悅遷居福建長太縣開基。

⒄陳延悅遷居福建壽寧縣開基。

⒅陳知煒遷居福建歸化(明溪)縣開基。

⒆陳彥豪遷居福建上杭縣開基。

⒇陳延助遷居福建崇安(武夷山)縣開基。

等等。

     第五次入注八閩是在元明清時朝。

  元末明初,陳友諒在江西被朱元璋打敗,義門陳氏第二次大分析,部分陳姓族人流落福建沿海各地居住。

明末清初,陳姓繼續遷徙入閩。

入閩的陳氏先人,為了繼續發展,以及其他原因,他們又陸續漂洋過海,分別從福建遷移到海內外各地包括臺、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及世界各地。

  總之,陳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繁衍昌盛,陳氏子孫後代既分佈于全中國,又遍及全世界。

它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蔭佑人世;又像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滋滋奉獻。

可見陳氏先輩的光輝歷程,不虧業績,將永遠激勵後輩族人,敦宗睦族,愛國敬業,與時俱進,奮發向上。

  臺灣陳氏族人的根在福建 臺灣陳氏族人80%都來自福建的泉、漳、廈等閩南地區,20%來自福建汀州與廣東梅州客家地區。

由於陳氏是福建、廣東的第一大姓,陳姓也是客家最大姓。

故在歷次移民臺灣的總人數中,陳姓均佔相當大的比重。

據1997年臺灣當局統計公佈:在臺漢族人口達1710萬人中,其祖籍地在福建的佔80%以上,其中祖籍地在泉州的約佔42%。

祖籍地在漳州的約38%。

而全臺陳姓人口有185萬多人。

佔全臺人口總數的12%。

為臺灣第一大姓。

可見臺灣陳氏族人的根在福建。

【福建陳氏族人外遷原因】 ①人口驟增。

自西晉第一批北方人口大批入閩以來,至清末,福建人口成幾十倍、百倍地急增。

僅以漳州地區為例(下同),在陳元光入閩時,漳州人口只有1.8萬人,到了明弘治年間(1502年)人口增至26.6萬人,而耕地卻沒有多少增加,造成每人平均耕地日趨減少,加上歷朝歷代貪官污吏的剝削勒索,租稅沉重,土地兼併日益加劇,陳氏族人與沿海百姓一樣生計難以維持,為了活命,唯有向外遷徙。

②災害頻繁。

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初年至清嘉慶年問的400多年,僅漳州地區幾乎每4—5年就有一次較大的自然災害,不是洪澇災,就是旱災,不是蝗蟲災,就是地震或瘟疫等,農作物連年欠收,甚至絕收,陳氏族人和沿海地區百姓為了生活,只得向外遷徙。

③清初“遷海”政策。

清初朝庭與鄭成功在閩南沿海長期對峙,清政府為了切斷沿海人民與鄭成功軍隊的聯繫與支援,採取“遷海”政策,強迫沿海居民內遷。

同時縱兵放火焚燒房屋,造成沿海成為片物不留的新“無人區”。

大批破産農民無業可安,無生可求,顛沛流離,導致一部分陳氏族人和沿海居民為了活命而冒險渡海到海外尋找活路。

【臺灣成為福建陳氏族人外遷的首選地】在通常情況下,對有著深厚鄉土觀念和宗親觀念的泉、漳等沿海地區族人,只要老家尚有生活下去的可能,他們一般是不會棄土外遷的。

但到了被迫非背井離鄉時,他們就會就近遷往創業機會多,謀取土地機會多的待開發的臺灣地區。

①福建沿海距離臺灣近:福建與臺灣只一水之隔,舟輯相通,而且福建沿海港口碼頭眾多,有泉州港、安海港、崇武港、廈門港、月港、銅陵港、以及涵江港、福州港等,遷往臺灣具有海上便捷的交通條件。

朝發夕至,符合就近遷徙的原則。

②閩臺自然條件相似:福建沿海地區,尤其是泉、漳地區的自然條件與臺灣極為相似。

從地緣關係看,臺灣與泉、漳地區的自然環境相似,氣候相宜,水土相服,因而漳、泉人外遷謀生之地,首選臺灣是很自然的。

③遷往臺灣的謀生條件較易:謀生條件的難易,是確定外遷地的重要因素。

當時待開發的臺灣,比任何外遷地都更容易立足,特別是臺灣地多人少,容易開墾出一片土地來,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臺灣第一大姓陳姓,都是陳氏穎川派後裔,尊1800多年前東漢桓帝時名士陳實為始祖。

