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阿伯戒菸多年力抗後遺症心肺復健助遠離肺阻塞症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中81歲陳姓牙醫菸齡長達54年,雖於12年前戒菸成功,但三年前因感冒後持續咳嗽和胸悶不適,檢查確診為中度肺阻塞,研判是長期抽菸後遺症, ... 醫療新聞 News 首頁 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牙醫阿伯戒菸多年力抗後遺症心肺復健助遠離肺阻塞症狀 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影片專區 牙醫阿伯戒菸多年力抗後遺症心肺復健助遠離肺阻塞症狀 2020/5/22 文章分享 首頁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台中81歲陳姓牙醫菸齡長達54年,雖於12年前戒菸成功,但三年前因感冒後持續咳嗽和胸悶不適,檢查確診為中度肺阻塞,研判是長期抽菸後遺症,醫師建議參與心肺復健計畫,5個月後他自覺腿力增強、肺活量變大、雙臂肌肉量也提升,直說「每天走路1小時也不覺累」,並呼籲菸友們盡早戒菸才能活得健康!  陳姓牙醫自述,自己從國中開始抽菸,民國69年第一次戒菸是為了配合政府政策,但一個月後因受不了誘惑及頭暈症狀,又繼續抽菸,「且愈抽愈重,一天可以抽三包」,直到民國97年,同為老菸槍的醫生兒子在開車載他返家途中,突然語重心長地說:「若爸爸戒菸,我也跟著戒!」  自此之後,牙醫伯伯拿出當年考證照的毅力,對於任何誘惑一概說不,甚至還會暫時收下對方贈送的香菸,事後再偷偷丟掉,幾年前就讀研究所,老牙醫也會以自身例子,語重心長告誡年輕同學抽菸的害處,「但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多半左耳進右耳出啦!」  陳姓牙醫說:以往當菸癮來時,就得打斷正在進行的會議或餐敘,到外面「哈一根」,成功戒菸後,自覺生活不再受限制,呼吸和衣物也不再有味道,與家人的感情變更緊密,連咳嗽和喘的症狀都改善了,最重要的是,以往病人經常看不下去,都會勸他戒菸,自從戒菸後,也提升病人對他的信任。

 不過三年多前,因感冒後感覺咳嗽次數增加,呼吸也往往無法吸飽,他趕緊到醫院治療,發現已經罹患中度「肺阻塞」(COPD),肺部功能僅剩下一半左右,一度讓他十分憂心,所幸藥物治療與肺復健效果出乎他的預期,因此他更肯定自己提早戒菸的決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患者長期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物質,造成肺臟及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呼吸氣流受阻,常會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症狀,雖然此疾病不完全可逆,但可透過適當藥物治療與心肺復健,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

 黃建文介紹,患者在呼吸治療師的全程監控下,先進行上肢訓練腳踏車,透過上肢的運動,改善周邊肌肉力量,大幅提高運動耐力與呼吸強度,此種結合大肌肉群動作的肺部運動訓練,可減緩患者氣喘的情形,此外,藉由騎固定式單車,可提高整體肌肉與心臟能力,改善身體活動的呼吸急促感,兩項運動每週進行約2至3次,每次約30分鐘。

 黃建文提醒,吸菸是肺阻塞疾病的主要致病主因,雖然戒菸過程會出現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體重增加等現象,一旦戒菸成功,就能減少肺阻塞惡化的機率,再配合心肺復健,便能使肺功能下降速度減緩並改善生活品質。

►自由時報:老菸槍罹肺阻塞心肺復健迎新生   回上頁 相關文章 六旬翁罹癌不自知上山採藥治病險命危標靶光子刀救命治癌 「全班都要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畢業典禮」! 坐太久,小心動脈栓塞!工程師莫名氣喘吁吁原來是肺動脈栓塞惹禍 阿嬤脖子很痛但阿嬤很會忍!7旬嬤頸部劇痛且右手肌肉萎縮竟是頸椎腫瘤作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