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輸血「鐵沉積」恐奪命1個月超過2袋血就有危險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眾應要充分了解輸血後可能產生的短、長期不良反應,短期不良反應包括搔癢皮疹、發燒、發冷、頭痛、心跳加速、呼吸不順暢等,若輸血後24小時內出現上述 ... Skiptocontent 輸血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小至手術急診,大至慢性疾病治療,輸血是許多人一生中都曾經歷過的必要醫療處置,但不少民眾卻不知道輸血後,可能出現發燒發冷、搔癢皮疹、頭痛、心跳加速、呼吸不順等急性不良反應,甚至導致過敏休克反應。

像是臺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的病人70歲王媽媽,就曾經面臨鐵沈積的危機,「一直以來我都聽從醫師的建議,定期回院輸血、檢查,狀況也算蠻穩定的,原本喘暈症狀也有減輕,直到醫師在某次檢查後,告知我體內鐵蛋白數值竟然高達1800ng/mL,最高更曾經高達2183ng/mL,足足是正常人的7倍。

」 「鐵沈積」嚴重會危害生命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小兒部血液腫瘤科醫師盧孟佑表示,慢性病需長期輸血者,血液中的鐵蛋白會隨著每次輸血而逐漸沉積於體內,長久下來,如果沒有將多餘鐵蛋白排出體外,過高的鐵蛋白將對體內各器官造成莫大負擔,嚴重時更會引發諸如心臟衰竭、肝硬化等併發症。

盧孟佑解釋,鐵是身體中重要的元素,若攝取不足可能出現貧血等症狀,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鐵質若在體內累積過多,會造成心臟、肝臟、脾臟、內分泌系統等器官傷害,而重度海洋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候群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等患者,都不免因需長期輸血而產生鐵質沉積。

「鐵質沉積明顯症狀包括心律不整、皮膚色素沉著、虛弱、能量缺乏、上腹痛、體重喪失、關節疼痛等,亦可能引起各種併發症,如心臟衰竭、心肌症、肝硬化、糖尿病、皮膚沉著症、不孕症、關節病、骨質疏鬆等,」盧孟佑說明,症狀嚴重甚至會導致骨髓造血功能更差,或免疫力降低,大幅增加感染及癌症發生率。

「民眾應要充分了解輸血後可能產生的短、長期不良反應,短期不良反應包括搔癢皮疹、發燒、發冷、頭痛、心跳加速、呼吸不順暢等,若輸血後24小時內出現上述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盧孟佑提醒,長期輸血者不可不瞭解鐵沉積所導致的「鋼鐵人」危機。

輸血20袋鐵質恐超標! 劉峻宇表示,正常人的血清鐵蛋白濃度為250~300ng/mL,若濃度超過300ng/mL以上就算是過量,臨床上則是將需要治療的標準訂在1,000ng/mL以上;而一袋紅血球濃厚液(約150ml)含有200mg的鐵,所以患者如果累積輸入超過20袋血時,就有很大風險出現鐵質沉積。

「若是一個月輸血超過2袋就會有風險,」劉峻宇表示,血清鐵蛋白濃度越高時,發生鐵沉積的風險也越高,「提醒患者應每3個月定期檢查血清鐵蛋白濃度,並及早與醫師討論排鐵治療的必要性,如此才能有效降低鐵質沉積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千萬別讓輸血同時成為『救命』與『要命』的雙面刃。

」 排鐵分「針劑」與「口服」藥物 劉峻宇提到,目前市面上有針劑及口服兩種類型的排鐵藥物,可供臨床醫師依病人情況使用,針劑排鐵每週需注射5~7次不等,口服方式相對簡單方便,目前也有一天服用1次或一天服用3次,作用時間較長的口服藥物可供選擇,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全台2018年全血捐血總量達約591515.25公升,相當於313座標準游泳池,如此巨量的血液提供給各大醫療院所做為醫療用途輸血使用,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除了關心血緣是否足夠,也需要了解輸血背後潛藏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一通電話救回媽媽急診主任點出存活關鍵 成績不斷退步,竟然是因為缺鐵性貧血造成! 別等暈倒才發現問題亞東遠距中心:善用智慧型裝置掌握病情 文/林以璿圖/林以璿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