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您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 - 小熊問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認為醫學傳心錄對我影響最大最開始病了後,看黃帝內經,看了兩遍看不懂,又朋友推薦看四聖心源,對氣陰陽五行有點概念,但是看到什麼六經陰陽還是 ... 選單首頁娛樂體育汽車科技育兒歷史美食數碼時尚寵物收藏教育財經社會國際中醫黃帝內經經典傷寒論學習推薦您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由 無題小曹子 發表于 數碼2021-10-14無題小曹子2020-02-0600:16:30我目前對自學和剛入中醫學院大一同學推薦一本書,《三個月學懂中醫》,名字很嚇人,但是讀了你就明白診斷是怎麼回事了,作為入門必堵書推薦每天一點歷史知識2019-10-3014:38:21很多人在一開始自學中醫的時候會感覺很難,覺得既無思路又無方向,並且還苦於沒人指點該怎樣自學。

“自學中醫怎麼選擇中醫書”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初學的人面對琳琅滿目的中醫書籍,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走錯了彎路,看了一些不對的書或者不適合初學者的書。

那麼自學者應該看些什麼書?看什麼書相對來說才是合適的??學中醫的人一般有三類,一類是祖傳或跟師,一類是各大中醫院校,一類是自學的。

首先要講一下自學中醫和其它兩類的不同之處。

自學中醫最大的劣勢就是不像其他兩類有師傅有老師教導,自學中醫完全靠自己看書,自己領悟理解。

所以自學中醫的人,要比其它兩類困難的多,很多人甚至學了很久連中醫入門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看書、看什麼書。

《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這本書最大特點是,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人,它能讓你對中醫提起興趣。

這本書的入門知識點並非最系統的,但是它能讓你對中醫有一個大體的框架認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難得的把枯燥的中醫理論講“活”了的書,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看完這本書對中醫產生極大的興趣。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接下來就可出現開始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這本書了。

當你看完了《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對中醫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且掌握了一些中醫基礎時,不要看雜書,建議馬上進入陰陽一氣圓運動的理論學習中,也就是馬上去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有了中醫基礎後,馬上建立一個初步的圓運動思維。

圓運動思維將是你最後理解陰陽最重要的一個基礎。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接下來就要開始看一氣圓運動的代表作——《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

讀這兩本書的時候要注意精讀,兩本參看,把一氣周流的思維完全領悟和掌握。

當你學到這裡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不用因為讀完這幾本就覺得自己就學會中醫了,就懂看病了。

這是很多人學圓運動之後的通病,認為自己掌握了圓運動後沒有什麼病是不能治的。

開始嘗試給人治病,然而往往會發現事實並不如人所願,甚至有的人因為嘗試治病沒有效果而放棄了中醫,這是非常可惜的。

這四本書初次月必看!!!當你看完前面所有的書之後,你要記住一點,前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幫你領悟“陰陽”,這兩個字非常重要。

把陰陽領悟透以後,你就得去接觸經典了。

這裡我推薦你先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後再去看其它經典。

因為我們學中醫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治病。

這兩本書是臨床治病的“老大”,它的臨床指導地位,堪稱中醫泰山北斗。

名門書院之行者2019-11-0118:25:07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大醫精誠》、《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一、醫者父母心,從仁心仁術開始,懸壺濟世仁德為先,學中醫需要有堅誠之心。

《大醫精誠》作為指導。

二、中醫必讀《黃帝內經》,領悟陰陽之道,修心之法,方可治病救人。

正如《黃帝內經》中有論述:“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清氣在下,則生飧洩。

濁氣在上,則生脹。

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

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

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厚則洩,薄則通。

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

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三、《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方書之祖,創六經辯證,詳細講述了,疾病由淺入裡的過程,遣方用藥合理、嚴謹、療效顯著,為後世依據脈證組方用藥的典範。

四、除此之外還需要歷經艱難困苦的磨鍊,在明師的指引下,用心領悟,反覆實踐。

金匱真言2018-02-0623:25:56說到中醫類書籍自古到今汗牛充棟,不可勝數,各家學說爭鳴,一家有一家的學說,一家有一家的道理,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並不是太多,可以說沒有幾本。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名著,歷代醫家莫不尊如聖經,作為案頭必讀之書,很多醫家所謂的引經據典,其中的經典便大多指的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發源,如藏象、五運六氣、營衛、陰陽、氣血、經絡等等都是來自於《黃帝內經》。

