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就不科學嗎?淺介中西醫體系的互動與療法新嘗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醫者仁心,中西不變,中國醫藥大學陳立夫先生曾言:「不管中醫或西醫,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
」好比《大醫精誠》中符合傳統道德規範的中醫師,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6/05/06,生活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讀者投書投稿請寄到[email protected]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
我們會在收到稿件後24小時內回信,建議勿一稿多投。
另外為了國際版翻譯需求,也請附上想要刊登的英文作者名稱。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林芳宇(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肄業,現就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課餘專注於醫學教育之發展與學生權益之推動。
)筆者目前就讀於高雄醫學大學,僅對在學期間所見所聞與思考中西醫兩種不同體系的發展歷程和互動模式,以學生的角度撰文。
一、基本理論的差異中醫基礎理論源自陰陽五行臟腑氣血外邪⋯⋯等,把人視為天地間的有機體,追求自然合一的完人狀態,如果以調氣、養生概念思考相對容易理解。
診斷則是透過四診八綱,之後根據基礎理論進行辨症,再用中藥治療。
西方醫學由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組成,思考導向通常較直接(比如頭痛就使用acetaminophen,ZES就使用cimitidine,見註一),具有明確的病因、病位,然後進行治療,包含手術或直接投予化學合成藥物。
比較少站在整體性的角度,好比中醫常藉由提升個體的整體免疫力,再來對抗病原,通常這也是西醫感覺比較容易見效的原因。
二、站在西醫的角度,為甚麼會有中醫不科學的說法?1.運作機轉中藥的運作大都是依據經驗法則,甚麼方劑適合用在甚麼症狀,藥效作用的機轉並不十分明確;但西藥卻可以用受體、運輸蛋白、抗體等生理機轉明確解釋。
當然,就筆者所知,目前還有西藥尚待深入探討,比如有時候從機轉理論上來看,完全相反的藥居然也會有效果,或是某些免疫制劑也是經驗用藥。
2.理論本質氣、經絡、脈象等這些感覺很玄的觀念,在古書中查閱或上課聽老師講解,筆者其實看不太懂,也沒辦法想像。
通常透過跟診,實際接觸病人脈象的方式會比較能理解。
沒錯,難以想像,沒辦法像solidtumor(實質固態瘤)或其他人體構造那樣,解剖刀劃下去就能看得到、摸得到了。
甚麼樣的脈叫滑脈,查閱古書,「盤走珠」、「珠滾盤」、「荷葉承露」這些形容詞確實沒辦法清楚量化成刻度。
比起西醫的診斷數據,中醫辨證的方式感覺可能就沒那麼科學化了。
三、近年來中醫在科學化上的努力與成就1.草藥國內外很多研究是藉由萃取中草藥的成分,進行單獨試驗,找到單個有效成分作用的機轉,試圖解釋臨床用藥的經驗法則。
2.建立診斷標準燈箱關於這方面的努力,中醫界已努力很久。
脈診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把脈象用由數學函數為基礎的儀器記錄,再進行分析。
國內已有教授透過研究證實經絡的存在,而用WHO也有建立類似中醫資料庫的系統,譬如中醫術語的中英轉換翻譯標準。
四、現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疾病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SLE、AS等自體免疫疾病。
個人觀察的結果是,西藥的副作用範圍滿大也滿廣的。
就拿NSAID為例好了,抑制COX基因表現,不只免疫反應,消化道、腎、血液循環都會受到影響(註二)。
副作用不是反作用,只是符合作用機轉,但卻是我們不想要的作用罷了。
當身體無法承受這些副作用的時候,也許副作用較少的另類療法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說到替代療法,重病病患家屬又何嘗會放棄選擇可能的機會呢?另一方面,有些天生體弱多病的人,經中醫診斷後進行體質調養,再搭配正常的生活作息,當事人覺得健康狀況改善很多的例子也不罕見。
而中醫在重症治療中延長壽命甚至治癒的例子,在國內外其實也屢見不鮮。
中醫在其他疾病的治療也正蓬勃發展中。
美國針灸與中醫基金會(AFAOM)就曾成功地與MontroseClinic共同對愛滋病患者進行試探性的治療,貝勒醫學院用也曾用中醫在高血壓和B性肝炎進行試探性治療。
而中國醫藥大學為全國第一所、亦是唯一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所,以發揚中醫學之精義並融合西方醫學為己任,建立中西醫結合的新醫學體系。
另一個特別想提出的是四診八綱的診斷方式。
個人覺得望聞問切,特別是望診(就是看)和切診(把脈),用在西醫的診間會是很不錯的另類理學檢查的方式。
同時中醫也很生活化,胃痛的時候推壓一下膀胱經,經痛的時候也有子宮穴,這些也都是很方便的方法。
PhotoCredit:公有領域五、選擇與時機說到跌打損傷,筆者覺得這時候大家應該會去中醫診所推拿吧,然後再拿片草藥膏敷上去治療。
但各位可曾仔細思考過,為何不去西醫診所?有可能覺得小題大作或不想接受西藥的副作用,當然也有可能覺得跌打損傷是中醫的專長,但實際情況有可能骨折了。
