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 教育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名詞解釋: 〔法華經〕為(妙法蓮華經)之簡稱,依據經中所述,應是佛陀最後八年間所說之法。

該經和〔無量義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並稱為〔法華三部 ... 跳到主要內容 ::: 〔法華經〕-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法 華 經 〕 字體放大 切換辭典 ToggleDropdown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tusScripture] 作者: 林文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法華經〕為(妙法蓮華經)之簡稱,依據經中所述,應是佛陀最後八年間所說之法。

該經和〔無量義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並稱為〔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為法華的開經,因其判定此經之前佛陀的種種說法皆為方便之權說,所以在開權顯實的判教上實居有先序的地位;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則為法華的結經,是〔法華經〕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之延續。

  此經有七卷二十八品,照天台宗智顗大師之說法,前十四品稱為迹門,主講三乘的權實問題。

原來佛陀示教,是依眾生的能力根機而設,所以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的三乘之分,其實這只是教化上的權便,佛陀真正的本懷則是使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是以〔法華經〕主張要開決三乘的教法,而顯現出佛陀的真實用意,把三乘都化歸為一乘(佛乘),此即所謂「會三歸一」或「開權顯實」,三乘只是方便之說,而一乘才是真實究竟之法。

至於後十四品則稱為本門,主講「開跡顯本」,佛身權實的問題。

釋迦一生從出家得道到入滅,種種的示現無非是為教化眾生的方便,眾生所見佛陀有生滅相之肉身(化身),只是應化的權便,而其法身(法性)卻是真實不壞,常住不滅。

總之,本經具有強烈的總結佛乘之意味,並開示最圓滿的法門與教理,本迹二門並非本與迹的相對立,而是說權與實,現象與真實的不可分離。

因此,會三歸一,一乘即在三乘之中而權實不二;開迹顯本,化身亦即法身而圓融為一體,此即不離空假而有中的道理。

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圓融三諦」都是據此而來。

  此經的流布甚廣,天台宗奉之為根本經典。

東傳日本,則形成以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即可成佛的日蓮宗,如今日本新興的教派大都源自於此宗,影響極為深遠。

又本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宣說觀音菩薩廣大的慈悲與弘願,更成為後世觀音信仰的重要典據。

  此經現存的譯本有三: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或作八卷),隋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其中以羅什譯本最為流行。

後世之注解則首推天台宗智顗所著的〔法華文句〕二十卷、〔法華玄義〕二十卷最為重要。

其他尚有傳為劉宋竺道生所作之〔法華注疏〕二卷,梁法雲的〔法華經義記〕八卷,隋吉藏的〔法華經玄論〕十卷、〔法華義疏〕十二卷、〔法華經遊意〕一卷、〔法華統略〕六卷,唐窺基的〔妙法蓮華經玄贊〕二十卷,湛然的〔法華經大意〕一卷、〔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宋戒環的〔法華經要解〕七卷等,皆可供參考。

  〔法華經〕為(妙法蓮華經)之簡稱,依據經中所述,應是佛陀最後八年間所說之法。

該經和〔無量義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並稱為〔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為法華的開經,因其判定此經之前佛陀的種種說法皆為方便之權說,所以在開權顯實的判教上實居有先序的地位;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則為法華的結經,是〔法華經〕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之延續。

  此經有七卷二十八品,照天台宗智顗大師之說法,前十四品稱為迹門,主講三乘的權實問題。

原來佛陀示教,是依眾生的能力根機而設,所以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的三乘之分,其實這只是教化上的權便,佛陀真正的本懷則是使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是以〔法華經〕主張要開決三乘的教法,而顯現出佛陀的真實用意,把三乘都化歸為一乘(佛乘),此即所謂「會三歸一」或「開權顯實」,三乘只是方便之說,而一乘才是真實究竟之法。

至於後十四品則稱為本門,主講「開跡顯本」,佛身權實的問題。

釋迦一生從出家得道到入滅,種種的示現無非是為教化眾生的方便,眾生所見佛陀有生滅相之肉身(化身),只是應化的權便,而其法身(法性)卻是真實不壞,常住不滅。

總之,本經具有強烈的總結佛乘之意味,並開示最圓滿的法門與教理,本迹二門並非本與迹的相對立,而是說權與實,現象與真實的不可分離。

因此,會三歸一,一乘即在三乘之中而權實不二;開迹顯本,化身亦即法身而圓融為一體,此即不離空假而有中的道理。

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圓融三諦」都是據此而來。

  此經的流布甚廣,天台宗奉之為根本經典。

東傳日本,則形成以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即可成佛的日蓮宗,如今日本新興的教派大都源自於此宗,影響極為深遠。

又本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宣說觀音菩薩廣大的慈悲與弘願,更成為後世觀音信仰的重要典據。

  此經現存的譯本有三: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或作八卷),隋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其中以羅什譯本最為流行。

後世之注解則首推天台宗智顗所著的〔法華文句〕二十卷、〔法華玄義〕二十卷最為重要。

其他尚有傳為劉宋竺道生所作之〔法華注疏〕二卷,梁法雲的〔法華經義記〕八卷,隋吉藏的〔法華經玄論〕十卷、〔法華義疏〕十二卷、〔法華經遊意〕一卷、〔法華統略〕六卷,唐窺基的〔妙法蓮華經玄贊〕二十卷,湛然的〔法華經大意〕一卷、〔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宋戒環的〔法華經要解〕七卷等,皆可供參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法華經〕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