以陳實為始祖的穎川派陳氏,在福建有三大支派,即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始祖的“開漳聖王派”,以陳忠、陳邕父子為始祖的“太傅派”,以陳霸先陳談先兄弟為始祖的“南朝派”。

開漳聖王派、南院派、南朝派為潁川入閩的三大派系,也是臺灣陳氏的三大脈派。

傳自唐朝初年的陳元光,直接從河南地區播遷過來的“開障聖王”派;和出身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皇室,來自長江流域江蘇地區的“南朝”派;可以説是構成今天臺灣陳姓家族的兩大支柱。

臺灣的陳氏家族,除了“開漳聖王”派和“南朝”派之外,尚有其他二、三十個支派,包括南院派、漳湖派、漳南派、銀同碧湖派、蕉嶺縣派、江州派、同嘉禾派,南岐派、霞簝派、西源派、登瀛派、尤俊派、高美派、珍山派、浙江嵊縣派、浯陽派、饒平分派、上宅派、西亭派、七郎公派、下坑分派、鑾井派、赤湖派、霞宅派、漳州蘆溪派、永華公派……等等。

臺灣陳氏最大脈派——全溫支裔“北廟派”:楚滅陳後,最後一位國君陳湣公次子全溫,避難於晉,以陳為姓,史稱陳全溫。

後晉卿公孫路麾推薦他到魏國,擔任浚儀大夫(即今河南開封縣西北)。

陳全溫這一支在浚儀發展壯大,成為浚儀支派。

全溫謚文子,傳九世到陳武,已是秦漢之間,陳武投同宗陳平部下,屢立戰功,封棘津侯。

傳十一世陳魚,任江王太傅。

魚生公望,為漢武帝春秋博士。

浚儀陳氏後裔傳至東漢時,有陳孟璉,為固始侯相,遷居固始,葬浮光山,遂為固始陳氏開基祖。

固始陳氏到了唐代,開始南遷入閩,後裔出了“開漳聖王”陳元光。

史稱北廟派、將軍派或開漳聖王派。

這一脈在東南發展,並渡海入臺,成為臺灣望族。

惠安侯卿陳在臺北。

惠安縣輞川鎮侯坑村((近人多以方言諧音改坑為卿)陳姓,早于明代由莆田闊口遷來,屬玉湖陳衍派,人丁旺盛,清末民初已分居各地19個村落,遂有19陳之譽。

清初分居城內城隍口的陳姓,建有"侯卿陳宗祠",1995年以來舊城改造,許多姓氏多以現代化高樓底層辟為宗祠,獨侯卿陳宗祠建在二樓。

侯卿陳姓子孫渡臺謀生定居很多,早期有慶堂,是臺北大企業家,十分富有,後裔仍關心祖籍地公益事業。

抗日戰爭勝利後渡臺有陳全興和陳錦文等人,全興是軍官,錦文是農業科學家,其兒子都是留美博士,有的居臺,有的居美,從事科研和實業,侯卿陳多數居臺北市,兩岸族親互有聯繫。

銀江陳姓徙居臺灣。

石獅市永寧鎮銀江村陳厝,現有陳姓40多戶,200多人,但其家族移居海外和臺灣卻很多。

據華僑大學李天賜教授對《銀江陳氏三房家乘》剖析:譜有"吾宗自元光公開閩以來,族姓蕃昌,凡閩有陳,皆遙尊為始祖,夫固知本之意也。

"又雲:"方山公仕元,官奉訓大夫,政績載郡志,享春秋",方山子寶蓋約于元互相間明初由象澤分居銀江,故譜序曰:"銀江陳氏一族係吾祖方山公所出","寶蓋公開為開基祖"。

譜載統計當時已有子孫94人移成臺灣,其中人有生卒年月,康熙年間27人,雍正、乾隆年間分別有13人和30人;在臺有地點22人。

  臺灣"德聚堂"源自龍海縣霞寮村。

德聚堂亦稱"潁川家廟",位於臺南市七巷,供奉來自霞寮村的陳澤、陳醜、陳亥和陳拱四兄弟。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海澄(今屬龍海縣)《霞寮村陳氏世系淵源》載:陳屠龍子明憲宗初年由龍溪縣南鄉庵兜遷居海澄霞寮,是為開基祖。