針灸更是來自於《黃帝內經》其中的一部著作《九卷》,所謂《九卷》又稱《針經》、《靈樞》。

因此這種經典著作必須是強力推薦的中醫著作。

說到推薦《黃帝內經》,其實更希望推薦的是《傷寒論》。

《傷寒論》是祖師爺仲景一生心血所做,一共113方,可謂是方方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歷代著作這麼多也沒有哪一部可以超過它。

而且《傷寒論》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一個字,都是精華。

可以說《傷寒論》是精華中的精華。

因此背全《傷寒論》就是一件學醫之中最幸福,也是最有用的事情。

最強力推薦的中醫書籍。

趙若鈞2019-11-0107:40:53我本人是學經絡的,我認為從經絡穴位下手中醫才是最快捷有效的切入點。

因為不管是從事針灸,中藥,或者推拿養生,都是以經絡為基礎的。

我自己是從倪海廈老師的人紀針灸開始下手,然後又精研《針灸大成》《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

然後圍繞《針灸大成》,穿插著看了《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八十一難經》,《點穴療法》然後閱讀《素問玄機原病式》,《醫學起源》,《奇經八脈考》還有一些沒有正經看的《神灸經論》等等,書會越來越多。

最後一張圖是我抄寫的筆記本摞起來的,書基本都是反覆看,抄寫,寫心得體會。

雲中颻2019-12-2808:32:05……《黃帝內經》,有時候中醫靠理解。

比如我去年秋天睡覺後,窗戶沒關肩膀受風,邪氣入侵。

不知吃多少中藥丸,邪氣就是本出。

後來偶然看到中醫書的一句話,正氣不足,邪氣入侵。

於是今年夏天我有意識的多曬太陽,增加內氣。

效果出奇的好。

當然鍛鍊不可少。

王2562315842020-02-0108:12:50我喜歡的書是,中草藥藥理分析和臨床應用類的書,你會少走彎路易海拾貝19652018-12-1718:34:38我讀過黃帝內經,奇經八脈軒轅凌霄2020-02-0114:03:35讀讀這本醫學經典吧!南方健康2018-12-1900:40:34個人認為,要想學好中醫,首要的是正本清源。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光中醫也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書本難以儲存,各種戰亂,加之傳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本來就很難儲存原貌,何況後世醫家代代傳承,難免理解有所偏頗,一傳十,十傳百,可能與原文意思相差很大。

所以想學到真正的中醫,最好還是讀經典!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先讀經典,然後再看看後世醫家的醫案,結合臨床慢慢加深理解,這裡推薦陳修園、徐靈胎、張錫純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月下獨坐12019-12-2722:27:59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脈經,本草綱目光明中醫2019-10-3111:38:15光明中醫教材是我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

以前自己胡亂學習好多年,不如系統學習光明教材1年。

從基本的中醫概念,比如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四診、辯證然後再到本草、方劑再然後是內經、傷寒、金匱、溫病。

按部就班,2、3年,中醫理論就過關了。

如果不打基礎,直接學習經典,學不懂。

隨心所欲不繫舟2020-04-0122:39:09朽翁今年70歲了,當年在安徽廣德下鄉當知青,自學中醫,在當地農村當赤腳醫生,給鄉民看病很見效。

後進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學西醫,畢業後留校在病原微生物系當教師,給醫學生授課。

本人最初是從純正的傳統中醫入門學醫的。

至今仍酷愛傳統中醫。

現在想自學中醫者不少,但入門實用之書實在太少。

朽翁指點一條入門捷徑。

朽翁最初入門之書是明代松江名醫——雲間李中梓所著的《醫宗必讀》。

此書薄薄5本10冊,有醫論,脈法,本草,醫案,讀了此書,就明白傷寒論三陽三陰經辨證,宋元四大醫家流派。

地域氣候不同,用藥也不同。

只要讀懂此書,就可以自行處方看病。

非常實用!另一本是《神農本草經三家注》。

在此基礎上若要求上進,再學一本清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和清王清任的《醫林改錯》。