這只是一個比較誇張的例子,但當時的確有個中醫師跟筆者說過,西醫的物理或生化診斷有時是無法替代的。
意思就是說,一位優秀的中醫師,必須有能力判斷病患的情況,遇到中醫較為棘手的問題時,該轉診的時候就要轉診。
好比某些疾病,一邊使用另類療法,同時藉由西醫的檢測方式追蹤病程與藥物的效果,筆者覺得這是不錯的做法。
而在中西醫合併治療的重症中,以癌症為例,若中醫師能清楚理解西醫的治療歷程,適時在治療過程中發揮中醫特色,緩和副作用甚至達到治療的效果,對病患、家屬或醫師而言,都是令人欣慰的結果。
六、結語醫者仁心,中西不變,中國醫藥大學陳立夫先生曾言:「不管中醫或西醫,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
」好比《大醫精誠》中符合傳統道德規範的中醫師,與醫界《希波克拉底誓詞》中的仁心仁術精神,都是一樣的。
註解1.Acetaminophen就是普拿疼(止痛藥),ZES是一種胃泌素瘤,是胰腺的非β細胞瘤,可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刺激壁細胞增生,而引起大量的胃酸分泌。
cimetidine是一種抗胃酸的藥物。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最新發展:【關鍵時事】韓國有「韓醫」、日本有「和醫」,為什麼台灣不能叫「台醫」?2年前Tags: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僵直性脊椎炎副作用普拿疼止痛藥紅斑性狼瘡西醫More...Sponsored2022/10/11,藝文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你能想像嗎?當你最支持的奧運國手英姿可以用4D掃描技術完美擷取,甚至以NFT方式公益收藏?又或是運用VR與即時互動體驗,成為未來傳頌神話故事或重現歷史記憶的最佳形式?其實只要掌握了文化科技力,未來內容便有無限可能。
由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創意內容大會TaiwanCreativeContentFest(TCCF)」將在11月3日至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其中的重頭戲之一「未來內容展」,今年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題,匯聚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沉浸式體驗作品,並透過故事力策展打造動人體驗來展現內容價值,是了解文化科技應用趨勢、找尋虛實交融體驗新商機的最佳機會。
極需科技創意與內容設計的沉浸式電影,臺灣已獲獎肯定近年來,儘管在全球疫情的打擊下,文化產業面臨生存挑戰,臺灣卻未因此停下腳步,文策院與民間合作的投資,反而創下文化部開辦文創事業及文化內容投資計畫10年以來的新高,在2021年累積了臺幣10億629萬元的資金活水。
(來源)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利用5G、VR、XR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娛樂、元宇宙體驗,更是指日可待的新世界文化。
臺灣作為電子產業重鎮國,加上多元的文化底蘊、各界資金支持下,可說是具備了發展「未來內容」的絕佳條件。
而力拚文化內容發展,當然少不了影視影劇。
尤其結合新媒體科技的電影,將愈來愈講究沉浸式共感的體驗,將內容渲染力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像是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陳芯宜執導,全片運用3D8K高畫質VR360技術拍攝的虛擬實境電影——《無法離開的人》,日前便奪下2022威尼斯國際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VeniceImmersiveCompetition)」單元最大獎「最佳體驗獎(BestExperience)」(來源)《無法離開的人》這部作品以1950年代白色恐怖為主題,將多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經歷,運用沉浸式的VR科技,讓觀賞者深入其中,彷彿身歷其境一般,喚起對白色恐怖歷史的共感。
講到「未來內容」,國際一致公認臺灣為亞洲最佳合製夥伴除了《無法離開的人》獲得大獎肯定之外,2022年威尼斯國際影展,臺灣也首度獲邀為威尼斯市場展(VeniceProductionBridge)的主題國之一,而在出版改編版權市場(BookAdaptationRightsMarket)方面,臺灣也是本屆僅有的亞洲參展國。
(來源)雖然臺灣看似在今年成果豐收,國際資金與團隊在亞洲選擇臺灣作為合製夥伴也漸漸形成趨勢,但這絕非是一蹴可及的成就。
以VR為例,文策院已連續多年推動「沉浸式內容國際合資合製計畫」,2020年獲選的作品之一,就是法國導演NinaBarbier與臺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的《星砂》(TheStarrySandBeach)。
這部作品由法國LucidRealityLabs與臺灣瑞意創科共同製作,該片改編日本神話,並在VR中導入即時互動體驗,帶領觀眾走進美麗的星砂海灘,從澎湖群島的七美島、墾丁的星砂灣延伸至日本最南端的竹富島,透過那些海灘上閃著星光的砂粒,來訴說對宇宙的探索和對地球的歷史記憶,更帶入海洋生態之美。
