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保健食品可健身也可傷身,你知道怎麼吃才對嗎?市面上推薦介紹保健食品的書百百種,身為腎臟科醫師,聽到那麼多似是而非的說法,看到那麼多魚目混珠的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ore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職場學
青少年學習
圓桌趨勢論壇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生活
養生保健
生活|養生保健
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
(來源.PhotoCredit:CCBYImages_of_Money@Flickr)
撰文者:江守山
非讀BOOK
2012.12.03
2012/12/0317:21:45
保健食品可健身也可傷身,你知道怎麼吃才對嗎?
市面上推薦介紹保健食品的書百百種,身為腎臟科醫師,聽到那麼多似是而非的說法,看到那麼多魚目混珠的產品,見到那麼多「以身試法」的消費者,我覺得必須站出來跟大家說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吃錯保健食品,只會越補越大洞。
全球著名的營養補充品的監督網站「ConsumerLab.com」就曾檢驗21種不同品牌的綜合維他命,結果發現竟有11種不符品質標準;當中有些是「不符自身標示含量」,例如檢驗出來的鈣只有標示量的一半,或是超出劑量比標示還多三倍;有些則是含有「重金屬汙染」,例如產品含鉛等;另外還有一種是「藥丸溶解度不佳」,也就是服用後的溶解時間超過美國藥典規定的30分鐘,導致吸收效果受到影響。
廣告
這些含毒、過量或不足量的保健品,讓我這個腎臟科醫師越來越擔心,特別是我發現國內的洗腎人數節節攀升,使尿毒症幾乎成了新國病的代表。
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07年公佈資料顯示,台灣洗腎病患占總人口比率(盛行率)與每年新增加洗腎病患比率(發生率)皆為世界第一,這不正是一大健康警訊嗎?
你或許會問,這和保健食品有什麼關係呢?事實上,保健食品雖然不是藥物,但是因為製作過程受到汙染或是劑量不對、保存方法有誤等因素影響,都可能讓原本的吃補變成吃毒,對腎臟造成嚴重威脅。
我們腎臟科醫師有句話這麼說,「事前避免使用一毫克可能引發腎毒性的藥物,絕對勝過事後一公升的洗腎藥水。
」既然國人如此重視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的確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所幫助,那麼就應該知道如何正確的選購、正確的服用,讓營養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保健目標。
服用保健食品,三大原則不可破廣告
原則一:天天定時定量才能達有效劑量
常有人說:「吃藥傷腎」,並因此認為保健食品也一樣,不宜長期吃;也有些人因為工作忙常忘了吃,因此不是每天的量減半吃,就是昨天沒吃的量今天加倍吃,雖然吃吃停停,但有吃總比沒吃好。
以上這些都是國人服用營養保健品的常態,相信你應該也不陌生。
但是,身為一個專業醫師,我必須告訴你,如果不能每天定時定量並持之以恆的服用保健食品,那麼就不如不要吃。
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才有效
在談營養保健食品的療效前,我們得先來釐清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差異。
藥物的主要目的是治療疾病,講究的是時效,想要「藥到病除」,就必須忍受藥物可能對人體所產生的副作用,當身體痊癒後,越早停藥越好。
但保健食品不一樣,服用保健食品的主要目的是保健,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呈現,因此三天打魚、五天曬網的吃法,是吃不出效果的。
換句話說,營養保健食品對身體的改善是循序漸進的,身體必須在服用一段時間後,當有效成分在身體裡累積足夠的劑量時,才能達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服用保健食品千萬不能性急,只是想求速效,也不宜吃吃停停,除非是本來就不宜長期大量服用的特殊營養品(例如紫錐花只適合在感冒前服用),否則保健食品要呈現效果,就一定要定時、定量,並持續服用三個月以上才有效。
原則二:精準記錄用量,掌握自己吃了多少
坊間的營養保健食品百百種,如果你曾經買了一些,那麼請打開自己的櫃子看看,像是維生素B群、魚油、蜂膠、靈芝、鈣片……等,這些營養品的名稱可能不同,但如果仔細列表來分析,你將會發現,這些保健食品可能有不少功能是重複的,有些甚至會和藥物抵觸,吃了不但花冤枉錢,甚至還增加身體負擔。
因此我認為,除了定時、定量、持續,才能吃出效果,你還得「確實掌握自己吃了什麼」才行。
