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音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兄弟》(拉丁語:Fratres)是愛沙尼亞現代作曲家帕特所寫成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77年。
本來只是一首寫給古樂合奏團的作品,但後來卻發展為擁有超過兩二十個不同樂器 ...
兄弟(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兄弟》(拉丁語:Fratres)是愛沙尼亞現代作曲家帕特所寫成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77年。
本來只是一首寫給古樂合奏團的作品,但後來卻發展為擁有超過兩二十個不同樂器組合的版本(不計算並非由作曲家親自改編的版本),成為了帕特的代表作品[1]。
目次
1簡介
1.1樂曲結構
2注釋
3外部連結
簡介[編輯]
《兄弟》是帕特受前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內的一個早期音樂合奏團「音樂花園」(HortusMusicus)委約而創作的[2],旋律是從一首於修道院內聽到的素歌所啟發而寫成的[3]。
樂曲名稱「Fratres」一詞是拉丁文,代表修院中的修士之間以「兄弟」互相稱呼,正如天主教中對有相同信仰的男士為「兄弟」(或基督教的「弟兄」)一樣。
後來帕特各完成了絃樂四重奏和管樂五重奏的版本,「音樂花園」於同年在首都塔林上作出了首演[2]。
這是帕特較早期採用鐘鳴作曲法(Tintinnabuli)的寫作手法,盡可能把音樂變得簡潔、和絃如鐘聲般清脆乾淨,結果很受眾聽眾的歡迎,因此啟發作曲家在往後把這曲以不同樂器組合的方式呈現出來。
樂曲結構[編輯]
全曲以一段共6小節的三聲部樂句為主調,並以此樂句於不同的音高中開始,共出現9次(部份版本或只有8次)。
這6小節的節奏安排是:、、、、、。
第1小節的最高聲部由C♯、B、D、C♯4個音所組成:
第2小節則在第2個音(B音)後插進了多一個下行音A,而第3個音(D音)前面則插進了多一個上行音E,結果整小節亦多了2個四分音符:
第3小節的原理和第2小節相同,即在第3個音(A音)後插進了多一個下行音G,而尾3的音(E音)前面則插進了多一個上行音F,結果整小節再增多了2個四分音符:
至於第4小節,則是將第1小節的音順倒後而行:
第1小節
第4小節
如此類推第5小節,則是將第2小節的音順倒後而行:
第2小節
第5小節
而第6小節,則是將第3小節的音順倒後而行:
第3小節
第6小節
最後整個樂句的最高音部便成了:
第1-3小節
第4-6小節
樂句的低音聲部與高音聲部因構成大十度關係(即完全八度再加大三度),所以相同情況亦會發生,至於中音聲部則主要用作固定每一段樂段中的對調性,因此並不如其餘兩個聲部般有固定的音順可以依從。
注釋[編輯]
^PaulHillier,ArvoPärt,OxfordUniversityPress,coll.« Oxfordstudiesofcomposers »,Oxford,1997ISBN 978-0-19-816616-0,p. 175.(英文)
^2.02.1第二十九屆澳門國音樂節「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室樂團」音樂會場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5頁。
^香港管弦樂團2016年6月24日、25日音樂會場刊中的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9頁;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音樂系高級講師MarcRochester博士撰寫、鄭曉彤翻譯。
外部連結[編輯]
環球出版《兄弟》的版本概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兄弟_(音樂)&oldid=70363622」
分類:帕特作品隱藏分類:含有拉丁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CatalàEnglishEestiFrançais日本語
編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