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勿亂灌腸、吃瀉藥!小心冒出大腸瘜肉 - 華人健康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腸直腸科醫師表示,長期服用瀉藥會讓腸道失去正常蠕動功能,而不良的排便習慣容易造成腸道內長瘜肉,增加罹癌風險;民眾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之外, ... HOME 健康新知 醫療分科 腫瘤科» 婦產科» 男科» 兒科» 牙科» 骨科» 內科» 外科» 皮膚科» 耳鼻喉» 眼科» 精神科» 動物醫院»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塑身補習班»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健康小學堂»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失智症專區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常見疾病 失智症 攝護腺 退化性關節炎 心血管疾病 憂鬱症 銀髮骨健康 十大慢性病 關節炎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心臟病 慢性肝炎 腎臟病 氣喘 骨質疏鬆症 痛風 十大癌症 大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子宮癌 胰臟癌 食道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皮膚癌 甲狀腺癌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線上諮詢 名人名醫 影音 健康新知 熱門影音 健康智慧 塑身補習班 健康小學堂 健康小食堂 專題 買健康 熱門: 過敏性鼻炎 脂肪肝 中風 乳癌 胃食道逆流 首頁 >健康新知 >內科 >肝膽腸胃科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收藏 1 2016/5/23下午01:17:36 華人健康網 收藏 (關鍵字: 瘜肉 , 便祕 , 瀉藥 , 洪耀仁 , 灌腸 ) 便便不通好難受,自己灌腸、吃瀉藥可以嗎?千萬不要!臨床上就有患者長期用這些方式解便,後來做了大腸鏡檢查才發現乙狀結腸長出瘜肉,若置之不理,轉變為大腸癌的機率非常高!大腸直腸科醫師表示,長期服用瀉藥會讓腸道失去正常蠕動功能,而不良的排便習慣容易造成腸道內長瘜肉,增加罹癌風險;民眾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之外,若有痔瘡問題還可溫水坐浴10分鐘,有助舒緩肛門腫痛。

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

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約有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那麼,怎樣才能減少大腸瘜肉的發生呢? 便祕勿自行灌腸吃瀉藥 長期易增瘜肉風險 大腸直腸科主任醫師、《排便異常&大腸瘜肉&痔瘡&腸躁症健康70問》一書作者洪耀仁指出,診間曾遇過一位50歲的歐巴桑,平日排便不規律,有時腹瀉、有時便祕,便祕嚴重時會自行灌腸,有時則吃瀉藥,出現血便時還以為是痔瘡。

直到做了大腸鏡檢查,才發現直腸上方、接近乙狀結腸的位置,有一個絨毛性腺瘤瘜肉。

而且,病理檢驗結果顯示,這個瘜肉有高度不良化生突變(HighGradedysplasia),數年後很有可能轉為癌症。

洪耀仁醫師表示,長期服用瀉藥會讓腸道喪失正常蠕動功能;而且,在沒有醫療人員的指導之下,自行灌腸也只能清除直腸下方的糞便,並無法將腸道內的糞便完全排出。

長期下來,腸道仍然不健康,也會增加大腸瘜肉甚至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大腸瘜肉年輕化 飲食不當是主因 大腸瘜肉不僅好發於中、老年人,目前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因長期外食,加上生活習慣不良,腸道提早老化,因此也容易長出大腸瘜肉。

洪耀仁醫師表示,臨床上就碰過一位40歲的男性,平日愛吃肉類、少吃蔬果,而且又喜歡吃油炸、燒烤、麻辣口味的食物,檢查之後才驚覺腸道內已有瘜肉。

胃腸科醫師也長瘜肉 定期檢查追蹤很重要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定期大腸鏡檢查也很重要!洪耀仁醫師在年滿50歲之後,每年必定都會做糞便潛血篩檢,每隔3年做一次大腸內視鏡及胃鏡檢查。

即使身為胃腸科醫師,因工作繁忙、壓力大、三餐不定時,洪耀仁醫師在2006年的大腸鏡檢查中,也發現升結腸長了一粒0.5公分的腺瘤性瘜肉,且有局部癌化、分化不良的病變,當時立刻切除乾淨。

2009年再次檢查時,腸道一切正常。

沒想到,2011年的檢查卻發現,降結腸長出一粒0.3公分的增生性瘜肉,於是立即切除。

事實上,大部分的大腸瘜肉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而且切除之後,還是會再復發,其復發率更高達20%。