如果你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只有一瓶,那麼服用的方式很單純,只要在服用前先徵詢醫師、營養師、藥師等專業人員的意見,並依照指示用量服用即可。
不過,如果你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不只一瓶,雖然基本上不同種類的保健食品同時服用,對身體應該不會有危害,但還是要小心「攝取過量」問題。
我的建議是,先將身邊正在服用的營養素列表、計算各成分的總攝取量後,再重新徵詢醫師、營養師、藥師等專業人員的意見。
舉例來說,如果你正在服用綜合維他命和鈣片,由於綜合維他命當中也含有鈣和維他命D,因此你必須將鈣和維他命D做累計,才能避免攝取過量的風險。
我的病人就因為同時服用善存與挺立(來自同一家藥廠),造成銅的攝取過量與肝功能的傷害。
原則三:要正確保存才能避免變質
我們經常會在西方電影和影集中,看到戲裡的角色從洗臉槽上的化妝鏡後取出營養保健品,並在浴室吃維他命的畫面,但千萬不要以為那是保存營養保健品的好場所喔,因為台灣的濕度高,如果保健食品放在浴室裡很容易變質的。
營養保健品要怎麼保存呢?以下是三個重點叮嚀,請務必遵循。
叮嚀一:存放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熱源、受潮
事實上,保存營養保健品一點都不用傷腦筋,最根本的原則是:關緊瓶蓋,放在家中陰涼、乾燥處即可,並避免將保健食品放在濕氣重、溫差大,以及紫外線強大的地方,例如:廚房、窗戶邊、靠近熱源處等。
此外,很多人會將保健食品放在冰箱內,但我認為除了益生菌外,其他產品都沒有這個必要。
另外,當你外出旅行或是為了方便攜帶時,往往會將營養保健品分裝到攜帶盒中,建議只要準備所需的份量即可,以免產品受潮而影響品質。
叮嚀二:正確的保存期限,開封日起六個月
我們國人一直有節省的美德,就算過了有效期,也會覺得東西沒壞就可以繼續吃,但事實上一旦營養保健品過了有效期後,不但有效成分會降低(一般來說,保健食品內的有效成分會隨著時間而遞減),甚至還可能出現氧化變質,吃了反而對健康造成負擔。
所謂的保存期限,是指產品未開封的狀態,一旦開封,產品便會逐漸氧化,如果再加上瓶罐未封緊等人為因素,保存時間將大幅縮減。
因此我認為,未開封的產品要看保存期限,但對已開封的產品來說,最好在開封日起六個月內吃完,才是最安全妥當的作法。
叮嚀三:乾燥劑、棉花團,開罐後馬上丟
廠商為了避免產品受潮,封裝時會在瓶內放置乾燥劑和棉花團,但這些東西最好在開罐後馬上就取出丟棄。
因為一旦開封後,每次取用營養保健食品時,就會開開關關,這時吸了水氣的乾燥劑非但達不到防潮效果,還會增加產品長霉的機會;而充填在瓶中的棉花團,則會因為取出後吸附到空氣中的髒汙,一旦再放回瓶內,就會造成汙染物與產品接觸,反而促使營養素敗壞。
同樣的,我們在取用營養保健品時,一定要保持手部的乾燥、清潔,最好先將產品倒置於瓶蓋內再取用,千萬不要用手直接伸入瓶罐中接觸產品,以減少產品受到污染。
保健食品劑型劑量,大有學問
市售的保健食品,依型態通常可分為膠囊、錠狀、液狀或是粉狀產品,因此我們常會聽到廠商們宣稱「某產品液態好吸收」的說法。
理論上來說,液態的產品的確吸收速度會比較快,因為所有劑型的保健食品在被吸收前,都必須先溶於胃液中,液態劑型的產品因為少了「崩解」及「溶解」的過程,當然吸收會最快。
其次是粉狀的劑型,再來依次為膠囊及軟膠囊,最後才是錠狀劑型。
不過我必須特別強調:「最快被吸收的產品,並不一定就表示吸收效率及人體利用率最好。
何況液狀的產品因為含有很多水份,還有使用防腐劑的疑慮(所有的水如果不充分的消毒並防腐很難維持無菌狀態。
」
強調快速吸收只是噱頭
我們要知道,保健食品的作用在於預防保健,需要長期且有恆心的服用才能真正看到效果,快速吸收的劑型並非保健食品的必要條件,相反的,有時候營養素的「慢慢釋放吸收」對身體來說才更有用。
例如有些高劑量維他命B產品,如果太快被釋出,人體一時無法全部吸收利用,就會很快隨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吃下這樣的維他命,很快的小便就會因為排出維生素B而變成黃色,也就是某種品牌汽水的顏色。
因此必須採用慢速持續釋放型錠劑(Sustainedrelease&Timerelease),一粒錠劑完全溶解釋出成分要長達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讓身體有時間慢慢運用這些營養。
膠囊千萬不可去「殼」吃
此外,前陣子的塑化劑風暴,也讓很多人對膠囊殼產生疑慮,因此寧願將膠囊中的粉末倒出來和水喝,也不願意把它(膠囊殼)吞下肚;但這樣的作法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膠囊內有些成分是高濃縮或具刺激性的,而我們人體食道的保護膜並不像胃黏膜那麼強壯,一旦直接吞服,反而可能對食道黏膜太過刺激甚至造成灼傷等後遺症,因此建議服用膠囊劑型時,最好連同膠囊一起吞服比較安全。
有些業者為了強調膠囊的壞處,會透過實驗的方式,將保健食品的膠囊殼浸泡在冷開水中,告訴消費者,這些膠囊殼泡一整天的水都沒辦法溶解,所以是很可怕的東西。
但這其實是一種誤導,因為人體的消化系統絕不是一杯冷開水就可以比擬的。
想想,如果我們將蔬菜、水果放進水裡泡一整天,食物也不會融化不是嗎?
