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教育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英語).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中華民國教育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教育部MinistryofEducation(英語)中華民國政府機構教育部部徽基本信息所屬部門行政院年度預算額新臺幣2383.97億元(107年度)授權法源行政院組織法、教育部組織法主要官員部長潘文忠政務次長常務次長劉孟奇、蔡清華林騰蛟主任秘書廖興國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組織編制內部單位8司、6處、1任務編組附屬機關部屬機關:3署部屬機構:1院、1臺、9館駐外機構:共30處成立沿革成立日期1911年聯絡信息教育部大樓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電話+886 2 7736-6666網站www.edu.tw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目录
1沿革
2組織架構
2.1部屬單位
2.2部屬機關(構)
2.3所屬國立學校
3歷任首長
3.1臨時政府及北洋政府教育部
3.2國民政府時期
3.3教育部部長(行憲後)
4参考文献
4.1引用
4.2来源
5外部連結
6参见
沿革[编辑]
北京教育街北洋政府教育部旧址
南京成贤街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即將清朝的「學部」改名為「教育部」,當時底下有「承政廳」、「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及「社會教育司」,從事國內教育興革相關工作。
至1926年3月,國民政府於廣州成立後,再由「教育行政委員會」接管相關任務。
1927年中華民國奠都南京後,「中華民國大學院」接替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由「秘書」、「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門分別負責國人的教育事項。
1928年12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教育部組織法》,再次成立教育部為全國學術、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從此正式以教育部做為正式名稱。
1949年,教育部隨中央政府各部門機構遷往臺灣後,起初在臺北市內各地租借房舍辦公,並無固定之辦公場所。
之後,教育部與國立臺灣大學協議借用其校地,以臺大「藥學大樓」名義興建辦公廳舍,即今教育部大樓(由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原址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在1971年完工啟用[1][2]。
2013年1月,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降編為「教育部體育署」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為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整併國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等相關單位,改制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的附屬機構也同步進行組織調整。
2013年7月23日,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改隸衛生福利部後更名為「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2014年4月,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隸文化部並改組成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2015年1月5日,行政法人機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成立。
組織架構[编辑]
教育部本部設6處、8司及相關任務編組單位,部外設有14個附屬機關/機構,另有部屬之國立學校338所與駐外機構共25處。
部長
次長(政務次長兩名、常務次長一名)
主任秘書(一名,十二職等同參事及司處長)
參事(四至八名,十二職等同主秘及司處長)
部屬單位[编辑]
業務單位
綜合規劃司
高等教育司
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終身教育司
國際及兩岸教育司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行政單位
秘書處
人事處
政風處
會計處
統計處
法制處
常態性任務編組
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校教職員退撫離職資遣儲金監理會
部屬機關(構)[编辑]
三級機關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體育署
青年發展署
三級機構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國家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四級機構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教育部直屬)
行政法人機構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駐境外機構:[3]
共31處等地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教育組。
【美洲地區】:
加拿大(渥太華、溫哥華)
美國(華盛頓、波士頓、紐約、芝加哥、休士頓、洛杉磯、舊金山)
巴拉圭
【歐洲地區】:
俄羅斯
法國
欧洲联盟兼 比利時
德國
英国
瑞典
奥地利
波蘭
【亞洲地區】:
日本(東京、大阪、福岡)
韩国
印度
马来西亚
越南(河內市、胡志明市)
澳大利亚
泰國
香港
印尼
菲律賓
所屬國立學校[编辑]
在國民教育學制內的中小學由國教署負責(包含尚未完成改隸直轄市立的臺南市與高雄市內屬原高雄縣域的國立高級中等學校)
普通型大專院校:34所(包含空大)
技術型大專院校:15所
普通型高級中學:78所
技術型高級中學:72所
國民小學(初等教育學校):10所
幼兒園(學前教育學校):12所
特殊教育學校:25所
進修學校:98所
教育部第二辦公室
教育部第三辦公室
歷任首長[编辑]
臨時政府及北洋政府教育部[编辑]
次序
職稱
肖像
姓名
到任時間
備註
1
教育總長
蔡元培(1868–1940)
1912年1月3日
2
范源濂(1876–1927)
1912年7月29日
3