霞寮村位於九龍江西南、北三溪匯合處,今屬龍海縣浮宮鄉。

陳澤四兄弟是陳屠龍七代孫,澤為鄭成功部將,位居統領,隨後三個弟弟因此也跟著到臺灣定居,是為霞寮村陳氏居臺的開基祖,300多年來繁衍子孫甚眾,共建德聚堂紀念祖先。

  臺灣林投巷源自東山留田村。

留田村位於福建東山縣海濱。

莆田縣東廟龍坡社人陳荀住,時為興化府衙役,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調防來銅山(今東山)水寨,守因墩山烽火臺,定居開基繁衍子孫,分別留田南嶼、東坑各地。

"留田"義為留下來墾田開基。

隨後又有後裔到臺灣謀生,聚居屏東縣林投巷,到光緒年間已發展到100多戶。

兩岸共同昭穆"堯舜湯禹文,景特去秦坤。

上河日居泰,興朝茂成章。

群恩繁兩宿,芝淺易後昌。

"兩岸族親關係密切,20世紀20年代,留田村建陳氏祖祠,族人推派陳廠仔前往臺灣通報,林投巷族親非常高興,捐獻銀地角裝滿木箱運回。

木箱至今仍由陳廠仔後代珍藏。

林投巷族親也曾回來祭祖掃墓。

  臺北大龍峒和同安官山陳氏關係。

福建同安縣官山陳氏開基祖陳忠,與子邕同為唐開元官員,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父子被貶,謫居漳州南驛路南廂山。

邕生四子,長了陳夷及其子陳儔居廈門陳寮開基,傳到22代陳國輔,由廈門稱居同安官山,為"官山陳氏"始祖。

官山包括三忠、蘇站、內宅、內官、何厝、鴻溪、前庵、嶺頭、洪坑、後溪、新厝、竹腳仔、水後等十多個村落,幾萬人,先後有際廷、際珪和際令,運奉、運市和運三等移居臺北淡水一帶,還有何厝陳嚴、陳由、後溪陳殿也陸續渡海去臺。

臺北大龍峒,原是高山族中平埔族居住的,名"大浪泵",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匯合處。

早年同安人陳遜言隨父輩來此墾殖,建設成片住宅,打下發展基礎,諧音名"大隆同"。

至乾隆年間,大批同安人遷居到此,成了繁榮鬧訕,建神廟奉保生大帝,從此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出了許多舉人和秀才,謂此地為"龍穴之峒",由是"大浪泵"而"大隆同",又成為如今的"大龍峒"。

  臺灣和平村源自南靖埔頂村。

埔頂村于福建南靖縣龍山,清雍正年間,南靖永豐寶鬥村11代孫"天"字輩陳天義遷居埔頂村為開基祖,沿用寶鬥村昭穆,即"用庭發坤時應九,欲為蓄天振大芳。

國茂申開龍景運,依謀劃燕液朝禎祥。

"光緒九年(1883年)埔頂村6代孫即"茂"字輩陳丁,時年30多歲,從廈門渡臺,定居新竹縣桃源區大園鄉和平村為開基祖,1932年陳丁80多歲,還給家鄉侄兒陳阿棋、陳阿可來過信,要他們抄錄族譜給他,好讓臺灣子孫認知祖宗血脈,該信由陳丁侄孫陳木昌先生珍藏。

  兩岸"霞宅陳氏"關係密切。

臺灣霞宅陳氏是福建南安市詩山鎮霞宅村遷居的。

《霞宅陳氏族譜》載:"我祖自潁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閩","一郎公自明初葉肇基於此,世代積德累仁,聚居成族"。

該村陳氏宗祠坐落烏山麓,是一座皇宮式十間張大厝,祠址鯉魚穴,背靠烏山象張大網,子孫須外出謀生才會"大尾"(出人才),所以早有人漂洋過海去臺灣,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東宗賞渡臺,繁衍子孫散居臺中、臺北、基隆、新竹,統稱"霞宅陳氏",尊陳宗賞為開臺始祖,聚居地方稱霞宅街。

霞宅人以紡織棕蓑聞名,所以霞宅街也稱"棕蓑街"。

1947年祖籍地霞宅村修譜修祠,公推陳雲兌先生到臺通報,得到臺灣霞宅陳氏族人歡迎,並捐資支援。

  (汀州莊緣整理) 【訂閱新聞】 【大中小】 關於我們-聯繫方法-招聘資訊-客戶服務-相關法律-網路行銷 台灣網版權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