人類的胃有胃酸,而且會蠕動,通常膠囊到了胃部,約15分鐘後就會崩解,我們唯一該注意的是,服用保健食品時一定要喝足夠的水,以免膠囊提早軟化黏在食道上,同時大量的水可幫助膠囊被充分崩解吸收。
錠劑不一定要咬碎才好吸收
至於錠劑,很多人最常問的問題就是:「該不該咬碎服用?」一般錠劑外都有一層膜衣,可用來控制錠劑的溶解時間及防止胃酸的破壞。
,如高單位維他命類產品會做成錠劑加上膜衣,以製成長效釋放型膜衣錠;容易被胃酸破壞或傷胃的成分,可以在錠劑的外表包覆一層不溶於胃部酸性環境的膜衣,如此錠劑就算吞到胃部也不會溶解,會一直運送到腸道鹼性環境下才會崩解並釋出活性成分。
換言之,一旦我們將這些特殊的錠劑膜衣咬碎或磨碎時,錠劑的特殊效果也就蕩然無存了;所以說,除非產品特別註明為「嚼錠」,一定要咬碎吞服外,一般的錠劑都是不該咬碎再吞服的。
至於營養保健品的劑量,千萬不要以為平均單價較便宜的大罐裝就比較划算,因為保健食品一旦開封,就會逐漸氧化,所以務必在「開封後六個月內吃完」,否則可能對身體有害。
很多人在購買營養保健品的時候精打細算,以為越大罐越划算,其實反而因小失大。
購買保健食品,先破三迷思
除了慎選通路、避免選購來路不明的產品外,許多人在選購時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藥品級」、「有認證」的產品比較好,但我必須說:「這並不是絕對的」,因此在選購前,讓我們先一起認識保健食品的藥、食品分類,以及常見認證,到底藏有什麼迷思。
迷思一:有食品字號就有保障?
市面上的營養保健食品,可分為「藥品」和「食品」兩類,而食品類又可分為「健康食品」以及「一般食品」。
通常對產品的把關會因為類別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要求,就管理法規來看,規範嚴格程度的順序是藥品>健康食品>一般食品,所謂「藥品級」比較好的說法,指的是藥品級產品把關較嚴的關係。
以下是關於藥品及食品不同的要求及規範。
藥品管理法規:藥事法產品上會標示藥品字號(如衛署藥製字第○○○○○○號),由於藥品必須由GMP藥廠製造,品管要求較嚴格,安全性與可信賴度也相對較高。
藥品查詢網頁/http://www.fda.gov.tw/licnquery/DO8180.asp
健康食品管理法規:健康食品管理法在台灣,「健康食品」是有法律依據的名詞,一個合格的「健康食品」,不論是國外進口或國內生產,從來源、製造到加工都受到衛生署的檢驗。
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包裝上會印上如下圖的小綠人圖案,同時會標示健康食品字號,如衛署健食字第○○○○○○號、衛署健食規字第○○○○○○號。
健康食品查詢網頁/http://food.doh.gov.tw/foodnew/info/InfoHealthFoodList.aspx
一般食品管理法規:食品衛生管理法無認證字號,也沒有嚴格的要求,因為食品上市並不需要經過國家審查或掛保證。
提到這,許多人在檢查保健食品時會檢查「衛生署字號」,其實只有藥品和健康食品有字號,食品是沒有的。
事實上,所謂的「衛署食字第○○○○○○號」,只是業者跟衛生署之間的往來查詢或報備公文的文號,並不代表衛生署認可合格。
但許多進口產品將當初報備字號印製於包裝上,甚至,有許多不肖業者以「衛署食字號」來招搖撞騙,造成許多消費者受害。
為避免「食字號」產生的誤解,現在衛生署已明令公告,食品包裝上不得印製「食字號」,所以如果你現在還買到有衛署食字號的產品,千萬別再吃,而且還應該向衛生署舉發。
雖然一般食品不像藥品和健康食品般有專屬的查詢網頁,但仍可透過營業人名稱、統一編號或營業人營業(稅籍)登記地址,於財政部查詢其營業項目是否為製藥、食品相關。
營業(稅籍)登記資料公示查詢/http://www.etax.nat.gov.tw/wSite/sp?xdUrl=/wSite/query/query01.jsp&ctNode=10818
迷思二:「藥品級」的產品最好?