我的自學中醫之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它們讓我裨益終身。

《醫宗必讀》一書有再版,可從孔夫子網上查詢!種顆善因982019-11-1323:48:19《四聖心源》董有剛中醫診所2020-02-0109:29:05對中醫四大經典,起輔導作用的醫書,《黃帝內經太秦》,《校正圖注難經》,《諸病源候論》,《六微釋義解傷寒》,《本草綱目》。

神話氣功中醫新事2020-02-0700:36:00索延昌著作的《虛證論》,是任何人都能看懂的中醫藥書。

對於初學者更容易看懂中醫藥。

象形會意解經脈2020-03-3017:06:21《黃帝內經。

素問》《黃帝內經。

靈樞》!中醫專業必讀!不讀,一定不是好中醫!功德212020-02-0814:27:53國家級名老中醫大全?散人93582018-08-2813:12:15繼上次回答。

可讀一讀:栁寶貽的《溫熱逢原》,張士綜的《醫學真傳》,朱丹溪的《丹溪筆錄》~~《黃帝明堂灸經》~五形八卦陰陽學;“天干地支周流”規律~多了去了~Fuoshuode2020-02-0619:54:34古中醫學的圓運動Fuoshuode2020-02-0619:54:34古中醫學的圓運動思開2018-08-2814:20:51學習中醫有不少經典,瞭解經典能讓人高屋建瓴,更好認識、定位、和治療疾病。

簡單了說,中醫有四大經典,一,黃帝內經,二,傷寒雜病論,三,難經,四,神農本草經。

這些古樸的書對古文要求高,特別是內經文字。

建議從傷寒雜病論開始看,看不懂也可以繼續看。

內經也是,看得懂的會比較有意思。

看不懂的其實在看過別的醫學資料後也可以參照學習。

當中,個人覺得特別重要的是,對子午流注和經絡圖需要單獨揣摩學習。

這個基礎對以後所有問題都是有重要的基礎意義。

中醫經典層出不窮,因此,也有人專門點撥學習經典的。

譬如曲黎敏就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導學習內經的。

當然,她的實戰經驗不多,而且在微博發言讓人笑話。

這個是學院派的短板也是當下中醫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困境。

但是,對於學習來說,是有參考意義的。

說到應用,傷寒論就是典型的應用為主的寫作。

得益於張機高明的腦袋,從浩瀚的知識中提煉出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辯證來看待疾病。

內經裡面就非常重視陰陽。

要知道,很多醫生一輩子開藥方都沒搞懂陰陽兩字。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於一個症狀的分析。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出:“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還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張仲景將傷寒病分為陰證、陽證,以三陰、三陽為總綱。

明代醫家張景嶽也強調,“凡診脈施治,必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

這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它能統領表裡、寒熱、虛實三對綱領,故有人稱八綱為“二綱六要”。

由此可見,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內經是理論而傷寒論是實踐應用。

後來孫思邈的『千金方』更加是直接來個應用大全。

而近代有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堪稱老到。

老到到讓人覺得傷寒論原來那麼簡單。

非常優秀的應用典範。

其它如『醫學傳心錄』,小小冊子,積累一輩子心血,也可以參照一下。

古代經典還有王叔和的『脈訣』或者李時珍的『瀕湖脈學』。

看哪個完全可以根據喜好。

為何說憑個人喜好呢?因為一個人能得到什麼資源可能是不確定的。

網路時代有電子版,什麼資源都找得到,就是憑喜好憑興趣把學習之路支撐著走下去的。

而且,因為古人的文字理解會有點澀,再有文字終究是文字。

還要結合實踐。

對於這些古人的經典,不少現代人都有自己摸索的。

個人覺得可以結合著其他現代人的摸索體會去學習。

譬如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還有其他許多人都是有參考學習的意義。

只要有心,你總是能找到你覺得可以的東西,精進自己。

一路健康因愛而生2018-08-2813:57:39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頻湖脈決,但是現在最好下載一路健康app來太湖大學學習,吳雄志老師講課,耳目一新芥羅朗斯2018-08-2813:28:40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打好最重要。

中醫的基礎是五行陰陽,要先學會易經。

易經的基礎是龜卜,要先學會燒龜殼。

烏龜很貴的,買不和算。

要先學會養殖。

所以中醫的基礎是《烏龜的人工養殖》小妤說中醫2018-12-1807:12:13中醫古典文集浩瀚如煙,真正的經典當屬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和神農本草經。