兼署總長
劉冠雄(1861–1927)
1913年1月28日
海軍總長兼署
4
陳振先(1876–1938)
1913年3月27日
農林總長兼署
5
代理部務
董鴻褘(1878–1916)
1913年4月
次長代理
6
教育總長
汪大燮(1859–1929)
1913年9月
7
嚴修(1860–1929)
1914年2月20日
未就職
8
署總長
蔡儒楷(1869–1923)
1914年2月20日
嚴未到任前,派蔡暫署
9
教育總長
湯化龍(1874–1918)
1914年5月
10
兼代總長
章宗祥(1879–1962)
1915年9月
湯請假
11
教育總長
張一麐(1867–1943)
1915年10月
12
張國淦(1876–1959)
1916年4月
13
代理部務
吳闓生(1878–1949)
1916年6月
次長代理
14
教育總長
范源濂(1876–1927)
1916年7月12日
15
代理部務
袁希濤(1866–1930)
1917年6月
次長代理
16
教育總長
傅增湘(1872–1949)
1917年12月
17
代理部務
袁希濤
1919年5月15日
次長代理
18
傅嶽棻(1878–1951)
1919年6月5日
次長代理
19
教育總長
范源濂
1919年8月11日
20
代理部務
馬鄰翼(1864–1938)
1921年5月29日
次長代理
21
教育總長
黃炎培(1878–1965)
1921年12月25日
未就職
22
兼署總長
齊耀珊(1865–1954)
1921年12月25日
內務總長兼署
23
周自齊(1869–1923)
1922年4月8日
國務總理兼署
24
教育總長
黃炎培
1922年6月12日
未就職
25
兼代總長
高恩洪(1875–1943)
1922年6月12日
交通總長兼代
26
代理部務
湯爾和(1878–1940)
1922年7月25日
次長代理
27
署總長
王寵惠(1881–1958)
1922年8月5日
28
湯爾和
1922年9月19日
29
彭允彝(1878–1943)
1922年11月29日
30
黃郛(1880–1936)
1923年9月4日
31
教育總長
范源濂
1924年1月12日
32
張國淦(1876–1959)
1924年1月21日
33
兼任總長
黃郛
1924年9月14日
34
署總長
易培基(1880–1937)
1924年11月10日
35
教育總長
王九齡(1879–1951)
1924年11月24日
1925年3月16日到任,到任後4月14日開始請假
36
代理部務
馬敘倫(1884–1970)
1924年11月25日
次長代理
37
兼署總長
章士釗(1881–1973)
1925年4月14日
司法總長兼署
38
署總長
章士釗
1925年7月28日
39
教育總長
易培基
1925年12月31日
40
馬君武(1881–1940)
1926年3月4日
未就職
41
胡仁源(1883–1942)
1926年3月31日
42
王寵惠(1881–1958)
1926年5月13日
43
任可澄(1879–1946)
1926年6月22日
44
劉哲(1880–1954)
1927年5月
國民政府時期[编辑]
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採8人合議制)
姓名
時間
備註
陳公博(1892–1946)甘乃光(1897–1956)許崇清(1888–1969)金曾澄(1879–1957)鍾榮光(1866–1942)褚民誼(1884–1946)韋慤(1896–1976)經亨頤(1877–1938)
1926年2月
蔡元培(1868–1940)
1927年4月27日
任中国教育会事务长
大學院院長(仿法制,不設教育部,而設大學院)
任次
姓名
時間
1
蔡元培
1927年10月12日
2
蔣夢麟(1886–1964)
1928年10月3日
教育部部長
任次
姓名
時間
備註
1
蔣夢麟
1928年10月25日
2
高魯(1877–1947)
1930年12月4日
未到任,1931年8月辭職
3
蔣中正(1887–1975)
1930年12月6日
行政院院長兼理部長職務
4
李書華(1890–1979)
1931年6月19日
5
朱家驊(1893–1963)
1931年12月30日
1932年2月20日到任
代理
段錫朋(1896–1948)
1932年1月9日
次長代理
6
翁文灝(1889–1971)
1932年10月28日
未就職
7
朱家驊
1932年11月
交通部長兼任
8
王世杰(1891–1981)
1933年4月
9
陳立夫(1900–2001)
1938年1月
10
朱家驊
1944年12月
教育部部長(行憲後)[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政黨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朱家驊(1893–1963)
中國國民黨
1948年6月1日
1948年12月22日
行憲後首任
2
梅貽琦(1889–1962)
1948年12月22日
1949年3月21日
未就任
代理
陳雪屏(1901–1999)
1948年12月30日
1949年4月7日
代理部務
3
杭立武(1903–1991)
1949年4月7日
1950年3月16日
4
程天放(1899–1967)
1950年3月16日
1954年6月1日
5
張其昀(1901–1985)
1954年6月1日
1958年7月19日
6
梅貽琦
1958年7月19日
1961年3月1日
7
黃季陸(1899–1985)
1961年3月1日
1965年1月25日
8
閻振興(1912–2005)
無黨籍
1965年1月25日
1969年7月1日
9
鍾皎光(1907–1996)
1969年7月1日
1971年4月16日
10
羅雲平(1915–1984)
中國國民黨
1971年4月16日
1972年6月1日
11
蔣彥士(1915–1998)
1972年6月1日
1977年4月25日
12
李元簇(1923–2017)
1977年4月25日
1978年6月1日
13
朱匯森(1911–2006)
1978年6月1日
1984年6月1日
14
李煥(1917–2010)
1984年6月1日
1987年7月4日
15
毛高文(1936–2019)
1987年7月4日
1993年2月27日
16
郭為藩(1937–)
1993年2月27日
1996年6月10日
17
吳京(1934–2008)
1996年6月10日
1998年2月9日
18
林清江(1940–1999)
1998年2月9日
1999年6月15日
19
楊朝祥(1947–)
1999年6月15日
2000年5月20日
20
曾志朗(1944–)
無黨籍
2000年5月20日
2002年2月1日
21
黃榮村(1947–)
2002年2月1日
2004年5月20日
22
杜正勝(1944–)
中國國民黨→無黨籍
2004年5月20日
2008年5月20日
23
鄭瑞城(1946–)
無黨籍
2008年5月20日
2009年9月10日
24
吳清基(1951–)
中國國民黨
2009年9月10日
2012年2月6日
25
蔣偉寧(1957–)
無黨籍
2012年2月6日
2014年7月16日
代理
陳德華
2014年7月16日
2014年8月6日
政務次長代理
26
吳思華(1955–)
2014年8月6日
2016年5月20日
27
潘文忠(1962–)
2016年5月20日
2018年4月14日
代理
姚立德(1962–)
2018年4月14日
2018年4月19日
政務次長代理
28
吳茂昆(1949–)
2018年4月19日
2018年5月29日
代理