因此,民眾一定要定期監測及追蹤檢查。

腺瘤性瘜肉易癌化 小心出血便祕症狀 大腸瘜肉病理組織分類中,以增生性瘜肉和腺瘤性瘜肉兩大類為主。

在病理組織分類中,僅有腺瘤性瘜肉容易變成大腸癌。

大部分的腺瘤不會產生症狀,比較常見的是出血;腺瘤越大,出血的機率就越高。

如果是直腸或乙狀結腸的腺瘤,容易出現便祕、腹瀉、黏液性血便、腹痛等症狀。

預防大腸瘜肉發生 改善三方面生活習慣 洪耀仁醫師表示,民眾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方面,預防大腸瘜肉的發生: 1.飲食/三餐定時、細嚼慢嚥、營養均衡。

少吃紅肉和加工食品、天天五色蔬果,多吃高纖維;口味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燒烤、油炸物;每天喝自己體重乘上30c.c.的水(如體重50公斤一天最少喝1500c.c.的水);適量補充益生菌與維生素B群。

2.作息/強調慢活: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愉快生活、定期健檢、控制體重。

3.運動/每天做腹式呼吸、飯後散步或走路15分鐘、每周運動3天且每次30分鐘、適度曬曬太陽。

溫水坐浴舒緩腫脹 女性別因害羞延誤就醫 此外,發生肛門不舒服、出血、有痔瘡的人每天可溫水坐浴5∼10分鐘,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肛門周圍血管的充血、腫脹,肛門腫痛的症狀就會緩解。

不過,記得水溫保持在攝氏40~42度最適當,切勿過高。

另外,女性患者切勿因「不好意思在醫師面前脫褲子、看屁股」而忌諱就醫,容易因此延誤病情,反而得不償失。

長期排便習慣不良,容易導致腸道老化,增加大腸瘜肉的發生風險。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科主任醫師洪耀仁(圖中)與曾經是其患者的元大創投董事長李克明(圖左)以及病患家屬蘇文秤(圖右)合影。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科主任醫師洪耀仁提醒民眾保持健康飲食、注意排便習慣,降低大腸瘜肉的風險。

便祕不當小腹婆!3種食物+油脂有效 便便長怎樣恐腸癌?看圖找線索自己來 35歲起好發大腸瘜肉 5大腸勞飲食解密 COVID-19/突破3千大關!暴增3766例本土,雙北暴增2064例,93例境外移入 久坐久站害下背痛!醫:合併這7大危險訊號,小心急性神經損傷 COVID-19/破4千大關!暴增4126例本土,雙北2508例,78例境外移入 特管法核准NK免疫細胞療法!邁向癌症治療新時代! 【影音版】生理期剛過又來經?子宮異常出血3原因 【影音版】熬夜不是故意的~夜貓族鞏固健康必吃5食材 保健焦點 久坐害肥胖、心臟病、癌症跟著來 聰明學會經期減重3大秘訣 名醫防疫減重,4個月狠甩15公斤 糖尿病不能吃火鍋?避免醣陷阱! 天冷大進補,經痛、月經量爆增! 掉髮掉不停,竟是維生素D缺乏 5914呼叫醫師 有健康問題卻不知該問誰?5914呼叫醫師回答你! 悅以健康 眼睛健康由我守護 常見問題: 痘痘 減肥 月經 營養 懷孕 立即查詢 保健達人: [營養科]蔡怡瑄 [營養科]黃曉彤 醫生 診所 科別 不分科 骨科 牙科 兒科 眼科 整形外科 婦產科 泌尿科 皮膚科 中醫 內科 外科 耳鼻喉科 精神科 獸醫 不分科 長期照護 家醫科 健身 專家教授 復健科 腫瘤科 營養科 藥師 立即查詢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健康新知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影音新聞 即時新聞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育嬰親子 產前照護 產後護理 哺乳 育兒護照 親子生活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銀髮族 銀髮樂活 銀髮長期照護 銀髮性生活 癌症百科 癌症飲食 癌症照護 族群分類 上班族 銀髮族 親子 男生 女生 其它 購健康 呼叫醫師 名醫開講 健康調查局 ×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接受並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