這四部經典涵括了中醫的養生,經絡,診斷,中藥。

黃帝內經,借托黃帝之名,裡面分為靈樞經和素問經。

二者合一,包括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

以及古代的針灸。

傷寒雜病論更是曠世著作,它是容理法方藥脈,內外婦兒針於一體的著作。

難經,是將黃帝內經以八十一條問題,形成一問一答的形式。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藥學典籍。

後世中醫著作數不勝數。

其中不乏一些優秀良才。

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吸收的東西。

但是在這浩瀚煙海中能把這四部經典讀讀,再讀其他經典會容易些,這就是由難而易。

迷途的羔羊663620432020-02-0621:41:15[中醫基礎理論]可以一般瞭解中醫的歷史傳承、流派、經典、基礎理論;[小郎中學醫記]寓醫案於故事,比一般醫書教條式更生動活潑的講解常用中藥的作用和應用,並例舉很多例案,讓初學者產生興趣掌握中醫藥知識;[大醫至簡]劉希彥用古中醫的思維、道家思想講解[傷寒論]思路清晰,更容易在今後的治療中正確辯證靈活開方;[中醫診斷學]瞭解臨床辯證。

今日頭條及其他網站上多看看其他中醫的案例。

神算狄仁傑2019-12-1919:15:00瞭解的不是很多,根據個人所查,作如下推薦,僅供參考吧。

一、《醫學三字經》這是過去絕大多數中醫教徒弟推薦的入門書。

醫學入門的《醫學三字經》,就相當於幼童啟蒙讀的《》,它勾勒了中醫理論和實踐的基本輪廓,而且朗朗上口,易於記誦。

為清朝醫家陳修園著,並附有他自己的註解,閱讀時候宜先把歌訣讀熟,再結合陳修園自己的註解去理解。

二、《瀕湖脈學》明朝醫家李時珍著。

是關於脈學的口訣,對脈象的描述生動、形象、準確,易於理解背誦。

是脈學入門之書,學習把脈的必讀之書。

宜先熟讀,並儘量在實踐中去體會。

若無人實踐,可以先從摸自己的脈開始:細心體會自己一年四季、一天晝夜早晚、喜怒哀樂之時脈象的異同。

三、《藥性賦》為中藥啟蒙書。

將248種常用中藥分為寒、熱、溫、平四大類,用賦的形式,生動優美地呈現出來,言簡意賅,朗朗上口。

其對藥性的概括,準確而實用。

宜熟讀。

四、《醫方集解》清朝新安醫家汪昂著。

收錄方劑800餘首,列為21門。

每方論述包括適應症、藥物組成、方義、服法及加減等。

切於實用,故流傳甚廣,為學習中醫方劑的中藥書籍。

上四種,是中醫的“入門經典”,特點是通俗易懂,切於實用。

能夠讓你迅速走進中醫,熟悉常規臨床,培養起中醫的思維。

五、《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全面闡述了中醫的基本理論,其內容範圍很廣,包括天文、地理、人事、節氣、養生、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斷、治則等,堪稱中醫最根本的經典。

值得一生反覆研讀,結合臨床反覆琢磨,悟其精義。

六、《靈樞》為《黃帝內經》的下半部,闡釋中醫的基本理論,尤其偏重於經絡方面的理論和應用。

《靈樞》與《素問》具有同等價值和意義,尤其是有志於在針灸方面有所建樹的醫者,更應該在此書上多下功夫,細讀深思。

七、《難經》用問答的形式寫成,列八十一個問題,並給出回答。

是對《黃帝內經》所存在的一些疑難問題的解釋和補充。

內容涉及脈學、經絡、臟腑、腧穴、針法等。

宜反覆研讀。

八、《神農本草經》這是學習中藥的根本經典,全書列中藥三百六十種,以應一年三百六十日,又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百二十味,列其性味主治,言簡意賅,值得反覆品味。

九、《傷寒論》為醫聖張仲景《》的一部分。

《傷寒論》從外感病出發,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其中的113個基本方劑,至今仍在臨床廣為運用。