姚立德
2018年5月29日
2018年7月16日
政務次長代理
29
葉俊榮(1958–)
民主進步黨
2018年7月16日
2018年12月26日
曾任內政部部長
代理
姚立德
無黨籍
2018年12月26日
2019年1月13日
政務次長代理
30
潘文忠
2019年1月14日
現任
二度擔任教育部部長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當年因要反攻大陸不蓋樓教育部借樓36年.星島環球網.2007-06-11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9-10
^邱瓊平.佔用臺大土地36年?教育部:基於管用合一政策.NOWnews.2007-06-11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2
^教育部駐境外機構轄區一覽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7-08-31
来源[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教育部組織法
教育部處務規程
《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95年),國立教育資料館(今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印行
教育雲百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辭典、字典等總匯)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繁體中文)(英文)
教育部的Facebook專頁
中華民國教育部在Flickr上的页面
YouTube上的中華民國教育部頻道
参见[编辑]
中华民国主题
台湾主题
教育主题
台灣教育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立中學
中華民國國語
正體中文
注音符號
查论编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行政院/內閣(現任:第二次蘇貞昌內閣)院本部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行政院會議二級機關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文化部·科技部·數位發展部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大陸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海洋委員會·僑務委員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主計總處獨立機關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其他機關中央銀行·國立故宮博物院三級機關獨立機關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參見:中華民國內閣(北洋時期 –國府時期 –行憲後)·行政院組織改造
查论编 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屬機關所屬機關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青年發展署
體育署
所屬機構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圖書館(總館、南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查论编亚洲各国家和地區教育部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國
不丹
文莱
柬埔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賽普勒斯
埃及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萨克斯坦
朝鲜
韩国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
马来西亚
馬爾地夫
蒙古
缅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塔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斯坦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阿联酋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观察员
巴勒斯坦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茲
阿尔察赫
中華民國(臺灣)
北賽普勒斯
南奥塞梯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英属印度洋领地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教育部&oldid=71449784”
分类: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教育部各国教育部1911年建立政府機構臺北市中正區的政府機關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链接含有电话号码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English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SakizayaTayalSeediq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2辭典檢視[包含: ㄅㄠㄏㄢ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注音, ㄅㄠ ㄏㄢ ; 漢語拼音, bāo hán ; 相似詞, 包羅、包括 ; 相反詞, 除外.
- 3熱「ㄋㄠˋ」改「ㄋㄠ˙」 教育部字典被網罵:演古裝劇?
有家長在教育部公布的《國語辭典簡編本》中,發現詞語解釋與注音中,熱「鬧」、皇「上」、舒「服」、認「識」、衣「服」、力「量」都是念輕聲, ...
- 4請問包括括的注音@ reh3519422xh :: 隨意窩Xuite日誌
應該以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或國語小字典為準原因如下1.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有注解本典係歷史語言辭典,取音以兼收歷代字音為目的,故與教學使用或有差異,請詳見說明。
- 5詞:包括(注音:ㄅㄠㄍㄨㄚ) | 《國語辭典》
《國語辭典》中詞語“包括”注音為ㄅㄠㄍㄨㄚ,拼音為bāo guā,意思是包含、涵蓋。例:包括五院院長在內,均出席了這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