另一部臺法合製的VR作品《大師狂想曲:蔡明亮》(MissingPicturesEpisode2:TsaiMing-liang),則是文策院國際合資計畫2021年的獲選作。
《大師狂想曲》系列由法國導演克萊蒙.德諾(ClémentDeneux)執導、臺灣綺影映畫與法國ATLASV合製。
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第二章的主角是蔡明亮導演,曾製作VR電影《家在蘭若寺》的他,這次在片中轉變為被攝者,娓娓道來影響他電影生涯的童年往事。
PhotoCredit:導演黃心健臉書《星砂》是法國NinaBarbier導演與黃心健的雙導演合作計畫,分別由Oready瑞意創科及LucidRealities製作及出品,並入圍坎城影展XR單元。
未來內容發展培力,文策院資源支持不遺餘力除了資金挹注、人才媒合、國際推廣之外,為了讓臺灣能在未來內容產業搶先佔有一席之地,文策院也積極引進最新科技設備,協助創作者降低內容產製的門檻與成本。
例如文策院「IP內容實驗室」以法國4DViews容積擷取系統(VolumetricCaptureSystem),建置亞洲第2座、全球第6座4D建模的虛擬攝影棚。
藉由攝影棚內32臺高畫質攝影機拍攝人的動作與外觀,利用電腦演算法建構出人物的虛擬模型,特別適合VR/AR/MR/XR等沉浸式互動應用。
像是在今年的「未來內容展」,就能看到這具設備如何以4DViews技術,製作捕捉臺灣運動國手英姿的高擬真NFT。
這些「國家級IP」包括奧運空手道銅牌得主文姿云、舉重精靈方莞靈、臺灣蝶王王冠閎等,他們的4D動態的人物模型都可以自由地翻轉欣賞。
從沉浸式娛樂到元宇宙NFT,未來內容不僅範疇廣大,潛力也無可限量,加上資本端支持,以及創作者端與科技端強強聯手,臺灣絕對具有「文化輸出國」的實力。
對文化創意產業、沉浸體驗、與臺灣原創內容發展有興趣的讀者,千萬別錯過由文化內容策進院舉辦的年度盛事「創意內容大會TaiwanCreativeContentFest(TCCF)」。
本屆創意內容大會將於11月3日至1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包含內容交易市場(Market)、提案大會(Pitching)、國際趨勢論壇(Forum)及創新展演(Innovations)四大區塊。
其中創新展演包含了匯聚國內外全新媒體科技應用作品的「未來內容展」,五感沉浸體驗音樂節目的「跨域舞臺」,以及創意與科技點子激盪的「主題沙龍」,全都對公眾開放自由報名或購票。
將臺灣未來內容產業輪廓一次看,探索精彩的沉浸式體驗內容,最新展會消息,敬請關注創意內容大會官方網站。
2022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
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
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猜你喜歡Tags:NFTVR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松山文創園區擴增宇宙,運算中More...《預防猝死超圖解》: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合稱「缺血性心臟病」,兩者有什麼不同?1則觀點心肌梗塞時別大力咳嗽,不然連小命都一起咳掉了1則觀點中共的時勢英雄觀:中國選擇了習近平,還是習近平選擇了中國?1則觀點一生經歷三個女人的徐志摩,究竟是偉大情聖還是超級渣男?1則觀點美眾議院軍事、情報委員會5議員抵台,總統蔡英文12日上午接見訪問團52則觀點蔡英文國慶談話分析:聚焦5個關鍵字,以民主自由破除中國框架兩岸「新常態」57則觀點教官退出校園不可逆:國防部抱怨兵源不足,為何不願接收軍訓教官歸建?2則觀點李奧納多批評中國濫捕讓海洋生態敲警鐘,官媒回擊: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歐美國家才應負責任1則觀點巴西大選:世界應該關心波索納洛與盧拉攤牌的三個原因1則觀點巴西大選將至,為什麼這次投票對美國如此重要?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醫、西醫怎麼選?專家曝「關鍵差別」…不同邏輯但能互補
本文將剖析中醫西醫的特色、差異,和適用的病症。 西醫針對生理症狀做治療. 在西醫的世界,醫師會先觀察病人身體所呈現的外相和病徵,例如量體溫、 ...
- 2為何台灣病人會聽中醫的話,卻對西醫百般刁難 - 風傳媒
4. 中醫較重視病患或家屬的感覺,溝通方式較通俗;西醫從專業的觀點與病患或家屬溝通,顯得較嚴肅,中醫病患常用俚語或俗話如火氣、閃到、心情放不開、壞睏(睡眠障礙), ...
- 3我該看中醫還是西醫呢? - 祥寧祥同中醫團隊
中醫也像是預防醫學,針對患者的身體做整體性的分析,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與建議,有未雨綢繆的作用,預防實質病發,重視的是體質的調養;而以解剖學為起點的西醫則看重科學 ...
- 4中醫與西醫的比較 - 名家評論- 工商時報
西醫醫學的原則是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西醫師應當用西藥改變或干預身體的活動。中醫的原則是用中藥來增加病人身體的抵抗力。當身體的某部分不正常時,西醫 ...
- 5中醫就不科學嗎?淺介中西醫體系的互動與療法新嘗試
醫者仁心,中西不變,中國醫藥大學陳立夫先生曾言:「不管中醫或西醫,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好比《大醫精誠》中符合傳統道德規範的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