宜先熟讀原文,再結合諸家註解學習。

十、《金匱要略》為《傷寒雜病論》中關於雜病的部分。

重點論述常見內科病症的起因、變化、辨證、方藥,奠定了中醫臟腑辨證的基礎,與《傷寒論》一脈相承,同等重要。

上六種,是中醫的“根本經典”。

須反覆讀,熟讀精思。

醫學水平的提高,一靠臨床實踐,二靠體悟經典。

體悟經典,醫學思想才能不斷提升境界。

讀經典,宜心存敬畏。

若有所心得,千萬不能將其作為攻擊他人的工具,或自高自大的資本。

否則,便墮魔道!十一、《溫熱論》清朝大醫葉天士於舟中口述,其弟子整理而成。

為溫病學奠基之作,創立了衛氣營血的辨證體系。

篇幅不長,見解大異於前人,開創了中醫的新一重境界。

十二、《溫病條辨》清朝醫家吳鞠通著。

系統地構架了了溫病的基本體系。

全書以三焦辨證為主幹,分條論述風溫、溫毒、暑溫、溼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與葉天士的學問一脈相承。

上二種,是溫病經典著作。

溫病學是以仲景《傷寒論》為基礎,結合時代及人的變遷,提出的創見,是清朝中醫集前朝醫學大成的結果。

當今學醫者,尤其不能忽略。

十三、《周易本義》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學問的根本經典。

《周易本義》是宋朝大儒對《周易》所做的註解。

此書放在《國醫十三經》最後讀,是為了讓醫學再提升一個境界。

在讀“入門經典”的時候,我們就會接觸一些簡單的易理比如陰陽、水火等,還會了解一些基本的卦象,如:乾、坤、坎、離、既濟、未濟、否、泰、剝、復、蠱等,以及它們與臨床的聯絡,但此時不要急於去看《周易》。

孔子五十而學易,提示我們學易不宜過早,須有豐富的學識和閱歷作為基礎;學醫亦然,若無純熟貫通的醫理、豐富的臨床經驗,就急於學周易,則容易流於一知半解的狂妄和空談。

這十三本書,都是要精讀的,一定要按以上順序,一本一本往下精讀。

閱讀過程中,可以往回翻,以溫故知新。

庭闕有輝2018-12-1823:54:37承蒙邀請。

學習中醫還在無從下手?醫學生跟你分享個人經歷。

我目前最喜歡的中醫著作是《郝萬山傷寒論講稿》,這本書是傷寒論講稿中的經典之一,如果再配合郝萬山老師的影片課,對於傷寒論的學習理解更有幫助了。

因為我目前的學習還處於加深對傷寒論的理解階段,所以近幾月來,我對這本書已經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

但是這本書比較適合已經有了一定中醫基礎的人研讀。

我們的題主大大要求推薦三本喜歡的中醫著作。

我認為不同階段的中醫人士適合看的中醫著作不同。

對於一些中醫前輩,當然不敢班門弄斧給前輩推薦書籍;對於和我同一階段的中醫同門大家各有所求,我也就不推薦了。

所以以下幾本書推薦給喜歡中醫的中醫愛好者。

《大醫精誠·孫思邈傳》——我大二看的一本書,裡面講述了藥王孫思邈的很多故事。

其中印象很深的是,藥王因為自己給自己治療痢疾而成為了治痢專家,從此開始給別人治療痢疾,典型的舉一反三呀!且藥王的《大醫精誠》篇目可謂是醫學界醫德的標杆,適合各位反覆誦讀記憶,我可是背會嘍。

對這本書印象深的除此以外,就是書中講述他140+的高齡了,養生,藥王可真是認真的。

《字裡藏醫》——徐文兵先生的啟蒙書籍,透過用漢字與中醫之間的聯絡來解釋一些中醫基礎概念,引人深思的同時,又讓人豁然開朗,更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醫基礎理論》——我大一的基礎課程,也是我現在都還會備在手邊的一本工具書。

裡面包括從古至今能夠被運用於臨床的中醫理論,且我認為這是一本讀《黃帝內經》的過渡書。

對於剛開始接觸中醫的人來說有夯實根基的作用。

從古至今,中醫著作數不勝數,所以剛接觸中醫的朋友我不建議選讀太過高深的著作,我認為多看一些基礎類的書籍更能事半功倍,因為打好基礎總是不會錯的嘛。

最後,還是那句話,當大家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指導,所謂“術業有專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樂而不為呢?歡迎大家指出我的不足。