在了解保健食品的藥、食品分類後,我要強調的是,所謂「藥品級」的產品比較好,通常是因為藥品級產品由GMP藥廠所製造,品管要求較嚴格的關係。
但其實並非所有藥廠製造的產品,一定都是藥字號的藥品,很多藥廠自行生產的保健食品,也都屬於「食品」類,因此與其說是「藥品級」的產品比較好,不如說是「藥廠級」產品比較好。
當然也有人會主張,還是應該選藥品級產品,因為藥品有療效,食品則沒有療效。
但我要強調,這絕對是不正確的觀念。
因為「藥食同源」,很多藥物其實也都是食品,而很多食品也具有藥性,有人說:「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因此我認為硬要劃分藥品或食品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很多國人也對「健康食品」深信不疑,覺得一旦掛上「小綠人」符號的產品絕對是功效的保證,關於這一點我也存著保留態度,因為它所採用的並非人體對照雙盲研究,所以我認為不該過度迷信它的效果。
我認為,要分辨保健食品的好壞,最重要的還是得自己多做功課,吃自己需要且真正有效的成分,並選擇經審慎評估的上游製造端,包含:公司背景、研發團隊、產品成分、生產品管等,綜合資訊後再做判斷。
迷思三:有認證的絕對沒問題?
除了「藥品級」的說法外,許多人還主張購買保健食品應該要選「有認證」的比較好,但這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我個人認為,不僅要看有沒有認證,還得注意認證單位才行。
目前國人最熟悉的認證,除了國內的「健康食品」認證外,就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
您或許會這麼認為,美國是健康食品王國,因此通過FDA認證的產品,絕對可以放心吃吧?但允許牛隻在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的單位,正是FDA,因此我對FDA認證的品質是存疑的。
至於哪些認證單位值得信賴呢?我個人認為,歐盟的檢驗項目其實比較嚴謹,因此其認證也比較值得信賴。
除了「歐盟EFSA食品安全認證」,另一個可參考的歐洲產品品質認證為「CE認證」,所謂的CE意為「符合歐洲標準」。
這兩個單位的認證,我個人認為比較可以作為國人選購保健食品時的參考。
書籍資料
書名:吃對保健食品!:江守山醫師教你聰明吃出真健康作者:江守山發行日期:2012年09月24日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江守山 醫師
現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江醫師追求零污染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 癌症預防 維他命與健康食品 透析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 透析乾體重之測定及調整 腎血管狹管及合併之腎衰竭 尿毒症
學歷: 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著作: 《癌症,當然可以預防!》、《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新自然主義)、《江醫師的魚舖子》等
延伸閱讀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腎臟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吃太多
腎保健食品
營養食品
保健食品推薦
保健食品推薦
非讀BOOK
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吃綜合維他命補身?營養師:省省吧!
重口味、不愛吃青菜、缺乏醫療常識...印尼人把「保健食品」當正餐吃,一年商機百億美金
什麼?久坐傷腎!上班族快起立
每年佔近健保500億 洗腎王國竟成洗腎烏龍國?
廣告
大家都在看
併乖乖、賠錢加油站大買地 高雄神秘地主變綠電黑馬
差點失明、被迫放棄白袍夢 繞路,讓他成最年輕北醫大院長
一路從科長,拚到銀行副總⋯特休、退休金卻一夕歸零!為什麼?
疫情如丘陵時高時低!台大感染醫:預估9月正常生活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腎臟營養品- 優惠推薦- 2022年5月| 蝦皮購物台灣
你想找的網路人氣推薦腎臟營養品商品就在蝦皮購物! ... MIHONG 高效益生菌+ 酵素(30包/盒)排便順暢保健食品營養品機能性食品體重管理食品美肌保健食品.
- 2提升腎功能、抗纖維化、阻腎病變!正確食用保健品養護腎臟無 ...
坊間護腎保健品有用嗎? 如果慢性腎臟病治療無特效藥,那麼能否在還沒損壞前,先透過保健食品來維持腎臟的健康 ...
- 3藥局查詢指南- 護腎保健食品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坊間護腎保健品有用嗎? 如果慢性腎臟病治療無特效藥,那麼能否在還沒損壞前,先透過保健食品來維持腎臟的健康?陳正憲 ...
- 4保健食品吃多有保佑? 腎臟科醫師揭真相 - 健康醫療網
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美食誘惑,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常常會吃保健食品,似乎吃了B群、魚油、綜合 ...
- 5亂吃恐洗腎!這「5種保健食品」如何吃得安全又有效?
台灣人愛吃補,保健食品1年可以吃掉近千億元,其中維他命B群、葡萄糖胺、深海魚油等最受歡迎。但每個人都需要吃嗎?要吃多少量?飯前還飯後吃?