和我交流,共同進步。

下面附上我推薦的書的照片。

門泊東吳萬里船2019-10-3120:13:46要讀的書很多,各個時代的也讀了不少。

我認為醫學傳心錄對我影響最大江湖一旦皮2020-02-0612:34:00最開始病了後,看黃帝內經,看了兩遍看不懂,又朋友推薦看四聖心源,對氣陰陽五行有點概念,但是看到什麼六經陰陽還是覺得繞的不行,,後來看九極中醫,象數理化,再回來看黃帝內經,四聖心源,方劑學就覺得能理解了,,說實話,除了看書,和一起學習中醫的人交流討論也是很重要的!水華世宇商貿2020-02-0715:43:42中醫五行,還有八卦九宮,黃帝內經少不了隨緣1944132422019-08-0212:07:27我最早讀的是南京中醫學院編著的《中醫學概論》,再開始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大成》《針灸聚英》再後來就學習《溫病學》,老實說我讀的經典多了,後來又讀道家經典,佛家經典,我讀的書摞起來恐怕比我的身高還要高。

學習中醫還需要讀那些明中醫的醫案,醫話,總之學中醫要有悟性,一旦恍然大悟了,就容易了。

李應年2020-02-1516:22:28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承科學研究發展開拓創新科技含量太高階的祖國醫藥學偉大堡壘,它科學技術含量高階上檔次,不是一般人說學就學,說懂就懂的科學,因此上我覺得應該分類別,專專案學習,由其初次接揍者更應從零開始方可不勿學習,千萬不能手高眼底亂七八糟的什麼都看,什麼都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比如說有高層學歷者就學習交流理論研究發展方面書,學習臨床醫學就要認識先下手,比如說中醫藥小手冊,湯頭歌訣,藥性歌訣都必須有背的較熟,人常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可揍,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其次我覺得應該看看中醫藥手冊,及赤腳醫生手冊等,這些小冊子才是進門的巧妙之石,因為這些小冊子通俗易懂,也可給自己帶來樂趣和激情,隨即可向專科進軍,根據情況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知識書學習深造,慢慢一步步提高自己就行了吧。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隨緣744967352018-12-1720:04:10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針灸大成,傅青主婦科,葉天士溫病學等。

慧澤惠2019-10-3121:49:16我是從2009年看了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開始對中醫有興趣了。

一般人沒有中醫基礎知識的,學習中醫太專業有些難度和堅持。

不論學習任何,都以有興趣才會學的下去,所以,從外在內接觸後再學習中醫。

建議先看《求醫不如求己》,自己對照這個市裡的方法,體驗學習經絡和一些很實用的中醫知識。

中裡巴人寫的非常接地氣好懂,看後很有興趣,多看幾遍……。

然後建議《黃帝內經》,有很多通俗板本和影片講課。

原甲居士2018-11-0916:06:29黃帝內經,上古真人論,祝由十三篇,金匱要略,五運六氣法,傷寒論,中醫陰陽大論等等威2020-02-0623:11:31看中醫書籍,我個人最喜歡三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醫藥出版社,人民軍隊出版社,超越自我用心生活童心2018-04-1608:52:24我最近買了幾本醫學書籍,有《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脾胃論》《血證論》《針灸卷》《本草綱目》《傷寒論》學習中醫藥學知識,提升醫學文字修養,增強養生智慧,以醫書會友!其樂無窮,活到老學到老吧!中醫臨證心法2020-03-1920:42:56彭子益醫書。

就算看完古今所有的醫書,聽完所有大師的講課,如果沒有明白彭子益醫理,都只能說是看起來會中醫而已。

彭子益醫理是中醫的根蒂。

黃沙與皓月2019-10-3120:25:07上一篇為什麼閩南人聽得懂潮汕話和沙縣話?下一篇筆記本插三塊硬碟可以提升效能嗎?猜你喜歡你不可不知的高效備考初級會計方法:三遍迴圈法中醫和《黃帝內經》裡的“男八女七”理論是什麼?岐黃之術主要內容?搜索隨便看看2021-11-06梳子的種類有哪些?【有趣】第37期:幾個關於CPU你所不知道的小秘密(1)2020-06-07吃山楂果開始很好,之後又特別不舒服,為什麼?2021-11-07蘋果手機支付applepay功能怎麼用?2021-10-27首頁娛樂體育汽車科技育兒歷史美食數碼時尚寵物收藏教育財經社會國際Copyright©2021小熊問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